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异域掠影/青年博览精品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异域掠影/青年博览精品系列丛书》编著者《青年博览》编辑部。

《青年博览》是深受青年读音喜爱的杂志,曾获得《全国最受大学生喜爱的十佳报刊》、《全国百家优秀报刊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一等荣誉。《青年博览》关注社会、关注心灵.拓展视野、寻求新知,是青年读者的良师益友。近年采,《青年博览》刊登的文章,三次切中高考作文命题。

内容推荐

《异域掠影/青年博览精品系列丛书》编著者《青年博览》编辑部。

《异域掠影/青年博览精品系列丛书》内容提要:《青年博览》创办于1985年,为综合性文摘半月刊,它以选摘、翻译国内外最新报刊图书资料中情趣高尚、知识丰富、艺术感染力强的精品佳作作为主要特色;侧重于正面引导,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感染和影响读者,用科学文化新成就、新探索开阔读者眼界,有很大的信息量,很强的可读性和长期保存价值,具有鲜明个性和旺盛生命力。

目录

北海道螺钉/孔文

成绩下来了/章因之

从小学课本看芬兰“小国”视野/joy编译

丹麦人的快乐童年,贺先蕙

广告先生的游戏规则/小闻

环保巡视员邓肯/陈奇英

加拿大的实名制投诉/文刀

将十字架换成羔羊/张森凤

离婚广告战/闻以

流浪汉让·马克/鲁娃

伦敦街头的蓝牌/冯雁军

没办法用谎话赢到底/光宇

美国到底强大在哪里/赵红军

美国人的就业观/佚名

美国政治的“二等公民”/刘洪

母语争霸战/王春华

难倒在美国厕所前/邓勤

蚯蚓不能做饵料/笑杨

日本怪象:堂堂天皇有名无姓/水银河

上帝成了被告/贾振华

蛇道/吴作望

输给南非《劳工法》/三哥

斯坦福课桌上的细缝/王文华

斯坦福不给赖斯面子/钱渊

“我不敢保证会及格”/佚名

我在乎的是我的信誉/苏龙美惠

无边的心灵/李丹崖

希拉克的两页家产/星竹

寻找幸存者/朱晖

压死鸭子,要被判刑/周天宝

一个瑞典男孩生日引发的举国讨论/戴震东

在GoogIe总部吃吃喝喝/荣素礼

张君:我在科索沃当“保镖”/李鑫金

张弛有度的新西兰/沁涵

走进伦敦失物招领处/暮远编译

10天总统令/张达明

别叫我村长,请叫我国王/张达明

爱犬的天堂/冯骥才

百年校庆/杨照

悲悯世界/刘以林

此800非彼800/朱晖

代表国王赴宴/庞启帆编译

当执著成为习惯/关姗

到哥伦比亚大学换灯泡/何君华

多余的避难所/徐立新

高尔夫球场下面/徐立新

一所隐秘的贵族学校/徐立新

法国人怎样建楼房/顾玉清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印度理工/黄永明

孩子,你是来这世上工作的/邰文欣

海滨公园的长椅/王伟

海螺共和国的故事,腾讯

韩国是他的/张小娴

撼动日本宪法的老太太/陈亦权

和尚不抓贼/萨苏

七个白雪公主的故事/萨苏

假如你想走得远就要慢一点/布拉格编译

绝对准时的挪威人/韩燕

“冷漠”纽约客,刘墉刘轩

留言档案馆/王大庆

美国卡车司机的理想/李良旭

美国名校的网上竞争语录/网丈

美国人的“活命哲学”/程宏

美国学生的政治读物,徐贲

“美丽”公交车,叶子编译

你的叉打得太大了,张翔

你妈又来了,快把我埋深点/视野

“人弹”,文明之殇/石渝

“弱智”的故事/杨恒均

沙漠学校门槛高过哈佛,佚名

世纪大盗传奇逃亡路/五月

世界一流的穷大学/林培

谁敢碰我的隐私/张目

斯坦福的趣味数学课/王雪松

逃离绞刑架/赵琛

完美的心灵/陈建宽

为了听觉的尊严/赵功强

为泥土洗澡/感动

我,需要一美元/陈雪娟

我在丹麦阅读的“活人书”/上善若水

我在纽约捉女贼,常贵武口述北岩整理

“小大国”匈牙利,余泽民

信不信我告你/黄胜

一个国家向一只绵羊致哀/秦珍子

一个美国列车乘务员退休时/薛涌

一句话价值137万法郎/佚名

一条断栏杆引发的真相调查/陈亦权

一位中国人眼中的超级大国/陈强

以爱为名/徐漫

有时法律也误事/林彦 杨珍编译

在加拿大经历动物“拆迁”/姜钦峰

早餐、午餐还是晚餐/袁莉

掌声中诞生的学府/沈湘编译

这个母亲不简单/张斌

政府与动物/和静钧

头发政治学/和静钧

总理脂肪制成的肥皂/马晓伟

惨遭不敬的哈佛铜像/梁志坚编译

丹麦的自由监狱/李媛

德国赶考/赵莹

东京的乌鸦/叶永烈

芬兰:一个官员没有让座的代价/文以

高IQ城市/虞墨

跟布什不一样的美国人/冯磊

“好好补习物理吧”/陈仁政

宽容的微笑/蒋光宇

良心永不过期/葛闪

伦敦街头的硬币/柏兴武

马其顿人的“小题大做”/梁勇

美国人的口才哪里来/燕海鸣

“你要不要赞助我?”/iov编译

漂流书香/米歇尔.斯拉塔拉

我们的希望所在/陈晋

一块625欧元的树皮/佚名

一个国家的诚信/张翔他

试读章节

在美国居住、学习、工作的七年中我交往过很多美国朋友,接触过很多美国的人和事。在许多文化、习俗的问题上,我对美国文化有过怀疑,有过颂扬。有过吸收,也有过碰撞和抵触。但有三位美国朋友给我的深刻印象,让我多年来思索不已。

千万富翁之子当厨师

第一位朋友名叫Keith。我认识他的时候他二十六岁,是我在丹佛工作时的同事。Keith是一个很普通的美国青年,他沉默、踏实、向上。别人说笑话时他总是像背景一样坐在位子上默默地笑。

和他交往期间有过两次惊讶。第一次是当我知道他是我们总裁的儿子的时候。我们共事了很久以后,有一个国庆日,他请我们几个同事去他在落基山脉上的牧场玩。那片三十英亩的大宅院,让我们知道了他爸爸就是我们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知道这个新闻时我们每个人都对Keith瞪大了眼睛,他睁着比我们更大的眼睛笑着说,“为什么要睁这么大的眼睛?知道了我是我爸爸的儿子,我们同事之间的关系会不一样吗?”他很平静地面对他的牧场,很和善地带着我们骑马兜游,让我们真感觉这里的一切确实与他无关,只不过是他爸爸创造的一个个人的历史。

第二次让我吃惊是一年后,一天下班前他突然对大家宣布说:“今天是我上班的最后一天。我已辞职,秋季开学时我又要回学校上学了。

我们自然想到了州立大学的商学院,想到了他要去进修,多学些商业管理的知识以便接手家族的事业。可他神秘、半带调皮地说:“我要去社区学院读烹调。”

我差不多要蹦了起来。学烹调?烹调还要学?

“可是你学烹调,以后想做什么呢?”

“学烹调自然是要去做厨师了。”

做厨师?我又要蹦起来了。

四年后,再次见到Keidl时,他真的在丹佛一家牛排店做了厨师助理。见面时他很幽默地指着他头上的长筒白帽,脸上闪着灿烂的笑容:“戴着这个我很帅吧?”他一脸的自豪和自信,看起来真是很帅。

每天驾飞机跨州上班

Don是我在波士顿工作时的同事。他五十岁左右,身材很高大,一脸的大胡子,看到他让我想到马克思。他很健谈,很随和,在公司的过道和咖啡间里总能听见他哈哈大笑的声音。

Don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他开飞机上下班。他的家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公司在马萨诸塞州。Don每天早上从家出门时开一辆车,开到当地的小型机场换上他的飞机,然后开二十分钟到离公司五英里的一个小机场,从那里他再开上另一辆车到公司。我问他:“这样来回倒车你累不累呀?”

“不会呀,开车还没有觉得累的时候我就要上天飞了,还没飞够时我又要下到陆地上开车了,车还没有开过瘾,我又到了公司要开始工作了,早上两小时之内生活就这么丰富,怎能累呢?”说完他还眨眨眼。

他说他家其实不是富翁,他买飞机的钱是来自于一次偶然,用他的话“是上帝恩赐的”。他从前工作的公司的股票上市了,并且在股市上表现很优异,他凭这个赚了一笔钱,同事们有的换了更好的房子,有的换了更好的车,买了游艇,他喜欢飞机,所以他就拥有了一架飞机。他说:“你看,我就是喜欢这个玩意儿。飞起来时我觉得很自由自在。”

其实驾飞机并不省钱,也并没有节省太多的时间,他完全可以在他家所在的州找到工作的。然而就像他说的,他就是喜欢开飞机。两年以后我们公司倒闭,Don失业了。2002年美国的经济很不景气,很多IT公司关门,由于下岗的人太多,当时工作很不好找。失业三个月后,我收到Don的E—mail,他高-兴地告诉我,他找到了一份工作,是在Home Depot里帮顾客整理搬运他们买好的半成品家具。那是个很脏、很累的活儿。

我觉得他一定不会干过一个月的,可是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他一直都在那儿坚持着,这期间我还频频收到他转发的各种幽默邮件,只是对工作从未抱怨过。2005年圣诞前夕又收到他的邮件,他说他马上要换另外一份工作了。是做一个很大公司采购部的总经理。语句里也没有意外的得意和异常的兴奋。

我问他飞机还在吗?他说当然在,他还常常驾飞机去远游呢。“告诉你我还在试着找一个够远的公司上班,这样就可以每天在天上游。”

在机场做安检的哈佛生

Mike是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在加盟我们公司前已就职过几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我认识他时他是我们公司主负责市场销售的副总。

在我们公司兴旺时期,Mike周游于波士顿、芝加哥和纽约的华尔街间,常常游历于英、德等国。2002年美国IT业市场雪崩时,他也随着我们公司的解体涌入了失业者的市场。我一直以为Mike又会回到华尔街或什么大公司。收到他发给公司公网上的邮件时是他失业四个月以后。他说他经过多方衡量,准备接受波士顿国际机场的安检员工作。安检员就是拿着探棒在机场安检口对所有飞行客人做危险品检查。“Mike要拿着安全扫描仪在机场的安检口往客人身上扫?”我诧异地问自己,瞠目结舌的样子好像我要飞天。我没有给他回复E—mail。几天后又收到了Mike的邮件,他说他已经上班了,工作时虽然身体有点累,但脑子很轻松。他说机场就是小的世界,在这里你可以遇到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人,知道东南西北中的事。

他告诉我9·11以后的波士顿Logan机场(9·11炸世贸双塔的飞机起飞的机场)不论是服务人员还是飞行客人,大家都人人自危,但趣事也很多。P32-P3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异域掠影/青年博览精品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青年博览编辑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97560
开本 32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4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4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6: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