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迷城
内容
试读章节

2014年5月中国香港

香港的早晨,雀鸟啁啾,阳光溜过连绵的高耸人云的高楼大厦,穿过茂盛的枝叶缝隙,在空气中缓缓流淌。路上行人尚稀落,双层巴士在亮洁的街道中穿梭,公园里,早起的人们神情自容地悠闲散着步。海皇粥店还仿佛子夜十二点光景,几个服务员坐在一隅打瞌睡。风吹得店门口的小布旗冉冉飘动。

又是一个艳阳天的开始。一切清新,美好。没有风暴。

一个蹬着一双锃亮的黑皮鞋的男子的背影步人我们的画面,迎着拂面的晨风,他缓缓而行。

“早,蓝先生。”迎面而来的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太太微笑着同他打招呼。

“早……”他笑应。

“蓝先生,早,今日天气真好噢。”迎面,又一位保安模样的人向他致以问候。

“是的,阳光明媚,早。”他用普通话夹杂着粤语笑着回应。

他步入一个寓所,门打开,一个佣人打扮的中年妇女拿来一件熨得挺括的西服外套,搭在他肩上,待他穿戴完毕,又给他递上一个黑色公文包。

此时,门铃响起,女佣将门打开,门口停着一辆黑色的奔驰。

前座下来一个同样穿着黑色皮鞋和一身西装革履的男子,为他开了车门。

他躬身入车,迎着香港早晨的阳光,迎着一整个世界的希望,黑色的奔驰往中环缓缓开去……

神秘的温州来电

早晨的香港中环已然苏醒,纵横的街道,高耸入云的楼房,车水马龙。擎天柱般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矗立在高楼林立之中,面向维多利亚港,一枝独秀。

1997年10月,香港庆祝回归的喜庆气氛尚未消散,亚洲金融风暴便黑云压城。以美国对冲基金为首的国际金融“大鳄”袭击香港,恒生指数4天之间就从16000多点狂泻至6000点,股市濒临“崩盘”。

金融、地产、贸易、旅游四大支柱产业悉数“挂彩”。整体经济甚至出现了多年未有的负增长!一时间,港商乃至平头百姓破产无数。值此悲惨之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却逆市动工,大兴土木,港人谓之,如此而为以示港人众志成城,风雨共济,共度危机之决心。

按照时任香港中建国际公共建筑事业部总建筑师朱翌友原话而言:香港国际金融大厦的兴建是香港人当时的信心所在。

2011年10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里,位于中国版图东南一角,中国经济活跃的地区浙江省温州,正在发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民间借贷大风暴,一场使老板们逃跑、大量企业倒闭的大风波。2011年以来的温州民间借贷危机致使众多企业陷入困境,80%以上温州家庭牵涉其中,温州再一次成为很多人口诛笔伐的对象。温州之借贷大风暴虽然从发源本质、救市措施来看,与香港1997年风暴不能同日而语,但是,相通之处还是颇让人唏嘘的,与港人在危机前信心满满不同,这群历经30年艰苦发展,在风风雨雨里趟过、在坎坎坷坷中走来,从未曾惧怕任何艰难,从未曾被险阻所打垮的温州人,却在这次危机中集体遭受信心的重创,温州人亲缘之间的信任也降到冰点,温州从此一蹶不振。需知,从宏观来看,市场经济从来便是信心经济,无论是资本经济,抑或是实体经济,其发展都需要信心,失去了信心,便是失去了一切。此后,整个温州死气沉沉。也由此,这群素来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温州人也得了“瘟州人”之讥。

“什么都可以输,信心不能输,什么都可以没有,良心不能没有。”

抚今追昔,在经历过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大风暴后,时下香港商业新贵——温州商人蓝天先生站在自己办公室的落地玻璃前望着维多利亚港对面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大厦,经常会想起,在他发迹之前,一位令他刻骨铭心的温州女子和他说过的这句话。

隔着维多利亚港,与国际金融中心遥遥相望的一幢商业大厦8楼,此刻电梯门在一双高大的背影后轻轻闭合。

这双高大背影均踩踏着一双油光锃亮的皮鞋,稳步前行,在一对厚重的柚木大门前停下。门被大力推开后,一个带着独立秘书台的办公室显现于视线面前。

秘书台处一位年逾不惑的身着深灰色职业套装的女性闻声起立,朝推门而人的人点头并致以问候——“蓝总早”。

是的,此处正是蓝天企业香港总部的主席室,而其中一个背影便是方才提到的温州商人——蓝天企业董事局主席蓝天本人。

蓝天含笑朝其举手示意勿须拘泥礼节,方才同她打招呼的便是他的公务秘书沈太太,而与之同进同出的便是他的私人助理陈子衿。

蓝天企业所有员工均知道蓝天的人品做派,素来是不端架子,不摆姿态,从这点来看,他是半点也不像暴发户似的温州商人。

沈太太领会其意思,含笑回应,便推开了她身边的另一扇门,这是蓝天的办公室,接着,蓝天与陈子衿步入门内,门在他们背后重重合上。P1-4

目录

前言

一 楔子

二 创业风云

三 死亡之路

四 欲壑

五 逃命

六 尾声

序言

如果,路可以蜷缩进时光,我宁用每分每秒将它舒展,即便只剩最后一秒的时间和最后一提腿的能量,我也要用手中的笔写下这座曾经让无数人痴迷的城市——温州。如此,让我人生的脚印在前进中消失。人生本来就是一座迷城,金钱和欲望恰似一辆高速列车,再回首时,便不见踪影。很多人,有了方向标,还是迷失在这座城市里。人口很多,出口也很多,可惜它们却重合在了一起,而世人,谁都不会相信入口便是出口。在这被遮挡的世界,只剩少许裸露行走的个体,而我却偏偏被归到了他们的队里,一路前行,一路受伤。或许我们都是上苍安排在轮回道里的磨难体。虽然我早已意识到自己无法阻碍“民间金融大风暴”的发生,亦不能阻止光阴的消逝,当眼前这一切都如期而至,我只会被现实扔入沧海,任时光波涛把我漂到异空的世界。迷城堪比悲惨世界,我虽欲猎美妙弦音,但一直都为改变播放模式,好比编程好了的生活,单曲循环365个日日夜夜,一把琴一盏灯,一杯茶一支笔,只仍持自我一只孤影,只愿独留自寝安宁,即便是这条路走得不轻,也要借今天的助力,向明天更高的地方攀行,把我的信念,留在这座城市的记忆中。迷城小说的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将人物故事及情节对号入座。

内容推荐

向凯编著的《迷城》二十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界风云变幻,龙蛇沉浮的大背景为依托,并以2011年民间借贷大风暴为引爆点,根据真人真事虚构改编。讲述了一段改革开放二十年间发生浙江沿海民营经济发祥地——“温州”,五个时代精英的艰辛创业历程、情感纠葛,以及在共同面对2011年民间借贷大风暴下的挣扎、抉择和重生的故事。

编辑推荐

向凯编著的《迷城》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大起大落,以主人公蓝天和蔡阿珍的爱情为主线,以民间借贷风暴前后的温州亿万富豪和市井小民的创业为辅线,穿插蓝天和蔡阿珍朋友们——阿东、阿豪、潘晓倩是如何从一夜暴富到一贫如洗的故事,以半纪实的笔法,深刻揭露温州经济模式由踏踏实实的制造业转向房产、金融投机背后人性是如何从光明走向贪婪的众生相,向读者展现民间借贷风暴惊涛骇浪中,从商界老板到家庭妇女,从垂暮老人到公务员,如何在这场一夜暴富的梦中,有钱的投钱,没钱的借钱,更有急红了眼的人不惜抵押房产从银行贷款去追逐“暴利”……到生死存亡之际又是如何地夫妻反目,兄弟阋墙,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背信弃义。当然小说里也有不少正面人物形象,顾全大局、牺牲自我,藉此倡导惩恶扬善的精神,呼吁那些套现投机的商业赌徒脚踏实地地从事实业,赞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关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迷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向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24950
开本 32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3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4168272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