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苏区研究--红军入川暨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作者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是对川陕苏区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内容包括川陕苏区红色资源的开发,川陕苏区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川陕苏区群众利益观,川陕苏区的妇女工作,川陕苏区精神及当代价值等。对川陕苏区的研究在国内很少,本书的出版将重新评价川陕苏区的建设、意义及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本书适合党政干部、大学生、研究生与科技干部。
图书 | 川陕苏区研究--红军入川暨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川陕苏区研究--红军入川暨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作者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是对川陕苏区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内容包括川陕苏区红色资源的开发,川陕苏区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川陕苏区群众利益观,川陕苏区的妇女工作,川陕苏区精神及当代价值等。对川陕苏区的研究在国内很少,本书的出版将重新评价川陕苏区的建设、意义及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本书适合党政干部、大学生、研究生与科技干部。 目录 川陕苏区的历史地位与张国焘的功过评说 ——纪念红军入川暨川陕苏区创建80周年 从中央苏区史料看川陕苏区的重要影响和地位 川陕苏区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对《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优待专门人才暂行条例》的思考 唤起民众铸丰碑 ——论川陕苏区党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川东北红色资源类别梳理及其源流追溯 ——兼论红色文化价值提升途径 川陕革命根据地县级苏维埃政权刍议 川陕苏区史研究综述 土地革命、反对富农与苏维埃政权改造:川陕苏区政权建设的思考 徐向前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川陕苏区红军家属优抚工作探究 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刍议川陕苏区研究和宣传的突破 浅述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的文化革命运动 1935~1936年红四方面军对土司政策述论 川陕革命老区民众对革命精神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以通江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例 开发红色教育资源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模式 ——基于大巴山红色资源的思考 川陕苏区党的群众利益观实现路径及启示 川陕苏区党性实践及启示 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川陕苏区精神 挖掘川陕苏区红色文化资源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实践研究 推进川陕苏区红色文化建设新发展的意义、功能及对策 川陕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分析 浅析川陕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联性 试论川陕苏区革命建设的特点和历史贡献 川陕苏区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及启示 近十年来川陕苏区研究概述 川陕时期红四方面军武器弹药的筹措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川陕苏区研究--红军入川暨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7150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印刷时间 | 201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 |
CIP核字 | 2013056110 |
中图分类号 | K269.40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35 |
宽 | 166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