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真实世界里的虚拟工作)》由乌苏拉·胡斯所著,选录的文章以全新理论精确地勾画出工作和技术的转型过程。乌苏拉·胡斯凭借丰富的实践认知和出众的学术天赋,冲破了已知抽象模型的条条框框。《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这本书定会对我们重新思考未来激进式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
图书 | 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真实世界里的虚拟工作)/未名社科传播政治经济学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真实世界里的虚拟工作)》由乌苏拉·胡斯所著,选录的文章以全新理论精确地勾画出工作和技术的转型过程。乌苏拉·胡斯凭借丰富的实践认知和出众的学术天赋,冲破了已知抽象模型的条条框框。《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这本书定会对我们重新思考未来激进式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 目录 序科林·利斯 致谢 导论 新技术和家庭劳动 家务科技:解放者抑或奴役者? 终端隔离:网络社会工作和休闲的原子化 全球办公室:信息技术和白领工作的迁移 挑战商品化——工厂之外的物尽其用 女性工作健康 远程工作:未来预测 集体梦想的褪色:反思二十年来对女性和技术的研究 物质世界:失重经济的神话 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真实世界里的虚拟工作 是谁在等待?围绕时间的争执 译名对照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真实世界里的虚拟工作)/未名社科传播政治经济学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乌苏拉·胡斯 |
译者 | 任海龙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886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6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06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8-4412号 |
版权提供者 | Monthly Review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