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画家。袁有根编著的《吴道子研究(修订版)》主要依据相关画史,并且结合田野考察结果,辑录和探究了吴道子的生平、绘画、书法以及艺术风格等问题,为吴道子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而信实的资料。从吴道子生平履历、绘画作品、艺术风格、社会功能、成功之路、缺憾与不足,以及在中国历史和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探讨,是一部研究古典画家个案的典范。
图书 | 吴道子研究(修订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吴道子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画家。袁有根编著的《吴道子研究(修订版)》主要依据相关画史,并且结合田野考察结果,辑录和探究了吴道子的生平、绘画、书法以及艺术风格等问题,为吴道子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而信实的资料。从吴道子生平履历、绘画作品、艺术风格、社会功能、成功之路、缺憾与不足,以及在中国历史和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探讨,是一部研究古典画家个案的典范。 内容推荐 《吴道子研究(修订版)》是作者袁有根花费了十五年时间的心血和精力写成的。作者不仅做了大量严谨的考证,而且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与考辨,正如汁澄清先生为其作序所说:“有根先生于堪校旧籍外,凡道子所游处,皆远道往察。”为了搞清吴道子有关问题,多次赴四川资阳、嘉陵江,从广元到南部沿途各县市,贵州都匀,河北曲阳、赵州、保定,山东兖州,陕西西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在吴道子青年时期是否入蜀,赵州柏林寺画水壁画是否吴道子所作,现存曲阳北岳庙壁画、现存卷轴画《送子天王图画卷》是否吴道子真迹,以及山水画皴法的首创与运用,嘉陵江写貌,暮年入蜀客死资阳等问题的研究探讨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具有独到的学识见解。《吴道子研究(修订版)》从吴道子生平履历、绘画作品、艺术风格、社会功能、成功之路、缺憾与不足,以及在中国历史和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探讨,是一部研究古典画家个案的典范。 目录 序 第一章 吴道子生平履历 第一节 吴道子履历初探 一 关于吴道子履历的推测 二 吴道子究竟何时“事逍遥公韦嗣立为小吏”? 三 吴道子究竟何时召入禁中? 四 关于吴道子“官至宁王友” 五 吴道子浪迹东洛、长安画壁大体需要多少年? 六 吴道子大概出生于何年? 七 吴道子履历 第二节 吴道子青年时期是否入蜀? 一 关于吴道子青年时期曾经入蜀之王伯敏、晓岚说 二 关于吴道子青年时期曾经入蜀之黄苗子说 三 关于吴道子青年时期曾经入蜀之陈传席说 四 关于吴道子青年时期曾经入蜀之王洪林说 五 关于吴道子青年时期曾经入蜀之陈履生说 六 所谓吴道子青年时期曾经入蜀是一个误解 第三节 吴道子嘉陵江畔画迹之考察 一 所谓“三百里嘉陵江” 二 广元千佛崖一尊菩萨造像的来历 三 剑阁觉苑寺壁画的传说 四 苍溪县武当庙里的《达摩祖师》 五 苍溪县紫阳寺关圣殿里的《拷鬼图》 六 董永村的传说 七 阆中陈家《佛像》 八 定光院《行道观音像》 九 关于阆中锦屏山山水壁画 十 南部县罗寂寺《观音像》碑刻 第四节 吴道子暮年人蜀客死资阳 一 考察是这样开始的 二 《资阳县志》中所谓的吴道子墓原来是一座汉墓 三 吴道子是否到过资阳 四 吴道子究竟何时暮年人蜀客死资阳? 五 李家沟的汉墓可能又是吴道子墓 六 关于吴道子逐鹿故事的推测 第二章 吴道子的绘画作品 第一节 吴道子的写生作品 第二节 吴道子的壁画创作 一 吴道子的壁画创作 (一)吴道子长安画壁 (二)吴道子东都画壁 (三)吴道子外州寺观画壁 二 曲阳北岳庙吴道子壁画真迹之考察 三 赵州柏林寺吴道子画水之考察 四 关于吴道子在广爱寺画《文殊普贤》辨 五 吴道子洛阳老君庙《五圣图》壁画被沉洛河考 六 光宅寺曼殊堂吴画实系伪作 第三节 吴道子的卷轴画创作 一 历代著录中吴道子卷轴画作品 (一)可以肯定属于吴道子真迹的作品 (二)不能确认是否系吴道子真迹的作品 (三)著录中记为吴道子作品,实际并非吴道子作品的作品 二 关于《送子天王图卷》之论争 之一:《送子天王图卷》真迹辨 之二:再论《送子天王图卷》当系吴道子真迹 之三:就学术讨论的方法和态度与张春记先生商榷 三 《送子天王图卷》内容浅析 第四节 现存与吴道子有关的石刻、造像 一 四川广元千佛崖以吴道子佛画为样本雕刻的菩萨造像和护法天神造像 二 四川南部罗寂寺《观音像》石刻 三 山东曲阜《孔子像》石刻 四 河北曲阳北岳庙《曲阳鬼》石刻 五 龟蛇石刻 第三章 吴道子的书法作品 吴道子为四川资阳回龙寺写经 第四章 吴道子的艺术风格与成就 第一节 吴道子用笔 一 吴道子用笔的发展变化及各个时期用笔特色 (一)吴道子早年用笔 (二)吴道子中年用笔 二 吴道子用笔别于他人的明显特征 三 吴道子用笔的奥妙 四 吴道子用笔誉之为“吴带当风”当之无愧 第二节 吴道子设色 第三节 吴道子笔下的艺术形象 一 以气韵取胜 二 重视神态和内心世界的刻画与描写 三 每个形象都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又反映了某一类的共性的典型 四 穷手足之变态 五 道具的描写与刻画 六 吴道子笔下的山水形象 第五章 吴道子绘画作品的社会功能与反响 第六章 吴道子在中国历史和绘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吴道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二节 吴道子在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 在继承前人人物画传统基础上将中国人物画推向了鼎盛时期 二 吴道子的人物画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一)吴道子的传派 (二)从永乐宫壁画来看吴道子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 吴道子在山水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 不公正的评价 二 吴道子山水画活动踪迹 三 吴道子与山水画皴法 四 吴道子成就了水墨浅绛山水体系 五 深远的影响 第七章 吴道子的成功之路 第一节 扎扎实实继承传统 第二节 师法造化,体验生活 第三节 真刀实枪的苦练精神 第四节 从姊妹艺术中吸取营养 第五节 集儒、释、道于一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素养 第六节 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第七节 饱满的创作情绪 第八节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第八章 吴道子作品中的缺憾与不足 附件 后记 再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吴道子研究(修订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袁有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20646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02-01 |
首版时间 | 2014-02-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8 |
CIP核字 | 2013180694 |
中图分类号 | K82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