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临安抗战史略(1937-1945)
内容
编辑推荐

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场反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员伤亡,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方英儿、王长金、李勇华主编了《临安抗战史略(1937-1945)》,记录了临安军民在抗战八年期间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的过程和对前线的支援。

内容推荐

方英儿、王长金、李勇华主编的《临安抗战史略(1937-1945)》是对临安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本教材。我们要牢记中华民族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三美”临安建设,开创临安经济社会发展更美好的明天,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尽到我们的力量。这是临安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好的纪念。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临安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一、第一次天目山保卫战

二、临安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

第二章 国民党浙西行署在临安的建立

一、浙西行署在西天目山的建立和主要机构

二、行政会议

三、干部训练

四、浙江省政工大队的活动

五、军民合作站

六、浙西行署的结束

第三章 中共临安地方党组织的发展

一、中共浙西特委和於潜中心县委的建立

二、《民族日报》的创办及其党支部的建立

三、临安党组织在政工队中的活动

第四章 周恩来西天目山之行

一、周恩来莅临西天目山会晤黄绍竑

二、周恩来发表抗日演讲

第五章 中共领导的临安抗战宣传活动

一、中共於潜中心县委领导的抗战宣传

二、《民族日报》的抗战宣传

三、浙西临时中学的抗战教育

四、其它文化团体的抗战宣传

第六章 国民党顽固派在临安的反共活动和中共的斗争

一、临安团结抗日局面的逆转

二、反对改组民族日报社的斗争

三、中共於潜中心县委组织的仙霞夺枪暴动

四、中共於潜中心县委组织遭破坏

第七章 抗战相持阶段的临安正面战场

一、日军“十月攻势”期间对临安的窜扰

二、“四·一五”大轰炸

三、临安军民营救美军飞行员

四、浙赣战役期间日军对临安的窜扰

五、第二次天目山保卫战

第八章 新四军挺进临安

一、新四军皖南游击队在昌化的斗争

二、新四军苏浙军区挺进天目山

三、中共临安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

第九章 新四军苏浙军区在天目山区的三次反顽战役

一、天目山区第一次反顽战役

二、天目山区第二次反顽战役

三、天目山区第三次反顽战役

四、苏浙军区新四军告别临安

第十章 临安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临安、於潜阻击战

二、河桥保卫战

第十一章 抗战期间临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一、人员伤亡

二、财产损失

三、结论

附录一:著名抗日烈士和临安籍新四军烈士名录

附录二:抗战期间临安籍国民党军队阵亡官兵名录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三章中共临安地方党组织的发展

一、中共浙西特委和於潜中心县委的建立

临安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五四运动后,不少临安籍青年投身爱国运动和革命斗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临安地区建立了秘密党组织,并在局部地区进行了武装斗争。在白色恐怖之下,临安地区党的组织曾经遭受严重困难。抗战爆发后,杭嘉湖等各地区的抗日力量聚集天目山,临安党的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在浙西以抗战救国为中心的各项活动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为了坚持和发展浙西的抗日斗争,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中共浙江临时省委对天目山区的工作极为关注。浙西行署建立后,党组织派遣了大量党员、中华民族抗日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员和爱国进步青年,利用各种关系以合法身份进入浙西行署机关和文化团体,到天目山区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1938年4、5月间,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派徐洁身等人来到於潜县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了解情况,联络党团员,重建党组织。徐洁身先到於潜后渚桥的沈慕约家落脚(沈慕约因参加於潜早期共青团活动被捕,与徐洁身同为浙江陆军监狱难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被一起释放)。8月,沈慕约经徐洁身介绍参加“民先”,不久转为中共党员。沈入党后,根据抗战宣传需要,在后渚桥开设了一家战地书店,出售、出借进步书籍。当时后渚桥有一爿公山堂药店,系曾任共青团於潜特支书记的赵筱屏开办。该药店职工叶树荣,思想比较进步,经沈慕约培养考察后介绍其参加“民先”,后转为中共党员。不久,沈慕约还介绍朱培学、王靖参加“民先”。叶树荣入党后,接着又经他介绍,发展横路头天元堂药店职工涂华祥参加党组织。此后不久,便在横路建立了一个党小组,由涂华祥任组长。至1938年底,横路一带党员发展到七、八人,并由原先的党小组扩建为中共横路支部,涂华祥任书记。

1939年初,中共浙江临时省委在金华召开会议,讨论了建立中共浙西特委、开辟浙西沦陷区工作的问题,决定派顾玉良来天目山建立中共浙西特委。2月,中共浙西特委在安吉县青松乡(即今递铺镇青龙村枫树塘)一个姓梅的保长家里成立。特委的领导机构是:书记顾玉良,组织部长朱辉,宣传部长邢阿根(邢子陶),妇女部长张子华,青年部长黄炎;特委委员:徐洁身、贺千秋(原名何孝章)、彭林。特委受省委和东南局的双重领导。同时,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派王若谷等到国民党浙西行署政务处工作,受中共浙西特委领导。同年秋,王若谷被调政工处第二大队任分队长,在余杭、临安一带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中共浙西特委成立时的工作方针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和发动群众抗日”;“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埋头苦干”。中共浙西特委的建立,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进一步加强了党对浙西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推动了.临安的抗战事业,也使临安地方党组织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39年4月,中共浙西特委机关从安吉迁至於潜鹤村,以民族日报社为其主要活动基地,并派特委委员贺千秋到民族日报社任记者,在於潜、昌化、孝丰县一带进行抗日宣传,开展建党活动。贺千秋首先在基础较好的於潜横路乡一带开展工作,建立中共坞口桥支部(书记查长春)。此后横路地区的党组织有了较快的发展,在手工业工人、妇女中也发展了党员,并建立起数个党支部和党小组,党员发展到近20人。

在贺千秋的积极活动下,1939年5月,於潜西天目乡的盛村也建立了党支部。与此同时,中共党员叶诚由浙东来到西天目乡,与贺千秋接上组织关系后在大有村小学任教,以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建党工作。叶诚介绍叶子青(又名叶广亮)、沈陈寿入党后即成立中共大有支部,书记叶诚、组织委员叶子青、宣传委员沈陈寿。支部建立后,贺千秋派李鹤尧(当时系“民先”队员)为叶诚代课,让叶诚集中精力从事天目山一带农村的组织发展工作。不久,在西天目乡及邻近的临安县东天日乡一带,先后建立了8个党支部。

此后不久,除於潜外,昌化、孝丰也有了党的组织。为了统一领导於潜、昌化、孝丰三县的党组织,中共浙西特委决定成立中共於(潜)孝(丰)昌(化)工委。1939年12月,贺千秋召集夏桐仁(又名夏桐龄)、赵澄、查如棠、徐珍(又名贝纹)等党员负责人,在於潜鹤村附近的一户贫农家中召开秘密会议,会上根据浙西特委的指示宣布成立中共於孝昌工作委员会。贺千秋任工委书记,徐珍负责孝丰县兼管工委组织工作;夏桐仁负责昌化县;查如棠负责於潜县城区;赵澄负责於潜县太阳乡和分水、桐庐县一带党的组织工作。

中共於孝昌工委建立不久,由贺千秋主持在南坞召开会议,宣布以横路乡党组织为基础成立中共横路区委,区委书记陈怀森,组织委员方云龙,宣传委员毛润生(1940年7月,陈怀森去江苏溧阳新四军部队学习,横路区委组成人员调整为:区委书记毛润生,组织委员方云龙、宣传委员韩传有)。横路区委下辖横路、登村、卫国、后干、鹤里、谢家桥等6个党支部和1个党小组,有党员50余人。1940年4月,贺千秋在横路召开会议,宣布以西天日乡和东天目乡党组织为基础成立中共天目区委,区委书记叶诚,组织委员叶子青、宣传委员沈陈寿。天日区委辖盛村、大有、齐家、康坞、西河湾、白滩溪、一都、射干等8个党支部,有党员80多人。

1939年底,义乌民教馆共产党员储蔚和“民先”队员李鹤尧(又名李岩枫),经党组织介绍到於潜西天目山浙西行署少年营工作。储蔚到西天目大有村时,经党员李益中介绍与贺千秋接上组织关系后,在贺千秋的领导下从事建党活动。1940年夏,储蔚在浙西行署少年营中发展了李鹤尧等3名党员。7月,少年营解散,储蔚考入设在於潜县城观山的浙江一区联立师范讲习所。8月,贺千秋亲手给储蔚一份关于成立中共於潜城区工委的指示,并指定由储蔚任书记,朱万年(民族日报社电讯室主任)任组织委员、柴元兴(民族日报社排字工人)任宣传委员、朱培学任交通员。中共於潜城区工委成立后,主要以民族日报社为活动阵地。区委成员碰头商量过几次工作,与於潜县城南门头健民医院、甲子山一区专员公署中的个别党员秘密联系过几次,没有建立下属党组织。(p022-024)

序言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们编写了《临安抗战史略》一书。这是临安人民对七十多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和人类追求和平正义事业的纪念,是对在临安抗战中奋斗牺牲的先烈先辈们的怀念。并且,我们希望能够从对历史的回顾中得到前进的动力。

清人陆曾禹在其所写的《钦定康济录》中说过:“燃眉则急,痛定则忘,图治之所切戒者,莫大于此。”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牢记的生存原则。七十年过去了,曾经的历史渐行渐远,或许会越来越被人们所淡忘。更有甚者,昔日的抗日英雄,成为当今某些人调侃、恶搞的对象。习近平强调:“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牢记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经历的沧桑和磨难。

抗日战争时期的临安,是浙西抗日救亡活动的指挥中心所在地,是浙西抗战的前哨。日军多次侵入临安,城镇遭到轰炸,村庄遭到焚烧,父老兄弟遭到屠杀,母亲姐妹遭到蹂躏,山川惨遭践踏,资源和财富被掠夺和破坏。日军在临安用飞机空袭、投弹,并多次窜扰临安境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为惨烈的是1940年10月8日日机轰炸太湖源镇金岫、下洪岱、众社岭等地和1941年4月15日日机轰炸西天目山“千年古刹”禅源寺。

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临安人民和各党各派、各阶级阶层以及各方面力量,在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人民群众始终是临安抗日救国的主体力量。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牺牲,也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抗战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临安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爱国官兵,进行了以两次天目山保卫战和河桥保卫战为代表的多次对日寇的作战,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进攻。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在於潜县的西天目山设置了长达7年之久的浙西行署(后迁至昌化县龙岗)。行署是浙西抗日的总指挥部,统辖浙西22个县和一个市。这是西天目山取得浙西抗战中心地位的重要因素,也是临安抗战历史上重要的一页。临安的中共组织始终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战斗在抗日的最前列。周恩来曾亲临西天目山与黄绍竑会谈,巩固和发展浙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省立浙西临时中学发表演讲,极大地坚定了临安军民的抗日意志。临安地区党的组织发动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特别是一系列深入并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党以《民族日报》为阵地,积极宣传坚持团结、坚持抗战,使其成为浙西抗日文化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一面旗帜。党的组织在政工队中积极工作。1945年党还在临安建立了县抗日民主政府,并开展工作。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在天日山区进行了三次反顽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民众的抗战热情。党的组织和共产党员是临安抗日救国的先锋和模范。正是包括临安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换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习近平指出:“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中国人民在苦难中自省,在牺牲中抗争,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和组织程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从这里出发,中国人民走向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积贫积弱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临安人民的历史也与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回顾历史,感受到伟大的抗战精神仍然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编写的《临安抗战史略》一书,是对临安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本教材。我们要牢记中华民族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临安的实践,推进“三美”临安建设,开创临安经济社会发展更美好的明天,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尽到我们的力量。这是临安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好纪念。

前进吧,因为过去的历史在激励着我们!

奋斗吧,因为今天的历史由我们来书写!

后记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共临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和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编纂完成了《临安抗战史略》一书。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具体叙述了临安抗日战争发生、发展的过程。

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第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本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述临安抗日战争发生、发展的过程,阐述人民群众对临安抗日战争的作用,对国共两党和其它各方面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的活动作出客观的评价;第二,历史学的实证方法。本书的编写,以史实叙述为主。本书具体地阐明抗日战争期间临安发生过的主要史事,将临安抗战史的主要情况呈现给大家,便于读者学习和了解这段历史。另一方面,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我们也试图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第三,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临安的抗战史,是全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一部分。临安的抗战活动,是在国家(包括主要党派)宏观的抗战决策指导和影响下进行的。本书将临安抗战史事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置于上述宏观层面来作出叙述和评价,由此把地方性的历史活动与国家历史的整体进程紧紧联系起来,探讨其历史地位和价值。

历史研究是一个一代代人连续不断的深化的过程。本书参考了有关临安党史和地方史研究论著的成果。这些论著,是几代临安党史和地方史工作者潜心探索的结果,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谨向他们特别是老一辈临安党史和地方史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加上年代久远,资料搜集困难,特别是某些历史细节难以准确还原,本书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临安抗战史略(1937-1945)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方英儿//王长金//李勇华
绘者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815810
开本 16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2015210822
中图分类号 K265.06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5
168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