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太湖文化
内容
编辑推荐

《太湖三山岛,中国古村落它数第一号》、《说“胥”》、《吴歌考论·正名》、《苏州方言所涵传统意蕴与文化价值举隅》、《唐朝诗曲的“出土”与考证》、《太湖地区天后(妈祖)祭祀调查》、《太湖神歌(实录)》、《论伍子胥的崇祀习俗》、《太湖渔俗考察》、《小说蒙学书》……《太湖文化》收集了研究者华永根、吴企明、吴惠生、鲍志军、陈锡荣等近年来研究太湖流域文化的十四篇文章。

内容推荐

《太湖文化》收集了研究者华永根、吴企明、吴惠生、鲍志军、陈锡荣等近年来研究太湖流域文化的十四篇文章,在时间上上推至“三山岛文化”(距今一万多年),下及当代社会;在空间上注目于太湖流域之地;在内容上则偏重历史、考古、民族、民俗、社会生活与文化学术等诸领域。

目录

前言

太湖三山岛,中国古村落它数第一号

太伯奔(东)吴,是真是假?

说“胥”

吴歌考论·正名

《石鼓文》与太湖文化的亲情

苏州方言所涵传统意蕴与文化价值举隅

唐朝诗曲的“出土”与考证

太湖地区天后(妈祖)祭祀调查

太湖神歌(实录)

论伍子胥的崇祀习俗

太湖渔俗考察

小说蒙学书

雷剧滥片状元

中国梦人类梦

茶诗七首

试读章节

三山岛村在1985年前只是太湖旅游景观中的一个小景区,但自1985年春起有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吴县文管会及上海大学所组之联合发掘队,对岛间一处旧石器遗存和两处以往开山所残存的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初步的发掘和考察——计有各种石器5263件,(火山灰岩裂隙中所出)化石5018种(另龙头山哺乳动物化石若干)。

“这是长江下游的首次发现”,它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上的空白,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太湖地区人类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推至旧石器时代,并为这地区的史前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据有关研究资料,太湖湖底沉积物堆积顺序是:表层为0.2—2.5米厚的现代淤泥沉积,以下有一层厚薄不等的细砂粉沉积,往下4—6米为硬黄土质沉积物,再下为10-20米厚的砂和泥土层……据测定20—22米沉积物质年代距今24000-23000年,黄土质沉积物质年代距今10000年左右。……龙头山哺乳动物化石年代大致可放在21500—12300年之间。

“因此我们认为,三山岛石器地点文化层之地质年代,可能为晚更新世后期的后一阶段到全新世初。

“由于三山岛旧石器的文化内涵,与我国目前已知的其他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相比,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明显的个性,拥有自己独特的加工技术和一批典型器物,因此它可以被看作是长江下游或太湖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一个代表,为此我们建议用‘三山文化’来予以命名。

“从此岛旧石器的组合整体进行判断,它反映了.一种以渔猎为塑黼生产经济形式(以渔业为主,狩猎为辅),采集经济似不占重要地位……即便在三四千年后农业获得较大发展,人们有了较稳定的食物来源,仍然从渔猎中补充传统的食物。”

又,岛间还多处发现磨制石器,这反映了三山岛的旧石器晚期已是到了最末阶段并跨向了新石器早期阶段的第一小步(时段约可判定于距今9000年前后)……考量到岛上还有一个没于湖面下、未经勘探过的大溶洞,若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很可能会有重大的发现……

二、新石器时代

(一)先说—下太湖的产生(约于距今7000—6000年间)。其成因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漏湖说”“构造说”“气象说”“风暴流说”“河流淤塞说”“火山喷爆说”“陨击说”“彗星爆炸说”诸说,现今以最后两说较为有力,但目前尚未成为最终的定论。

考古工作证明在(太湖形成之前)东太湖水域底下发现有距今约7000年的文化遗存物——稻谷、瓦片、绢片、竹器以及纺轮等。这一则表明当时的三山岛就共存于这个文化遗存区域,说明三山岛人的生产、生活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文明水平;二则从而证实“三山岛文化”由距今12000年持续传承了四五千年。  (二)太湖之考古文化序列如下:(今时之太湖南北长约68公里,东西宽约34公里,面积约2400多平方公里,呈一圆碟形浅水湖泊,平均水深约2米)

1.马家浜文化时期(距今7000—6000年)

太湖四周都有它的文化遗址:南面嘉兴、桐乡,东面苏州,北面常熟、张家港,西北面常州诸地面……自然,处于太湖内东南部的三山岛必会有同一内涵之文化遗存。

2.崧泽文化时期(距今5800—5200余年)

环太湖四周也都有它的文化遗址:东面青浦、吴县(今苏州吴中区);北面张家港、常熟;南面吴兴;西北面常州、武进地面……

3.良渚文化时期(距今5300—4200年)

这是太湖流域古文明发展十分辉煌的阶段。发达的农业——稻作农业已远远领先于全国;后期阶段已出现了铜器;高精的玉器制作——不仅把中国的手工技艺推到了历史的至高峰,而且其所蕴含的重礼思想日后孕育了中国儒家礼仪文化!它的社会分阶段发展,已是上古中国社会迈进文明国家形态的“领路人’角色!

总之,太湖地区之良渚文化,比较同时期的黄河流域诸考古文化以及长江流域中上游诸考古文化,远为发达,远为先进……身处太湖湖心的三山岛,自亦必深具精高的良渚文化内涵。

(三)在叙明上述三大古文化序列后,有几项相关的重要说明,兹列述如下:

1.崧泽文化就其本质而言,乃是马家浜文化向良渚文化过渡型的文化,其历史地位与作用,不能与前后两者相并列。

2.崧泽文化并不直接叠压在马家浜文化之上,而它与晚期良渚文化不仅相叠压,且多有一层不含遗物而土质纯细的青胶土或淤泥层。然而它们之间顺序地继承前者的文化因素,表现较鲜明的特性,却又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可以简要地判议:后文化与前文化间有空隙层(为时都达到几百年),表明发生过重大的自然变故后,仍生活于本区,未曾迁徙别处,所以这段历史时期(距今7000—4200年)三山岛人依然于岛间生活。P3-5

序言

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源远流长。就总体而言,她主要是由“长江文化(广义)”与“黄河文化(广义)”两大基干文化耦合而成。

太湖流域,处长江三角洲,居江海之集汇,拓南北之要津。在上古时期“太湖文化”就在“长江文化”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并在与中原、西北、东北、岭南、西南等文化区域的传播交融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甚至对海外的朝鲜、日本、南洋等还产生过较强的辐射作用。

对于历经上万年至今仍然保持自己鲜明特性的一支区域文化——“太湖文化”,深入而具体地研究它、弘扬它,进而开发利用它,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鉴于二十世纪以来,吴越文化、东南文化的研究已有一定的规模,前者时贤的论著相当丰富,然而相较之下,对“太湖文化”的开挖研究显得有些薄弱。我们欲为此做点工作出把力气,故出版本书。

本书在时间上上推至“三山岛文化”(距今—万多年),下及当代社会;在空间上注目于太湖流域之地;在内容上则偏重历史、考古、民族、民俗、社会生活与文化学术等诸领域。本书所用稿件的原则有二:其一,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上述领域做具体深入的研究论述——须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其二是资料性文字,具备新发现、新内容。

真诚祈盼海内外学者、专家、有识之士多赐关怀,不吝指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太湖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华永根//吴企明//吴惠生//鲍志军//陈锡荣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602461
开本 32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34
CIP核字 2014062890
中图分类号 K295-53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