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金诱惑(世界上最保值货币秘史)
内容
编辑推荐

失去黄金的支撑,世界货币体系还能维持多久?美元、英镑、欧元……谁能取代金银的崇高地位?黄金的诱惑,永远是金融世界的终极驱动力……谁读懂了黄金的秘密,就掌握了金融演进的规律……

黄金投资日渐为时下投资者首选的热门理财产品。近来,国际金价早已冲破1400美元/盎司,而通胀预期愈趋明显,黄金长时间内依然处在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中。

尤其是近期,由于房地产遏制政策连续出台,股市前景莫测,许多投资者将投资转移最安全、最保值的贵金属、艺术品收藏领域,黄金可谓首当其冲,交易价格一路飙升。

这一点,对大多数关注经济走向的读者均有强烈的吸引力。

内容推荐

世界上有一种独一无二的金属,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数千年来,人们为它筑起一座“神殿”,华光四溢的门楣展示着富丽辉煌,掩盖了多少因它而起的悲歌往事。它激起了人们对权力、财富、荣誉以及不朽的欲望,它成为了贪婪的符号、虚荣的工具。在庞大而错综的金融世界里,它代表的是一种最终极的力量。在古往今来的货币战争中,它永远是战无不胜的秘密武器。它的名字,毫无悬念,正是黄金。

除了黄金,世界上再没有别的什么物品能够在数千年的时间中受到人们如此的顶礼膜拜。面对黄金,人类的动机徘徊在了理性和痴狂之间,从最崇高的感情到不可告人的荒唐心理,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由它串起来的一个个历史段落,其实。正是推动世界金融格局演化的玄机所在。

纵观当今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持续动荡的情况下,黄金的需求和价格在持续飙涨,国际金价已连续10年保持了上涨势头,迄今为止上扬幅度高达25%,甚至已经突破每盎司1400美元,其内在背景和推动因素又是什么?

本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黄金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和由此引发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力图让读者客观、全面地看待黄金——这一与人类有着不解之缘的重金属,正确把握黄金在金融、货币体系中的脉络和走势,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智慧。

目录

第一章 冷兵器时代的黄金渴望

 传说中的金牛犊和黄金约柜百万 / 2

 古埃及:从黄金面具到金矿地图的发现 / 7

 吕底亚人:第一个学会铸币的民族 / 12

 波斯大流克:最早也是最真实的金本位 / 18

 古罗马:黄金堆砌而成的庞大帝国 / 23

 中国:迟来的黄金“崇拜” / 30

 拜占庭帝国:在黄金地段上积累黄金 / 37

第二章 “新大陆”上的黄金掠夺战

 开启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背景 / 46

 哥伦布的“新大陆”:没有达到目标的目标 / 52

 黄金国的消失:科尔特斯和皮萨罗的暴行 / 59

 第一桶金的诱惑:德雷克的“劫金”生涯 / 69

 金银大转移:“挥霍无度”的西班牙 / 77

 黄金助推下的“价格革命” / 82

 由锯木厂掀起的淘金狂潮 / 86

 阿拉斯加和澳大利亚的“淘金热” / 92

第三章 金本位制下的黄金博弈战

 复本位制: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 / 110

 威廉·朗兹和约翰·洛克的货币争论 / 112

 大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另类贡献 / 117

 英格兰银行:第一家私有中央银行的诞生 / 122

 约翰·劳:纸币和泡沫的制造者 / 127

 拯救巴林银行:金本位制下的通力合作 / 133

 金本位的崩溃:一战和大萧条的双重压力 / 138

第四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本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英美之间的折中方案 / 146

 特里芬两难:金价被冻结后的悖论 / 151

 黄金总库:美元踏上贬值之路 / 155

 特别提款权:黄金与纸币的折中方案 / 160

 戴高乐对美国“铸币权”的抵制 / 163

 震撼日本的“尼克松冲击” / 168

 牙买加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倒下 / 173

 不羁的美元将走向何处 / 177

第五章 危机下的黄金狙击战

 对黄金打压行动的失败 / 184

 美英对欧元的双重打击 / 189

 金本位是对冲通胀的不二法宝 / 194

 中东战争和石油危机的幕后手腕 / 198

 “广场协议”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 203

第六章 谋万事者的黄金战略

 近代中国黄金的历史与现状 / 210

 官民藏金:最保险的金融防火墙 / 214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展望 / 218

 乌托邦式的梦想和现实中的利益 / 222

试读章节

波斯大流克:最早也是最真实的金本位

“波斯人”,是古希腊人对居住在伊朗高原一带人的称呼,相当于现在的伊朗人。如今的伊朗是一个在新闻报道中占据大量篇幅的国家。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便彻底地站在了“西方世界”的对立面,并围绕“使馆人质事件”、“铀浓缩活动”、“伊朗大选”等棘手、敏感的问题与西方争端不停。

现在的伊朗俨然成为了继俄罗斯之后对西方采取强硬态度的主角。著名地缘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将这一态势概括为冷战之后特有的“文明的冲突”。其实不然,早在2400多年前,伊朗的先人就曾西征希腊(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诸邦,而亚历山大大帝也曾自诩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者,曾东征波斯帝国,并将其彻底摧毁。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要想理清现实,就必须回顾历史。作为公元前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三大帝国之一的波斯帝国,它的崛起对世界的格局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作为冷兵器时代的财富和地位的象征,黄金在波斯帝国的历史上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除了近代发现的巨大“油田”之外,伊朗高原还是一个盛产黄金的地区。在波斯部落领袖冈比西斯一世诞生之前,波斯民族一直是外来民族掠夺的对象。早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法老不仅疯狂掠夺努比亚的黄金,而且还对伊朗高原的黄金垂涎三尺,并多次出兵进行掠夺。在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纵横亚非、不可一世的年代,波斯的黄金再次惨遭掠夺。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公元前550年开始,波斯人在冈比西斯一世的儿子居鲁士的带领下开始扭转乾坤。

在公开反叛米底王国后,为了对东部地区进行蓄谋已久的扩张,他与曾经欺凌过波斯人的巴比伦结盟,以确保王国的后方不会受到威胁。公元前546至公元前539年之间,居鲁士先后征服了东部的伊朗和中亚的许多地区,兵锋所及,甚至连印度也一度岌岌可危。

战胜者的屠刀一旦举起就难以放下。对波斯人来说,也是如此。一方面,东方的胜利给波斯帝国带来了丰厚的利益,面对这些财富,波斯人变得越来越贪婪,期望能够从其他各地掠得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被征服诸国的财富被洗劫一空,这些财富大部分被波斯人用来扩充军备。

这股巨大的驱动力促使波斯人又将掠夺的目光投向了西部地区。前文曾提到过居鲁士灭亡吕底亚的经过,之后不久,波斯人就借镇压吕底亚人起义之机,征服了小亚细亚西海岸附近的几个希腊殖民地。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单方面破坏了与巴比伦的同盟关系,攻陷了巴比伦城。他在此宣布,自己将以巴比伦人的身份来统治此地。

因此,巴比伦这个极负盛名的城市从此成为波斯帝国的首都。在居鲁士死后,其子冈比西斯二世继任王位,冈比西斯二世的军事才能一点也不逊色于他的父亲。公元前525年,他征服了埃及,攻破其国都孟菲斯,并将法老和他的金库一起掳至苏萨。

到大流士一世继位之时,波斯帝国东起印度河,西至爱琴海,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面对如此空前的疆域,波斯帝国的管理工作陷人混乱状态,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个人能够统治如此大的疆域,所以大流士一世并无经验可循。但无经验不等于没魄力,路是从没有人走过的地方走出来的。在继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流士一世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人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使偌大的波斯帝国掌握在他的铁腕之下,他也由此被后人尊称为“铁血大帝”。  在大流士一世的一系列改革中,尤以铸币改革最富有成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将波斯帝国划分为12个省份,按照各个省的黄金产量收取进贡,对埃及和吕底亚等产金大省则直接采取公开性的掠夺政策。于是,帝国境内的黄金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首都巴比伦城。统一的货币是增强帝国凝聚力的一种手段,大流士一世将搜刮来的黄金中的一小部分用来铸造钱币。

一个优秀的征服者往往能够学习并借鉴被征服者的长处和优点,大流士一世就是一个优秀的君王。他在推行铸币制度的过程中,接纳了克洛伊索斯这个铸币先驱的做法。但相对于克洛伊索斯,大流士一世更胜一筹,他将自己的肖像而不是帝国首都的标志刻印在了金币的正面,他还将金币命名为“大流克”,以显示自己作为“万王之王”的神圣权威。此后,世界上大多数流通货币纷纷加以效仿,将本民族的“国父级”人物刻在金属货币或者印在纸币上。

作为中央集权的一部分,金币的铸造权也被控制在中央,而地方不得擅自铸造大流克。为了保证大流克的含金成色,大流士一世下令将金沙提炼到尽可能高的纯度,并规定1个大流克等于8.3克黄金。实际上,大流士一世建立了世界上最真实的货币金本位。

在冷兵器时代,战乱的频繁、政权的动荡和敌对国家的关卡等因素严重阻碍了贸易的发展。而波斯——这个以横跨亚、欧、非三洲而著称的庞大帝国在一段时间内消除了上述因素,成为了东西方商品的集散地。大流克的诞生又进一步促进了其贸易的发展。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交易过程中可以用大流克进行结算。

当时的大流克就像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成为了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

不同的是,大流克是纯粹的黄金铸造,而美元只是靠协议而维持霸权地位的纸币。直到今天,大流克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金币在波罗的海、非洲、中亚、东欧等地区的考古活动中还时有发现,这足以说明大流克的流通之广。

然而,为了显示波斯帝国的强大无比,大流士一世逐渐羡慕起了埃及法老的奢靡,他下令打造世界上最豪华的宫殿和最壮观的庙宇,著名的波斯波利斯皇宫就建造在那个时候。整个皇宫的建筑群建在一个约14公顷的巨石平台上,其中以“百柱厅”为最大,这是一座正方形大厅,边长为69米,厅内由100根近11.3米高的立柱承托着宽广的雪松木平屋顶。从今天的断柱残垣中,我们仍可想象出这座宫殿昔日的壮观与辉煌。

历史上,由穷奢极欲所导致的穷兵黩武屡见不鲜。为了奴役更多的民族、掠夺更多的黄金,大流士一世的儿子薛西斯继承了先辈的扩张政策,将战火烧到了以富庶、民主和思想而闻名于世的希腊诸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波希战争”。

起初,希腊诸邦(尤其是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钩心斗角使波斯军队长驱直人。当岌岌可危的各个城邦感到再不联合起来就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时,合作才被提上日程。经过长达47年之久的联合抗战,波斯帝国最终被希腊人击败。波斯军队不仅撤出了地中海,而且丧失了包括吕底亚在内的小亚细亚诸城邦。

辩证地说,人类之间的互相厮杀从来没有赢家,在这次规模宏大的战争后,波斯和希腊都不可避免地衰落了,这同样也为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的前身)的崛起创造了难能可贵的时机。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在高加米拉会战中彻底击败了繁盛一时的波斯帝国。战后,亚历山大走进了大流士三世的行军帐篷,仔细察看了大流士所用的黄金战车、黄金御座、黄金浴缸……所有这些用黄金打造的器物都精美绝伦,而这仅仅是大流士的出行装备而已。

面对如此奢华的生活,亚历山大有感而发:“这大概就是君王的题中之意吧!”亚历山大话外有话,他是在告诫自己:当君王被黄金所迷惑后也就被黄金所奴役,对一个被奴役的君王来说,等待他的将是不可避免的衰落和失败。

P18-23

序言

自从人类认识黄金以来,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金属就成为了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

黄金——这两个字从古至今勾起了人们无数的遐想,其中有传说,也有史实。它如太阳一般灿烂的光芒所及,无不叫人动心。数千年来,环绕着这两个字构筑起一座神奇的大厦,那华光四溢的门楣尽管展示着富丽辉煌,却掩盖不了多少因它而起的悲歌往事。

黄金,更激起了人们对权力、金钱、荣耀、美丽、安定以及不朽的欲望,也成为了贪婪的符号、虚荣的工具,以及货币标准的有力约束。总之,除了黄金,世界上再没有任何金属能够在如此久远的时间中受到人们如此的顶礼膜拜。

历史上,黄金主要扮演着两个角色:一个是作为装饰物以显示富足和权威;另一个是作为一般等价物充当货币工具。

对于前者,埃及的法老们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认为黄金能够确保其在死后仍旧保持荣华富贵;《旧约全书》中的以色列人和耶和华则用黄金铸造金牛犊或神龛,用以建立信仰或树立权威;而开启地理大发现的哥伦布,则期望着能用黄金将自己的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

作为易货工具,黄金拥有更大的权利。克洛伊索斯铸造的斯塔特金币开世界金币史之先河。从此,黄金作为货币工具的重要性不断得到提升,不论是波斯帝国还是罗马帝国都将金币视为维持帝国繁荣的重中之重。

来自美洲的滚滚黄金潮促使欧洲发生了价格革命,并掀翻了古老的经济传统。大科学家牛顿在货币改革中的一个无意发现随即将金本位制推向了货币的巅峰——金本位制的实行不仅让大英帝国的米字旗插遍了世界各大洲,还将世界带进了工业革命的伟大喧嚣声中。

然而,20世纪规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源于华尔街的经济大萧条,最终联手葬送了金本位制,从此,黄金作为货币职能的荣耀开始逐渐被侵蚀。当人们的贪欲被纸币的假象迷惑之际,黄金竟成了现代人口中“野蛮的遗迹”。

虚妄的人们认为,在不断发展的贸易和生产中,黄金已经成为了人类创造财富的障碍,是引起通货紧缩的始作俑者。银行业的发展,以及更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诞生,让他们找到了绝好的借口,令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弱,直至被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借机清除出了美元货币体系。

令人意外的是,美元逃脱黄金的监督后并没有倒下,而是靠着对石油价格的垄断和铸币税的收入继续雄霸天下。许多人甚至相信,美元就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黏合剂,就像过去的黄金一样。他们天真地认为,美元统治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之所以如此根深蒂固,不仅是由于战后美国的一强独大,更重要的是与美联储在货币管理中所表现出的非凡的娴熟技巧有关——在美元最强势的时候,《纽约时报》甚至刊登出这样的文章:“当我们拥有格林斯潘时,谁还会需要黄金?”

这种看法无疑是肤浅的。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曾幽默地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当上帝同格林斯潘同时站在人类面前时,人类是该信任上帝呢,还是该信任格林斯潘和美联储?

自从被无节制发行的纸币诞生以来,黄金在与狂妄的人性对抗中似乎总是处于下风,但惩罚性的报复随即而来——纸币泛滥导致的过度投机和货币币值的剧烈动荡让那些对黄金有所诟病的人们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恐慌最终将证明这一点,这场人类经济史上最大规模的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都面临着同样棘手的问题:由于全球经济集体陷入危机,各国的GDP很难像过去一样在货币的泡沫中增长,剩下的办法只能靠增发钞票来救市。于是,美国推出了天文数字般的救市计划,仅第一笔出手就高达7000亿美元。随后,欧盟也祭出了2.2万亿欧元的救市计划。中国也不甘落后,推出了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计划。

作为国际货币中的“大佬”,美元的增发无疑是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由于70%的美元都在美国以外的国际市场上流通,增发货币既可以促使美国经济复苏,也可以稀释美国债务。而那些手持大额美国债券的国家,除了无奈地承受痛苦外,并没有一个万全之策可以保证自己的财富不缩水。

这样的过程持续下去,结果会引发“羊群效应”,各国货币将争相贬值。当各国政府举起“看得见的手”乱舞的时候,“看不见的手”就彻底看不见了。这个时候,黄金作为规避与对冲通胀的首选,就会像“乱世英雄”一样横空出世。

2009年9月9日,美国黄金期货价格一举突破1000美元关口,创出1008.2美元/盎司的6个月高点;伦敦现货金盘高涨到每盎司1007.45美元,成功地将“千金顶”踩在脚下。黄金如此受到青睐是受美元走弱和通胀预期的影响,而各国政府在有关刺激经济政策的“退出”策略上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也让人们对未来通胀走势有了更多的担心,进而放大了黄金投资的避险功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对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的忧虑加重,美元走势持续委靡,美元指数2009年初至今已累计下跌了4.1%。

数据显示,为刺激美国经济,美国总统奥巴马已将美国债务提高到了创纪录的6.78万亿美元,高财政赤字下美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复苏及增长?美国政府又是否会面临预期以外的融资风险?怀着这些疑问,人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黄金。

被誉为“欧元之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在20世纪末曾预言:“黄金在21世纪,将会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部分。”当时看来,这是一个大胆且颇具争议性的论断。但在21世纪还没有走过,十分之一的今天,黄金却以“王者归来”之势再次成为人们竞相争抢的“财富庇护者”。

关于脱离黄金约束的法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很早就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实际上,假如我们有完善的管理机构,国王将拥有和上帝一样的智慧,法币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可惜的是,人类永远也没有像上帝一样睿智的头脑。那些“非上帝们”发行的纸币不过是国家向人民开具的借条,如果黄金仍旧被“囚禁”,那么,这些借条永远不会到期。

历史的作用就是对今天或未来有所帮助,本书将通过对黄金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由此引发的重大思考和社会事件为线索,力图让读者客观、冷静地看待黄金这一与人类有着不解之缘的重金属,正确把握黄金在未来资本市场中的脉络和走势,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智慧。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黄金相对干包括强美元在内的所有货币创出新高,如果黄金以更快的速度创造出全世界最持久的牛市,那么你也不应该感到惊讶。经济最根本的力量——供求关系,正在为黄金的升值提供充分理由。

不需要依靠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仅仅是全球金融危机的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黄金进入一场“完美风暴”——寻求货币多样化和资本增值的投资者正在重复自有历史记录以来的长期投资模式,就是吸收他们能够找到的所有金属。

如果全球经济良好,那么黄金会很好。如果全球经济不好,黄金也会表现良好,不过,许多其他东西都会垮掉。

——美国金融家 托马斯·卡普兰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拜占庭金币、第纳尔、英镑,都没有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占据永久的统治地位。当美元或者欧元无法在世界范围内履行支付工具的职能时,黄金也许会再一次充当起终极仲裁者的角色。

——著名经济学家 彼得·伯恩斯坦

◎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阳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它。

——著名经济学家 凯恩斯

◎在没有金本位的情况下,将没有任何办法来保护(人民的)储蓄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将没有安全的财富栖身地。

——美联储前任主席 格林斯潘

◎黄金在21世纪,将会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部分。

——“欧元之父” 罗伯特·蒙代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金诱惑(世界上最保值货币秘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阮崇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30650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21.9
丛书名
印张 15.1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8
16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