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商亦有道(长江流域的商事与商规)(精)/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二)》是一套全面介绍长江文化的系列读本。本丛书时间跨度五千年,地域涵盖全流域,力求以人文历史的宏大视角,生动精炼的史话语言,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全方位展示多彩的长江文化,为读者提供完整准确的长江印象。

吴宁所著的《商亦有道(长江流域的商事与商规)》是《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二》丛书之一。对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商道、商事与商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内容推荐

吴宁所著的《商亦有道(长江流域的商事与商规)》是《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二》丛书之一。长江流域自古以来资源丰富、环境适宜,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长江流域成为人口聚集、经济发达之地,而长江流域的商业活动和其中所包含文化也丰富多彩。本书对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商道、商事与商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对现在的商业活动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言

第一章 长江流域的商业初兴

 第一节 长江流域商业活动起源的传说

一 神农氏“日中为市”

二 黄帝时代的商品交易

三 尧舜时代的市场交易

四 大禹开通商路

五 商族的贸易战略

 第二节 商朝和西周时期长江流域的商事

一 商代的市肆与驿路

二 西周“重农重商”的商业管制与江南的最早开发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的商事

一话说楚人重商

二吴越之商业

第二章 秦汉时期长江流域的商事与商规

 第一节 秦至西汉时期的商业管制与长江流域的商业发展

一 云梦秦简中记载的商业管制规则

二 秦汉对大商人的特殊优待

三汉代商事商政

四 长江流域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形成

 第二节 东汉时期的商业管制与长江流域的开发

一 商业之管制放松,逐商利之风日盛

二 卫飒治桂

三 人口南迁带来长江流域地区的兴起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的商事与商规

 第一节 三足鼎立的地方商业

一 北方的战乱与商业恢复

二蜀汉商业日趋活跃

三 东吴经济实力的增长与商业的繁荣

 第二节 两晋南朝——以帝王为首的贪鄙好贾之风盛行

一 奢靡的士族经济

二 石崇斗富

三 紊乱的货币制度

第四章 隋唐五代长江流域的商业活动与规制

 第一节 隋代商政对长江流域开发的贡献

一 隋代商政

二短命王朝的辉煌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商事与商规

一 南北城市各具特色

二集市和草市的兴盛

三 唐代的市场管理制度

四 淮盐产销的监管

五榷茶法的推行

六 飞钱与柜坊——江南与京师往来贸易繁荣的佐证

七 唐代商业道德的树立

八 商人群体意识的萌生与反抗活动

九乱世楚商“郭七郎”

 第三节 五代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五章 宋元时期长江流域的商事与商规

 第一节 宋代长江流域商事新变化

一 盛况空前的江南城市

二坊市制度的突破

三镇市的大批兴起

四 “吏商”与“士商”

五 官榷制度的新发展

六 习俗惯例——商业法的新形式

七 钱荒引来的变革——纸币交子的问世

八 从恤商轻税到“大小法场”的苛税

九 王安石变法的功与过

 第二节 元代长江流域的商事与商政

一 元世祖远见卓识的惠商政策

二 江南造船业支撑元代商贸交通网络

三 江南地区商业城市的畸形繁荣

四 粮食商品化与南粮北调

五受歧视的“南人”

第六章 明清(前期)长江流域的商事与商规

 第一节 明清商政——抑商制度的顶峰

一 明初商政与商法

二 明初江南商贾巨富的起起落落

三 明清商事立法

 第二节 明清官商的商业活动

一 江南盐商

二 传统商业道德模范——守法的徽商

 第三节 明清新风——新型生产关系的萌芽

一 敢为人先的浙江

二 领跑全国的江苏

三 四川自贡盐场的工场手工业

 第四节 明清海禁

一 明清海禁政策

二 被贻误的时机

第七章 西风东渐——清末民国上海的商事与商规

 第一节 晚清民国商事的变动

 第二节 上海开埠迎新机

一 “天朝定例”与“南京条约”

二 海纳百川,中西贯通

三 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端

 第三节 站立潮头的上海工商业

一 各行各业领头羊

二 上海金融业与近代银行法

三 知识产权文化的冲击与借力

四 科学管理树新规

五 新式会计显成效

六 从商帮到商会

七 抢滩大上海——中外商家的垄断与竞争

第八章 商风内化——江鄂川的商事与商规

 第一节 江苏的商事与商规

一 繁华江苏的工商新貌

 第二节 湖北的商事与商规

一 “天下四聚”的汉口镇

二 张之洞在汉的“洋务新政”

三 “偷师学艺”,自创门店

四 以“专利”排斥竞争

五 从“扰乱金融”到自办钱庄的“曹祥泰”

六 “叶开泰”的立店之本

七 有序竞争靠规章

八 突破封锁惠同业

九 顺应新法,以规矩成方圆

十 劝业奖进,走向世界

十一 “金罗汉”验证的诚信

 第三节 四川的商事与商规

一 约法三章,和气兴业

二 洗心革面,仁义济世

三 信用为规,义气为矩

四 钱可通神,官也怕鬼

五 美孚石油的竞争手段

六 两家“同仁堂”的商号之争

七 巴山蜀水的实业救国路

参考文献

后记

总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长江流域的商业初兴

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一北一南两条大河犹如中华民族的父亲和母亲,养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雄浑刚劲的黄河有如一条巨龙蜿蜒于北方大地,在黄河流域培育出古老的农耕文化;奔腾不息的长江则如一条闪亮的缎带横贯于南方大地,或许是这条母亲河太过神秘,时而涓涓细流,时而浩浩汤汤,时而静谧安详,时而狂暴不羁,人们既感恩于她,又对她充满了想象和恐惧,所以才在这一流域的文化里,产生出那么多瑰丽的神话和传说,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与黄河流域典型的农耕文化不同,在长江流域的这些传说和故事中,显露出更多商业文化的印记。

商业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上百万年的原始社会早期和中期,人类的生产能力非常低下,没有社会分工,也没有什么剩余产品,因而不存在商品的交换,更不存在商业。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在公元前10000年左右,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气候开始变得温暖湿润起来,人类制造工具的能力提高,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原始畜牧业、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分工的愈加明显,偶然的产品交换逐渐走向经常化,并出现了专门为交换而从事的商品生产。直到人类社会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经济部门,相应地。也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

第一节长江流域商业活动起源的传说

我国农业起源很早,已知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彭头山遗址(位于今湖南澧县)中,发掘出土了经文物部门测定为9100±120年的稻谷遗存——稻壳与谷粒,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此外,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水稻的植硅石,以及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栽培稻谷的果实,都是对中国长江流域是世界水稻原产地之一的证明。在我国古代史籍中追记了许多远古时代的传说,例如,炎帝神农氏教民稼穑,《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食,食赢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氏乃始教民播种五谷。”意思就是,远古的先民,因为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草木之食、鸟兽之肉,茹其毛、饮其血,这样既不卫生,又不利于消化,所以就很容易生病或中毒。于是神农氏就教人们播种谷类,让大家吃上了安全放心的食物。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不但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而且使得物物交换活动也更为频繁。交换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新的分工产生,越来越聪明的先民为了制作熟食就开始烧制炊具——陶器,于是,手工业也从农业中分离了。除了制陶外,从考古发掘中证实还有冶铜、铜器制造、玉石加工、木制品和竹制品加工等手工业出现。这一次的社会分工不但巩固了交换活动,而且促成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氏族之间的土特产品、农牧产品和手工制品的交换,就一步步扩大开来。不仅交易的物品在增多,且从近地贸易向远地贸易延伸。贸易主体也由部落、氏族公社之间发展为内部个人之间。P4-5

序言

长江一唱几千秋,入海出山气韵悠。

浩淼沧茫歌万里,经天纬地润神州。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与黄河一道哺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长江从远古走来,从雪域启程,越高原、穿峡谷、走盆地、过平原、入东海,一路阅尽沧桑,一路创造奇迹。她挥洒出雄奇秀美的山峰、高峻深切的峡谷、连绵不绝的丘陵、坦荡如砥的沃野、一辉煌灿烂的文明。长江之水,如诗如画,至柔至刚,激荡中华大地;长江之歌,荡气回肠,响彻天外,激励炎黄子孙。

长江滚滚东流,气势恢宏,神韵悠长。奔涌不息的既是滋润万物的生命之水,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在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同区域不同形态的文化竞放异彩。工业、农业、商贸、交通、水利、林业、渔牧等业态文化薪火相传;青藏、巴蜀、湖湘、荆楚、皖赣、吴越和沪上等区域文化争奇斗艳;巴人歌舞、夔州竹枝、秭归龙舟、昆曲越剧等非物质文化各领风骚。此外,还滋生了其他各类丰富的文化形态。长江文化依水而生、以通为本、以江为魂、因博而兴,采古今众长,纳中外精华,逐步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水和谐、同舟奋进的文化特质,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二)》是一套全面介绍长江文化的系列读本。在《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一)》的基础上,本丛书力求更全面、更系统地展示长江文化,更加注重长江文化底蕴挖掘和特质提炼,并着力把握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作为国家级大百科历史文化重点出版工程,本丛书按照文化百科全书整体构架,分为浩淼沧茫、金粉烽烟、千秋吏法、商贾兴衰、伦理传承、语言文化、天堑通途、山水传奇等8编64卷。《大江经纬》开篇来,《北纬绿斑》放异彩,全套丛书包括2000多万文字和近万幅图片,时间跨度五千年,地域涵盖全流域。它以人文历史的宏大视野,用生动的史话语言和精炼的叙述文字,全方位展示多彩的长江文化,为读者提供完整准确的长江印象。

值此举国上下推进文化强国战略之际,适逢长江航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时,长江儿女秉持“中国黄金水道、世界内河一流”的美好愿景,同舟共济谋跨越,文化为先促发展,长江涌动文化建设的热潮。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举长江航运业之力,集社会各界之智,聚长江情结、国家意识、世界眼光为一体,以一流组织,一流编著,一流出版,一流成果为目标,担纲编著《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二)》。各位同仁全力以赴、一披肝沥胆、广征博引,又好又快完成了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精品力作,向长江和祖国献上了一份厚礼。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二)》立足大长江、大流域、大文化,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为一炉,博大精深、雅俗共赏,适合全民阅读。走进丛书,您将饱览一条奔腾不息的万古长江,品味一部千秋弥香的人文历史,获得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拥有一册在手走长江的愉悦享受。本丛书的出版,对于提升长江文化影响力,推进中华文化大发展,促进流域经济新跨越,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后记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二)》是一套全面介绍长江文化的系列读本。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举长江航运之力,集社会各界之智,担纲编撰本套丛书,全力以赴、又好又快完成了这一精品之作。三年磨一剑、易稿十多遍,旨在打造赏心悦目、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爱不释手的读者体验。本丛书时间跨度五千年,地域涵盖全流域,力求以人文历史的宏大视角,生动精炼的史话语言,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全方位展示多彩的长江文化,为读者提供完整准确的长江印象。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二)》是讫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流域文化丛书,堪称自然长江与人文长江水乳交融之作。在本丛书正式出版之际,我们对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前对长江文化的关爱和厚望,表示深切怀念和衷心感谢;对李学勤、汤一介、杨叔子、乐黛云、程裕祯、解波等专家学者给予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对刘玉堂、李强、熊学斌、李伟红、周祥恕、曹成、孙新华、马之林、施华、张正柱、刘锋、周家华、别道玉、赵冕、钟小珍、肖德才、萧洪恩、李励生、孙君恒、武乾、王玉德、何晓明、郭康松、席龙飞、胡利民、田友国、彭东方等同志付出的心血、提供的帮助,一并表示诚挚谢意!

长江文化博大精深,限于认识和水平,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黄强唐冠军

2013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商亦有道(长江流域的商事与商规)(精)/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228683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602
CIP核字 2014223935
中图分类号 F72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50
18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