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类学与黄土文明/人类学高级论坛
内容
编辑推荐

黄土文化指黄土高原西部这一特定区域的代表文化。行龙、徐杰舜主编的这本《人类学与黄土文明》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田野调查,说明在长期的文化演变过程中,黄土文化具有独立性、特殊性和典型性特点,这使它大大走出了地域的局限,而具有了某种探示和涵盖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目录

会议文件

 乔 健 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贺信

 吕志辉 第十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贺信

论坛特稿

 行 龙 基层农村档案发现记

 行 龙 中心尊“二乔”

 横山广子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居民参与——以日本富田林寺内町建筑群为例

人类学视野下的黄土文明

 周大鸣 李陶红资源与地方社会——以“水”为中心的洪山社会变迁

 徐新建 源神后土溥博人文——以介休为例的黄土文明研究

 彭兆荥 黄土文明之“介休范例”的民族志表述

 安介生 “禁火”“改火”与历史时期寒食节风俗之演变

 徐杰舜 莫 蓉 山西人:黄土文明创造者的一个样本

 罗彩娟 始祖信仰与文化溯源:作为文化源头的黄土文明

 李 菲 黄土文明地方信仰的历史结构与文化认同:介休张壁村个案考察

 徐嘉鸿 黄土高坡托起的圣仪——陕北左村祖先祭仪变迁

 赵巧艳 大地之居:窑洞的栖居模式解读

黄土文明: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

 赵旭东 从文野之别到圆融共通——三种文明互动形式下中国人类学的使命

 叶舒宪 西玉东输雁门关——玉石之路山西道调研报告

 祁建民 四社五村水利秩序与礼治秩序

 张继莹 降雨与灌溉:明清山西旱作的农业时序

 邱仲麟 明清的山陕乐户——兼及两京教坊与诸王富乐院

 马丹丹 北齐文明考——邯郸、临漳、磁县考察

黄土高原与文化变迁

 徐黎丽 李姝睿 黄土高原南部山区村庄60年土地流转研究——以HL庄为例

 苏泽龙 “农业技术”:集体化时期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基于人类学研究范式的探讨

 胡英泽 黄河泛滥、河道变迁与农地制度技术策略——以清代至民国的山、陕黄河滩地历史文献为中心

 周兴茂 中华文化区系与黄土文化变迁

 郭永平 晋商村落的权威与依附——以介休市大靳村为考察对象

 马维强 集体化时代乡村干部“反行为”研究——以山西平遥双口村为考察中心

黄土高原与地域文化

 刘冰清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山西人人文特征简论

 王柏中 黄土文明一题:后土神的历史演变及域外变化

 张俊峰 神明与祖先:台骀信仰与明清以来汾河流域的宗族建构

 姜建国 介休的村落及村落地名研究

 李 嘎 大小有别:共时性视角下介休聚落规模差异性研究——基于1924年村落人口资料的讨论

 孙九霞 黄土文化地区的旅游新型城镇化

 何 菊 并接与混融:李提摩太筹建山西大学堂的人类学检视

 乔 健 从事人类学研究60周年

 佛 子 乔健先生简介

 李 菲 乔健著作目录

 李亦园 乔健:族群与社会研究的先驱

 张小军 漂泊中的永恒:一个人类学家的理想国——纪念乔健先生八十寿辰

 范 可 漂泊者的返乡之旅

 吴天泰 人类学家与原住民民族学院的课程发展——乔健的贡献

媒体报道

 赵巧艳 推动区域人类学研究范式的确立

 赵巧艳 乔健:漂泊脚步与永恒追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类学与黄土文明/人类学高级论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行龙//徐杰舜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7103659
开本 16开
页数 4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80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74
CIP核字 2015141608
中图分类号 K294
丛书名
印张 31.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1
17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