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收支平衡的人生/星云日记
内容
试读章节

七月 三日  星期六

今天一早.黄世梁已代为联络好高雄长庚医院,并等候多时,准备陪同我去看门诊。最近左脚不小心受了一点伤,大家都很关心,为了不违拗徒众的一片孝心,也就只有“恒顺众生”的去看医生了。

九点半来到长庚医院,院长室邱高忠医师以及副院长李汝浩医师已经等在门口迎接,陈石铭医师为我检查伤口并细心治疗,常发心至本山云水医院义诊的林美君医师也很关心的赶了过来、本山徒众觉圣的妹妹余玻莉及杨素苹小姐是细心的护士。整个医疗的过程,大家谈谈说说,不知不觉间就完成了医疗的任务,我感觉如沐春风,好像去拜访老朋友一般,专业的医师与护士毕竟不同,能够给病人带来信心。

移民至美国的法令条例当中,其中有一条是护理人员优先。而本地合格的护理人员更是供不应求,报上刊载了桃园林敬杏医师的投书说:“员工薪水从二万到三万,免费供膳宿,劳保,每天工作八个半小时,月休六天,还是找不到合格护士。”由此恶性循环,医院只有公开征求缺乏专业知识与训练的“密护”,甚至卫生主管部门竞也拟定了所谓的“护理人员的再修法”,护理法要求有照护理人员方可执业之条文窒碍难行,所以必须修法以维护开业医师之利益云云。据报章刊载,有关“密护”因缺乏专业知识,对患者处理不当所造成的遗憾与不幸,时有所闻。法律条文一订,往往就是十年、百年的影响,诸公不可不慎。

医疗水准与一个国家的文明成正比,欧美诸国对于医疗专业人员素质之要求尤其重视,护理人员短缺的现象各国都有,但是没有任何国家开文明之倒车允许密护合法化。护理人员缺少,想来有两大原因,其一是现代青年贪逸恶劳,不耐于护理工作之烦琐,如果欠缺宗教情操一般的慈悲涵养,以及对自我机智与耐力的挑战,很少人能将护理工作做得理想。

有些人工作了几年,对于生离死别见得多了,往往从“有心”到了“无心”,从“同情”到了“麻木”。难怪善心的护士被比喻为“白衣天使”,我则把她们看成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

我诚心的鼓励有志向的佛教女青年发愿加人护理人员的行列,或成为义工人员,并能带给患者信心、欢喜,这就是最上乘的修行法门。

另外,应设立更多的护理学校,一则纾解联考的压力,再则令各公私立医院都有合格的护理人员.对这些专业的护理人员能有良好的制度保障,提升青年就业之意愿.也是全民之福祉。

昨天,余陈县长跟我见面,谈到她对各种保险的贡献,她争取到的有残障保险、儿童健康保险、农民保险等,社会在进步,渐渐的关心到社会各层面的需求,乃是可喜的现象。我立刻建议她能成立宗教师的保险,令各宗教的神职人员无意外或病痛的后顾之忧,更能投入服务众生的工作,也是官方提倡精神建设重要的一环,她非常欢喜的接受我的建议。

回程中,黄世梁问:“师父,跟随您四十年,到今天,我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成就?”我回答他:“你住在佛光山,每个人都认识你黄菩萨是护法金刚,佛光山全体的荣耀,就是你的荣耀,整个佛光人的成长,也是你的成长,这就是最大的成就呀!”

远在四十年前,黄世梁的夫人黄秀兰就要跟随我出家,那时候我还没有道场,没答应她。后来见到黄菩萨忠诚耿直,两人性情相投,就为他俩举行佛化婚礼,为他俩证婚,结成菩提眷属。数十年来,在婚姻道上,他们互敬互爱,可说是佛光人家的典范。数年前他俩更进一步结束世俗的事业,全心全意的上山护法,这种能放下、能提起的勇气与担当,令我时时感念在心。常常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人,才够资格成为我的“入门弟子”?我现在可以回答.能全心全力投入度众的佛化事业,成就大众的慧命,有正知正见的人,可以说是我的人门弟子。黄菩萨夫妇是其一也!

中午十二时半,谢银党先生约同屏东县警察局副局长郭显庄来访,谈到目前转型期的社会,法治不足,问题丛生。我开玩笑说,要是有人能设计一种特别的电脑程式,成为及时雨的“张老师”,每当人们心中生起贪、痴、嗔、傲慢、疑忌……想不开要吵架、要生气、要离婚、要厌世轻生时,一按键就能化烦恼为菩提、转黑暗为光明,有一座这样灵验的“电脑菩萨”就好了。像两位这样有心的警政人员,真正的关心大众十分难得。未来的文明社会,除了在职的公务人员恪守岗位之外,我提倡人人做警察,人人都有道德勇气,有关心他人的热心,则人间净土可期可待。

下午四时半,约见澳洲中天寺信徒刘昭明、陈秋琴伉俪,并陪同二人至三宝殿禅净法堂参观,刘居士认为佛光精神运用在事业上必定会有特殊的成就。我回答说:“一般的事业从‘有’出发,佛教的事业则从‘无’开始。譬如慈庄法师当年经过十年的努力,创建了美国西来寺,功成不居,落成后随即请调,这就深刻体会到‘以无为有’的欢喜。佛光山的徒众必须要有这样的认识,才能成就事业与道业。”

我请刘居士返澳后,关心设立“佛光城”或“佛光社区”的构想,因为澳洲具有自由民主、地大物博、气候温和等天时地利的条件,如果能在澳洲设立佛光城,创建佛光净土的理想,就能实现人间了。

目前的佛光山,可说是佛光城的雏形,许多佛光人尽兴乎来,集中士、农、工、商,完成理想的净土理念,人人都是“从成就大众中完成自己”的菩萨,期待这样一座佛光城的建立,带来人间永久的幸福.这也是我一生当中,努力想去实现的一个理想。

P22-25

后记

星云大师,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12岁出家,1949年赴台,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选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成立170余个国家或地区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实践“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星云大师一言一行所产生的影响已不限于宗教界,更普及全社会。星云大师自1989年访问大陆后,便一直心系祖国的统一。近年回宜兴复兴祖庭大觉寺,并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接受苏州寒山寺的赠钟,期能促进祖国统一,带动世界和平。星云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两千万言,已在大陆出版80余种,深受读者欢迎。

《星云日记》收录星云大师1989年7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的日记,最初陆续刊登于《普门》杂志“星云日记”专栏,后结集由台湾佛光出版社于1994年和1997年分两次出版,共计44册。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目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此次岳麓书社出版《星云日记》,分三辑先后推出。第一辑收第1册至第15册,第二辑收第16册至第30册,第三辑收第31册至第44册。各册书名不变,对原版编排格式作了简要调整,极个别文字作了删节处理。此次出版除改繁体竖排为简体横排外,对有些不便大陆读者阅读的词语用法也作了改订,如原版中“计画”“规画”改为“计划”“规划”,“连络”“连系”改为“联络”“联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均径改,不出校记。但原版中专名(人名、地名等)之译名,无论常见或稀见,皆一仍其旧,如“布希”(即布什)、“雪梨”(即悉尼)等,为避免转译之误也,读者诸君明鉴。

台湾某些与大陆名称相同的大学或文化事业机构、或其他容易产生歧义误解的机构名称等,加引号表述、如台湾“中山大学”“故宫博物院”“商务印书馆”等。《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等涵盖全国性称谓的报刊名称,加引号表述,如“《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等。

目录

自序 星云

基督徒VS高僧柏杨

吃亏上当的哲学(1993年7月1日-7月15日)

收支平衡的人生(1993年7月16日-7月31日)

忙碌的喜悦(1993年8月1日-8月15日)

一颗种子(1993年8月16日-8月31日)

编辑后记

序言

我从童年开始,就喜欢写日记,但因那时生活艰苦,纸笔不周,只有将一些人事、新知、杂感、生活等记于脑海中。

一九四九年我初来台湾,最初几年曾写了二十多本约两百多万字的日记。后来自己翻阅时,发觉日记中尽是写些人我是非、他人得失,写到自己也是一副愤世嫉俗的丑陋面目。因此,在一九五二年的元旦,我重新在一本日记簿上写道:“我,是自私的;我,是丑陋的;自赞毁他,妄自议论,实在是人类的劣根性。”写完,我就将二十多本日记付之一炬了。

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感到有点可惜,因为日记是一个人生活的痕迹、是一个人成长的写照,是一个人经验的记载,更是一个人生命的历史。假如那些日记至今还保存着,或者从那时起我一直将日记写到今天,相信一定会有许许多多有关人事、生活、知识方面的往事可以追忆,不管好与不好,我相信一定可作为做人处事的龟鉴。

一九六三年,我参加“中国佛教会”访问团到亚洲国家进行友好访问,由于行程紧凑,我就在飞机、火车、渡轮上,甚至有时没有桌子,如在印度天气太热,还趴伏在地面上,写了八十天的日记,每天写好后,要赶在《觉世》旬刊上发表,后来并将之定名“海天游踪”,交由佛教文化服务处出版,想不到却因为内容涉及一些对佛教人士的看法,因而引起不少风波。之后,我又至印度朝圣多次,对于佛国当初值得记述的事迹,并没有留下雪泥鸿爪而深感可惜。

一九六七年,我开始创建佛光山,最初在《觉世》旬刊上发表每天大事记,约数年之久,后因凤山张致良居士认为太过把人事公开报导,故而反对刊出,从此,我对开山时的心情经过未能留下丝毫痕迹,至今回忆,也觉得不无遗憾。

直至一九八九年春天,我组织了“国际佛教促进会大陆弘法团”到大陆探亲弘法,当时台湾各大日报纷纷邀我写访问日记,可能是因为事情太过繁忙,加上许多敏感问题,实在不易着笔,只有一一婉谢。虽然没有将日记在报纸上发表,但是我仍然写了三十天的日记,后因飞机输送行李时的失误,在大陆所买的书籍和那些珍贵的纪念品,甚至日记统统都遗失了,至今还不晓得流落何方,也许数百年后有人发现到的时候,说不定是一桩历史公案哩!

是一九八九年的七月吧,我为了顾念《普门》杂志的发行量,对其聊尽一点心意,便自告奋勇地向主其事的依空、永芸提供日记给他们发表,从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起,迄今四年,未曾间断。这些日子,我将自己个人的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一切皆公诸于读者之前。只是我的日记挂一漏万,没有真正顾及到生活方面,像有很多书信、谈话、友谊、计划,并没有记录下来,工作、演讲等内容,也由于篇幅的局限,没有完整地详录。尤其是对事情的看法、内心的感受,自觉表达得很不完全。  其实,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负责笔录日记的永庄,四年来他最辛苦,尤其因为他没有跟我讲话的习惯,也没有问过我日记要怎样写,或许由于他不讲话的缘故,我也没有特意告诉他我的一些看法。所以,他无法确实地了解我心中的体会,唯有待日记写好后,我在字里行间补上几句就草率地完成。

这本日记除了永庄之外、曾经为我代笔过的有慈惠、慈容、依空、慧军、永妙、满果、依日、依筏、依门、依宏、依晟、永贤、永均、永芸、慧传、满义、永海、满和、永有、依益、觉幻和李仁玉等人,他们有的为我写过一月半月,也有的只写了一天两天,无论记录的多与寡,我仍然要向这些徒众表示感谢,因为有他们,才没有让我的日记在四年里中断过。

有人说,在我的日记中并没有常常看见我读书;也有人说,读我的日记,很少看到我吃饭修行,也甚少叙述我生活中的细节,例如只见我坐飞机,并没有提及我去买票,只听闻我每天去某个地方,并没有说谁替我开车……事实上,天天要做的事情,常常要做的事情,顾此失彼是在所难免的。

也有人问我:日记是什么?我想了想,觉得日记有时候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观自照;有时候日记是一个知已,可以尽情地向他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有时候日记是一张功过表,上面记下了我们处世的对与错;又有的时候日记是一部成长史,留下了成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有时候会觉得日记是一个百味坛、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此外,也有许多读者致电来函,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像每次日记发表后,都会看到读者的热烈回响:有的赞美我为法忘躯、为教牺牲奉献,也有的说我的日记犹如一帖清凉剂,熄灭了都市里的喧哗和红尘中的纷争;有的说日记好像一盏明灯,为大家学佛的道路指引方向、更有的说日记好比一朵美丽的鲜花、吐露清香怡人的芬芳……若要真的问我对日记的看法,我则觉得日记是我随心自作、随性自遣的生活小品。

感谢很多人写了阅读“星云日记”的感言,如:“《中央日报》”社长石永贵先生、胡志强先生、作家尹雪曼先生、薇薇夫人等。有的人说我的日记有教育性的内容,有的人说有跟随我弘游天下的感觉,但我自己并不满意,因为文字并不十分流畅,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十分深入。尤其有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上下关系及诗词古句,我都记不清出处,除感谢外,在此也顺便说声歉意。

现在,《普门》要将我这四年来的日记发行单行本,到一九九二年止,总计有二十册之多(编者注:《星云日记》共四十四册,此序作于前二十册出版时),感谢三宝的加持,和所有亲友信徒的因缘,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这本日记。

一九九三年八月八日开山寮

内容推荐

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成长的写照、经验的记载。也是一个人生命的历史,大部分的日记是私密的,或深植内心深处,或随着岁月泛黄……《收支平衡的人生》是一份特别的日记,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大师的《收支平衡的人生》,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编辑推荐

《收支平衡的人生》记载了星云大师每目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收支平衡的人生/星云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星云大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800158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6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92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05
14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