《大林和小林》著者:张天翼。
一部经典的童话能给予孩子广大的想象和新奇的快乐,请走进《大林和小林》,你会在荒唐的情节中体会到快乐和深刻。
《大林和小林》是一部用夸张手法写成的一部童话作品,其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这部长篇童话,是中国儿童文学的重要收获。
图书 | 大林和小林/春华秋实经典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大林和小林》著者:张天翼。 一部经典的童话能给予孩子广大的想象和新奇的快乐,请走进《大林和小林》,你会在荒唐的情节中体会到快乐和深刻。 《大林和小林》是一部用夸张手法写成的一部童话作品,其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这部长篇童话,是中国儿童文学的重要收获。 内容推荐 《大林和小林》是张天翼的一本经典儿童文学童话集,主要讲一对兄弟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哥哥大林机缘巧合成为富翁的儿子,却在腐化生活的侵蚀下渐渐失去生活的能力,最后饿死在只有一堆财宝的孤岛上;弟弟小林虽然开始就遭遇坏人,但在不断地努力下终于和伙伴逃脱魔掌,成为一名火车司机。故事的语言夸张幽默,各个人物形象夸张却生动形象,从侧面描绘了民国时期社会上层的腐化豪奢及人民大众的困苦生活,读后发人深思。 目录 大林和小林 秃秃大王 试读章节 一出门遇险 从前有一个很穷很穷的农人,和他的妻子住在乡下。他们都很老了,老得连他们自己都说不上有多大岁数了。有一天,他们忽然生了两个儿子。这个老农人非常快活,叫道:“我们有了儿子了!我真想不到这么大年纪还生儿子。” 他妻子也很高兴。她说:“我们一定得给他们取两个好名字。” 取个什么名字呢?老头儿可没了主意。他想,翻《学生字典》罢,翻到什么字就取什么。 一,二,三!一翻,是个“菜”字。大的叫“大菜”,小的叫“小菜”么? “哼,我们饭都吃不上,还‘菜’呢!”老头自言自语。 第二次翻,是个“肥”字,也不合适。 翻来翻去总找不到适当的字。这老头儿就这么翻了一晚。到快天亮的时候,这老头拿着锄头走出门去。外面太阳照着树林,这老头儿高兴地叫: “好了,就取个树林的‘林’罢。” 名字就给取定了:大的叫大林,小的——当然叫小林。 过了十年,老农人和他的妻子死了。临死的时候,他们对大林和小林说:“家里什么也没有,你们应当到外面去做工。我们死了之后,你们可以把我们抬到后面小山上。山上的乌鸦会来给我们造坟墓。然后你们就带着应用的东西去找活儿吧。” 大林和小林就把他们父母的尸体抬到了山上。他们刚下山,树上的乌鸦们忽然一齐飞起来,一面哇哇地叫,一面去衔了土,给这两位老人堆成了一座坟。 “哥哥,”小林对大林说,“我们快去收拾东西吧。我们早点出门去。” 他们回了家,把一小袋米背在背上,又拿一个麻布袋子,把他们的破衣裳、粗饭碗,都装到了袋里,他们这就出了门。 大林说:“向哪里去呢?” 他们想起没有妈和爸了。他们又不知道要走哪条路好。他们都坐在地上哭起来。 四面是山,是田,是树,都是别人的。他们不知道要在哪里落脚。他们怎么办呢?天也晚了,太阳躲到山后面睡觉去了,月亮带着星星出来向他们眨眼。 大林和小林还哭着。哭呀哭的,太阳睡了一觉醒来了,又从东边笑眯眯地爬出来。 小林揩揩眼泪说:“你还哭不哭?我想不哭了。” “好,我也懒得哭了。走吧。” 两个人都认不得路。他们只是向前面走着。走了许多时候,他们带着的一点儿米已经吃完了。 “东西都吃完了,怎么办呢?”大林说。 “我们休息会儿,再找东西吃。好不好?” 他们于是在一座黑土山下面坐下来。 大林看看口袋,叹了一口气:“我将来一定要当个有钱人。有钱人吃得好,穿得好,又不用做事情。” 小林反对道:“嗯,爸爸说的:‘一个人总得干活。’” “因为爸爸是穷人呀。财主老爷就不用干活。爸爸说的:‘你看有田有地的可多好!’” “妈妈和爸爸都是穷人,妈妈和爸爸都是好人。可不像财主老爷。” “可是,有钱人才快活呢,”大林大声说,“穷人一点也不快活,穷人要做工,要……” 突然有个很大很大的声音,像打雷似的叫起来:“要什么?要吃掉你们!” 大林和小林吓得摔了一跤。他们的口袋也吓得发了一阵抖。 是谁说话呀? 没有一个人。 兄弟俩彼此抱了起来,脸上的汗淌得像下雨似的,四条腿儿打着战。他们四面看看,可是什么也没看见。 大林问:“究竟是谁说话?” “不知道呀。” 可是过了会儿他们就知道了。过了会儿,他们跟前的黑山忽然动了起来…… “地震!快逃!”小林叫。 两个人刚要跑,那座山动呀动的陡地站了起来! 啊呀,是个怪物!——人不像人,兽不像兽。 这个怪物原来在这里睡觉。他们还以为他是一座黑山呢。怪物现在站直了,眼睛像一面锣那么大,发着绿光。他伸出他那长着草的手来抓大林和小林。他要吃他们! 真不幸,大林和小林一定会给怪物吃掉了! 大林想道:“我们妈和爸都没有了,粮食也吃完了。又没田地又没钱,什么都没有。就让怪物吃了吧!” P3-6 序言 张天翼,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名元定、才宁,字汉弟,曾用笔名张天净、铁池翰等。1906年出生于南京,在杭州读完了小学和初中,1926考入北京大学。 1929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联,抗战爆发后,一直在长沙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艺活动。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学讲习所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代表作有小说《华威先生》《包氏父子》《速写三篇》等;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宝葫芦的秘密》等。 张天翼的童话是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他继叶圣陶、冰心等儿童文学先驱之后,把我国现代儿童文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童话创作,从当时一直到现在,对读者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因此获得了很多奖项:《罗文应的故事》获得1954年全国儿童文艺作品一等奖;《大林和小林》和《秃秃大王》被誉为继叶圣陶《稻草人》之后中国童话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宝葫芦的秘密》和严文井的《“下次开船”港》是建国以来我国童话创作中的两项重要收获。为表彰他对我国儿童文学事业作出的贡献,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授予张天翼荣誉奖。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天翼备受折磨,病至半身不遂、失语。基本治愈后仍顽强坚持创作近10年,1985年逝世,享年79岁。 本书收录了张天翼最为著名的两部童话《大林和小林》和《秃秃大王》。为了便于青少年更好地理解,我们在每篇作品前都添加了导读,或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或分析作品主要表达的思想,使文章的可读性大大加强。希望本书能够丰富青少年的内心,成为青少年朋友学习的好伙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林和小林/春华秋实经典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天翼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0272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 |
CIP核字 | 2014112753 |
中图分类号 | I287.7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