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规矩(做讲原则知敬畏敢担当的干部)/勤政善政廉政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赵敏编著的《规矩(做讲原则知敬畏敢担当的干部)/勤政善政廉政书系》以讲规矩、崇规矩、立规矩、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六个板块来细分,各部分既有内在逻辑联系,又独立成章,这样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方便;每一章每一节,案例全新,故事引人入胜,文字既说理又说事,浅显易懂。本书可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党的建设教育活动、四个全面学习活动辅助读本,也可作为单位开展廉政教育、反腐教育、作风建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首选教材。

内容推荐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规矩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规矩是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若干个场合讲到规矩,不使用法律法规、党内成文纪律和不成文传统等说法,却使用了规矩这个通俗易懂的词汇,别有意味,也更有震慑力。赵敏编著的《规矩(做讲原则知敬畏敢担当的干部)/勤政善政廉政书系》从讲规矩、崇规矩、立规矩、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六个部分,各部分既有内在逻辑联系,又独立成章,为读者阅读提供方便;每一章每一节,案例全新,故事引人入胜,文字既说理又说事,浅显易懂,力求平白朴实,刀刀见血。规矩,无疑正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新常态;讲规矩,也必将是一个优秀党员干部的新韬略!

目录

序言: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新韬略

第一章 讲规矩:廉政建设关键词

 规矩是文明的表现,不因利益废规矩

 有权不可任性,天马行空迟早出问题

 干在实处,总抄近道反而会误入歧途

 规则不能被游戏,明规矩要打败潜规则

 团结怎么能变成结团,决不能搞小圈子

 有令必行,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规定不加试行二字,原则上等于没原则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

第二章 崇规矩:心中有畏守底线

 举头三尺有神明,有敬也应有畏

 不忘初心,路走得再远也不走偏

 不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

 重言诺,任何时候不越轨、不越界

 百姓谁不爱好官,恪守道德规范

 敬畏法度,就不会被请去“喝咖啡”

 当不得“老虎”,更做不得“苍蝇”

第三章 立规矩:心中有度成方圆

 “不能干什么”比“能干什么”更重要

 从“六不”规定到“八项规定”

 规矩不是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管好身边人

 建章立制是为了解决问题

第四章 懂规矩:心中有位做表率

 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觉

 心中有党,做到“五个必须”

 听从召唤,做到“四个服从”

 不知者才怪,让规矩入脑入心

 良好形象,从懂规矩开始

第五章 用规矩:心中有戒能执行

 “高压线”要真正通上“高压电”

 制度上墙更要下墙,规则要抓细抓实

 给下属戴上紧箍咒,用制度约束行为

 破窗效应——规矩在于严格执行

 热炉法则——违规就要付出代价

 用检查促进规则的落实

 用规矩就要按程序办事

 敢担当与讲规矩并不矛盾

第六章 守规矩:心中有民有作为

 规矩是从政最可靠的“护身符”

 处理“三个关系”,不是个人有主见、有个性就要说了算

 实现“四个转变”,有所不为更要有所作为

 顺利过“五关”,不成“围猎”对象

 久久为功,守规矩要守到底

 为带头守规矩的干部点赞

附录1:习近平同志论规矩

附录2:中外名人论规矩

试读章节

前推一个星期,12月14日,在泰国大皇宫,世界上最长的精美壁画前的一排栅栏被一群中国游客弄倒,当场工作人员与其沟通时,中国游客不认账,大声反驳、争吵,直到工作人员指出现场有闭路电视监控,中国游客才安静下来,不再吱声……

再前推三天,两名中国游客因在飞机上侮辱空姐,致飞机被迫中途返回泰国曼谷机场……直到泰国警方登机将两人带走,同机乘客下机在机场等候。

在二十余天内,仅在泰国就发生这么多与中国游客有关的事件,足以让国人尴尬万分。此类事件,在其他国家也已经发生多起。比如,在被称为非洲野生动物天堂的肯尼亚,每年都吸引近五万名中国游客前去观光。在丛林里或者大草原上,观赏成群结队野生动物的时候,很多中国游客都会冷不丁地问一句“这个好吃吗?”接着会问导游,去哪里能买象牙、狮子牙或犀牛角……令人咋舌的是,有中国游客见到成群的瞪羚,其中一位居然一时起兴,竟罔顾当地法律,想借保镖的枪射杀几只带走!在尼泊尔,2013年9月,一名中国游客回国时,因携带了一些象牙、红木等珍稀动植物制品,被检查站被尼泊尔警察查扣,没收甚至罚款了事。2015年1月,针对在印度国际机场发生多起中国公民非法携带紫檀原木出境事件,印度政府再次强调,珍稀动物和稀有木材属严禁出境物品,凡违规携带或托运出境者,将面临罚款或被起诉……难怪,部分中国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让外国人认为中国人是“有钱没文化”的代表,吵闹、插队、随意拍照和不尊重当地风土人情已经成为中国游客不守规矩的“四宗罪”,严重影响了中国形象。

我们再来看两则与国人表现截然相反的案例。

2001年9月1 1日,在美国上空飞行的四架民航客机被劫持,纽约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华盛顿五角大楼,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五角大楼部分结构坍塌;造成2998人罹难,伤者数以千计。“9·1 1事件”幸存者也是来自上海的陈先生事后回忆,灾难发生当天,他逃出世贸大厦后不到3分钟,大楼就坍塌了。在向下逃跑的过程中,一个楼层出口的大门终于被撞开后,一个约一米宽、按逆时针方向下旋的楼梯出现在人们面前。虽然这是唯一一条通往“生”的出路,但是人们没有蜂拥而下夺路而逃,大家自动把挨着扶手靠里的左侧通道让给老人和女士,男士和青壮年则绕着大圈走。一切井然有序,没有惊慌和喊叫……事后才知道,整个“9·11事件”中,一共有数千人从大楼中步行撤出,没有踩踏,没有拥挤,甚至还给消防员留出了一侧救援通道。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底发生8.8级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日本东北三县岩手县、宫城县、富岛县遭受到毁灭性的灾害。一座核电站、一座冷却塔发生爆炸,据说周围的核辐射超过正常标准90多倍……从当时直播的电视画面中可以看到,在东京人们为了躲避地震袭击,纷纷跑到道路上避难,但如此多的人拥到马路上,竟没有人站在机动车道上,而是有序地站在道路的隔离绿化带上、人行道上,没有造成机动车道堵塞和拥挤。在临时避难场所里避难的人群中,没有一个人在这种公共场合抽烟。当地震结束后,人们离开避难的场所时,地上竟没有任何垃圾,包括一块纸片。地震之后,当地的食品和饮料出现了紧张,许多便利店也遭受地震破坏,但这些便利店仍然在营业,人们仍然是排着长队,有秩序地购买物品。没有出现拥挤和混乱……大难来临,虽然震后到处是满目创痍,但日本社会秩序有条不紊。缺乏食物、饮水,没人抱怨。无论是做什么事情,人们都耐心等待,中规中矩,严格遵守秩序。与此相反,作为邻国的中国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公众盲目抢购碘盐的情况……

P4-5

序言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规矩”一词本来自木匠术语,规矩最早就是指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如果没有规和矩,就无法画出圆形和方形。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规矩这一具有浓郁乡土社会色彩的词汇,至今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标准并引申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者说,规矩已经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既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又包括道德规范、标准礼仪。规矩是整个社会有秩序的运转、人们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规矩对社会上的每个人来讲,都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障。

我们常说,“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这种对规则制度的敬畏与遵从,用百姓的话来说,都是在谈讲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这旬成语,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典故,原来是说一个人纵使眼力见儿再好,技艺再超群,倘若没有圆规和矩尺,就一样画不成圆形和方形,比喻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准则约束,将难成其事。国家有法律法规,村有村规民约,企业有企业管理制度,学校有校规,一个家庭也有自己的家教家规。这足见规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须臾离不开。

人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任何一个人都处在社会群体中生存、发展,这样,也就要求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按照一定的规矩去办事、去处理问题,否则无法达到目的,甚至弄不好还可能受到规矩的制裁。可见,尽管规则的制定是少数领导者的事情,规则的遵守却是包括领导在内的大家的事情。于是,在规矩的制约之下,社会公平有序,文明和谐,生活成本和生产代价大大降低,这样的社会竞争能力还有不大增的?再于是,遵守规矩也成为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种文明。

遗憾的是,当今社会,就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没规矩、不文明现象。许多人不讲规矩、不懂规矩、不守规矩。现代社会诸多问题的产生,也就源于这种规矩意识的缺失。这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也混迹其中,不守规矩!更可怕的是,在一些领导干部、个别高级领导干部身上,根本没有规矩可言,他们“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规矩之外,大玩潜规则,习惯于搞特殊、耍霸道,随心所欲、无所禁忌,特权思想浓厚,官僚习气十足,陶醉于、沉迷于“当官做老爷”,不思党章要求,不讲党性修养,不想群众安危,“不照镜子不洗澡”,这种现象不制止,对一个不懂规矩的党员干部,群众大不了会对其“臭而远之”,但如果有一群不懂规矩的党员干部、领导干部,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就必然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党将不党、国将不国!

如何来应对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他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他还强调,要加强对党员、千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让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这些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如何做人做事为官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规矩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规矩是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若干个场合讲到规矩,不使用法律法规、党内成文纪律和不成文传统等说法,却使用了规矩这个通俗易瞳的词汇,别有意味,也更有震慑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规矩的唯一性,目的就是以此规矩破彼规矩,以明规矩破潜规则!而有了讲明规矩的党员干部,必将培育出按明规矩办事的政府习惯,进而形成崇尚明规矩的社会氛围,那么,一个清明的政治生态必将早曰形成!

规矩,无疑正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新常态;规矩,必将是悬在贪官头上的一把利剑。讲规矩,才不会被请去“喝咖啡”。讲规矩,是从政最可靠的“护身符”;讲规矩,也必将是一个优秀党员干部的新韬略!

本书以讲规矩、崇规矩、立规矩、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六个板块来细分,各部分既有内在逻辑联系,又独立成章,这样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方便;每一章每一节,案例全新,故事引入入胜,文字既说理又说事,浅显易懂,力求平白朴实,刀刀见血。

本书可以作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党的建设教育活动的辅助读本,也可以作为各级各部门单位开展廉政教育、反腐教育、作风建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首选教材,更是每一个团队、组织开展讲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活动的必选读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规矩(做讲原则知敬畏敢担当的干部)/勤政善政廉政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01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2015056059
中图分类号 D262.3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