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河今貌(长江流域的人工运河)/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内容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运河古今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运河历史

一 何出运河

二 全景运河

三兴衰运河

 第二节 蔚为壮观的运河路线

一 运河枕山

二 运河连湖

三 运河通海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

一 运河融通文化

二 运河孕育文化

三 运河遗存文化

第二章 江汉运河

 第一节 扬水运河——楚国问鼎中原的水道

一 孙叔敖——沟通江汉第一人

二 楚庄王——南方问鼎第一王

三 楚都郢——运河直通第一城

 第二节 江汉水道——史上继往开来的拓展

一 西晋——开扬口通零桂

二 北宋——凿荆襄通南北

 第三节 南北汇流——汉江连通河渭的尝试

一 汤子印——凿褒斜河谷欲引汉水

二 唐崔浞——辟丹灞运道难引丹水

三 清康熙——掘襄潼运河拟通楚漕

 第四节 水到渠成——当代江汉运河的诞生

一 江汉运河十年开凿

二 “引江济汉”开工兴建

第三章 湘桂运河(灵渠)

 第一节 地灵人杰.运河始成

一 兴安县——灵渠发源之地

二 秦始皇——灵渠始成之帝

 第二节 巧夺天工,浑然天成

一 舍近求远——选址之巧

二 当世一绝——渠道之巧

三 千年不溃——堤坝之固

 第三节 薪火相传,四贤接力

一 劈山开岭——史禄首凿灵渠

二 继疏于汉——马援改进灵渠

三 奇思妙想——李渤完善灵渠

 第四节 声名遐迩,古渠新颜

一 保护开发——古老灵渠呈现生机

二 存毁之间——灵渠词碑逃过两劫

三 任重道远——湘桂运河远景可期

第四章 赣粤运河

 第一节 百家争鸣——一石激起的千层波澜

一 开凿运河不如兴建铁路

二 连通两江造福两省百姓

 第二节 沟通南北——为通航还是为灌溉

一 梅关古道不堪重负

二 南越古国锁关封道

三 皇帝御批浚河畅流

 第三节 纸上谈兵——打破常规的超级奇想

一 自然天成的对接河口

二 便捷互惠的水运通道

三 跨越时空的梦幻首航

 第四节 步履维艰——一蹴难就的漫长过程

一 中流砥柱——赣粤运河的脊梁

二 可圈可点——赣江航道的整治

三 前景可盼——赣粤两省的推进

第五章 芜申运河

 第一节 吴楚交战——古人开凿芜太运河

一 子胥开运河沟通江湖

二 东吴凿两渎贯通江南

 第二节 世事难料——芜太运河时通时断

一 台蒙兴筑五堰蓄水通舟

二 明朝浚深运河保安金陵

三 东坝兴废见证运河兴衰

 第三节 捷径水道——一河贯通皖苏浙沪

一 将弧线拉直——运河船舶可直达上海

二 为长江分流——适航船舶将涌向运河

 第四节 风生水起——安徽实施“一号工程”

一 提议逾百年——安徽全力推进运河工程

二 三江交汇点——芜湖规划多条运河线路

 第五节 你追我赶——江苏加快运河整治

一 常州市——为运河升级

二 宜兴市——搬运河出城

三 高淳县——以运河为生

第六章 江淮运河

 第一节 夹在江河之间的河流

一 淮河主干细支通达三省

二 黄河夺淮改变干支走向

 第二节 沟通江淮两水的捷径

一 襟江带湖——舟楫云集话淝水

二 两军对垒——前秦东晋战淝水

 第三节 繁荣江淮水道的古城

一 扬州——江淮水道的源头

二 淮阴——江淮水道的转轴

三 泗州——江淮水道的咽喉

四 寿县——江淮水道的门户

 第四节 打通南北水道的先驱

一 魏国——挖鸿沟连接黄淮

二 吴国——开菏水进军中原

三 曹操——掘河道沟通江淮

 第五节 描绘引江济淮的宏图

一 丰枯悬殊——淮河缺水需济

二 三水人湖——长江引水有路

三 江淮连通——综合效益可期

第七章 京杭运河

 第一节 偃波息澜的京津运河

一 消亡——只剩凭吊遗址的通惠河

二 断航——仅供排水泄洪的北运河

三 淤塞——成为都市景观的南运河

 第二节 屡遭黄泛的山东运河

一 两水贯鲁西——鲁运河引蓄分排

二 一河兴多镇——鲁运河畔明星城

三 北涸南行舟——鲁运河生死状态

 第三节 流金淌银的苏北运河

一 被黄淮两水缠绕的河道

二 为北煤南运扩建的通道

三 经疏通扩张形成的水网

 第三节 凤凰涅槃的苏南运河

一 整治之前百病缠身

二 持续治理焕然一新

三 船民经历两重天地

四 航道变成绿色走廊

 第五节 延伸到海的浙江运河

一 经穿纬插,辐射成网

二 三堡船闸,连接钱塘

三 浙东运河,延至东海

第八章 运河申遗

 第一节 三个老人拉开申遗序幕

 第二节 35个城市追求一个目标

一 《杭州宣言》振聋发聩

二 申遗难度前所未有

 第三节 他山之石开启国人心智

一 法兰西米迪运河的精心维护

二 加拿大里多运河的独特管理

三 比利时中央运河的持续扩建

 第四节 保护遗存,江浙千方百计

一 江苏——保遗存运河屡次改道

二 浙江——护古迹不惜增加投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总后记

编辑推荐

周家华、罗军编著的《古河今貌(长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在参考和吸收前人和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较为开阔的视野和较为独特的视角,通过对涉及运河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典故传说、名城古镇、风土人情、文艺作品、科技地理、航运文化的取舍和提炼,勾勒、梳理了长江流域运河的来龙去脉和前世今生。反映了这些运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盛到衰,再由衰到兴的历史过程,探讨了运河古今流变、兴盛衰落的规律和特点,即:政治和军事目的催生了运河的萌芽;南北漕运的需求促进了运河的繁荣:政治中心的确定改变了运河的走向;封建王朝的没落导致了运河的衰败;新中国的诞生加快了运河的复兴。全书涉及运河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生态、世界背景等方方面面,全面展示了运河的深邃内涵和万千景象。

本书的第一章,对古往今来中华大地的人工运河作了全景式的描述,对运河的成因、历史、走向和文化作了提纲挈领的概述。最后一章以纪实的笔触,记录了中国大运河作为中国2014年唯一推荐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重大事件。全书各章都记述了从国家到沿河城市保护与管理运河的所作所为,展望了运河的发展与前景。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运河古今、江汉运河、湘桂运河 (灵渠) 、赣粤运河、芜申运河、江淮运河、京杭运河、运河申遗。内容包括: 源远流长的运河历史 ; 蔚为壮观的运河路线 ; 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河今貌(长江流域的人工运河)/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家华//罗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221240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2013205540
中图分类号 K928.42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