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荒野求生(华为精英驻外手记)
内容
试读章节

阿联酋在20世纪70年代才脱离大英帝国的保护宣告独立,它由七个酋长国联合而成,其中最重要一个是以奢华闻名于世的自由港迪拜,另一个则是钱旦和老王此行目的地——阿布扎比。汽车奔驰在连接迪拜和阿布扎比的沙漠公路上,天空与大漠的边际一轮红日那么沉静,接他们的同事开始介绍阿联酋人的幸福生活,他说生于斯长于斯的“Local”们享受着近乎完美的社会福利,例如一出生即有一笔无息贷款帮助人茁壮成长,例如大疾小病均可以获得免费医疗,例如要结婚了还可以得到政府赠予的房产,甚至说这里的跑马场头奖常常是百万现金,下注却是免费。不过,要成为阿联酋的“Local”可不容易,得连续合法居住不少于二十年。阿联酋人口超过四百万,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外籍人士,既有不少来自南亚、中东邻国的劳工,又到处是金发碧眼的欧美面孔,这些年生活在此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龙蛇混杂,做什么的都有。

阿布扎比虽是一国之都,却格外清静,城内治安出乎意料地好。伟通公司的办公室和宿舍同在一栋三层小楼里,一楼是办公室和食堂,楼上两层是宿舍,生活和工作彻底纠缠在一起。钱旦在小楼顶层的房间里住了一个星期,钥匙不再是必需,因为院门总是到深夜才锁上,锁上了以后也可以轻松翻墙而人。最初的时候有些不习惯,但看到周围几个院子也是日不闭户,看到住在二楼的一个单身女孩房间也总是门户大开,他也就很快学会享受这份安全感了,连自己的房门都懒得去锁了,即使笔记本电脑总是放在桌上。在阿布扎比的日子里他感受着初到海外的种种新奇,知道了阿拉伯人的数字其实不是平日里大家所谓“阿拉伯数字”的模样,大家说的“阿拉伯数字”原来是印度数字;发现了街边每棵树下都布放着滴灌用的黑色橡胶管,据说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养活一棵树一年的花费大约是三千美元。他去吃了地道的阿拉伯餐,虽然与中国菜相比它们太粗糙,但烤羊肉依然是他的最爱,用鹰嘴豆制成的胡姆斯酱成了他的新宠,各式各样的开胃菜和沙拉吃起来也算不错。他们还去参观了建设中的阿拉伯皇宫酒店,据说它比迪拜的七星级酒店还要多一颗星,不但很奢华,还很高科技。

新奇归新奇,他们毕竟不是来旅游的。此行阿联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一个迟迟不能关闭的项目,在机关不时收到现场项目组转回来的关于ES项目VA产品的客户投诉、资源申请,老王作为总部VA产品的服务主管,此次是亲自出马来现场办公了。

他们去拜访ES客户,希望推动项目验收。虽然现场项目经理阿杜一直抱怨负责此项目的客户主管老莫,说他刁钻刻薄,脑子里绝不相信双赢,只把尽量占供应商便宜当作唯一目标,但钱旦相信老王能搞掂。他认识老王时还在昆明办事处工作,老王还是公司技术专家的角色。一天晚上某客户设备出现故障,出了通信中断的事故,钱旦在现场向在深圳总部的老王求助,老王问了几句就断言:“和我们设备没关系,肯定是客户把他们某某设备的某某数据做错了,你把电话给他们。”钱旦把电话递给身边一位客户主管,就见那位客户主管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然后去找他们的工程师去了。片刻后,那位钱旦平时小心哄着的客户走了回来,把电话还给他,脸上一半欣慰,一半悻悻然,“刚才打电话那人是你们公司谁?脾气真大,劈头盖脸地把我骂了一顿。不过他说得很对,故障已经恢复了,伟通公司牛人多哈!”

钱旦在ES公司会议室等待时望着走廊里的人来人往,阿杜介绍说:“你们看那些穿西装打领带、皮鞋擦得锃亮的就是外地到阿联酋来打工的,穿白袍戴头巾、脚上拖着拖鞋的就是‘Local’。”

老莫进来了,他大名叫穆罕默德,最普遍的阿拉伯名字,来自巴勒斯坦,是穿西装打领带的那一类。

老莫问:“你们公司现在有多少个3G项目在交付?”

老王答:“十个左右吧。”

老莫又问:“你们有多少人在做VA产品?”

老王想了想,往大了说:“有一两千人吧。”

狡黠的笑容在老莫脸上一闪而过:“你们看看你们在ES项目现场才多少人?你们认为ES不是你们的重要客户?一千除以十等于多少?你们至少也要有一百人在我们这里,否则怎么可能启动验收?”

老莫水银泻地地痛数伟通公司的各种不是,拜访不欢而散。钱旦想老莫的“不欢”只在脸上,这就是他心里想要的效果。他们的“不欢”只在心里,脸上还得堆笑。走出ES公司大门,阿杜说:“告诉过你们这人变态吧!”

老王瞪了阿杜一眼,开始往国内打电话。

一夜不眠。

他们在办公室细致研究项目计划,回溯遗留问题和风险列表。老王有些恼怒,“这合同怎么签的?你们答标的时候怎么答的?对客户的所有需求全部是FC(完全满足),这几条怎么可能实现?做不到的!你们这不是乱承诺吗?”

当地市场部支持项目交付的客户经理叫陈永生,广西人。他讲话时夹杂的英语发音比普通话发音还标准,“红军叔叔爬雪山过草地为什么不吃巧克力要煮皮带?王总,我们现在就这江湖地位,挑剔不了客户,得先拿到合同啊!”

陈永生停顿了一下,继续认真地说:“公司说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那还不得先不顾一切争取到服务客户的机会?要等产品完全成熟了才敢答复‘满足’,连合同都拿不到,服务客户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去以客户为中心啊?”

虽然钱旦觉得他话里的逻辑似是而非,但道理也对,任何业务策略的对与错一定离不开其历史背景,脱离当时当地去追求完美未必是更佳选择。伟通公司也好,中国人也罢,在海外市场上都是后来者,现在这个历史阶段,为了抢占别人的山头只能把姿态放得更低。

2005年的伟通,愿意在合同签署后仍把精力投入在项目交付阶段的客户经理不多,但陈永生很认真,他马不停蹄地从迪拜赶到阿布扎比,整个晚上都在会议室和大家讨论,甚至忘了松一松领带。

拂晓时,众人突然听到咿咿啊啊的广播声,钱旦问:“什么声音?学校做早操啦?”P11-14

书评(媒体评论)

我希望年轻人,放下人云亦云的浮躁与作秀,用点实在精神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谁才是这个世界脊梁。百年以来,我们中国人说的多,做的少;批评的多,建设的少;指责别人的多,自己力行的少。希望年轻人能看到这段文字,悟通这样的感觉,沉下心来,做点实事。

——任正非

什么是伟大?“伟大是坚持,伟大是坚忍不拔;伟大是管理自己不是管理别人。”什么是熬?“熬是一种直面问题,不逃避的精神。”

——冯仑

真正改变世界的一定是年轻人,大家说阿里巴巴在做互联网金融,但真正改变这个市场的不是马云,而是那帮年轻人,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改变这个世界。

——马云

团结的精神、合作的精神,把自己放低看重每一个人是成功的前提,你个人的能力比起团结合作的精神来说不重要。

——潘石屹

目录

正文

序言

2012年7月14日,星期六,法国国庆日。

我和几个同伴一大早就藏在了卢浮宫里。卢浮宫太大,计划了半天时间只能是走马观花。我们看了三件镇馆之宝:维纳斯、蒙娜丽莎和胜利女神。这三位美女中一位断了胳膊,另外一位没了脑袋,但她们仍是西方世界美的象征,也是卢浮宫的骄傲。我完全不懂得绘画,仍然在一间间油画展厅里倘佯,一幅《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令我驻足,凝望画上精彩,凭吊一代枭雄登峰造极的那一天。还有一幅画上是个小女孩为一位劳作的老者举着蜡烛,本来我已走过,一位站在画前静静欣赏的女士用充满遗憾、饱含急切的语气轻声喊道:“不要错过这一幅啊!拜托!”我走了回来,果然被它光影间的栩栩如生所折服。我们拿着博物馆印制的地图,对照上面算是官方推荐的名作标注找来找去,几次路过埃及馆时我都心弦一动,只是微微一动,就想着时间太紧张而没有停下脚步,没有多看一眼那些来自北非古老国家的熟悉又陌生的文物。

午后出了卢浮宫,经过小凯旋门,在杜勒丽花园的草坪上吃了午餐,然后往香榭里舍大街、凯旋门方向去。法国人每年都要隆重纪念象征自由和革命的7月14日,巴黎每年都要用香榭丽舍大街的阅兵和埃菲尔铁塔的焰火来装点这一天。我走到协和广场时为了庆典而聚集的人群尚未散去,身着礼服的军人随处可见,我一眼就看见了广场上那座纪念碑,那座从埃及来的方尖碑。六年前我在卢克索神庙前的夜色里遇见过另外那一根,知道了它们本是一对,这一根背井离乡,从尼罗河畔来到了塞纳河边。只是,法国人怎么给它涂了个如此浮华的金顶?我站在那里,站在巴黎广场的和谐里,远远望着孤独的方尖碑,开始惦念开罗。埃及动荡的局势是否已快平定?尼罗河是否已经恢复了它的波澜不惊?周末的夜色里,迈阿第大街小巷上那些若隐若现的笑脸是否一如既往?

2011年以来,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这些国家的名字一个接着一个变成了新闻里的热门词,阿拉伯世界的变化来得如此突然。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当看到电视中的种种乱象,看到网络上的各式评论,我总是从心底里抱不平:“不,这个世界并不属于穆巴拉克、卡扎菲、巴沙尔、萨利赫,更不会属于萨科奇、奥巴马和普京!”我相信尘归尘土归土以后,突尼斯的西迪布塞仍然会是浪漫的蓝色小镇,白色茉莉花只是扎成小束别在小镇男人们耳廓的装饰;开罗解放广场是藏着木乃伊和图坦卡蒙黄金面罩的博物馆,是夜色里有着魅惑光影的尼罗河和河滨路上招揽游客的旧式马车;的黎波里的绿色广场只是喧嚣夜晚里阿拉伯水烟的迷香;也门的萨那是蜂蜜、咖啡与卡特叶的协奏,是明月和弯刀的辉映;叙利亚的哈马只是古老的水车之邦,那里有着令人难忘的美味冰淇淋。

我所在的这家公司这几年越来越无法低调,既是因为它自己走出单一电信运营商市场,更主动在企业市场、手机等消费者领域拓展业务的必然,亦有树大招风的被动。满世界在讨论它的狼性、神秘;机场、车站的书店里到处可见高谈阔论关于它的领袖与管理的书籍;美国人更是不厌其烦地将美国的网络安全与两家中国公司联系在一起,没完没了地否决、质疑、调查、昕证。我加入这家公司已经超过十三年,身边所遇见的只是一张张青春的脸,他们质朴又纯真、随和又倔强,他们来自中国的东西南北、大城小镇,他们行走在世界各个角落。我相信二十年后再回首,他们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是中国企业和“企业人”走向世界的亲历者,是他们自己的创造者。

时间是个固执的老人,记忆是个任性的孩子,你想忘记的常常被深深雕刻,你想记得的总被悄悄抹去。距离我第一次踏上中东北非土地已经有八年多了,有一日在香港机场遇见个熟悉面孔,我知道自己一定认识他,他一定曾经是我身边的同事,在阿拉伯人的地盘上待过。可又是那么陌生的一张脸,我怎么也记不起来他的名字,记不起来我们是在何时、何地,一起喝过酒还是一起吵过架。那一刻我想,要么翻出当初的笔记写一本书吧!

其实,这本书的第一个字是八年前写下的。它源于那些年我在各个机场的候机厅、飞来飞去的飞机上、辗转颠簸的路途上写下的游记,一开始只是随手写心情、写风月。后来,加上了我和我的同事、朋友们所经历的小小故事,加上了关于青春、行走和奋斗,关于这个时代普通中国人在世界上存在的一点点记录。再后来,它就变成一本小说了。既是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其实,对于要不要完成这本书我有过很多顾虑。直到2013年看到公司老板讲的这么一段话:“我们要想到几百年来,从欧洲到亚洲的航道上,不仅长期经历海盗的袭扰,而且在风暴中的沉船超过三百五十万艘。想想我们的丝绸之路,并非丝绸铺成的路,其中包含了多少艰难困苦,忍受着多少干渴、劫匪的肆掠、沿途累累的白骨?没有这些海上马车夫的牺牲就不会有今天欧洲的繁荣;没有那些冒险西行,穿着草鞋、布衣的中国先辈,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开放、富强。我们今天同样会碰到今天的困难,我们不因困难而止步,为什么不可以潇洒走一回呢?我们诚实,我们向上。在前进的路上,不要忘了任何一个默默无闻奉献过的人。”

致这些年在路途遇见的每张笑脸和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内容推荐

令狐无忌著写的《荒野求生(华为精英驻外手记)》书源自网络,正疯传于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间。作者以13年工作经历展现了华为精神!华为的驻外员工在17个北非及中东国家“开荒”,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土办法挑战思科,一战就是15年!他们用生命来诠释人才是一个公司最大的财富!主人公钱旦作为公司的驻外高管,在与世界IT巨头的领土争夺战中,积累的职场经验无比震撼!在《杜拉拉升职记》之后,职场小说的又一巅峰之作重装登场!

编辑推荐

令狐无忌著写的《荒野求生(华为精英驻外手记)》是华为海外员工开拓市场、大战思科实录战胜IT巨头,成为NO.1的另一个华为秘密;IT企业中疯传的职场生存法则。

18次驻外公司遭炮火袭击,九死一生,有同事因劳累竟死在工作岗位!揭秘中国第一家被美国以“国家安全”名义拒绝进入市场的民营企业的成功关键一—人才是企业最大财富!

微软、新浪、联想、小米等行业巨头内部员工疯狂传阅——这不仅是一本驻外工作手记,更是一个野蛮生长、成为职场精英的切身感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荒野求生(华为精英驻外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令狐无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51072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2014147647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