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内容
编辑推荐

凌小汐所著的《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是一部关于杜拉斯的人物传记作品。书稿以杜拉斯的人生经历和作品为主线,通过她的传奇经来诠释她的作品,同样也用她的作品来阐释她的人生,从而探讨她的孤独、她的情爱、她的写作意义,进而帮读者呈现一个丰满、真实、独具个性的杜拉斯。

内容推荐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简介: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与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为小资读者必读作家。

她引导了世界文学的时尚,文字风格隐秘、沉郁,又幻美如荼毒,令国内读者乃至许多当代作家为之深深着迷,更是对安妮宝贝的作品有着直接的影响。

她的人生经历则惊世骇俗,放荡不羁,随着由她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上映,杜拉斯的艺术魅力,已经风靡世界。

写作与爱情,是杜拉斯生命的全部。七十多部作品、近二十部电影、诸多的情人,成就了她独特的美丽与孤独。

凌小汐所著的《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将以杜拉斯作品为主线,通过她的作品,进入她神秘的情爱世界,探讨孤独、情爱、写作的意义,从而抒写杜拉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2014年4月4日,杜拉斯诞辰一百周年。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喜爱杜拉斯的读者,同时,也献给我们心底最深的孤独与爱。

目录

序言

 不会结束的童年

你去哪儿?——去童年的井边,这条路就是死亡。

 我出生在亚洲的河边

 云南:甜的、涩的、野性的

 从“小小躲藏地”到金边庄园

 帕尔达朗的内内

 百鸟平原

 禁忌:一个不可测度的秘密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毁灭吧,她说

堤岸的情人,对这个正当青春期的小小白种女人

一厢情愿甚至为之着迷。他每天夜晚从她那里得到的欢

乐要他拿出他的时间、他的生命相抵。

 胡志明市国立中学的少女

 我那时才15岁半

 莱奥,莱奥

 肌肤有一种五色缤纷的温馨

 吻在身体上,催人泪下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

 将来是什么?将来就是分开

 他将至死爱着她

 迷恋是一种吞食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

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18岁,我已经老了

 我有一个情人

 未来信件:请给我谈爱情

 战火纷飞的年代

 死亡也能施洗礼

 我的生活是一片沼泽

 肮脏的人,我的母亲,我的爱

 用身体参与写作

 她以孤独打败时间

你的温柔,它把我带向死亡。你一定毫无意识地

渴望给我的死亡。每夜。

 电影:另一种爱情

 1980 年夏:最后的情人来临

 为了创作您,我要先毁掉您

 爱你,爱我,爱得更热烈

 爱你备受摧残的面容

 一生中黑暗的悲伤

 在坟墓里,我永远15岁

 附录:这就是一切

 杜拉斯经典语录

 杜拉斯相关评论

 杜拉斯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我那时才15岁半

“这样一个戴呢帽的小姑娘,伫立在泥泞的河水的闪光之中,在渡船的甲板上孤零零一个人,臂肘支在船舷上。”

这是电影《情人》里最经典的镜头。一个关于邂逅与离别的故事,一段至死难忘的个人历史,都是由这个镜头开始。

彼时,1929年,玛格丽特15岁半。

“那是在湄公河的轮渡上。在整个渡河过程中,那形象一直持续着。”

镜头里的那个形象成全了她诉说的欲望,也成为她创作的源泉。就像一张暗房里的底片,在密封半个世纪后,才被文字与记忆洗晒,大白于日光之下。谁用苍老的手指掸一掸时间的尘灰,就会不自知地迷蒙了眼睛。

所以我们相信,作品远比生活更真实。她说,“如果我这样写出来了,那是因为这是真的……让我对您说:我15岁半。”

那一日,15岁半的玛格丽特,梳了两条辫子挂在身前。她已经敷粉了,用的是母亲的托卡隆香脂,为了掩盖双颊的雀斑。暗红色的口红,涂抹在两瓣嘴唇上,不均匀,却有一种野艳动人的光彩。

她穿的是一条丝缎裙子。裙子是茶褐色的,宽松,无袖,开领很低,是母亲穿过的,也很旧,磨损得近乎透明。但是,她在腰上扎了一根皮带——不知道是哪一个哥哥的皮带,裙子就立即变得相宜起来。腰部显露出来了,少女的风情也显露出来了。她穿的是一双镶有金条带的鞋,高跟鞋,可以更好地衬托身体的曲线。尽管那双鞋子有些旧了,鞋跟都磨歪了,鞋尖上还沾着泥灰。

最重要的是那顶帽子。她戴着一顶帽子,一顶平檐的男帽,玫瑰木色的、有黑色宽饰带的呢帽。“她戴了这样的帽子,那形象确乎暧昧不明,模棱两可。”在当时的殖民地,是没有女性会戴那样的帽子的。但她戴了。戴上去之后,她的美丽便有了奇异的感觉。一下就换了一个模样,把身体里的个性和野性都释放出来了,有一种独特的迷人之处。仿佛可以弥补时间的缺陷,随之让她找到归属感。

湄公河的轮渡上。她从沙沥去胡志明市。两个地点之间,是冲走一切的河流,是泥浆,是动物残骸,是母亲不得自救的苦难。

她趴在渡船的栏杆上,翘起一只脚,看着殖民地的阳光就那般一览无余地照射在河水里。她脚下的湄公河,穿过柬埔寨的森林,犹如世纪之水倾泻而下,混沌、温热、凶猛、美丽,翻腾着内部的秘密,带着大地倾斜的影子,带着无数动物的亡魂,丛林的灰烬,还有不可探测的时间,寂静无息地流向汪洋,流向远天。马达声、犬吠声、稻田里耕牛叫唤的声音,在两岸此起彼伏。

风从河水中涨起来,吹过壮阔无垠的天空,也吹过少女身体里的河流,流淌着情欲初放的甜香的浩荡河流。而她脸上,没有一丝兵荒马乱的痕迹。

河风一下一下摆动起她的裙子,显示出尚未发育完整的乳尖的小小轮廓。还有一截纤长的脖颈。烈日之下,她就像一只在泥淖中伫足仰望的鹤,有些落寞,有些高傲,有些放纵,又有些不屑。好似所有的喧嚣都与她无关……她独立世间,又与世间绝缘。

她只是那样站在甲板上,等待着人生中未知的一幕戏开场。

“他是个中国人。一个高个子中国人。有中国北方人白皙的皮肤。他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穿一套米灰色绸西服,一双西贡的青年银行家们穿的红棕色英国皮鞋。

他望着她。”

他在看她。隔着蒙蒙的烟雾,日光打在他的身上,主角登场。如此,整个世界退至幕后,他只感觉到了她的存在。画面在滞重的空气中一寸一寸凝固,细微的声音落在心尖,清晰可闻。历史在幻觉中一瓣一瓣打开,凄美动人的模样,宛若杜撰。

“那顶浅红色的男帽形成这里的全部景色。是这里唯一仅有的色彩。”

他看着她。看着戴一顶玫瑰木色男式呢帽的她,一个十五六岁的异国少女。看着霞光慢慢降临在她身上,反射出一种潜藏的微芒。她落魄、贫穷,却拥有可以挥霍的青春,她放纵、孤独,却显露无路可逃的哀伤。她的美丽,有着不得直视又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令他目眩。

于是,他走下车来。

他抽着一支三五烟。

慢慢地往她这边走过来。

他有些胆怯。脸上的笑容不敢太明显。他拿出一支烟,请她吸。手有些轻微的打战。

“您抽烟吗?”

她表示不抽。

“请原谅……在这里遇上您真是太意外了……”

她一直在等待着,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在殖民地,对于路人的盯视与搭讪,她早已习以为常。但不论现实境况到达哪一种地步,在一个安南人的面前,她那身体里流淌的来自异国的血液,都足够让她居高临下。

而且,从他走下车来开始,她就看清了他的畏惧。他的目光,他的脚步,他抽烟的力度,他递烟时打战的手指,他说话的语气。

P66-69

序言

罪恶、恐怖和疯狂!——哦,苍白的雏菊,

你我不都像秋季太阳已是迟暮?

哦,如此洁白而冷冷的玛格丽特!

——波德莱尔《恶之花·秋之十四行》

玛格丽特,在法语中,是一个与雏菊音义相同的词。玛格丽特·杜拉斯很喜欢自己的这个名字,就像喜欢波德莱尔的诗歌一样。

她曾说,波德莱尔是她最喜欢的诗人。

他们都喜欢探索痛苦中的黑暗领域,喜欢在生命的黑洞中获取隐秘的恩泽,喜欢那些带有毁灭色彩的词:死亡、灰烬、疼痛、疲惫、虚无、眼泪、恐惧、血液……

恶之花,罪恶之花,痛苦之花,相传该花其色冷艳、其香浓远、其态诡俏、其格高幽、孤独地盛开在地狱边缘,美丽而沧桑,可迷惑众生。

“我是一朵花。我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在阳光下爆裂,我的手指脱离了我的手掌,我的双腿脱离了我的肚子,直至我的发根,我的头颅。我感觉初生时的疲惫,终于降临于世的骄傲的疲惫。”

名字是人生接受的第一种命运,其次则是地点。

玛格丽特·杜拉斯出生在越南①。一个世纪前,在越南的嘉定区降临于世,带着殖民地永恒的疲惫,沐浴着暴烈的雨水与阳光,长大成人。从出生到18岁,除几次短暂的旅程外,她都生活在那里。那里是她真正意义上的故土,一如她所说:“我,我曾有过森林,雨水,有过我的出发点。我的根在越南的土地上。”

浑浊的湄公河,如创世纪的水源,生命内外,一切由此滋生。贫穷与绝望,占据了她的童年与青春,痛苦的记忆侵袭生命,并贯穿她日后的所有作品。

“我的一生都在耻辱中度过”,应该说,她在越南所经历的耻辱感,跟随了她的一生,并成为不可驱逐的阴影。

在殖民地,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身份很尴尬——她分明是白种人,地位却比不上一个有钱的本地人,尤其是父亲去世后,这种尴尬,更是无处不在。她曾被自己的同胞驱逐出贵族网球场;她曾目睹母亲被地籍管理员骗光全部积蓄,继而在苦难的折磨下带着整个家庭一步一步陷入疯狂;她曾在少女时代,穿着破旧的裙子,涂着鲜艳的口红,在轮渡上遇见第一个情人……

如此,在后来的写作中,回忆便成了她的线索、道路,一遍一遍带她重返那片茫茫泽国。一切的故事,都是从那个源头而来。摇摇欲坠的灯光,不断倾泻在棕榈树上的雨水,酷热的凝重的金属一般的时间,软糯而黏稠的安南话,幽深的热带森林,黑豹与爬虫出没的沙滩,被太平洋冲毁的堤坝……以及,对小哥哥的爱。

写作与爱情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两件事情。

爱情有无限可能,却始终不能成为生命中最大的自由。于是她用文本重新构造世界,构造无数的生命。她把故事写在纸上,写在图像上,写在声音里……写,不停地写,与酒精一起,与情欲一起,只有写作,才能让内心的暴力找到宣泄的缺口。

她爱小哥哥,那样的禁忌之爱,是一曲绵长的挽歌,带着无尽的庄严与哀荣。她爱他,爱带着他影子的男性。从15岁半遇见的中国情人开始,她就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索取那种爱,像暴烈地填补某种饥饿一样。

“迷恋是一种吞食。”她说。在她的世界里,迷恋带着饥饿的色泽,是一个女性而孤独的词。她将这个词从身体中抽离,并一寸一寸嵌入内心,与欲望融为一体。

即便是到了迟暮之年,她与小情人扬·安德烈亚在一起,那种索取欲,也依旧勇猛异常。写作,恋爱,只争朝夕。她飞扬跋扈,喜怒无常,专横得像一个女王,却又孱弱孤苦,深情柔软,像一个老孩子。扬说:“她太可爱了,我只能产生拥抱她或杀死她的念头。她呼唤这种暴力,逼我发火。她笑道:‘是的,我是恶魔。,,,

对于爱情,她说:

“我爱你,我杀了你;我爱你,我离开你。”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对于写作,她叫嚣着:

“如果不写作,我就要屠杀全世界。”

“作家令人难以忍受,他杀人,作恶。”

“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一定是一个妓女。”

“写作,也是对鲜肉、屠杀、消耗力量的渴望。很盲目。”

“作家,就是殡仪员,每天记录着死亡。”

对于世界,她更是时时刻刻都张开着弓矢,笔下的文字,冷寂凄迷,却杀气腾腾。她善于布阵,善于利用文本的沼泽,引诱读者深陷其中。然而,她也从不掩饰自己的缺陷,一个句子,一个故事,她讲了无数遍,依然喋喋不休。她把写作当成了与命运的对抗,并将其置于无上的位置,她坐拥文字王国,自信能够摧毁一切,包括自己,用来源于内心的欲望、野性、痛苦以及原始暴力。

有评论说:“杜拉斯作为一个女人,你可以爱她,也可以恨她。而作为一个作家,她的艺术魅力则无可抵挡,是不朽的。,,

生命终将逝去,就像一朵花,终将在自己的芬芳中一片一片枯萎凋零,但花的香息将长存于记忆,生命的欲望与梦想,也将永垂不朽。

玛格丽特·杜拉斯,那个已经在墓穴中冰冷的名字,那个曾说着

“18岁,我已经老了”的女人,那个常年生活在孤独与暴力之中的作家,她的作品来源于记忆与幻想,却远比生活更温热,更接近真实。

而她不知道,她的人生,其实是她最为传奇的作品。

所以,我迷恋她。

凌小汐

二〇一三年,秋

书评(媒体评论)

杜拉斯的沧桑的黑白照片在封面上仿佛时光的印记,带着伤痛的平静。我一本一本地买,从未厌倦。即使在现在这样一个有人把谈论杜拉斯当作俗套的时候,我依然想独自谈论她。或者和别人讨论她。

——安妮宝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凌小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42683
开本 32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2013283471
中图分类号 K835.655.6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7: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