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间失格
内容
编辑推荐

《人间失格》编著者太宰治。

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太宰治最重要作品,最后的绝唱,最真实的私小说,青春的挥霍、极度的堕落、生命的迷惘,日本战后文学的金字塔之巅!

《人间失格》之外,本书还收录有《美男子与香烟》、《满愿》、《候鸟》、《秋风记》、《心之王者》和《雪夜的故事》等太宰治作品。

内容推荐

《人间失格》编著者太宰治。

《人间失格》内容提要: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这是太宰治生平最后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全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也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借由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刻画其中,这一直被认定为他的自传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为自己划下最后的句点。

《人间失格》之外,本书还收录有《美男子与香烟》、《满愿》、《候鸟》、《秋风记》、《心之王者》和《雪夜的故事》等太宰治作品。

目录

人间失格

美男子与香烟

满愿

侯鸟

秋风记

心之王者

雪夜的故事

试读章节

此外,我孩提时在画本上见过地铁,始终认为那不是为了实际需求所想出的设计,而是因为在地下坐车别出心裁,别有一番乐趣,远胜于在地面上坐车。

我从小便体弱多病,常卧病在床,我总是躺在床上心想这些床单、枕头套、被套,真是单调无趣的装饰品,直到年近二十,才得知这一切竟然都是实用品,不禁心中黯然,对人类的俭朴感到悲从心中来。

还有,我不懂什么叫饿。不,这并非意指我生长在衣食无缺的家庭,我可没这个蠢思想,我是真的不懂饿是什么样的感觉。这句话听来有些奇怪,但我就算肚子空空如也,也浑然未觉。小学、国中时,每次一回到家中,周遭的人们总会七嘴八舌地说道:“肚子饿了吧?”我们都还记得那时候,从学校回来后,总是特别饿。“吃点甜纳豆吧?也有蛋糕和面包噢。”而我也会发挥天生喜欢讨好人的精神,嘴里说着“我肚子饿了”,顺手把十颗纳豆送进嘴里。我完全不懂肚饿是何种滋味。

当然了,我的食量也不小,但我不记得自己曾经为饿而吃。我吃人们眼中的珍馐,还有豪华大餐。到外头用餐时,我也会勉强自己吃。就儿时的我来说,最痛苦的时刻莫过于家中的用餐时间。

我位于乡下的老家,用餐时一家十几口全员到齐,迎面而坐,饭菜排成两列,我身为家中老幺,坐在末座。用餐的房间里灯光昏暗,午餐时,一家十几口人全部沉默不语扒着饭,那光景总令我感到一股寒意。我家是个守旧的乡下家庭,菜色几乎一成不变,别指望会有什么珍馐或是豪华大餐,所以更是令我视用餐为畏途。在这昏暗的房间里,我坐在餐桌末座,因寒冷而全身打颤,一点一点地将饭塞进口中,心中暗忖——我们为何每天都得吃三餐不可呢,每个人用餐时都一脸严肃,宛如某种仪式,一家人每天三次准时聚在昏暗的房间里,井然有序地摆好饭菜,即便毫无食欲,也得低头默默嚼着米饭,这也许是向潜伏于家中的亡灵祈祷的一种仪式。

“人不吃饭就会死”这句话听在我耳里,不过是一种讨厌的恫吓。然而,这项迷信(至今我仍觉得它像是某种迷信)却总是令我惶恐不安。因为人们不吃饭就会死,所以才得工作、吃饭。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艰涩难懂、更令人感到威胁的话语了。

换言之,我对人类的行为,至今仍是无法理解。我与世人的幸福观似乎大相径庭,这份不安甚至令我夜夜辗转难眠暗自呻吟,令我几近发狂。我到底算不算幸福呢?从小人们就常说我幸福,但我总觉得自己置身于地狱,反而是那些说我幸福的人,过着的安乐生活远非我所能比拟。

我甚至认为自己背负着十个灾祸,其中随便一个交由旁人来背负,恐怕都足以令人丧命。

旁人痛苦的性质和程度,我完全无从捉摸。那些实际的痛苦,只要有饭吃就能解决的痛苦,也许才是最强烈的痛苦,是凄绝的阿鼻地狱,足以将我那十个灾祸吹跑。是否真是如此,我不知道,不过,他们竟然没自杀、没发疯、阔谈政治而不绝望、持续与生活搏斗而不屈服,难道他们不会感到痛苦吗?他们彻底变得自私自利,而且视其为理所当然,难道从未怀疑过自己?如果真是这样,那确实轻松,可是,不是每个人都如此,以此视为满分的目标吧?我不明白。他们夜里睡得香甜,一早醒来神清气爽吗?做了哪些梦呢?会边走路边想事情吗?想着钱的事吗?不会只是这样吧?我好像曾听说过“人为食而生”,但从未听过人是为钱而活,不,虽然有时候也……我还是搞不懂,愈想愈迷糊,这令我益发感到惶惑不安,仿佛这世上只有我是异类。我几乎无法和旁人交谈。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于是我想到一个好方法,那就是搞笑。

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尽管我对人类极度恐惧,但始终还是无法对人类死心断念.。于是我借着搞笑这条细线,与人类系在一起。我表面上总是笑脸迎人,但内心却是铆足了全力,在成功率千分之一的高难度下,如履薄冰,冷汗直流,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从小,就算是自己家人,我也猜不出他们有多痛苦、脑子里想些什么,我只觉得害怕,无法忍受那尴尬的气氛,就此成了搞笑高手。换言之,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说话从不吐实的孩子。

看我当时和家人合照的照片便可发现,其他人全都一脸正经,唯独我表情歪斜地笑着。这也是我既幼稚又悲哀的一种搞笑方式。

不论家人对我说什么,我从不顶撞。他们小小的批评,我却感觉如同闪电霹雳般强烈,几乎令我发疯,别说顶嘴了,我甚至认为他们的批评肯定是人类自古一脉相传的真理,我没有实践真理的能力,恐怕已无法和人类共处。因此,我无力反驳,也无法为自己辩解。_旦受人批评,我便觉得对方说得一点都没错,是我自己想法有误,我总是默默承受对方的攻击,内心感受到几乎为之狂乱的恐惧。

受人责备或训斥,可能任何人心里都会觉得不是滋味,但我从人们生气的脸上,看出比狮子、鳄鱼、巨龙还要可怕的动物本性。平时他们似乎隐藏着本性,但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在暴怒之下,突然暴露出人类可怕的本性,就像温驯地在草原上歇息的牛,冷不防甩尾拍死停在腹部上的牛虻一样,这一幕总是令我吓得寒毛倒竖。想到这种本性或许也是人类求生的资格之一,我感到无比绝望。

对人类,我始终心怀恐惧,胆战心惊,而对于自己身为人类一员而言,我更是毫无自信,总是将自己的烦恼埋藏心中,一味掩饰我的忧郁和敏感,伪装出一副天真无邪的乐天模样,逐渐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搞笑的怪人。P12-15

序言

我曾见过那男人的三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应该是他幼年时代,约摸十岁光景的年纪,身穿粗条纹和服,被众多女性前后簇拥(推测应该是他的姐妹,或是堂姐妹),站在庭园池畔旁,脑袋左偏约三十度,难看地笑着。难看?不过,就算那些感觉迟钝的人(亦即对美丑想来不甚关心的人)以平淡无趣的表情,说出“这男孩真可爱”这类敷衍的客套话,也不至于会让人觉得是虚伪的恭维,从这孩子的笑脸中,倒也不是完全看不出世人所谓的可爱。然而,对稍为讲究的人来说,只要看这张照片一眼,也许就会颇感不悦地说一句“这孩子长得真不讨喜”,随手将照片往外扔,就像拂去身上的毛毛虫一般。

那孩子的笑脸,愈看愈让人感到莫名阴森。那根本就称不上笑脸。这孩子完全没笑,他那紧握的双拳可以证明。没有人可以一面握拳一面微笑。是猴子,那是猴子的笑脸——脸上挤满丑陋的皱纹。就是如此古怪、丑恶,看了浑身不舒服的表情,教人很想说他是“脸皱成一团的小鬼”。我从未见过表情如此诡异的小孩。

他第二张照片的长相,有令人惊讶的重大变化。一身学生装扮。虽不清楚是高中时代,还是大学时代的照片,但确实是位相貌俊秀的学生。同样不可思议的是,感觉他没半点人味。他身穿一袭学生制服,白色手帕露在胸前口袋外,双腿交叉坐在藤椅上,脸上还是带着微笑。这次已不是满脸皱纹的猴子笑脸了,而是很有技巧的微笑,但与常人的微笑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差异。不知该说是欠缺生命的重量,还是少了人味,反正丝毫没有真实感。不像鸟,而是像鸟的羽毛,轻盈得犹如一张白纸,就是这样的微笑。换言之,给人一种做作感。说他矫揉造作也不是,说他轻浮也不对,说他阴阳怪气也不贴切,说帅气,当然更是相去甚远。仔细端详后,会从这名俊美的学生身上,感受到某种近乎灵异故事的森然之气。我从未见过表情如此诡异的俊美青年。

第三张照片最为古怪。完全无从揣测其年纪。他头发已经略白,在一间肮脏不堪的房间(照片清楚拍出房内墙壁有三处剥落)角落,双手伸向小小的火盆烤火,这次脸上没有笑容。面无表情。仿佛他坐着双手伸向火盆,就这么自然地死去,当真是一张触人霉头、充满不祥气氛的照片。奇怪的不止这些。那张照片对脸部做了放大特写,因此我得以仔细端详他的长相。我发现他不论是额头、额头上的皱纹、眉、眼、鼻、口、下巴,全都平凡无奇,这张脸非但没有表情,甚至让人留不住印象,没半点特色可言。举例来说吧,当看完照片合上眼,我便已将那张脸忘得一干二净。虽然还记得房内的墙壁、小火盆,但房内主角的长相却陡然烟消雾散,怎么也想不起来。无法描绘出那张脸的图画,也无法将它画成漫画。睁开眼看过之后,甚至不会有“啊,原来是长这样,我想起来了”这样的喜悦。说得更极端些,纵使睁眼再看一次照片,不但唤不起记忆,反而会让人感到悒悒不乐焦躁难耐,最后甚至想别过脸去。

即使是所谓的死相,应该也比它更有表情,更令人印象深刻吧,就算将马头硬装在人的身躯上,感觉也比这好。总之,这照片让任何人看了,总会莫名地感到心底发毛,浑身不舒服。我从未见过长相如此诡异的男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间失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太宰治
译者 高詹灿//袁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6947301
开本 32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2010216695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2
出版地 云南
210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