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刚、张丽君等著的《魏晋隋唐文学艺术思想研究》由文学篇、艺术篇、思想篇三部分组成,主要围绕魏晋隋唐这一历史阶段的文艺成就划分出不同专题进行论述,收录研究文章包括《试论曹丕女性题材的诗歌创作》、《东汉鸿都门学成立原因探微》、《汉魏六朝碑刻词语辑释》、《简论汉魏之际颍川多奇士与颍川豪族的关系》等。
图书 | 魏晋隋唐文学艺术思想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继刚、张丽君等著的《魏晋隋唐文学艺术思想研究》由文学篇、艺术篇、思想篇三部分组成,主要围绕魏晋隋唐这一历史阶段的文艺成就划分出不同专题进行论述,收录研究文章包括《试论曹丕女性题材的诗歌创作》、《东汉鸿都门学成立原因探微》、《汉魏六朝碑刻词语辑释》、《简论汉魏之际颍川多奇士与颍川豪族的关系》等。 内容推荐 杨继刚、张丽君等著的《魏晋隋唐文学艺术思想研究》是以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文学、艺术与思想为中心展开的专题性历史研究。全书由文学篇、艺术篇、思想篇三部分组成,主要围绕魏晋隋唐这一历史阶段的文艺成就划分出不同专题进行论述。 文学篇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了东汉末年鸿都门学事件的成因及其与当时政治斗争形势的关系,隋唐时期以《毛诗诗经》为中心的诗学相关研究;艺术篇选择代表性的个案,考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音乐、舞蹈和雕塑作品的艺术特色及价值,展示这一时期瑰丽多彩的艺术风貌;思想篇则结合当时学术界和思想界的热点问题,探索纷繁历史表象掩盖下的学术动向和思想潮流。 目录 文学篇 羊很狼贪 试论曹丕女性题材的诗歌创作 “清”:作为文学审美范畴的确立 风骨:生机与活力的呈现 佛教禅学与王维诗风 《毛诗正义》“诗缘政”的历史语境及其理论内涵 《毛诗正义》与唐代诗学 从《诗》学到诗学 汉鸿都门学地理位置与政治斗争考论 “鸿都赋说”脞论 东汉鸿都门学成立原因探微 体育盛景、文学风采:论唐宋体育诗文 浅析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特点 艺术篇 《步辇图》与《武后步辇图》的艺术比较 探看阎立本人物画及其影响 从《虢国夫人游春图》探看唐代女性的思想解放 唐代古琴音乐的发展演变探究 汉画舞蹈的艺术特征及其影响 许昌汉画像砖石初探 汉魏六朝碑刻词语辑释 思想篇 贾谊、晁错与汉初思想和社会 从诫子书看魏晋士人心态 叛逆与传统之间 简论汉魏之际颍川多奇士与颍川豪族的关系 从汉代陶俑看汉代的审美精神 “仰俯”的宇宙自然观与魏晋士人的审美精神 以超越的艺术对抗现实政治:阮籍与嵇康的玄学心态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试析 魏晋时期儒学的生存及其在道德重构中的作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魏晋隋唐文学艺术思想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继刚//张丽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52102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9 |
出版时间 | 2015-07-01 |
首版时间 | 2015-07-01 |
印刷时间 | 201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2014304590 |
中图分类号 | I1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37 |
宽 | 17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