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举办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的上海书展,作者(汪耀华)每年都以不同的身份为之工作着、参与着,每年都会为上海书展写一两篇专文记叙。《这些年我经历的上海书展》把过往十年写过的与书展相关的文章汇编出版,是对这十年经历的书展的一个总结,也是对上海书展的历史提供一些背景、一些看点。
图书 | 这些年我经历的上海书展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从2004年举办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的上海书展,作者(汪耀华)每年都以不同的身份为之工作着、参与着,每年都会为上海书展写一两篇专文记叙。《这些年我经历的上海书展》把过往十年写过的与书展相关的文章汇编出版,是对这十年经历的书展的一个总结,也是对上海书展的历史提供一些背景、一些看点。 内容推荐 《这些年我经历的上海书展》由汪耀华编著。 《这些年我经历的上海书展》讲述了: 我一直享受着上海书展。虽然,很疲劳、很紧张,有时也有烦恼。但是,我却一直坚持以“举重若轻”的态势重复着、把关着而且变化着。 很多年前,以“工作着是美丽的”鼓励自己也鼓励同事,现在,进入两鬓斑白的年纪,“工作着是美丽的”依然记着。 目录 不妨回首 卷一 2004年 2004上海书展十个数字故事 卷二 2005年 上海书展酝酿转变办展机制 卷三 2006年 上海书展:“试水”出版长三角概念 书展,从开始到品牌的路途 卷四 2007年 以书聚人,营造书展文化的平台 附件一柳斌杰:上海书展体现了上海文化大都市的追求 附件二法兰克福书展:世界上最大的版权贸易书展 附件三台北书展:台湾专业出版展览会 附件四上海车展,面对“地方保护”的责难困惑 卷五 2008年 爱心和书香连接上海和都江堰 卷六 2009年 会聚上海书展,分享文化盛宴 卷七 20lO年 上海书展对长三角阅读推动价值几何? 卷八 2011年 书香从海上文化传中国 上海书展10个关键词 卷九 2012年 2012年,上海书展有个理想书房 卷十 2013年 上海书展,文化名人集结号 附件一2004—2012上海书展文化名人录(以年份为序) 附件二2004—2012上海书展文化名人录(以次数为序) 10年书香之旅序馆书写风华 卷十一 其他 书展不仅仅是卖书交易 我向四尊塑像行注目礼 开始撤馆之后 书展遭遇“黄牛” 举轻若重与举重若重的滋味 50000份书展指南不够发 无法弥补的遗憾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这些年我经历的上海书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汪耀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50207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4 |
出版时间 | 2014-02-01 |
首版时间 | 2014-02-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2 |
CIP核字 | 2013307578 |
中图分类号 | G239.2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1 |
宽 | 14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