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叶昌炽与清末民初金石学/敦煌学研究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马洪菊所著的《叶昌炽与清末民初金石学/敦煌学研究文库》在研究方法上将采用历史文献法与金石碑刻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在广泛搜集和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细致分类研究,以叶昌炽的《缘督庐日记》为研究主题的前提下,结合相关的金石碑刻资料、史料,在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本论文的研究。同时,在广泛查阅和细致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清末民初金石学发展为大背景,考察在这一背景下叶昌炽的金石学活动和取得的成就,从而高度概括叶氏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以及学术地位。在研究过程中,以考古学史和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为主,深入发掘晚清民初时期金石学和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并以叶昌炽的《缘督庐日记》为基础,进一步深化对叶昌炽金石学成就的认识。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资料与研究史

一、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青年才俊(1849-1883)

 第一节 家世

一、家世

一、籍贯

 第二节 早期的学术经历

一、参修《苏州府志》

一、参与校勘铁琴铜剑楼藏书

 第三节 早期的学术致力点

一、目录学

一、校勘学

 第四节 早期的师友

一、冯桂芬

一、王颂蔚

第二章 初步接触金石学(1884-1888)

 第一节 金石学的发轫及早期的发展

 第二节 清代及民国初年金石学的发展

一以清末民初为主

一、研究范围的扩大

一、收藏风气盛行

三、著述体例的变化

四、传统金石学渐有衰退之象

 第三节 潘祖荫对叶昌炽的影响

一、潘氏收藏之富

一、对叶昌炽的影响

 第四节 汪鸣銮、吴大潋对叶昌炽的影响

第三章 京宦期间的金石学积累和成就(1889-1901)

 第一节 富藏的原因

一、金石之友遍天下

一、久居京城游于厂肆,得地利之便

三、注重实地探访,借出游之际寻访碑拓

 第二节 特色收藏--经幢类拓本

一、叶昌炽之前经幢拓本收藏及研究状况

一、叶昌炽的经幢收藏与研究

 第三节 其他藏品

一、古钱

一、唐善业埿造像

三、开皇十三年唐仕儒铜造像一龛

四、佛像两龛

五、古镜一枚

六、蓝地朱龙彩碟十件

 第四节 “精鉴到眼毫芒不能睐”的鉴别与考释

一、覃豁派与兰泉派之争

一、善鉴别、考释的原因

三、对金文拓本的校释

四、对碑拓的校释

第四章 对甘肃金石学的贡献(1902—1905)

 第一节 清末民初学者的访碑活动

 第二节 叶昌炽的访碑区域

 第三节 对甘肃金石学的贡献

一、在甘肃的访碑活动

二、对甘肃金石学发展的贡献

三、对甘肃金石资料的记载

第五章 刊刻著述集学术大成(1906—1917)

 第一节 《语石》

 第二节 《寒山寺志》

 第三节 《邠州石室录》

 第四节 《奇觚顾百衲帖》

 第五节 《幢目》

附录《缘督庐日记》中相关金石学资料辑录

 一、对经眼金石著述的辑录

 二、对金石界逸闻轶事的辑录

 三、对友人见示珍希拓本的辑录

 四、对珍希拓本题跋的辑录

 五、叶昌炽个人购买的拓本

 六、友朋赠送的拓本

参考文献

 一、典籍

 二、论著

 三、论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叶昌炽与清末民初金石学/敦煌学研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洪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5131624
开本 32开
页数 3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3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2014059154
中图分类号 K825.5
丛书名
印张 1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