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申编著的《云南民族舞蹈研究》主要运用艺术符号学原理,结合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美学等学科知识,采用部分史料及作者多年演员生涯的实际感受,分别从云南民族舞蹈的形态、情感、仪礼以及审美方面,系统全面地对云南民族舞蹈进行综合研究。
图书 | 云南民族舞蹈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术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申编著的《云南民族舞蹈研究》主要运用艺术符号学原理,结合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美学等学科知识,采用部分史料及作者多年演员生涯的实际感受,分别从云南民族舞蹈的形态、情感、仪礼以及审美方面,系统全面地对云南民族舞蹈进行综合研究。 目录 前言 导论 以“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探索舞蹈 第一章 神灵隐现的舞蹈世界 第一节 身体修饰:拓展的情感信息 第二节 山崖:“灵与肉”的显现 第三节 葫芦:符号化的多元意象传递 第四节 木鼓:身体信息的功能转换 第二章 风土神韵的舞蹈审美 第一节 质朴的美:创世神话和生殖意象 第二节 奇异的美:图腾崇拜和血缘亲属 第三节 悲情的美:“临尸而歌”的“天乐”祷告 第四节 悲壮的美:血祭敬献的文化效应 第五节 遮蔽的美:面具舞的原始意象 第三章 礼乐风貌的舞蹈仪礼 第四章 身体符号的舞蹈解读 第一节 身体的历史记忆 第二节 宗教化的巫性身体欲求 第三节 侵入的身体变异 第五章 传统民俗的舞蹈研究 第一节 传统舞蹈的类型划分 第二节 氐羌舞蹈文化与审美 第三节 百越舞蹈文化与审美 第四节 百濮舞蹈文化与审美 第五节 苗瑶舞蹈文化与审美 第六章 价值探索的个案研读 崖画中舞动的精灵——云南佤族舞蹈文化研究 《云南映象》的传统思考和市场转化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本土化特征——以杨丽萍舞蹈作品为例 “神思”与“气韵”——解析周培武舞蹈作品的精神义谛 传统是一条河——观风情歌舞《太阳女》随想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云南民族舞蹈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1124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722.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