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笔马良(洪汛涛作品集上下插图珍藏本)/青少年成长必读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马良想有一支笔,想出病来了。他终日精神恍惚,茶饭不思,人越来越瘦,双眼深陷,额头更显得突出了。他外出时常常戴的那顶斗笠,变得益发大了。白天,他干活、学画仍不间断,却感到愈来愈疲乏,体力上渐渐支撑不住了。晚上,还要做有关笔的梦,一次次从睡梦中惊醒,身上都是湿淋淋的冷汗。这孩子,会受得了吗?

有一个晚上,马良实在太累太累了,一躺下来,就迷迷糊糊,像是睡着了,又像是没有睡着。

他在等着做梦,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关于笔的梦的世界里。他害怕做噩梦。他希望做一个好梦。自然,做不了好梦,他也情愿做噩梦,因为不论是好梦、噩梦,他都和笔在一起。可是梦和生活一样,他没有一支笔,在梦里也得不到一支笔。

他开始进入梦境了,也许已经进入梦境了。可是他的感觉一会儿松弛,一会儿紧张,神志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

忽然,漆黑漆黑的窑洞里,亮起一道白色的光柱,炫得他睁不开双眼,一个白胡子老人站立在他面前。

这老人,他好像见过,又好像没有见过。是在城隍庙见过的那位热心的过路人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是在文昌庙见过的那位热心的过路人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是在大富贵笔庄赠他钱的那位好心的过路人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马良揉揉眼睛再看——他的白胡子很长很长,几乎快拖到地上,头发、眉毛都白了,穿着一件黄色长袍,宽宽的袖子,腰束一条黄带,脚下是一双黄色云鞋,手持一根鹤头拐杖,像是戏中出现的那种神仙。他不住地捋着他的白胡子。

马良不知道这位老人是谁,更不明白这位老人来做什么。他感到惊讶。

他想,是做梦吧!梦里什么古里古怪的事都会出现。

只听那老人开口了,他一字一句,慢慢地跟马良说:“马良,你是个好孩子,你应该有一支笔了。我送给你一支笔,这是一支神笔,你要好好去为那些没有笔的穷苦人画画……”

说着,他从衣袖里取出一支笔来,递给马良。

马良见老人真的要给他一支笔,却不敢去接,而是有些害怕。因为他在生活中为有一支笔,受到的欺凌和侮辱实在太多了,连梦魇也折磨他,让他做一个个没完没了的噩梦。他不知道这位老人是真是假,是不是那些不肯给他笔的坏人扮的、变的。他犹豫不决,手伸出去,又缩回来,颤颤抖抖的。

“孩子,快拿去吧!千万不可丢失呀!”

马良这才把老人手上的笔接过来。

“老爷爷,我……”

马良的话还没有说完,白色的光柱顿时消失了,那白胡子老人也不见了。窑洞仍旧在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里。

马良只当又是一个梦,又是一个奇怪的梦,不过是个好梦罢了。可是,怎么,他手上真的拿着什么呢?

他赶紧点燃起一支松明,他手上拿着的真是一支笔啊,一支真正的笔。这笔和他在画馆里、笔庄里见到的笔,一个样儿。黑色的笔杆,白色的笔头,就是他想要、想买的那种笔啊!

“这不是梦,这不是梦,这不是梦。”

马良急忙跑去打开窑门,想找那位白胡子老爷爷,向他道谢。可是窑洞外一片漆黑,哪儿有白胡子老爷爷的踪影呢?

他不无歉疚,自言自语:“老爷爷,我还没有谢过您呢!我真有支笔了,我一定要为天下没有笔的穷苦人画画。人在笔在,绝不会叫它丢失!”

只听见窑外黑暗里传来那白胡子老爷爷的声音:“好孩子,你这样,我就很高兴了!”

一阵风吹过,老爷爷的说话声便随之消失了。P18-20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个古老的、普通的但不平凡的华夏少年的梦……

现在,我已年长,也学得了一些编织文字的基本功夫,就将这许多搜集、整理来的故事,区别真伪,去芜存菁,加以梳理,略做点染,一以贯之,用当年那位制笔手艺人赠我之笔,写成这部作品……

  ——“神笔马良”之父洪汛涛

后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的,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讲述和传播的中国故事里,肯定有《神笔马良》的故事。洪先生用手中的“神笔”向世界讲述了中国梦。这个神奇故事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淘洗,经过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的检验和认可而流传下来。它是一代代少年儿童感兴趣的故事,它的叙述方式是最民族的内容,最国际的表达,为全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读者所接受。先生用文字、智慧、想象和超几的人物来填满这个故事,它所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一定也是向每一位读者敞开的,也一定会受到捧读它的读者的喜欢。4月9日,是—代童话大师洪汛涛先生诞辰日,去年,《人民日报》、谷歌首页都在这一天刊登了纪念文章。今天,《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央电视台、上海市教委政务微博都发表了纪念文章,代表全球读者,向大师和他脍炙入口的作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为《神笔马良》点赞。这次央视新闻微博点赞1286次,转发703条,评论234条。这一切都充分证明了:《神笔马良》经典60年的永久魅力。

中国儿童文化研究会等社会各界都在筹备各种《神笔马良》纪念活动。为了配合活动,湖南文艺出版社以最『央速度、最优质量出版这本新书。书中收录的电影剧本《神笔》是新中国第一部参加国际电影比赛的儿童片,也是百年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部影片。《神笔马良正传》是作者生前最后定稿的唯一版本。先生因病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他计划创作的长篇童话《神笔马良外传》《神笔马良新传》都没有完成,我们只能从《神笔马良外传》楔子和《心中的偶像》一文中去了解作者的写作计划和创作构思。本书最难能可贵的是收入《神笔马良》(原本/足本)、(节本/流行本),这是作者1999年12月审订、改定的最后版本,也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为国内外研究《神笔马良》的学者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史资料,读者可以从不同文本的变迁中获得有益熏陶和深刻启迪。

《神笔马良》流传在海内外的文本甚多。据悉,作者写作《神笔马良》始于40年代中期,是一个长篇的提纲。由于作者生活无法安定,直至50年代初,写出一个一万五千多字的小中篇。在《新观察》发表出来时,《神笔马良》只有五干来字了。后来,在海内外流传的,就是这个节本。五十余年来,一直在印,你改他改,有增有删,造成现在文本多多,各异不一。60年代,作者才得以写出那个十万多字的长篇《神笔马良正传》。凡经作者之手发表的本子,他都要修改一次,也不知他已经修改了多少次、作者曾说:“‘神笔马良’,我写了一辈子,改了一辈子。”他也说过:“大家那么喜欢‘神笔马良’这个人物,那么推崇《神笔马良》这篇作品,我一定要将它改得更好。”哪怕一个句子,一个措辞,一个标点,他都要再三斟酌、推敲。为塑造马良这个人物,他确实奉献了一生最多的时间和精力。

洪汛涛在回答孩子们提问时说:“马良不是我,不过,我不否认,《神笔马良》中有我的影子,马良的某些经历,和我有一定的相似。”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里一定有作者自己。洪汛涛的童年和马良一样,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民之中,饱尝人间各种艰难困苦。为了了解作者不平凡的一生了解作者的创作经过,我们全文刊登先生写的《我和笔之一、之二、之三》。

发表60年至今,《神笔马良》为祖国赢得了许多荣誉,创造了无数个奇迹,社会各界好评如潮,我们在附录中选登了其中的五篇文章,它们全面展示了《神笔马良》的创作历程和辉煌业绩。

洪汛涛先生是当代文坛里程碑式的童话大家,《神笔马良》是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童话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先生生前曾说过:“我一生没有给世界和人民留下什么财富,只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神笔马良’。”一个作家努力了一生,在作品中能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光辉的人物形象,这已是一件很难的事。何况,《神笔马良》是一部公认的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传世佳作,“马良精神”也早已在人们心中生根开花,代代相传,成为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逝去的童话大师,永远的神笔马良。

洪运

2014年4月9日 洪汛涛86岁诞辰日

目录

上册

《神笔马良正传》写作经过和说明

神笔马良正传(修订新版)

《神笔马良外传》(楔子)

神笔马良(原本/足本)

神笔马良(节本/流行本)

心中的偶像(散文诗)

神笔(电影剧本)

我和笔之一、之二、之三

瑰丽的诗章

永远的《神笔马良》

神笔马良故事的由来

《神笔马良》故事的点赞

社会各界评价摘录

《神笔马良》经典六十年的永久魅力(代后记)

十兄弟

不灭的灯

白头翁办报

天鸟的孩子们

夹竹桃

狼毫笔的来历

苍蝇的诀窍

乌牛英雄

小蓬草的存在

树大王

神笔牛良

棕猪比比

小鼯鼠第一次出去学本事

小芝麻奇历记

摩顶放踵利儿童

洪汛涛年表

童话点赞(代后记)

序言

我小时候,家境贫寒。念小学时,在我们那个浙东山城,钢笔还很稀少,是颇为名贵之物。有的同学,衣服的口袋里,插一支闪亮的钢笔,那是非常神气、令大家羡慕的事。少年的我,非常想有一支那样的笔,可是我没有。

一次,在都市里做事的叔父,给了我一支用过的旧钢笔。那是一支真空管钢笔,淡紫色的笔杆,当中一截是透明的,看得见里面那根细如铅笔芯的吸水管和灌注在杆子里的墨水。虽然这笔尖早已磨粗,笔杆子也漏水,一写字,中指的硬茧上会全是墨水渍,有时不小心还把衣服的口袋也滴上墨水了,可写起字来还是很流利,我仍然非常喜欢它。有一回,跳远比赛后,我回家发现这支笔不见了,急得立即赶到学校,在操场的沙坑里,用手翻掏,手指都擦破出血了,才找回它。这支笔,一直跟随我在浙东山区流浪、漂泊,帮助我写出一篇篇粗陋的习作,寄给报刊去发表;它陪伴我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毕业。高中毕业那年的夏天,我从家乡出来考大学,在途中遇着汽车翻车,我从车上掉下桥去,汽车从桥上翻下来,砸在我的腿上。我受重伤昏迷过去时,那支笔被人乘机连同我的行李窃走了。从此,它永远离开了我,它那模样儿,却永远刻印在我的记忆里,此后一直至今,我只要一拿起笔,就常常会想起它,仿佛我拿着写字的就是那支笔。

我和笔,可说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虽然我不是笔的收藏家,但是我买过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笔。朋友们知道我喜欢笔,也不时有人送我一些笔。我都一一珍藏着。自然,有时也拿出来使用。

我爱笔,搜集过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笔的故事。以后,自己也写起笔的故事来。

我和笔有缘。

小时候,我很爱看书,也喜欢听故事。

我听过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神怪故事。识字以后,便将它记载下来,我写完了一本又一本簿子。我有整理的能力了,曾整理过一些,投寄给报刊发表。

除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这些文学名著之外,我看过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尤其是武侠故事。那时流行的武侠小说,我几乎看遍了。我喜欢看,但总有些不满足,因为它们的故事有个套子,人物印象不深,功夫也是那么一些招数。言情小说,大抵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如同是戏班演出的文戏,一个好动的少年,看起来也未必太有劲。我看过不少公案小说,钦佩那些清官,憎恨那些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草营人命的恶宫吏。我最喜欢的却是《济公传》。我看过的《济公传》有三十多册,什么《续济公传》《再续》《三续》《四续》。自然它的文学价值不怎么样,故事愈续愈离谱。但是我喜爱济公这个穷和尚,无拘无束,不趋炎,不附势,不谄世,不媚俗,敢于戏弄权贵和恶棍,嘲笑他们,讽刺他们,给压在底层的人民大众一种满足和痛快。当然,我不喜欢济公那种游戏人间、玩世不恭的油滑,我认为生活是严峻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应该是严峻的。

抗日战争胜利,我高中毕业,没法上大学,便到一个学校去教书,成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不满意自己只是老师怎么教我,便把老师教我的东西再原样传授给我的学生,我要结合当前时代,给学生们以新的东西。我立志文学创作,萌发了要为孩子们写一个新说部的想法。

因为我爱笔,搜集了很多笔的故事,我便想到了要写一部以笔为主线的说部。写一个少年有一支神笔所发生的一切的故事。

可是那几年,由于战事的影响,社会愈来愈动荡,生活愈来愈艰难,大家正处于焦虑、困惑、怨恨、愤怒之中,感到窒息,透不过气来。虽然我那么想把这个笔的传奇写出来,可是无法做到。我曾几番动笔,几番撕碎,始终无法定下心来,坐在桌子前,一个字一个字写下去……

四十年代末,我随身携带着行李,里面装着一大摞笔记本,还有当时构思的许多情节和粗略的故事大纲,进入上海这座大城市。

由于工作和学习都十分紧张,整个写作几乎全部停顿了,自然没有可能再写这部很花时间和精力的大篇幅作品了。

后来,一个偶然的缘故,有家电影制片厂要我写个儿童片短片的剧本,我就想起原先构思的那个笔的故事。我从中撷取一些主要情节,先写成一个四五千字的作品,起名《神笔马良》,给了他们。他们一看,就要我赶快将剧本写出来,一面将这篇作品寄给一位画家,请他给影片人物造型。我很快就将电影剧本写出来了,片名为《神笔》。那位画家在一家文学杂志社工作,见到我的那篇作品,就绘制了好几幅插图,来信要我同意交给他们的杂志发表。

不想,那位画家在给我寄样刊时,附来了一封信,说由于我知道的原因,此作品发表时,不署真名,并作为“民间传说”了。不久,影片拍成放映了,编剧也变成了别人的名字。我确实不知道什么原因,我问我的单位领导,领导也不知道,即由组织向刊物和电影厂上级部门交涉,总算澄清了事实。原来刊物是电影厂里的人私自给那画家去的信,而电影厂这位当事人,也是根据听说的无中生有的传闻而定的。这样,才得到了同意道歉和改正。但由于当事人并不负责,后来人事又几经变动,至今在电影院、电视台放映和播出,常常沿用未经改正的老片子。所以,我常常收到不明情况的读者来信询问。直到今天,这个故事,有人还一直当是“民间传说”可以随意转载和改编。我每次到书店去翻翻出版物,都能找到好几起。所以,在这一作品的写作经过里,我不得不写上这一笔大家都觉得不愉快的事实。

虽然这篇作品和影片的问世竟有如此之多的纠葛和不幸,但是一经和少年儿童见面,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因此,也受到各界的注意。这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鞭策。

紧接着,统编的教科书也将此作品收进去作为课文(见附录),它的读者更多了。

《神笔马良》出版单行本的同时,因为这篇作品是以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儿童为对象,出版社又要我再为低年级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写过一个只有干字左右的低幼文学本《神笔》(见附录)。

后来在国内外所流行的文本,就是这两种。但每次重印时,我都有一些文字上的修润和改动。

《神笔马良》一发表,就引起了各方面的反响,我觉得怎么也得将这个多年前一直想写而未写成的笔的故事,尽快全部写出来了。我花去大约一年多的夜晚和假日、星期天,终于写完了我在二十来岁前构思、要写的这个笔的传奇故事。

原计划,这部作品写四十多万字。由于业余写作,时间毕竟有限,加上懂得了为少年儿童写作,不能过于细腻,要偏重于故事,所以只写了十万字。但我想,这作为第一部,以后将一部一部地连续写下去。因为一支神笔,一个马良,可以演绎出许多趣味的故事来。

写的时候,我定了个原则,整个故事,除掉神笔,它是神奇的,其他所有的人、事、景、物,则一应写实,自然是夸张的写实。马良是人,不是神。不是孙悟空,不是济公,不是那号侠客义士,他是个普通的穷苦人家的孩子。神笔之神,只限于画画。它没有被拟人,不会思想,不会自己行动。它不能画人,不能画各种法道宝器。我想过,如若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出如来佛手掌,这就写不成一部《西游记》了。

为示区别,用名为《神笔马良正传》。

《神笔马良正传》,我总想尽量写得好一些,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早已有了神笔马良这一人物的形象。我必须使他更丰满,更真实,更可爱。我没有将它立即拿出去发表。我一有时间,就再改。改多了,就重写。前前后后,写了三稿。一稿约十万字,二稿约八万字,三稿约十二万字。

等我写完三稿,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文化大革命”前夕。儿童文学界正在咄咄逼人地批判“古人动物满天飞”,接着写古人,特别是提及皇帝和官吏的作品,一应被作为“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定罪。很快,《神笔马良》《神笔》,都被视为“大毒草”,我也被作为“牛鬼蛇神”受到了“专政”。因为我一直没有透露过我写有这个《神笔马良正传》,在一个危险正在逼近的夜晚,我只得将它连同其他一些未曾发表的作品,偷偷地毁掉了。以后,我想起来就心疼。

在写作《神笔马良正传》之后不久,我还计划写童话系列《神笔牛良》,即将一个现代的孩子和马良凑在一起,古今两少年的思想行为相碰相合,可以生发出许多诙谐、有趣的故事来。原想写二十篇,在写了三篇之后,时间进入“文革”时期,我无法再写下去。那三篇作品,也只在一个学校里给孩子们讲述过,没有发表,就在那场浩劫中一起烧掉了。

“文革”过后,我一直想把《神笔马良正传》和《神笔牛良》系列重新写出来。可是一无底稿,二来事隔多年,很难回忆,迟迟未能写成。_次,偶然从发还给我的“文革”时的“材料”里,见到一篇记述着《神笔牛良》故事梗概的文章,我就将这篇童话很快重新写出,发表了(见附录)。另外,又应一个学校里一些孩子的邀约,写过一首诗《愿你也有一支神笔》(见附录)。《神笔马良正传》则几次动笔要写,都未能完成。

不想,1990年在整理搬家后没有解开的物件时,从一只装瓷器花瓶的箱子里找到了这部作品的草稿,它被揉成皱皱的一团一团,填塞在花瓶里和箱子的四周。自然也缺了一些页码,但看到这份残缺的草稿,我能回想起散失段落的大致内容。当年的笔记本,构思的故事大纲,早已荡然无存,但我还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将这份草稿整理出来了。写得还很顺利,可说是一气呵成。是为四稿,约十万字。

这部十万字的《神笔马良正传》,虽然只是薄薄一本,但从构思写出提纲,到现在交付出版,已经走过45个春夏秋冬、风风雨雨……它的跨度是我的大半生,近半个世纪。我在这部稿子写完时,曾经感慨地说过:“这个故事我写了一辈子,我一辈子写了这个故事。”

这部作品,应是写马良这个少年人的成长,他的思维、性格、情感的不断延伸、持续发展。神笔,应是人们所殷切企望的那种理念的提炼、凝聚、结晶、升华。整个故事应是歌颂中国的、民族的、人民的、世代相传的浩然正气和不屈精神。至于是不是做到这样,请广大读者来评说吧!

因为在初稿写作时,也曾想将这个《神笔马良正传》就作为一个系列电影的文学剧本,所以,现在看来,它在表现方法上,还或多或少有电影文学剧本的痕迹。

关于神笔、神画、神工、神匠之类的故事,确是很多的。这个作品中,融入了不少民间故事、古典文学、笔记小说、神话传说、成语俗谚的成分,但不是改写和整理。凡转载、改编、翻译、续写,请事前和我联系。

这部《神笔马良正传》,是为小学高年级、初中,甚至一些更年长的读者写的。与《神笔马良》《神笔》的读者对象不相同,要求也不相同。我绝没有想以《神笔马良正传》来取代以前发表的《神笔马良》《神笔》的意思,希望大家也不要去做任何方面的比较。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写作过程,我将和《神笔马良正传》有关的作品,择要作为附录,随此文刊出。刊出前,我读了一次,部分作品有一些修改。以后凡转载、改编、翻译这些作品,以及评论、引文,均请以此文本为依准。至于有关的评论文字,散见各书刊报章,数量较多,就不能同时收印在这本书里了。敬请见谅。

这是《神笔马良正传》的第一部,如果我以良好的健康和安定的生活,我也许还能写出第二部、第三部,以及我十分想写出来的《神笔牛良》系列。

这部《神笔马良正传》是一部传奇,它的写作道路,曲曲折折,经历了许多坎坷,似乎也是一部传奇。

1991年之夏

洪汛涛

内容推荐

中国儿童文学的瑰宝!

童话大师家喻户晓的代表作!

《神笔马良(洪汛涛作品集上下插图珍藏本)》是童话大师洪汛涛儿童文学作品精选。收录了《神笔马良》《神笔牛良》《十兄弟》等脍炙人口的童话。其中,《神笔马良》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被编入教材,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儿童文学难能可贵的瑰宝。由洪汛涛编剧的电影《神笔》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更是百年中国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部影片。

编辑推荐

“神笔马良之父”童话大师洪汛涛代表作!

《神笔马良(洪汛涛作品集上下插图珍藏本)》收录了《神笔马良》《神笔牛良》《十兄弟》等脍炙人口的童话。其中,《神笔马良》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被编入教材,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儿童文学难能可贵的瑰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笔马良(洪汛涛作品集上下插图珍藏本)/青少年成长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汛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71125
开本 32开
页数 4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9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5
CIP核字 2015050029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50
3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