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扩大供应规模,保障民生,是我国现阶段重要的政策目标。而保障性住房的产业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住宅产业化是指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
孟建民与龙玉峰主编的《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政策标准配套建设与居住空间高效利用研究》的三大特色:全过程研究、工法对接、成本控制。作为《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标准化系列化设计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内容涵盖了保障性住房的标准化设计、精细化设计、工业化设计、绿色设计以及全过程信息化设计(BIM),提升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质量,控制了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并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目标。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为深圳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尽微薄之力,也希望通过本书的指引,提高深圳市保障性住房产业化的整体建设水平,提高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性能,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
孟建民与龙玉峰主编的《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政策标准配套建设与居住空间高效利用研究》分上下两篇,上篇以调研为基础,从保障性住房政策及技术标准、配套建设、功能需求与空间利用等三个方面入手,尝试总结出一套指导保障性住房设计的标准体系。上篇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史,思考未来保障性住房的发展趋势,总结深圳市可以借鉴的发展途径;其次,结合深圳市保障性住房的发展现状,针对本地区的产业化提出了多层面的建议;最后,总结本次的研究成果,提出具体的设计要点和设计原则。
下篇主要从保障性住房模块化工业化、BIM技术的应用以及全过程成本控制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保障性住房模块化与工业化的研究中,提出了模块化的设计体系,形成了适合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标准化设计方法,并通过对比分析,对深圳市保障性住房的工业化工法体系进行了评价与选型;在保障性住房BIM技术与应用研究中,通过对深圳市保障性住房“BIM标准化部品库”以及“BIM户型模型库”的建立,初步搭建了一个BIM标准化信息平台;在保障性住房产业化全过程成本控制研究中,通过分析影响产业化保障性住房成本增量的因素,提出降低保障性住房建造成本的技术措施,并总结了产业化保障房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方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2.1 保障性住房政策及技术标准建议方面
1.2.2 保障性住房配套建设调查研究与配置建议方面
1.2.3 保障性住房居住功能需求与空间高效利用方面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跋
1.4.1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政策及技术标准发展
1.4.2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配套建设发展研究
1.4.3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居住功能需求与空间利用理论与发展现彬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保障性住房政策以及技术标准建议
2.1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新加坡各地区的政策调研比较
2.1.1 建设政策的核心价值观分析
2.1.2 保障房的规划选址特点
2.1.3 保障性住房供应方式与资金来源分析
2.1.4 保障性住房建设方式的比较
2.2 促进保障性住房及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及技术标准的定位
2.2.1 面向产业化倾斜的政策引导
2.2.2 结合产业化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标准支持
2.3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产业化政策组成模式分析及建议
2.3.1 保障性住房产业化政策组成模式分析
2.3.2 保障性住房建设全过程的政策支持建议
2.4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产业化技术标准分析及建议
2.4.1 现有产业化技术标准的分析
2.4.2 针对保障性住房产业化技术标准的建议
2.4.3 保障性住房规范标准图集的分析与建议
2.5 小结
第三章 保障性住房配套建设调查研究与配置建议
3.1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配套建设现状调研
3.1.1 深圳市住宅配套建设政策分析
3.1.2 保障性住房配套建设现状调研
3.1.3 公共租赁住房社区居民对配套的需求调研
3.1.4 安居型商品房社区居民对配套的需求调研
3.2 现有保障性住房配套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保障性住房配套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不足
3.2.2 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3.2.3 开发商对居住者的需求考虑不足
3.3 深圳市保障房配套配置建议
3.3.1 保障房配套的配置原则
3.3.2 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及规划布局建议
3.3.3 公共租赁住房社区配置设施建议
3.3.4 安居型商品房社区配套设施建议
3.4小结
第四章 保障性住房功能需求与空间利用建议
4.1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居住功能需求调查研究
4.1.1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发展概况
4.1.2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设计规范标准总结
4.1.3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使用现状与需求调研
4.2 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高效利用研究
4.2.1 活动空间精细化设计
4.2.2 储物空间精细化设计
4.2.3 空间的复合利用
4.2.4 空间的可变性设计
4.2.5 空间的适老性设计
4.2.6 空间的安全性设计
4.3 空间高效利用设计要点总结
4.3.1 户外活动空间精细化设计要点
4.3.2 户内活动空间精细化设计要点
4.3.3 储物空间精细化设计要点
4.3.4 空间的适老性设计要点
4.3.5 空间的安全性设计要点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政策与技术标准层面
5.1.1 政策技术指标建议方面
5.1.2 工法技术标准建议方面
5.2 配套建设层面
5.2.1 配套建设功能建议方面
5.2.2 配套建设标准建议方面
5.2.3 配套建设规划布局建议方面
5.3 住房功能与空问利用建议方面
5.3.1 户型优化及提高空间效率建议方面
5.3.2 保障性住房的精细化设计建议方面
5.4 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