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念起万水千山--志愿者在路上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念起万水千山——志愿者在路上》的作者李冰希望,中国在经济腾飞的同时,能在更多的场合展示志愿者的力量,能给志愿者提供更宽松更人性化的环境,能让志愿服务成为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通道。这样,中国的志愿者数量将会上亿,志愿者也将成为许多人的终生“职业”。

内容推荐

由李冰编著的《一念起万水千山——志愿者在路上》内容介绍:窗外春光净好,昨夜的一场雨似乎染绿了柳条。不用走出去看,我都可以想象,一定有不少志愿者正在有组织地从事着志愿服务。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4年,多年来在扶贫开发、助老扶幼、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等多个领域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国需要这样的政府引导下的志愿服务。心理学老师讲过: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28天的坚持,而一种性格的养成,需要3个月的培训。《一念起万水千山——志愿者在路上》让志愿服务理念成为习惯,从习惯到优秀的品质与人口素质,引导的作用不可低估。

目录

01埃德加·斯诺的诺

02跟佛找乐儿

03献血皇后

04岭南春早

05蛊惑仔的救赎

06林道轩“出塞”

07标叔想再活三十年

08老刘绰号“奥组委”

09敢问路在何方

10唐山义士

11开花的洋芋

12飞蓬少年

13铁肩担道义

14心目影院

15擦去心灵裂痕的橡皮

16清华园里的苦孩子

17天使飞往泰国

18天路

试读章节

这是八条僵黄的蚕,静静地被覆盖以八张软沓沓的桑叶,白色的桑叶,没有水分,和那八张被岁月抽干了水分的脸一致。

这是一间方正的病房,分两排,整齐排列着八张床。床上的八个老人中,两个年逾九旬,六个八十多岁,最长的已经在这里躺了七年。

白被子底下是他们扭曲变形的身躯,尿屎都不自知,全靠护工料理。一个面相厚道的女护工,端着脸盆进来,冲我笑着打个招呼,麻利地掀开被子,戴上塑料手套,蹲在床边,为一位老人抠大便。“这八个都归我一人管,每个都得这样。”她笑笑,像说今年天寒菜价样样都贵一样。病房外面正是北风呼啸,楼道里不时有医护人员和探视家属经过,这间病房里却格外安静。靠窗的那位仰面平躺,紧闭双眼,嘴巴却大张着,一动不动。他隔壁那位,头侧歪着,眼睛空洞地大睁着,犹如两口枯井。

床上的所有人都不露手足,他们如同一条条断了桑叶的蚕,鼻子里那根乳黄色的管子,是维系生命的唯一通道,比风中的蛛网还脆弱。

扭转身,你被吓了一跳,居然靠门口的那位在动,他笔直仰躺着,眼睛茫然地瞪向天花板,一只手却从被子下慢慢伸出来,缓慢摸向床头柜上一个小塑料盘,一个包子被他摸到手里,又极缓慢地送向嘴边,他开始用没牙的嘴咀嚼包子!

枕畔,是一个婴儿用的奶瓶,里面有半瓶水。

另一间病室,只有三张床,一位老太太靠墙坐着,黑棉裤,灰上衣,罩着拉绒深灰马夹。被子没叠,散乱地堆在身边,上面赫然放着一根黑漆拐棍。另两个床空着,一个被推到楼下散步去了;另一个,没了。

“这儿真冷啊,他们就是要冻死我。我心知肚明。”她说,口齿伶俐,眼神精明,说这些抱怨的话时底气很足,却并没有一丝愤怒,反倒有些大人不记小人过,又见怪不怪似的。一摸她的手,很温暖。我们早热得脱了外套。

“我啊?来这儿半年了,九月来的,这不嘛,现在是十月。”床头上贴着她的姓名、住址、病情、饮食状况等信息,住院时间一格是2007年2月,已经快三年了。

大诺站在床头,跟她唠起了嗑儿,俩人都熟面熟脸的样子,其实是头一次见面。

“你们俩是什么关系?”临了,她狡黠地歪着头打量着我们。

“姐弟!”

“姐儿俩?是嘛?”显然她并不信,眼里有了一抹笑意,随后便望着我们沉默了,那隐忍,明显释放出不屑,是不想拆穿你的克制。她当自己年轻时的精明从不曾远离。

 另一张小床上半靠着墙纳鞋垫的年轻女护工来自甘肃,“这老太太,可厉害了,我每天给她擦身洗澡。她的东西我不能动,一动就拿拐棍梆我,嘿,打得可疼了。他有一个儿子,医院打电话,他都不肯来看她,除了通知说没钱了,才给打过来。没人来看她……”护工很憨厚地小声嘟囔。

有的房间是空的,四张床靠墙放着,被褥都在,人已经没了。床头柜上,摆放若暖壶,床下是塑料桶,除了这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小小的房间空荡荡的,荒凉而又寂静。一幅观音菩萨卷轴画,述挂在窗旁的墙上,菩萨无声地望着这尘世间一隅。

各屋门口,都贴着烫金的字,某某大学“爱心小屋”,最多的一个门口有八张这样的金灿灿标签,也许是因为“甲流”,加之天冷,除了个别护理人员,我几乎没碰到一张年轻的脸。

“需要安静,心里明白不能交谈,请你握一握老人的手,给他一个微笑,老人会感到温暖……”另一张表格里,写着老人们的名字。

鸡皮鹤发,行动迟缓,表情呆痴。三层楼的各个房间,全是他们的世界。

这儿,就是让张大诺找到谈恋爱感觉的地方:北京东郊一所老年关怀医院。“去时很兴奋,回来时很高兴,这不是谈恋爱的感觉又是什么?”他微笑着告诉我。

大诺有句名言:这个时代有两类人值得关注,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先快乐起来的那些人,志愿者,就是后者!

张大诺,是我面对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P15-17

序言

谁在靠近天堂

中年是下午茶。这是董桥的话。尽管镜子里的脸还没有过多沧桑,可心境,真的已不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了,我发现——凡事,我都开始喜欢细说从头了!

翻看每本书的自序或后记,似乎有话要说时,都逃不脱这样的一个开始。

这部作品亦然。

“有一个创作主题,不知你是否感兴趣,是关于志愿者的写作……”老作家陈建功厚实有力的声音似乎还响在耳畔,一晃已经一年过去了。

那是2009年的冬天,陈建功打来电话,仍是开门见山,不多口罗唆一句,问我是否有时间和兴趣写些关于志愿者的文字,我当即道:“没问题!我喜欢!”

虽然以前没有真正走近过志愿者,我却模糊知道那是一群不计名利为他人做事情的奉献者。我一直认为,人活在世上,真的不能让眼睛只看向自己,而是应该对同类、对身处的环境,哪怕是一棵生在路边的树,都有所关切。那样的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有着如何的面目与性格,在我看来,都是可爱的。

于是,半个月后,准确地说是2叭O年1月5日,踏着北京最暴烈的那场雪,打了一辆黑“面的”,我直奔机场飞赴深圳,开始我在异地的第一场和志愿者面对面的采访。

之后,是广州,之后是青海、四川、云南、河北,其间又穿插着北京。于是,他们似上天埋藏好的珍珠,一颗颗在适当的时候,准确无误地出现在我面前,没有一个让我失望。

那些日子回望起来是如此有趣,一串串地镶嵌错落,构成了我201O年的主体记忆。

我曾胆战心惊地坐在刚上路三天的张雪的车上,在深圳的夜色中穿行。她除了压实线就是别公交车,甚至为躲其他根本与她无关的并行车辆而剐蹭到护栏上。新车伤痕累累,让我这坐在副驾驶上原本心慌不已的人,看着都心疼。我真想让她下来,我去开,可惜没带驾照。她仍是嘻嘻地笑着,丝毫不把我的慌乱放在眼里。她前些天给我打电话说,她的车技好多了,和几个义工朋友合开的公司也有进展,很高兴我能和她保持联系。

我曾跟着每天只吃大葱蘸酱的献血皇后高敏走过天桥去吃两点半的午餐,她一直微笑着坐在我对面不肯动一下筷子,说她要让自己继续习惯每天吃两顿饭。打包的剩饭,她笑呵呵地送给天桥上跟她熟识的乞丐。至今,我电脑里仍存有我给她拍的抹眼泪的照片,那是说到远在山东的儿子时的情景。

我曾和林道轩、赵广军两位广州“土著”一起赏夜景品小吃,我喜欢听他们标.准的粤语,似在看港片,也喜欢听赵广军广东腔的有点夸张的普通话。东游西逛,等到22:00,我们冲进电台主持午夜聊天节目,为迷途者化解心事与纠结,那本是一档粤语节目,因为我的缘故,特意改为普通话。我忘不了首次做节目紧张地讲出第一段话时,林道轩向我伸出的大拇指。道轩那么干净帅气,像电影演员孙淳。从见他第一眼,他的微笑就没离开过。我难以想象作为医生的他援助塞舌尔岛国时,在当地连口罩都没有的环境下,如何切开一个病人身体,任那脓血喷射到脸上身上。我跟着赵广军前往东莞为志愿者讲课,见识了劳累过度的他在出租车上睡着后大脑袋滚来翻去的样子。回程没有人送,我们打车,三百块钱车费没人给他报销,他的月工资是三千多块,“我好羡慕那些在卷烟厂工作的朋友,收入高多了……”这个曾经混黑社会的蛊惑仔现身说法让无数的边缘少年走回正道,认了几百个弟弟妹妹。他的真实让我欢喜——中国年轻的志愿者们活在一个越发宽松的环境里了。

我曾绕过大街小巷寻找他——港商林其标,二个年近六旬的香港男人,长于香港,商于日本,40岁的时候,突然丢下一切,跑到番禺,与其说是开工厂,不如说是来做公益,老弱病残全是他的上帝和亲人。“当时的番禺,完全是个农村,到处是农田,夜里蛙鸣一片,空气好得不得了……”他送我的丝瓜瓤我至今用作搓澡布。

我曾不断重复着把两个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和一些新结识的朋友们听,这两人就是张大诺与何军。

张大诺是我采访到的第一个志愿者。

没有人介绍,从网上我看到一家老人临终关怀医院,便试着打电话过去问是否有志愿者在服务,于是电话那端一个陌生的女人告诉我一个陌生的名字:张大诺。按她提供的手机号打过去,有了几天后的见面约谈。短发,无框眼镜,温暖淡定的眼神,“我是埃德加·斯诺的诺!”辞去工作,没有任何收入去做志愿服务,尤其对于多数3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正是奔车子房子的年龄,有谁能做到,甚至有几人能理解?大诺却活生生站在这儿。至今我仍感谢那个陌生人,认识大诺是我的运气,是他,让我对“志愿者”这三个字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也让我一步步有兴趣和信心去更多地走近他们的世界。

与何军的相识更是歪打正着。2010年的秋天,青海已经下起了第一场雪,沿着冰雪覆盖的光滑的路面,从西宁开车到那个有着著名塔尔寺的小县湟中,六小时后,我们的飞机就要起飞了。几位来自清华的支教大学生和我围坐着聊天,不一会儿上课铃响了,一直微笑少语的他礼貌地站起来说:要失陪了,他有课要上。那正是我希望体会的一幕,于是跟他去了教室。看他在台上威仪与亲和并重的授课,既在预料之中,我又不无吃惊,然而半堂课后我们只得离开。仍是没有多聊。回到北京,两千多公里外,何军反而与我走近了。他写来他的成长经历,一个贵州大山里饿着肚子读书的孩子,越发清晰。“何军努力吧,我会为你骄傲!”这些信息,与其说是对他的鼓励,不如说是对我自己的鞭策,我自愧没有他的勤奋与坚强。

我去中山大学采访,和几位同样是有支教经历的学生聊天,我讲到大诺,一位学生镜片后的眼神凝重起来,他是位支教结束即将参加工作的优秀学生干部,他感叹道:“李老师,您这部书一定要尽早出来,像大诺这样的人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大的激励,虽然还没走上社会,可我们已经见识到了一些社会上不好的现象,有时真的很沮丧,但有大诺的存在,就让我们看到了亮色和希望!人,其实完全可以选择不那么世俗的另一种活法。”那天下着小雨,中山大学校园非常美丽的植物园一般的环境,一群有着理想与信念的年轻学生,让我突然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如此有价值!

蔡毅是四川人,在云南读大学,毕业后去泰国做汉语教学志愿者。他特意从四川赶到北京来接受我的采访,做了三年援外志愿者的他让自己那么快地融入了泰国人群中。除了听说,他还能用泰语写文章并发表在校报上,光是泰国干妈就有三位。“不瞒您讲,现在我在梦里都是讲泰语。”他正纠结于自己的未来:通过了雅思考试,申请了赴澳留学,却为高昂的学费和不可知的就业犯愁。蹬三轮的父亲早逝,母亲摆小摊为生,他实在不忍心为谁添加一点负担,虽然在泰国从教时省吃俭用积攒了一点碎银。当我给他讲起同样出身困苦却自强不息的何军时,蔡毅专注安定地望着我,“李姐,我真为何军这样的朋友自豪,我原来一直都不是单枪匹马在打拼。”他建议书出版后,由我邀集大家聚一下,互相认识鼓劲。而此时的蔡毅,已经坐在澳大利亚的教室里学习了,“这里的消费太贵了,一个汉堡要七澳元!”我告诉他,一定要完成学业,如果打工有困难学费实在紧张,可告知我,“不会让你辍学。”至今未收到他求助的信息,可想他的坚韧与自强。

韩红,这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歌星,是我采访的第18位志愿者。当她素面朝天无声地向我走来时,我能感觉到她由内而外的善与真,与她手上的佛珠一样,那是不需要用语言注释的大美与大爱。600万元捐助,与其说这是她用一首首歌积成的功德,不如说是她用心一点一滴的修行,她的虔诚打动了上天吗?前往灾区送棉衣时,一场翻了两个滚儿的车祸,让她毫发未损,而几分钟前,她刚系上安全带。

“李冰,你是志愿者的志愿者,因为你在传播他们的精神与人生价值。”一位朋友评价我这一年的所作所为。我心中明白,恰恰是这些与众不同的人,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未来,他们,让我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温暖与力量。不从众、不为他人的生活观念所染而执著自己的利他博爱价值观的人,才更高尚,更有奉献精神。

这些人中的每一位,都似走在路上邂逅的朋友,让我牵挂。12月5日,对他们来说是个共同的日子。1971年,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正式成立;1985年,联合国大会确定从1986年起把每年的12月5日规定为国际志愿者日。我发信息给每个人,陆续收到他们简短朴实的回复,唯有宋鹏飞,一直没有动静。我心中几天都盘桓不去的是:鹏飞,你还好吗?作为因医疗事故染上艾滋病的16岁男孩,12年来,他不仅有尊严地活着,还给予其他同样的不幸者以心理疏导,可他在我面前出现时,分明脆弱得如一片秋风中的叶子,那敏感的眼神让我心疼不已。我想象,如果他是我的亲兄弟,我会怎么样安慰他?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安慰自己?

今天,是3月5日。是中国志愿者们的纪念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日成为中国人传统的学雷锋活动日。2000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决定把每年的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至今,中国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超过3124万人,加上未注册的志愿者,约有8000万人,这一数字只占人口总数的6%,在美国,这一比例为30%~40%。

窗外春光净好,昨夜的一场雨似乎染绿了柳条。不用走出去看,我都可以想象,一定有不少志愿者正在有组织地从事着志愿服务。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4年,多年来在扶贫开发、助老扶幼、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等多个领域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国需要这样的政府引导下的志愿服务。心理学老师讲过: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28天的坚持,而一种性格的养成,需要3个月的培训。让志愿服务理念成为习惯,从习惯到优秀的品质与人口素质,引导的作用不可低估。

我希望,中国在经济腾飞的同时,能在更多的场合展示志愿者的力量,能给志愿者提供更宽松更人性化的环境,能让志愿服务成为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通道。这样,中国的志愿者数量将会上亿,志愿者也将成为许多人的终生“职业”。

我希望志愿者朋友们,都少些困顿,多些前进的勇气和能量!我亦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中国的大地上,有这样一群人,在用他们的脚步去接近天堂。

特蕾莎修女,几乎是世上所有善行者的楷模。2009年,诺贝尔基金会评选出三位“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敬的获奖者”,特蕾莎和马丁·路德·金、爱因斯坦并列其中。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还是爱他们(Peop1e are unreasonab1e,i11ogica1 and se1f-centered.Love them anyway.)”

这是世界和人类走向永恒的唯一钥匙!

2011年3月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念起万水千山--志愿者在路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40331387
开本 16开
页数 4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3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