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中国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客家人是中国汉民族的一支稳定而又独特的民系,他们是西晋末年、唐朝末年和南宋末年为躲避战乱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本书对客家人的历史渊源,迁徙和形成,对客家民居、饮食、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客家方言、山歌、客籍华侨,著名客家人物以及客家人精神世界等各个方面,作了全面详尽的考察和简明扼要的介绍,对客家民居及其特点,对客家文化习俗都有全面、准确、生动、具体的描述。

内容推荐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稳定而又独特的民系。公元4世纪初,他们为躲避战乱而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逐渐在南方一带扎根,开始安家立业、繁衍生息,并渐渐形成自己的方言、宗族文化和各种习俗。

目录

第一章 客家人——汉族的独特民系

 一 客家人及其分布

 二 客家先民的历次大迁徙

 三 与南方土著民族的融合

 四 客家民系的形成及其界定

第二章 客家村落和宗族社会

 一 客家村落及村名

 二 南迁,强化了客家宗族观念

 三 宗族社会及其制度

 四 宗族社会的功能

 五 客家宗族社会的变迁

第三章 客家传统民居文化

 一 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

 二 客家传统民居的特点及社会功能

 三 客家传统民居探源

 四 客家民居的发展变化

 五 客家传统建房习俗

 六 乔迁新居习俗

 七 石旗杆和风水林

第四章 客家饮食文化

 一 客家风味菜肴及其由来

 二 米粄,浓浓“客味”的民间糕点

 三 客家岁时食品

 四 客家待客礼俗

 五 多彩的饮茶文化

第五章 客家岁时节日文化

 一 春节:祭祖、贺年、吃七样菜

 二 元宵节:祠堂上灯、烧火龙

 三 天穿节:糯米煎粄补天穿

 四 清明节:扫墓挂纸、吃艾板

 五 端午节:悬艾、挂藤、花草浴

 六 中秋节:吃芋、剥柚、拜月光

 七 冬至节:打粑、酿酒、晒姜干

第六章 客家人生礼俗

 一 古朴有趣的婚礼

 二 客家产育礼俗

 三 隆重热闹的满月酒

 四 命名习俗

 五 奇异的二次拾骨葬习俗

第七章 客家信仰崇拜

 一 自然崇拜

 二 祖先崇拜

 三 围龙屋内外的民间诸神

 四 地方神灵崇拜

第八章 勤劳、聪慧的客家妇女

 一 刻苦耐劳似“铁汉”

 二 勤劳节俭的良母

 三 聪慧过人的巧媳妇

 四 客家妇女,温柔贤淑

第九章 客家话——客家民系的文化标志

 一 客家话的形成

 二 客家话的语音

 三 客家话的词汇特点

 四 客家话的语法特点

 五 俗语、谚语、歇后语

第十章 客家山歌特出名

 一 “山歌一唱心就开”——客家山歌的内容

 二 比兴、双关、重章叠句一客家山歌的表现手法

 三 高亢、悠长的客家山歌曲调

 四 新兴的梅州山歌节

 五 客家山歌剧

第十一章 海外客家华侨及侨乡习俗

 一 出国过蕃习俗

 二 侨居海外生活习俗

 三 华侨社团及其作用

 四 侨乡风情

第十二章 著名的客家人物

 一 政界人物

 二 军界人物

 三 文化界人物

 四 体育界人物

 五 科技界人物

 六 工商界人物

第十三章 客家精神

 一 开拓进取

 二 艰苦奋斗

 三 崇文重教

 四 包容宽恕

 五 爱国爱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中国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丘桓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32433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81.1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4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