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钓鱼岛之争
内容
编辑推荐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争议的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甲午战争末期,日本非法窃取了钓鱼岛,并强迫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钓鱼岛之争》(作者迟全华)分别从日本、美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角度,多视角解读钓鱼岛局势的发生、演变和走向,以及钓鱼岛争端中各方的立场、态度和应对之策,并从政治、军事、外交、历史、法律等角度出发,全面展现了东亚地区由岛屿主权归属争端引发的大国之间、利益方之间博弈的全貌。

内容推荐

2012年,钓鱼岛风云骤起。石原挑起的所谓“购岛”丑剧,在原本沉寂的钓鱼岛海域掀起了千层大浪,中国政府为维护主权,予以强硬应对,一场东亚地区由岛屿争端引起的大国角逐,瞬间汇集了来自全球的目光。

《钓鱼岛之争》(作者迟全华)分别从日本、美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角度,多视角解读钓鱼岛局势的发生、演变和走向,以及钓鱼岛争端中各方的立场、态度和应对之策,并从政治、军事、外交、历史、法律等角度出发,全面展现了东亚地区由岛屿主权归属争端引发的大国之间、利益方之间博弈的全貌。在此基础上,《钓鱼岛之争》采取扩散性的思维,对与钓鱼岛问题密切相关的琉球问题、冲绳美军基地问题、国际法理问题等交叉性领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为解决钓鱼岛争端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思路。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日本政局和钓鱼岛局势/1

石原慎太郎的购岛谋划/2

野田佳彦的“购岛”之争/12

安倍晋三的钓鱼岛政策动向/24

第二章 日美中三方的战略分析/39

日本的战略/39

美国的战略/54

中国被逼到了墙角/58

第三章 中日双方的策略选择/63

安倍想打什么牌/63

中国的策略选择/68

第四章 台湾:一个特殊的角色/75

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75

论证中国对钓鱼岛主权主张之关键点/77

台湾对于钓鱼岛的主张/81

两岸联合保钓:意义重大困难重重/88

愿景:从联合保钓到两岸统一/94

第五章 冲绳美军基地与钓鱼岛/97

日美冲绳问题博弈受到钓鱼岛局势的影响/98

基地搬迁方案选择与日本西南防卫的关系/101

驻日美军整编和日美防卫对策的转变/106

第六章 不同时期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不同态度与立场/10g

美国亚太战略中的日本和中国/110

1949年之前持对中国有利的立场/116

冷战时采取对日本有利的立场/119

后冷战时代采取有倾向性的模糊态度/124

美国与钓鱼岛主权问题的法律联系及其影响/126

第七章 “重返亚太"战略下的“美式思维’’/133

在战略上支持亚太最重要盟国日本/134

压制台湾以防两岸联手/141

搅局中国周边外交关系以牵制中国/147

第八章 “军事冲突”的猜想/153

舰船相撞/154

日本登岛/158

意外走火/161

第九章 从国际法视角解读钓鱼岛主权争议/165

中日双方支持领土主张的依据/166

国际司法实践中关于岛屿主权争端的一般性原则/173

国际法实践视野下的钓鱼岛法律地位/181

后记/190

试读章节

这一系列的“意外”,使筹划中的石原新党陷入了难产状态。没有新党,就没有参与新一轮政界重组的载体,石原重返国政的梦想就很有可能天折。而他辛苦谋划半年、觊觎半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很有可能从此烟消云散。

(二)2012年岛争的始作俑者

新党的难产,使石原慎太郎不得不考虑通过其他方式提高普通国民对新党的关注。2012年4月12日,石原访美前发出将石原新党“推倒重来”的宣言,“成立新党的构想完全归零”。之所以打算将新党暂时搁置,是因为他意识到如此低的关注度下,通过既有政党的框架重整来结成新党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十分困难,与其这样不如先把重心转到提高公众对新党的关注。

石原慎太郎把目光转移到2010年菅直人执政时期中日撞船事件所造成的“悬案”,由于民主党的外交软肋,石原认定野田政府也不可能在该问题上有所作为。2010年9月中曰撞船事件中民主党政府外交领域的连连失误,从而引发了国内保守派的不满。对于钓鱼岛困局,民主党政府陷入了两难困境,既不能将其轻复忽视,引发国内保守势力的不满;又不能刻意提调,以免进一步刺激中国。这种小心翼翼的姿态,历来受到国内保守派的抨击。

与此同时,2012年4月,美日双方将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和在日美军整编问题切割,就归还冲绳本岛南部5个基地设施以及美军海军陆战队关岛转移等问题达成了协议。这意味着美曰同盟防务的主体和职责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冲绳美军基地军事力量配置的重新调整,这使石原慎太郎认识到基于日本国内对美日安保的主流基调,可利用美国的安全庇护强化对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的实际控制。这促使石原借此将利用目标转移到敏感的钓鱼岛问题上。

2012年4月16日,访美的石原慎太郎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保守智库“传统基金会”发表演说时突然宣称,东京都政府正为购买钓鱼岛进行最后的政策调整,力争年内获得所有权。石原突如其来的爆炸性言论,在整个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连东京都政府内的职员都不清楚石原的真实意图,而石原选择在访美期间发布这一爆炸性言论,也正是其精心策划的结果,其所达到的效果不言而喻.

针对石原的购岛言论,日本社会褒贬不一。有赞赏石原这种“苦心孤诣”、“忧国忧民”的精神,也有讥讽石原这种“狗拿耗子”、

 “越俎代庖”的举动。整个日本社会在热议石原,而石原本人无疑成为日本各大媒体的焦点,石原的一举一动,也成为媒体追踪的目标。购岛言论发布后,石原本人也做出要积极部署购岛事宜的姿态,包括东京都加紧开展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渔业调查和岛屿状况的考察。受此影响,许多日本国会议员、地方议员、社会团体乘渔船开展海上捕捞和近距离考察岛屿的活动愈演愈烈。跨党派的保守政治团体,集结了日本的右翼势力,不断在钓鱼岛周边“宣示主权”。一些地方政治组织也提议加快在岛上修建灯塔和港口,从而实现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6月11日,日本众议院决算行政监视委员会就东京都政府正筹募资金“购买”钓鱼岛一事召开听证会,这也是日本国会首次举行的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公开听证会。

在石原购岛风波中,日本舆论对于石原搅局的动机似乎没有给予很多关注。石原的醉翁之意,在于吸引国民的目光。特别是在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社会新国家主义思潮泛滥,石原购岛的举动,迎合了这股思潮中要求政府展现其执行力的部分主张。石原的姿态,似乎在向外界展现其一向主张的“重振国家的重任降落在具备雄心壮志和执行力的地方政治家身上”。购岛实际的意义,其实在于表达自身的执行力和壮志雄心。石原慎太郎以地方政府的名义购买钓鱼岛,获得了他意料中的反响。东京都政府的“都民之声”仅4月17日当天就接到约240通电话,其中九成以上表示赞成购岛。日本最大门户网站日本雅虎2012年4月17日开始的网络民调显示,支持石原的比率一直保持在八成以上。这种政治作秀为石原积累了雄厚的政治资本,石原的动向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舆论认为,因购岛言论使正在筹建中的石原新党备受关注。据产经新闻和富士新闻网联合实施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4月下旬,对石原新党持期待的人数比例为42.1‰而在5月中旬,该人数比例攀升到51%,对于新党持不期待的人数比例为44.6%,首次低于持期待的人数比例。到了6月,来自全国捐赠给东京都用于“购买”钓鱼岛的捐款总额已突破10亿日元。东京都政府一名干部表示:“即使最终由国家出面购买,但石原的声望也会得以提升从而达到预期效果。”P7-10

序言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争议的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甲午战争末期,日本非法窃取了钓鱼岛,并强迫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判过程中,中日两国就搁置钓鱼岛问题达成重要谅解和共识。然而近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2010年9月,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的撞船事件中,日本不仅非法抓捕中国渔船上的渔民、扣押船长,并且在事后公开否认双方曾经基于大局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达成的搁置争议的共识。不管是基于对历史的无知,还是自身执政经验的匮乏,作为始作俑者的日本民主党政府,让原本脆弱不堪的中日关系蒙上了阴影。这个事件,使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主权争端骤然激化,也因此成为后来钓鱼岛局势持续动荡不安的重要转折点。

2011年3月,日本爆发大地震,由于社会对执政当局救灾不力和重建缓慢持严厉的批判态度,日本民主党政权在低迷的支持率中摇摇欲坠,各种政治势力跃跃欲试,纷纷试图重新铺排后民主党政权的政治格局。悬而未决的钓鱼岛主权问题,因此沦为日本政争的工具。作为日本地方极右势力代表人物的石原慎太郎出招“购岛”,民主党野田政府则以“国有化’’应对,导致这一轮钓鱼岛风波大爆发,彻底激化了中日矛盾。

日本政府不顾中方的强烈警告,悍然宣布“国有化”钓鱼岛,理所当然地立即引起中国方面激烈地反制,中华民族展现了保卫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中国政府宣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重申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中国海监船首次进入钓鱼岛12海里领海,渔政船进入相关渔区护渔,中国海监飞机进入钓鱼岛领空,形成巡逻、护航常态化的趋势。钓鱼岛问题的逐渐发酵,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钓鱼岛和东海局势不仅关系到我国的主权,而且也影响着我国东部、东南部的战略纵深和我国海洋战略的发展。从地理上看,浙江毗邻东海,自然格外关注钓鱼岛和东海局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多年来一直重视将区域安全问题作为重点研究方向。201 1年1 1月,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海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团队成员研究领域分属经济、法律、历史、国际关系等不同学科,具有坚实的学科功底和齐备的外语条件。中心成立近两年来,紧密追踪钓鱼岛时政热点,以分阶段、分主题、追热点、追前沿的方式,开展深入的专题研讨,形成了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框架。

本书共有十章,分别从日、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角度,深入解读钓鱼岛局势的爆发、演变和走向,以及钓鱼岛争端中各方的立场、态度和应对之策。研究从政治、军事、外交、历史、法律等角度出发,全面展现了东亚地区由岛屿主权归属争端引发的大国之间、利益方之间博弈的全貌。在此基础上,本书采取扩散性的思维,重视对与钓鱼岛问题密切相关的交叉性领域的研究,为解决钓鱼岛争端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思路。本书第一章从日本的角度,分析2012—2013年钓鱼岛风波的形成、演变和走向。第二章从日本、美国、中国三方战略的角度出发,研究三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博弈,展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居世界前三位的三个世界性大国的角逐。第三章基于三方博弈的基础,研究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的对策,以及中国应该采取的战略与战术。第四章从台湾的角度,分析在钓鱼岛问题上处于特殊角色的台湾,对钓鱼岛归属权的政策主张以及对未来联合保钓可能性的分析预测。第五章从冲绳美军基地搬迁与钓鱼岛问题关系的角度,研究美军驻日基地搬迁问题,由此折射出日美在西南岛屿防卫上军力的重新铺排和战术的重新调整。第六章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战后至今美国对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演变,揭示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立场的变化影响着钓鱼岛局势的变迁。第七章从美国战略思维和举措角度,研究当前钓鱼岛争端中美国所扮演的现实角色。第八章基于未来出现“擦枪走火”的可能,分析各种形式的冲突模式及其现实性。第九章从国际法视角,解读钓鱼岛主权问题。通过对比中日双方领土主张和国际上关于岛屿争端的判例法原则,分析钓鱼岛的法律地位。在上述各章的分析和讨论中,均不同程度地穿插了作者提出的解决我国钓鱼岛争端、捍卫国家主权的相关思路和对策建议。

后记

《钓鱼岛之争》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所属东海研究中心承担的研究课题。该中心成立时,正值钓鱼岛多事之秋。近两年来,中心研究团队成员紧密追踪钓鱼岛局势的发展,从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开展各个领域的深入研究。研究中心先后开展多次专题研讨论证、辩论分析,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研究框架。本书的完成,有赖于中心成员的辛苦耕耘。本书第一章和第五章由陈刚执笔,第二章和第三章由迟全华执笔,第四章由王莉执笔,第六章和第七章由于英红执笔,第八章由宋小海执笔,第九章由毛伟执笔。葛立成研究员和徐剑锋研究员参与了中心的多次研讨,并就本书的写作提出了重要的意见。

本书相关资料截止于2013年6月,力图把2012—2013年钓鱼岛争端作为一个切面,重点关注、深入挖掘,以此向读者展现近两年来钓鱼岛问题的全貌,为我国应对钓鱼岛争端、捍卫主权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为关心钓鱼岛时局、有志于进一步研究钓鱼岛问题的广大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欢迎各界对本书内容提出宝贵的意见。

编者

2013年6月30日于杭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钓鱼岛之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迟全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46090
开本 16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3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2014030120
中图分类号 D823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