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是本心(精)》是“本色文丛”的一本,收录了著名文艺评论家、诗评家潘向黎散文随笔集,潘向黎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无梦相随》,《十年杯》,《轻触微温》等,她有着李清照的高洁,黛玉的才华和敏感,有着白先勇的细腻与深刻,又有着引领时尚的品性。本书中你可以在阅读中慢慢品味她的文学品性和才情。
图书 | 无用是本心(精)/本色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无用是本心(精)》是“本色文丛”的一本,收录了著名文艺评论家、诗评家潘向黎散文随笔集,潘向黎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无梦相随》,《十年杯》,《轻触微温》等,她有着李清照的高洁,黛玉的才华和敏感,有着白先勇的细腻与深刻,又有着引领时尚的品性。本书中你可以在阅读中慢慢品味她的文学品性和才情。 内容推荐 《无用是本心(精)》为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诗评家潘向黎散文随笔精选集,共收入其不同时期的散文随笔几十篇。本书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目录 辑一 飞花轻 有所思,所思在长安 金陵散记 天鹅绒上的珍珠 彩云之南 东京不思量 辑二 茶烟绿 妈,你要一直美下去 真水无香 无用是本心 正月初五流水抄 七月初十流水抄 樱前线 清点那些温暖的片刻 因为纯粹,所以美 一生只做一件事 花事 辑三 明月在 天上亦有佳茗否 ——怀念罗洛先生 夏天最后一朵白玫瑰 ——送李子云先生 似这般分明响亮 ——丁帆先生印象记 琴心剑胆范小青 如此裘山山 闲话毕飞宇 辑四 流水静 美啊,请为我停留 雪水云绿和第二片叶子 我不识见曾梦见 为了永远不告别 试读章节 石上读经 据说有三件事,不做就不能说是到过西安:吃羊肉泡馍,游华清池,看兵马俑。羊肉泡馍吃了,华清池去了,而且都有一些感触,唯独兵马俑,似乎没有什么要说。 为什么呢?我也说不上来。兵马俑纯以气势胜,而我对它的气势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所以没有震撼感。另外,可能接受了某种心理暗示,觉得里面阴气很重,似乎不适合女子久留。在那儿倒是想起了一句话,独自笑了起来。那是我在日本留学时的导师、一位汉学家告诉我的,他带他的夫人到兵马俑,他的夫人看了说:“看到这些,被人家叫‘小日本’也无可奈何啊!”秦俑不是有血有肉的兵将,却也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那儿看到了真正的秦砖,那么棱角清晰,质地紧密,一看就是好砖。秦砖汉瓦,大名鼎鼎,许多朝代都有自己留在历史上的辉煌。若从文学角度看,汉代还有汉赋,此后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明有小品,清有小说,可也不是每个朝代都能留下些什么的。有更多的时代,只落得个一笔带过甚至连提都不提。生在那个朝代的人也没有闲着,也许也很努力,但是那个时代走进了低谷甚至盆地,个人再努力也达不到前人的高度,而有的时代巨人特别多,是因为整个时代处在高地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后人会记住什么呢?也许会记住经济膨胀,也许会提到电脑,提到股票,可是文学甚至文化只是一笔带过。眼睛盯着眼前的是非得失,往往忘了时间这只黄雀在后。只顾今天市场畅不畅销,张三和李四争座次、较短长,无非是在一页纸里挤上自己的名字,密密麻麻写满了,属于这一代人的时间也过去了。然后也许整页被草草地翻过去,无人细读,更不回味。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还是碑林让我觉得亲近。到了碑林,顿时觉得掉进了一个大宝库里,眼睛忙不过来。那里面的石碑,在别的地方,只要有一块,就可以大兴土木,建成一个景点,向人炫耀不已的,可是在这里,居然整整齐齐地收藏了1700多块!就是1700棵树,也已经是多么茂密的林子了,何况几乎每块碑都是书法史、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作品啊!这是一片多么神奇的森林哪! 碑林始建于北宋,是为了保存唐代镌刻的“十三经”而建的。十三经!古老有如传说的概念,在这里居然还原成真实的著作,为了避免传抄的讹误而刻石为证,以示天下。 在第一室的最深处,找到了《诗经》。第一篇是《关雎》,正文前有汉代郑玄所作的笺注,认为此诗是写“后妃之德”,“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当年课堂里我们对这个观点爆发出一阵大笑。记得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关雎》也是第一篇,而且在解题里说明这是 “《诗经·国风》的第一篇,也是全书的首篇”,原来是真的!至于郑玄,尽管我们不同意他的许多观点,但是他为《诗经》作笺使之地位大大提高,留下了“郑笺”的典故。后人说李商隐诗“独恨无人作郑笺”,“郑笺”成了注释的代名词,出处就在这儿。 这是《论语》,密密麻麻的银勾铁划,秀丽端庄,无一懈笔,靠的不仅是功力,还有书者对圣人的恭敬吧。找到了熟悉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孔子依次让学生讲述个人的人生理想的那一篇,当年背诵过的,今日在石碑上重见,忍不住从头朗读起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平时你们不是发牢骚说“人家不了解我”么,今天我就好好听你们说说自己的志向吧。一个和蔼随和的老师,一个生动和谐的场面。 …… P18-20 序言 “本色文丛”的缘起,我已经在前序中做了说明。只不过,在受托张罗此事的当时,我只把它当作一笔“一次性的小额订单”:仅此一辑,八种书而已,并无任何后续的念头与扩展膨胀的规划。于是,就近在本学界里找了几位对散文随笔写作颇感兴趣、颇有积累的友人,组成了文丛第一辑共八种。出版后不久,我正沉浸在终结了一项劳务后的愉悦感之际,海天社出我意料之外地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柳某把“本色文丛”继续搞下去,而且不排除“做到一定规模”的可能……看来,我最初的感觉没有错:海天社确有散文情结,不是系于一般散文的“情结”,而是系于“文化散文”的情结。而且,也不仅仅于此一点点“情结”,而是一种意愿,一种志趣,一种谋划,一种努力的方向,一种执着的决断。 果然,最近我从海天社那里得到确认,他们要在深圳这块物质财富生产的宝地上,营造出更多的郁郁葱葱的人文绿意,这是海天社近年来特别致力的目标。 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浮躁成性、人文精神滑落、正能量价值观有时也不免被侧目而视的社会环境中,在低俗文化、恶俗文化、恶搞文化、各种色调的(纯白的、大红色的、金黄色的)作秀文化大行于道、满天飞舞的时尚中,在书店一片倒闭声中,有一家出版社以人文文化积累为目的,颇愿下大力气,从推出“世界散文八大家”丛书再进而打造一套“本色文丛”,这种见识、这份执着、这份勇气是格外令人瞩目的。 海天出版社要的文化散文,不言而喻,即文化人的精神文化产品。关于文化人,我在前序中有过这样的理解:主要是指有作家文笔的学者与有学者底蕴的作家。如果说“本色文丛”第一辑的作者,基本上是前一种人,第二辑则基本上都是第二种人。这样,“本色文丛”总算齐备了文化散文的两种基本的作者类型,有了自己的两个主要的基石,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平台。 不论这两种类别的人有哪些差别,但都是以关注社会的人文状况与人文课题为业。其不同于以经济民生、科技工艺、权谋为政、运营操作为业者,也不同于穿着文化彩色衣装而在时尚娱乐潮流中的弄潮者,也可以说,这两种人甚至是以关注人文状况与人文课题为生,以靠充当“精神苦役”(巴尔扎克语)出卖气力为生,即俗称的“爬格子者”。他们远离社会权位和财富利益的持有与分配,其存在状态中也较少地掺和着权谋与物质利益的杂质,因而其对社会、人生、人文,对自我、对人生价值也就可能有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真挚的认知、感受与思考。 在时下这个物质功利主义张扬、人文精神滑落的时代环境中,且提供一些真实的,不掺杂土与沙子的人文感受、人文思考,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一份份真情实感的记录,留下一段段心灵原本感受的再现,留下一幅幅人文人生的掠影,这便是“本色文丛”所希望做到的。 柳鸣九 2014年1月于北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无用是本心(精)/本色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潘向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71057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29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6 |
CIP核字 | 2014079424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192 |
宽 | 133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