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蓉城之恋
内容
编辑推荐

贾飞编著的《蓉城之恋》以乡下青年魏来到成都工作的经历为主线,其他几名“80后”的买房经历和恋爱故事为辅线,叙述“80后”青年在成都的拼搏经历,展现这个特定时代“80后”的“中国式彷徨”的同时,也弘扬成都城市精神和新一代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并对成都的名胜古迹、风景秀色进行展现,展示“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内容推荐

贾飞编著的《蓉城之恋》以乡下青年魏来到成都工作的经历为主线,其他几位80后的买房经历和恋爱故事为辅线,其中他们的爱情都与住房有关,也因为住房问题,接受了生死考验。魏来大学本科毕业后,因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压力太大,无奈回到成都一家报社上班,遇到同事张川川、于飞龙等朋友。张川川想和女友结婚,为了得到岳母的认可,花光了家里的积蓄首付了一套房子。有房之后,张川川与女友关系稳定,正当两人准备装修新房结婚时,张川川却因工作失误被单位开除,其父亲此时又生病住院,经济陷入困境,再也无力偿还房贷,女友无奈与检察院官员结婚。魏来,在成都工作,虽与女友相依为命,但终究无力首付住房,两人仅能住贫民窟,生活艰辛异常。正当魏来准备放弃女友,不想耽搁其人生,选择和平分手时,他竟意外出版了一本长篇小说,成为畅销书,获得一笔巨款。丁伟因想出名挣钱进行炒作,终因名声扫地,妻子也离他而去,万念俱灰的丁伟便跑到锦江大酒店自杀……

目录

第一章 今夜请让我发光

第二章 一条沧桑的河流

第三章 光明在远方

第四章 爱与恨的纠缠

第五章 来生彷徨

第六章 婚姻是一杯毒药

第七章 悲惨的房奴日子

第八章 一场游戏一场梦

第九章 别了,颓废岁月

试读章节

冬天悄然过去,寒冷再也没袭击这个多情的城市,成都的一切变得暖和起来。

深夜时分,窗外满街灯火,魏来蜗居在与朋友搭伙的出租屋,静静地坐在台灯下面,正写一封信。这封信,他写给自己。

亲爱的魏来:

见字如面。

很久没给你写信了,只是因为近来太忙,事情太多,再加上也不知道写什么好。毕竟来成都这么久,也没混出个什么名堂,总感觉很寒酸,更无颜见父老乡亲和亲朋好友。见谅,亲爱的,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错。

最近,喜欢看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书。偶然,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井冈山一带有一种能闪闪发光的树,当地人称它为“灯笼树”。它是一种常绿阔叶树,每逢晴天的夜晚,树上荧光点点,发出耀眼的光芒。

前段时间,在同事电脑桌面上看到一段视频,俞敏洪说,我们都应该做一棵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是的,我想做一棵树,一棵在成都发光的树,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人们也能看到我。

大约一年前,我从大巴山深处出发,踏上开往成都的火车。那时,我忐忑不安,有些后怕,还有一丝紧张。确切地说,成都对于我而言,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只是儿时读《三国演义》,零星记得那是蜀汉的都城,那里有武侯祠,那里有诸葛亮指挥千军万马的影子……

火车上,我看着窗外的故乡——巴山巍巍,渠水泱泱。是的。亲爱的,我将离开故土,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在那里,我将生根、发芽,然后结出丰硕的果实。

尽管我知道,在北京、上海,我没能让自己发光,甚至很狼狈。但是,亲爱的,我并没有放弃希望。抱着对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美好期望,我再次鼓起勇气出发了。我知道,在这里,我得再次振作,也满怀期待。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来成都已将近一年。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领域,我做着有些陌生但又似乎熟悉的工作。每天早早起床,很晚睡觉,与白领、老板、领导打交道,与炒饭、面条、米粉“套近乎”。看书的时间少了,做事的时间多了。懒散的心情没了,紧张的情绪滋生了。是的,尽管日子很苦,压力很大,但还得鼓起勇气去面对。我要不断地学习,掌握文字处理技巧、采访手段,以及人际交流技巧,然后好好消化它们。

记得雪莱曾说过,冬天来了,春天离我们还会远吗?

我固执地相信,光明就在远方。春天就在人生的下一个路口。我正在向它赶去。

近日,达州的一朋友来成都。他是一位作家,在上世纪80年代成名,其后在文学圈悠闲混了一辈子。夜里,他请我吃饭,并介绍了一些朋友给我认识,托付他们照顾我。饭桌前,这些成功人士举止淡定、自信、从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从他们的脸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明天。

饭后,朋友拍了拍我的肩膀慈祥地说:“魏来,你在成都好好混,未来会是你们的!”听到这话,我似乎一下来了精神,仿佛就真看到了阳光灿烂的景象。

深夜,没有外出,待在朋友和我共租的房间里,冷风徐徐,思绪万千。打开窗户,遥望苍穹,星星在闪烁,在跳跃。这时,手机信息的铃声响起,我打开一看,是远在乡下的母亲发来的短信,“儿子,要坚持,不要怕困难。真失败了,就回家,家里有我们!”

看着这短信,我泪流满面。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魏来,你要坚强。你是一棵树,成都,今夜会让你发光!”

魏来

2010年3月

魏来写完信,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钟,时针已指向11。他虽然感觉很累,但是却睡不着,也没有洗漱,就躺在床上胡思乱想。  P2-4

序言

其实,这部小说的故事和情节,早已经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么真实。我想,可能这次我又只能算是一个记录者,在记录这个时代的现状,它们也许会成为后来文学者研究的资料,也许不会。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人一生中,所追求的无非就是幸福、自由和健康。但是,我们很多人却异常迷惘,异常苦闷。一个好朋友,也算是亿万富翁吧,常常给我打电话,居然绝口不谈经济和钱财,而是不厌其烦地和我谈文学。

这位朋友,昨天晚上又给我打电话了,从晚上10点一直聊到零点30分。电话接得我有些疲倦,但朋友却精神抖擞。他通过电子邮箱给我发了一篇自己最近写的散文,让我看看提提意见。

另外,他的一篇短篇小说在某杂志发表了,这富翁便把好消息告诉了他所有的朋友,其高兴欢乐的劲儿,就像一个孩子。

与这位朋友有些不同的是,我身边有一位远房亲戚,小学都没有毕业,却通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在煤矿行业打下了基础,拥有了3座煤矿,资产上亿。但每一次我和他一起吃饭,在酒桌上,这位亲戚却显得异常不自在,“领导,我喝六杯,您喝一杯。”“领导,我喝一杯,您随意。”“领导,那事您多关照。”……

是的,一年中他几乎每一天都在酒桌上度过,陪酒,陪玩,买单,这就是他的生活。有时想想,这样的生活没什么意思。挣一辈子钱,就一辈子在酒桌上挥霍。见到官员低声下气,见到领导点头哈腰,见到上司溜须拍马,见到同行咬牙切齿。

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生活?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自由和独立?我十分不敢苟同。

还有一位关于领导的故事。30年前,这领导还是机关食堂的一名伙夫。当时,市长到他所在的机关检查工作。喜欢文学的他。便写了一篇文章投稿到了当地的日报。第二天报纸就刊登了这篇文章,或许是他运气好,当天市长恰好翻开了报纸,看到了这篇文章,市长很高兴,觉得这小伙子是个人才,便将这小伙子调到了政府办公室上班。

后来,这小伙子被下派到某局做了一把手,也就成了领导。自从当了领导,这人一下就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了。每年,他都会办生日宴,大收红包。最近一两年,他退休了。他在退休前,再次办了一场宴请,也像往常一样订了100桌。但是,结果却令他很是感慨。当天前来贺喜的宾客,居然没能坐够两桌。前后的落差,让这个领导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人走茶凉!

这些故事,不得不引起我的思索。曾经,孔子的弟子问他,军队、粮食、信仰,这三者如果去掉两样,那么最终留下的会是什么。孔子说,一定不能丢弃信仰。

现在的人似乎缺少了信仰,缺少了梦想。大家变得盲目而不知所措,几乎所有人都一窝蜂似的去追求经济价值。但在追寻的过程中,很多人却迷失在了无边的人海,就像一具躯壳,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直到最后老死,化成云烟,什么也没留下。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和一个广告客户吃饭,当然也少不了领导。饭到中局,便是大家敬酒。座位上有一位级别很高的领导,便是众人敬酒的对象。这位广告客户,便推了推我说:“小贾,快去敬领导吧,大家都在敬呢!”

“我不喝酒,再说他又不是我的领导,八竿子打不着边儿的关系,我为何要去敬他酒呢?你又不是没看到,他喝一小口,人家都要喝一杯;还有,敬了他一杯,其他朋友敬不敬?肯定也要敬了。这一桌下来,十多杯白酒,凭我的酒量,肯定会醉,还伤身体。”我说出了自己不敬酒的理由。

“小贾,你不随潮流,大家都在敬酒,你却闷头吃自己的,看来以后很难进步。”广告客户顿时对我产生了异样的看法,她认为我跟不上大流,以后不会有大作为。

对于她的说法,我不置可否,也懒于和她争论。因为,这世上很多事不一定是靠敬酒完成的,也不一定每个人都得靠陪吃进步。或许正是由于当晚的我不敬酒,才会助推我以后不必违心敬酒的成功。谁能说得准呢?

基于上面这些现象和原因,我开始觉得自己有必要写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的主题,就是梦想。是的,儿时的我们天真可爱,对世界充满好奇,大家都曾有过美好的梦想。但一旦长大了,成年了,我们却把这些梦想,丢进了垃圾桶里,让它腐烂、发霉。我们就像迷失在黑夜里的孩子,躲在灌木丛中,再没有勇气去寻找光明。

我想。读者看了这部小说,或多或少能有所体会。因为,它通过几代人的故事、不同阶层的人生命运,让大家明白或感受到,我们是不是已经失去了什么。

同时,我也希望这部小说能够让读者清醒,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了梦想,去坚持努力呢?哪怕前路充满荆棘,曲折坎坷,但是我们都不能放弃。因为,人的一生太过短暂,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赵宝刚执导的《北京青年》表达了一个主题,那就是再回去经历一次青春。那么,我想这部小说或许就是让还在迷惘的读者,能够再去为梦想奋斗一次,坚持一次。

因为在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曾经埋藏着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如果在短暂的人生中,被各种原因所干扰,而未能实现,那么一切都会化为烟雨,变作尘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蓉城之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411545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201408295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9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