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银河铁道之夜/双桅船名家经典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银河铁道之夜》是宫泽贤治的童话文集。他的作品如同他仅仅三十七个年头的悲剧一生一样,单纯而又复杂。诗词般优美清丽的文笔、寄寓深刻的内涵、起伏跌宕的情节、浪漫悲剧式的寓意,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日本“一千年中最喜爱的文学家”。

宫泽贤治的作品受到日本文学研究者的重视,甚至成立了“宫泽贤治纪念馆”,直至目前,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文、德文、瑞典文、法文、印地文等多种语言。或许是因为他作品的视野超越时空,以至于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会感动、惊艳,甚至跌入银河的想像之中。

内容推荐

提起童话故事,宫泽贤治所写的《银河铁道之夜》是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这是作者在探讨何谓幸福?一个名为乔班尼的男孩和他的朋友搭上银河列车,他们对所看到的景物赞不绝口,对所遇到的人惊讶不已,这些人都是要往天堂之路的。甚至讨论到人的生死问题。充分表现宫泽自然科学的知识。

宫泽的童话却不只是童话,由小孩来看是有趣的;但在年轻人眼中,是对社会讽刺与对当时社会的呐喊与建议,由年长者来看,是可以深思且悲天悯人的。所以“宫泽文学”是不限定读者的文学,从小孩到大人,每一个年龄层,每一个世代都会对他的“童话”有相当深刻的感觉。

目录

银河铁道之夜

大提琴手戈修

水仙月四日

渡过雪原

鹿舞起源

要求太多的餐馆

滑床山的熊

狼林、笸箩林与盗林

奥倍尔与大象

虔十公园林

橡子与山猫

银杏果

猫儿事务所

夜鹰之星

风又三郎

附录 阅读指导

试读章节

三、家

焦班尼一口气跑回了家,这是一座后街胡同里的小房子。并排三扇门最左边的一扇门边摆着几只空箱子,里面种着紫色的结球甘蓝和芦笋,两扇小小的窗子都挂着遮阳帘。

“妈妈,我回来了。你还好吧?”

焦班尼一边脱鞋一边问。

“啊,是焦班尼啊。累坏了吧?今天很凉快,我还挺好的。”

焦班尼进了屋,妈妈就躺在紧靠门口的屋子里,盖着一块白色的布。焦班尼打开了窗户。

“妈妈,今天我买来了方糖啊。我想给你加在牛奶里。”

“你先吃吧,我现在还不饿。”

“妈妈,姐姐什么时候回去的?”

“三点左右回去的。家里的活儿都是她干的。”

“妈妈,你的牛奶还没有送来吗?”

“还没送来吧。”

“那我这就去取。”

“啊,我不急,你先吃点东西吧,你姐姐用西红柿做了个什么吃的,就放在那边了。”

“那我就先吃啦。”

焦班尼从窗边端过一只盛着西红柿的盘子,就着面包,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对了,妈妈!我估计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的。”

“我也是这么想。可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今天的晨报上说了,今年北方的渔业大丰收!”

“可你爸爸也许根本就没有出海打鱼呢。”

“肯定去了。我爸爸才不会去做那种要坐牢的坏事呢。上次爸爸捐给学校的大蟹甲壳和驯鹿角,现在还摆在学校的标本室里呢。六年级上课时,老师还把它们轮流拿到教室里去呢。前年学校组织去旅行……”

“你爸爸还说下一次要给你带一件海獭皮外套呢!”  “大家一见到我,就提这事,就嘲笑我。”

“说你的坏话了?”

“嗯,可柯贝内拉绝对不会嘲笑我的。看到大家嘲笑我,柯贝内拉总是很同情我。”

“柯贝内拉的父亲和你爸爸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是好朋友。”

“是吗?怪不得爸爸上次会带我去柯贝内拉家呢。那时候多好呀,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总是去柯贝内拉家。柯贝内拉家里有个用酒精灯发动的小火车,七节铁轨组成了~个圆圈,还有电线杆和信号灯。只有在火车通过的时候,信号灯才会亮起绿灯。有一回,酒精用光了,我们就用煤油代替,结果把罐子全给熏黑了。”

“是吗?”

“现在我每天早上还会给他们家送晨报,可是屋子里总是静悄悄的。”

“太早了吧。”

“他们家有条名叫‘扎维尔’的狗,尾巴长得跟扫帚一样。我一过去,就哼哧哼哧地跟在我后边,一直跟到街角,有时候跟得更远。今天晚上,大家要到河边去放土瓜灯笼,那条狗也一定会跟着去的。”

“噢,是啊,今天晚上是银河节呀!”

“是的,我去取牛奶的时候顺便去看一看。”

“去吧。不过可千万不要下河啊!”

“我知道,我就在岸上看一看。一个小时就回来了。”

“多玩一会儿吧。只要是跟柯贝内拉在一起,我就放心啦。”

“我肯定跟他在一起的。妈妈,我把窗户关起来吧。”

“好吧,关上吧,天已经有点凉了。”

焦班尼起身关上窗户,收拾好盘子和装面包的纸袋,飞快地穿上鞋,说了一声“我一个半小时后就回来”,便消失在了门外的黑暗中。

四、半人马星节之夜

焦班尼像是在吹口哨似的,孤独地撅起嘴巴,从小镇那条长着一排扁柏的黑乎乎的坡道上走了下来。

坡道下,一盏高高的路灯闪烁着蓝白色的瑰丽光辉,竖立在那里。焦班尼大步流星地朝路灯走去,一直像个怪物似的跟在身后的那条长长的、模糊不清的影子,渐渐地变得……

P6-8

序言

序 言

儿童文学到底有什么用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文轩

多少年前,在山东烟台的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上,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前几年,我将这个观念修正了一下,作了一个新的定义: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现在更喜欢这一说法,因为它更广阔,也更能切合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

换一种说法: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

这套“双桅船名家经典读本”,选择的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无疑是精神的大餐。这些书就是我所说的那种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人性基础的书。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我曾称这样的书为王书。

我们现在先来说一说这所谓的良好的人性基础都到底有哪些基本面——

道义感

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作为一种精神形式,当初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于文学。在今天的人的美妙品性之中,我们只要稍加分辨,就能看到文学留下的痕迹。没有文学,就没有今日之世界,就没有今日之人类。没有文学,人类依旧还在苍茫与灰暗之中,还在愚昧的纷扰之中,还在一种毫无情调与趣味的纯动物性的生存之中。

文学要有道义感,儿童文学更要有道义感。

必须承认固有的人性远非那么可爱与美好。事实倒可能相反,人性之中有大量恶劣成分。这些成分妨碍了人类走向程度越来越高的文明。为了维持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人类中的精英分子发现,在人类之中,必须讲道义。这个概念的生成,使人类走向文明成为可能。若干世纪过去了,道义所舍的意义,也随之不断变化与演进,但它却也慢慢地沉淀下一些基本的、恒定的东西:无私、正直、同情弱小、扶危济困、反对强权、抵制霸道、追求平等、向往自由、尊重个性、呵护仁爱之心……这些道义的旗帜性内涵,与其他精神形式(如哲学、伦理学等)一道,行之有效地抑制着人性之恶,并不断使人性得到改善。

情调

文学似乎比其他任何精神形式都更有力量帮助人类养成情调。“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文学能用最简练的文字,在一刹那间,把情调的因素输入人的血液与灵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泰戈尔、海明威、屠格涅夫、鲁迅、沈从文、川端康成……一代一代优秀的文学家,用他们格调高贵的文字,将我们的人生变成了情调人生,从而使苍白的生活、平庸的物象一跃成为可供我们审美的东西。

情调改变了人性,使人性在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而情调的培养,应始于儿童。

情调应该属于审美范畴。

我的看法是一贯的,在我的意识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我认为美感的力量、关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但只有一个东西是不会衰老的,那就是美。然而,在现在中国的语境里面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美”成了一个非常矫情的字眼。这是非常非常奇怪的。

我横竖想不通:人们到底是怎么了?对美居然回避与诋毁,出于何种心态?难道文学在提携一个民族的趣味、格调方面,真是无所作为、没有一点义务与责任吗?

成人文学那里,我们就别去管它了,由它去吧。儿童文学这一块,我们还是要讲一讲的。不打这个底子不行。没有这个底子,人性是会很糟的。

美育的空缺,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误。这一失误后患无穷。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提出五育(德育、智育、体育、世界观 教育、美育)并举的思想,其中就有美育。但美育的问题引 起激烈的争论,几乎被否定掉了。后来仅仅是作为中小学 的方针而不是作为全国的教育方针被肯定下来。再后来, 对美育的理解日趋狭窄,到了最后,仅仅将它与美术、音乐 等同了起来。在蔡元培看来,五育为一个优质人性培养的 完美系统,德育、智育、体育为下半截,世界观教育、美育为 上半截。然而,这上半截被腰斩了。中国的教育系统成了 一个残缺的系统。

情感教育

古典形态的文学,始终将自己交给了一个核心单词:感动。古典形态的文学做了多少世纪的文章,做的就是感动的文章。而这个文章,在现代形态的文学崛起之后,却不再做了。古典形态的文学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就正是在于它的悲悯精神与悲悯情怀。

人类社会滚动发展至今日,获得了许多,但也损失或者说损伤了许多。损失、损伤得最多的是各种情感——激情、热情、同情……

甚至是在这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所谓的“新新人类”)都已受到人类学家们的普遍担忧。而担忧的理由之一就是同情心的淡漠(他们还谈不上有什么悲悯情怀)。我们已看到,今天的孩子,似乎已没有多少实施这种高尚行为的冲动了。

种种迹象显示,现代化进程并非是一个尽善尽美的进程。人类今天拥有的由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种种好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情感的弱化就是突出的一例。  我们如此断言过:文学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性基础。而这一“基础”中理所当然地应包含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悲悯情怀。

若从上面所说到的这三个基本面来考量,这些选在“双桅船名家经典读本”中的作品是最理想的范本。它们在三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也是人的平衡,人类的平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银河铁道之夜/双桅船名家经典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宫泽贤治
译者 周龙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95108
开本 32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8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少年(9-14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2014095680
中图分类号 I313.88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1: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