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传承的力量(解码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中国化管理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段俊平编著的这本《传承的力量——解码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是管理领域里继《企业幸福力——EAP中国化与幸福管理》之后,对中国化管理的又一探索之作,虽然它对中国化管理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但毕竟是第一次系统地举起了中国化管理的理论大旗,为中国企业和学者能在世界管理学领域有中国的声音和影响力提供了可能。

内容推荐

《传承的力量——解码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高举中国化管理大旗,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中国化管理理论,为中国企业和学者能在世界管理学领域有中国的声音和影响力提供了可能。

作者段俊平从西方管理科学入手,结合中国文化及中国管理思想的精华,分析文化管理中的企业文化的本质,整合中国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联系,从而引导企业家和研究者以中国哲学思想为出发点,结合西方的管理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理论。

中西文化结合的理论和知识,实用的方法和技术,创新的工具、模型、案例,有趣的行文风格。使《传承的力量——解码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成为继《企业幸福力——EAP中国化与幸福管理》之后对中国化管理的又一探索之作。

目录

第1章 文化的源起及企业文化概述

 文化的起源及企业文化内涵/2

 企业文化理论的建立/5

第2章 企业文化传入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企业文化落地中国企业/18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误区/26

第3章 企业文化管理的中国化道路/35

 企业管理中国化的重要性/36

 探索中国化企业管理之道/41

第4章 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之儒家文化/49

 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塑造/50

 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之“仁爱观”/56

 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之“义利观”/62

 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之“诚信观”/68

第5章 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之道家文化/77

 道家思想与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78

 道家文化观之“无为而治”/82

 道家文化观之“上善若水”/86

 道家文化观之“辩证治事”/95

第6章 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之法家文化/101

 法家思想与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102

 法家文化观之“法”/107

 法家文化观之“势”/115

 法家文化观之“术”/120

第7章 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之兵家文化/129

 兵家思想与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130

 姜尚《六韬》企业文化观/139

 《孙子兵法》企业文化观/145

第8章 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之墨家文化/157

 墨家思想与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158

 墨家文化观之“兼爱”/162

 墨家文化观之“尚贤”/166

 墨家文化观之“贵义”/172

第9章 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之佛家文化/177

 佛家思想与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178

 佛家的“六和”“六度”思想/183

第10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193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194

 未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展望/201

第11章 爱维龙媒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案例分析/209

 C集团根植传统文化赢得未来/210

 S能源公司的中国化企业文化建设/214

参考文献/219

试读章节

佛家“六度”与员工心理潜能开发

佛家六度思想是一个人实现人生觉悟、人格成就的六种方法。在佛家思想中,一个人要实现人格的最高成就,必须修习六种行为,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六度”可以作为员工心灵开发的利器。员工在工作、生活中修习“六度”,可以全面开发、提升员工的品质,充分挖掘、发挥员工的潜能,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成功。

●布施——在工作中奉献

布施本意是施舍。在工作中,布施的实质就是利他之心、利他之行,工作即道场。固然,我们要生存,就离不开物质、金钱,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为了金钱而工作,如果这样,工作便成了一种奴役。人活着应该具有更大的意义。日本京瓷集团稻盛和夫先生认为,人类生活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在于提高修养。他认为,专心致志、一心扑在工作上是最重要的,这才是磨炼精神、提高心性的尊贵修行。因而,要使工作具有意义,需要调整工作的动机,把工作当做为他人、为企业奉献的机会,心甘情愿、尽心尽力地付出,在工作的磨炼中升华、成就自己。

●持戒——在接人待物中行善

持戒不仅是守持一些戒条,更在于我们在接人待物的过程中善于保护自心,不做损人利己之事,多做利益他人的好事。在企业经营环境中,如果一个员工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在接人待物时发出善心、善念、善言,做出善行,那么他便创造了一个友善、和谐、美好的世界。如果这种善的理念成为企业的文化,每个人都友善、开心、快乐,每个人都影响其他人,让他们同样友善、开心、快乐,那么一个友善、积极、和谐、团结的团队便由此而形成,而这种善的文化正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日本华哥尔社长冢本幸一先生总结自己成败时曾说,他手上有两把剑,当他拔出利他的正剑时,所有的愿望全部实现;而当他拔出为了私利私欲的邪剑时,则事事不顺。因此,员工在接人待物的过程中断恶行善,那在成就他个人的同时也在成就着企业。

●忍辱——在逆境中开发

忍辱不仅仅是压制内心的嗔怒,真正的忍辱应该是在面对人与事的不顺、逆境时,能够激发出内心的感恩与慈悲。要感恩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使我们能够反观自省,我们才得以认识自我的局限性,并借助他们的激发进而突破自身的局限;要感恩自己的敌人,当一个人对敌人能生起慈悲、感恩之心的时候,他的心量与胸襟随之扩展,他的人生也迈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要感恩各种不顺、逆境、苦难,正是有了这些磨难,才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具有智慧。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小时候看见一个农民洗甘薯,使他悟出了一番人生的道理。那农民用一根扁平的大木棍在木制的大水桶里不停的搅拌,甘薯在水桶中忽沉忽浮。甘薯总是沉沉浮浮,忽有轮替。松下深有感触地说:“这种浮浮沉沉、忽有轮替的景象,正是人生的写照。每个人的一生,都像那甘薯一样,总是浮浮沉沉,不会永远春风得意,也不会永远穷困潦倒。这种持续不断地时浮时沉,就是对每个人的磨炼。”

●精进——在奋斗中成就

要成就一番事业,不能离开精进。所谓精进,就是努力奋斗,就是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尤其在今天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里,不进则退,不精进就会被竞争对手超越。稻盛和夫认为,在“六度”之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实践而且作为提高心智的途径,最根本、最重要的是“精进”——努力拼命生活。他经常对员工说,必须“极其认真”地过好每一天,生命只有一次,万万不能浪费,要“接近权利”、真挚、认真的活着——继续这种看似朴素的生活,平凡的人不久也将旧貌换新颜,变成非凡的人。日本著名棒球选手铃木一郎从小立志成为一名棒球运动员,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每天都进行几个小时的棒球训练,从不间断。上高中进入棒球队后,除了完成每天球队的集体训练任务外,在宿舍11点熄灯后,铃木一郎还要独自进行自我的训练计划。在经历了十几年孜孜不倦、精勤不懈的训练之后,终于使铃木一郎成为一名棒球天才。所以,在任何行业,要成就伟大的事业,除了孜孜不倦、脚踏实地的努力外,没有其他捷径。

●禅定——在当下保持清醒

“六度”之禅定并非指蒲团上静坐,实际上企业员工在工作、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可以学习、练习禅定,禅定的本质就是活在每一个当下。活在当下,就是说吃饭时一心一意地吃饭,睡觉时一心一意地睡觉,工作时一心一意地工作。然而,平时我们在吃、喝、工作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一种机械的、被动的行为,内心还常常想着各种不相关的事物,使我们的内心处于散乱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缺乏内在的觉知力与创造力。只有当我们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将百分之百的心力、生命贯注到此时、此地、此事上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才是和谐、统一、灵活而有创造力的。时刻活在当下,才能时刻成为我们自己生命的主人。

●智慧——以智慧破除执著

智慧是佛法修习的最终目的,凡事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就是一种智慧。放下需要的是智慧,比如当一个人认识到生气、着急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不再生气了,这就是一种智慧。它能帮助一个人认识、看透事物的本质,进而产生超然的心态。当然,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内心轻松、自在的态度,而放弃则没有承担起生活中应尽的责任,两者并不矛盾。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不妨有放下的心态,放下了就可以一个人轻装上阵,就可以更好地承担。

“六度”构成了员工良善的心灵品质:透过忍辱、精进开发员工内心的毅力,增强员工心灵的力度;透过禅定、智慧开发员工内心的悟性,让员工能够在每一个当下都能成为心灵的主人,获得放下、自在的智慧。总之,企业运用“六度”,能够全方位开发员工的心灵潜力,让员工内心拥有善良、稳定、坚强、清醒、轻松、自在等一系列的美好品质,最终在工作中实现员工的崇高人格以及企业经营的双重成就。

P186-191

序言

解码中国化管理模式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崛起,促使美国的经济学家、管理专家对日本优秀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并由此开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1981年至1982年两年的时间,美国就相继推出了四部重要著作:《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战略家的头脑——日本企业的经营艺术》、《企业艺术》和《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这些专著的出版不仅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而且也为世界各国的企业管理做出了理性的分析,管理科学从此迈入了文化管理的新阶段。

如何实现科学的文化管理,必须要从一个国家的大文化属性和概念出发,必须从一个民族的整体性格特点出发。尽管受到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启发,但美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并没有亦步亦趋,而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形成了美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翻开历史,为了自强,中华民族曾大规模向异质文明寻找真理。在寻寻觅觅中,既经历了拨云见日的喜悦,也经历了莫知所云的迷茫。“五四”新文化运动潮流中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的进入,不仅打开了禁锢中国人的精神枷锁,使我们看到了西方的文明和进步。但由于偏激,过度的西化,也导致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退化。追求适合中国本土企业的科学管理模式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中国企业从80年代就开始从西方引入文化管理的概念,经过30多年的培育和深植,已形成了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和理论,但现在依然还处于盲目崇拜西方管理和迷茫探索的阶段。

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浩淼深邃,数千年来,中国历史上无数的伟人巨擘无一不是好的管理大师。中华管理思想如同黄河、长江之水汩汨不断地流淌在华夏子孙的血液里,滋润着无数贤才能人,有识之士。中华文化中的儒、道、佛以及其他哲学思想精髓,其实是管理的最好哲学理念。儒家的“以人为本”,道家的顺应天道,佛家的思辩形式,《孙子兵法》中的伐谋、伐交,墨家的融合及法家的法术势的辩证关系,等等,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我们的一些企业,却一味崇拜西方的管理理论,而把我们历史上这些优秀的管理思想丢弃了,这无疑是买椟还珠。

爱维龙媒咨询集团和我经过多年的研究,建立了一整套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我们称它为“中国化管理模式”。中国哲学之源《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化管理模式就是管理之“器”与管理之“道”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中国化管理模式不是要摒弃西方的管理模式,而是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把中国优秀的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哲学思维模式加入到企业管理中去,用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来管理中国人,以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作为管理之“道”,用西方科学的管理流程作为管理之“器”,这种管理的“道”与“器”的结合能使中国企业更能在扬弃的理念下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西方科学的管理模式。当下中国企业,制度建设已不是最大问题。但制度建设以后如何用人性的道德力量去执行遵守它,是一个挑战,而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模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教怎么做人的管理方法,只有懂得怎么做人,才能主动去遵守管理制度,否则制度永远都是写在纸上的。只有中国化管理才能真正把“制度流程与中国人文管理相结合”,才能符合中国本土企业的人文环境。

“中国化管理”是在国学研究框架下涌现出的题目,支撑它的基础理念有两个来源:一来源于中华文明核心理念的现代解读,二来源于西方管理实践中的科学经验。本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从西方管理科学入手,结合中国文化及中国管理思想的精华来阐述中国化的企业文化管理。文中分析了管理中企业文化的本质,整合了中国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联系,试图引导企业家和研究学者以中国哲学思想为出发点,结合西方的管理体系,感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

本书是管理领域里继《企业幸福力——EAP中国化与幸福管理》之后,对中国化管理的又一探索之作,虽然它对中国化管理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但毕竟是第一次系统地举起了中国化管理的理论大旗,为中国企业和学者能在世界管理学领域有中国的声音和影响力提供了可能。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中国化管理会成为世界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段俊平

2012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管避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中国人能够建设中国,因此快速培养并使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迅速成长起来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也是中国的最大机遇。

——彼得·德鲁克

CE虽然业务多元化,但是变化非常统一,用统一的文化代替了统一的业努。东方智慧非常博大精深,我们从中汲取了许多,GE标识设计的灵感也是从中国来的。

——杰克·韦尔奇

我之所以能够成功地管理企业,是源于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科学。

——李嘉诚

华为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只能走中国化的道路。

——任正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传承的力量(解码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中国化管理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段俊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48714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3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