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博雅文学论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解志熙著的《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博雅文学论丛》包括了爱欲抒写的“诗与真”、沈从文佚文废邮再拾、遗文疑问待平章、沈从文佚文辑补、“最后一个浪漫派”的人文理想之重申、相濡以沫在战时、关于《春蚕》评价的通信、人与文的成熟等内容。

内容推荐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博雅文学论丛》在校读文献的基础上,对沈从文、茅盾、冰心、老舍、胡风、卞之琳等著名作家的文学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进而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现代文学史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如冰心三四十年代的创作转型及其散文艺术的成熟,胡风派主观战斗精神的得失及左翼文学分歧之症结,沈从文现代时期一以贯之的爱欲情结在其创作中的不断变形及其四十年代末的“疯与死”之原因,等等。这些从文献校读中生发出的新看法,有助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博雅文学论丛》解志熙著。

目录

爱欲抒写的“诗与真”

——沈从文现代时期的文学行为叙论

一部田园牧歌背后的爱欲隐衷:且从《边城》表里的

“不凑巧”说起

从“爱欲的压抑”到“情绪的体操”:沈从文的

爱欲观与文学现之回溯

从苦闷的“自叙传”到抒情的“爱欲传奇”:沈从文

二三十年代创作的“变”与“转”

理想的人性乐园和愉快的抒情美学:沈从文30年代

乡土抒写的得与失

“抽象的抒情”之底色和“最后的浪漫”之背后:

沈从文40年代“新爱欲传奇”的“诗与真”

“余响”费猜详:关于沈从文40年代末的“疯与死”

“诗与真”的纠结之归结:新的与旧的浪漫性之统一

沈从文佚文废邮再拾

废邮存底·致丁玲

废邮存底·辛·第廿九号

旱的来临

读书随笔

梦和呓

文牢

敌与我

新废邮存底·关于《长河》问题,答复一个生长于

吕家坪的军官(残)

新废邮存底·致莫千(残)

给一个出国的朋友

诗人节题词

新书业和作家

纪念诗人节

遗文疑问待平章

——新发现的沈从文佚文废邮考略

友谊与爱情的遗迹:沈从文致丁玲的信和给张兆和的情书

爱国与爱欲的焦虑:沈从文抗战及40年代的佚文废邮

沈从文佚文辑补

人的重造——从重庆和昆明看到将来

《(断虹)引言》附函

一个理想的美术馆

“最后一个浪漫派”的人文理想之重申

——沈从文佚文辑校札记

从《立言画刊》上的《废邮存底补》说起

《世界晨报》上的沈从文文章书简

人的重造:“最后一个浪漫派”的人文理想之重申

相濡以沫在战时

——现代文学互动行为及其意义例释

相濡以沫在战时:沈从文给李健吾的慰问信及其他

海上羁客有所思:李健吾对林徽因、沈从文的感怀

临风寄意怀远人:柯灵组编《作家笔会》的苦l心

文人交往有深致:文学互动行为的文学史意义

关于《舂蚕》评价的通信

——从吴组缃和余连祥的分歧说起

附记

补遗与复原

——冰心40年代佚文辑校录

默庐试笔(前六节)

由评阅蒋夫人文学奖金应征文卷谈到写作的练习

冰心词稿——洞仙歌·题石屏李右侯尊堂《机灯

课子图》

请客

从歌乐山到箱根

冰心女士对于日本妇女的印象

附录一做梦

附录二冰心女士讲旅日感想

人与文的成熟

——冰心40年代佚文校读札记

《默庐试笔》补遗:“沉默已久”后的冰心新作

复原与辨正:《请客》、《做梦》及《从歌乐山到箱根》

合与分:有关“蒋夫人文学奖金应征文卷”评阅的

三篇文字

两篇访谈:冰心的日本观感和对战后中日关系的思考

人与文的成熟:关于40年代的冰心

附录

惟其是脆嫩何必是讥嘲

——也谈所谓“冰心一林徽因之争”

来自“我们太太的客厅”的观察:沈从文和李健吾

观点的片面性

美丽的新风雅:京派的人文理想和冰心的冷眼旁观

毕竟不一般:林徽因和冰心心照不宣的相互回应

“献上我们的智与力”

——老舍抗战及40年代诗文拾遗

战壕里的呼声

老舍的话——答《青年向导》“青年问题专号”征文函

两年来抗战中的文艺运动

军歌

劳军感言

怎样开始写作?

一年间的文学

献上我们的“智”与“力”

乙酉重阳于、程两诗翁招饮赋此述志并以致谢

美国来鸿——致吴云峰

“风雨八年晦,贞邪一念明”

——老舍抗战及40年代佚文校读札记

一篇小说、一次讲演及一场座谈:老舍对初期

“抗战文艺”的反恩及其与延安文艺界的呼应

“诗歌”传统的复兴与军民关系的新变:

老舍抗战时期几篇劳军一拥军诗文所传达的信息

诗函答问见0声:热情爽朗的老舍及其在抗战后的忧愤

卞之琳佚文佚简辑校录

流想

年画

五个东北工人

日华亲善

游击队请客

渔措

又坐了一次火车

寄自峨眉山

儿戏

致叶以群

读诗与写诗

××礼赞

意见,意见还是意见——读奥登《新年信》附注偶记

伏枕草:洒脱杂论

夜起草:前进两说

复《文学创作》编者函

新文学与西洋文学

中国“新诗”的发展与来自西方的影响

附录关于战地文艺工作

灵气雄心开新面

——卞之琳的诗论、小说与散文漫论

卞之琳诗学的象征观、音节观和传统观及其他

“小大由之”的战时叙事:从《游击奇观》

到《山山水水》

析理绵密的知性散文:卞之琳的“论说文”略说

胡风的问题及左翼的分歧之反思

——从“胡风与鲁迅的精神传统”说开去

周恩来和胡风在发挥“鲁迅精神”上的异同:关于“重庆

鲁迅逝世九周年纪念会”

“仇恨”心态和“战斗”愿望缘何而生:一个“青年鲁迅派”

暨“启蒙左翼”的“主观战斗精神胜利法”

最后的“斗争”为何遭遇“团结”的处理:

“胡风集团”冤狱的成因与左翼文学运动的终结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博雅文学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解志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32996
开本 16开
页数 4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5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14
CIP核字 2013233544
中图分类号 209.6
丛书名
印张 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