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湖边的墨迹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承有序,是中华民族一个独特的民族符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杭州和西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方孕育、发展书法、绘画艺术的“风水宝地”,是中国书法、绘画艺术人才的摇篮,是反映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孙跃编著的《西湖边的墨迹》即为挖掘、梳理和展示杭州及西湖书法、绘画艺术历史和成就,展现与杭州和西湖及与杭州有缘的艺术大家的生平业绩和艺术风采。

内容推荐

孙跃编著的《西湖边的墨迹》讲述了:褚遂良、孙过庭、贺知章、刘松年、马远、夏圭……黄公望、董其昌、陈洪绶、吴昌硕、黄宾虹、林风眠,《西湖边的墨迹》是一部杭州书画史,西湖边精彩纷呈的墨迹,可以称得上是半部中国书画史了。走入杭州历史的书画园地,不仅会感受到杭州历史上浓郁的书画艺术氛围,还会邂逅众多的书画名家.在不经意间享受到与他们不期而遇的惊喜……

目录

序 言 

唐 代 

 褚遂良/孙过庭/贺知章/萧 悦/贯休

宋 代

 蔡 襄/苏东坡/米 芾/赵 构/秦 桧/李 唐/马和之

 刘松年/马 远/陆 游/范成大/张孝祥/赵睿/姜 夔

 夏圭/马 麟/李嵩

元 代

 赵孟烦/鲜于枢/高克恭/杨维祯/黄公望/萨都刺/张 雨

明 代

 戴 进/于 谦/董其昌/李流芳/徐 渭/蓝 瑛/黄媛介

 林天素

清 代

 陈洪绶/康 熙/乾 隆/金 农/丁 敬/梁同书/阮 元

 林则徐/赵之谦/任颐

近现代 

 吴昌硕/康有为/黄宾虹/章太炎/马 衡/余绍宋/黄元秀

 李叔同/张宗祥/马一浮/毛泽东/潘天寿/丰子恺/陆维钊

 沙孟海/林风眠/吴葬之/诸乐三/沈本千/赵朴初/陆抑非

 陆俨少/启 功/吴冠中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除了时常临习之外,还经常与大臣、书法家虞世南讨论书法之道。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博学多才,他的书法从师智永,又学王羲之、王献之,精于楷法,又善于行草书,骨力遒劲,刚柔并举。虞世南不仅书法好,而且用心辅助李世民,深得李世民的信任。虞世南去世之后,李世民非常痛惜,他对大臣们说:“世南于我犹一体也,拾遗补阙,无所暂忘,实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谏之。今云其亡,石渠东观之中,复无人矣,痛惜岂可言耶!”

虞世南的去世,不仅使李世民失去了一位得力的助手,而且少了一位讨论书法的书友。李世民对魏征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魏征就向李世民推荐:“褚遂良下笔道劲,甚得王逸少体。’’王羲之字逸少,王逸少体就是王羲之的书体。

李世民见到褚遂良的书法,感到果然不错,非常欣赏,立即将褚遂良召为侍书。以后,君臣之间相处和谐,李世民对褚遂良逐渐信任,加以重用。

唐贞观十五年(641年),褚遂良劝谏太宗暂停封禅,并由起居郎迁谏议大夫。同年,唐太宗李世民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认为“遂良博识,深可重也”,把皇储的侍从、规谏、教司礼仪等重任交给了褚遂良,任命他为太子宾客。

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又任命褚遂良为黄门侍郎,参综朝政,“凡政之弛张,事之与夺,皆参议焉”。贞观二十二年,褚遂良任中书令,t·佐天子而执大政”。褚遂良在辅佐李世民的30多年里,“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事,书数十上,多见采纳”。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六月,李世民病重,召见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等大臣,要他们“尽诚辅佐”皇太子,“永保宗社”。并告诉太子李治:‘‘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忧矣!”命褚遂良在榻前起草诏书,立晋王李治为帝。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封褚遂良为河南县公,后又封为河南郡公,因此褚遂良在历史上曾有“褚河南”之称。

唐永徽六年(652年),褚遂良被唐高宗任命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加光禄大夫,兼太子宾客。第二年,褚遂良又任尚书右仆射,知政事。

后来,褚遂良因为反对唐高宗废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得罪了唐高宗。他在唐高宗提出废皇后立武昭仪时,在朝堂上据理抗废皇后,义正词严地反对立武昭仪。他认为皇帝即使要废皇后,也可以再好好选一个皇后,不能选侍奉过他父亲的武昭仪,他当庭将朝笏置于台阶之上,脱冠解巾,伏在台阶上叩头,头血进溅。他因此被贬为谭州(今湖南长沙)都督。武则天对褚遂良恨之入骨,当时就想杀了他。武则天做了皇后之后,褚遂良自然就没有好果子吃了。唐显庆二年(657年),他转任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不久又被贬为爱州(今越南境)刺史。显庆三年(658年),褚遂良死于爱州任上,时年62岁。

褚遂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尽心辅佐朝政,又因反对废皇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临大节而不可夺”的美名,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在唐代甚至历代书法大家中,褚遂良是一位位高权显者,他是介入封建社会权力中心的少数书法家之一。褚遂良有做官的才能,官居尚书仆射,最终因据理直谏而被贬爱州,到头来客死他乡,实在令人叹息。然而,艺术之花却永远不会凋谢,他的书法艺术流传千年,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褚遂良开始学习书法时,曾跟他父亲褚亮的朋友虞世南学习。褚亮与欧阳询也是朋友,褚亮与欧阳询一起在隋朝为官时,褚遂良约16岁,正是志学之年,因此他还向欧阳询学习书法。观察褚遂良早年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其中颇多隶意,与欧阳询的书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他的《伊阙佛龛碑》,接近隋碑的风格并有欧体的风神,也可作为他学欧阳询书法的佐证。另外,李嗣真的《书后品》说,唐太宗、李元昌(汉王)、褚遂良“皆受之于史陵”。史陵是隋代人,《书断》中称他“亦有高古,伤于疏瘦”,这恰与褚遂良的风格相近。褚遂良的书法受史陵影响,总体风格未跳出隋代碑刻书法,他后期的书法透露出唐朝楷书的风采。后来,褚遂良又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张怀瑾在《书断》中说褚遂良“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述右军”。所谓“祖述右军”,应当是在贞观十三年唐太宗搜集王羲之书法之后。他受王羲之影响,最重要的是懂得了他的虚实之辨,而不仅是字的瘦硬。

褚遂良的楷书学习王羲之,深得王羲之的笔法,成为王羲之书法的主要……

序言

写这本书的起因是与江吟的一次谈话。

2012年4月9日上午,笔者参加杭州市第十届政协第一次会议,在乘大巴车前往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开会时,与杭州市政协委员、西泠印社理事、西泠印社出版社社长江吟坐在同一排。江吟社长向我要刚出版的新作《西湖边的红颜》一书,并建议我写一本关于“西湖边的书画”的书,说杭州这方面的历史积累很多,有许多书画名人和书画作品。我研究杭州历史文化10多年,期间接触到大量书画家,所以听了深有同感,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可以考虑做这件事。

我将写这本书的意向告诉了西泠印社理事、杭州书法院院长、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宋涛,得到了他的热情支持。

我以前出版的三本“西湖边”系列的书分别取名为《西湖边的王朝》、《西湖边的佛国》、《西湖边的红颜》,就一个系列来说,这一本也要用“西湖边”后面加两个字作书名。在家里说起这件事,女儿说可以用《西湖边的墨迹》,我觉得不错,“墨迹”这两个字,不仅可以涵盖中国传统的书法和绘画,而且也透着中国书法和绘画的雅致。

撰写这本书,使我有幸走入了中国书画艺术的瑰丽殿堂,接触到大量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书画艺术精品。

中国的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书法被称为是图画、雕塑、建筑之外的世界四大艺术门类之一。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说:“美术,世界所公认的为图画、雕刻、建筑三种。中国于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写字。”现代书法家沈尹默说书法是“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旋律”。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绘画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绘画形式,主要是画在绢或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它是用中国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按照历史上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法则创作出的绘画,代表着中国绘画中最高的艺术水平。

中国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承有序,是中华民族一个独特的民族符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它以丰富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以及不竭的创新精神,再现了在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发展、嬗变的过程。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可称为一对姊妹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展示并释读了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内涵,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魅力。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如中国书法在秦统一以后,实现了书同文,以后历代的书法又各有千秋,形成了秦汉篆隶的古朴、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元书尚态、明书尚体式连绵、清书尚质等特色。

杭州和西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方孕育、发展书法、绘画艺术的“风水宝地”,是中国书法、绘画艺术人才的摇篮,是反映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国书法和绘画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中国书法和绘画的许多重要人物,都与杭州有些关系。杭州有着悠久的书法绘画艺术历史和传统,名人辈出,灿若星河,曾经孕育出了褚遂良、孙过庭、贺知章、刘松年、马远、夏圭、戴进、蓝瑛、金农、丁敬等一大批流芳百世的翰墨丹青名家;还有蔡襄、苏东坡、米芾、赵构、李唐、赵孟频、黄公望、董其昌、陈洪绶、吴昌硕、黄宾虹、林风眠等一大批书画名家到过杭州,创作了许多弥足珍贵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精品。在杭州的湖山之间,到处可以看到名家的书画作品。杭州还具有艺术教育和艺术人才雅集的优良传统,拥有在国际篆刻和书法界享有崇高地位和声誉的艺术社团——西泠印社,有我国创办最早并最早开展书法教学和研究的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学院。书画艺术在杭州还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社会氛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湖边的墨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123860
开本 16开
页数 3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96
CIP核字 2013246980
中图分类号 K825.72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6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8: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