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强小孩(挫折教育年轻父母的教养圣经)
内容
试读章节

一个孩子与一代孩子

中国现在的家庭结构注定了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从个体意义上来讲是家庭的私事,中国所有的家庭都加在一起的时候,这就变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最强小孩》这个以孩子为视角进行的真人秀栏目,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充分展现出这一代即将要成长为社会栋梁的孩子们的风采,关注孩子也就是关注社会的未来。

中国的家庭结构对于孩子来讲,大多数是倒金字塔的结构。孩子对于家庭的爱从享受,慢慢变成了承受,变成了承担,变成了负重。如何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健康良好的生存环境,既能够让他们茁壮成长,又不能让他们不陷入一种极端的爱或者其他一种极端思维行为之中,这种难以拿捏的度,是由营造孩子成长环境的家长们,在许多种因素中所搭建而成的。只是我们在选择什么样的环境给孩子,并不取决于孩子的主观意愿,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更多的主动权都在家长的手里。这个爱的天平如何能够相对平衡,也是家长们自我博弈的过程,很难很难。这个栏目展现的虽然是孩子的性格、精神面貌,其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家长们的教育和影响。一棵树的成长,不仅需要对它提供营养,还需要不断矫正,否则一棵树有可能会成长为盆景,有可能会成长为一棵枝蔓丛生的遮阳树,而与最终想要成为的样子,则变得相去甚远。

挫折教育,虽然在国外已经有了几年的实践,对于我们还属于新生的理念。但是却让很多家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并没有真正做到把挫折当做手段,而是将其变成了一个最终目的来实现。在栏目一开始的时候,这群家里的“小皇帝”就迎来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这样的结果对于大人来讲,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才能让内心不产生过多的负面情绪,孩子们如何能够在没有大人的陪伴下,独自面对呢?这种成长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呢?是镜头感还是孩子本身的能量。我们无法对结果进行过多的判定,但是在看过一些节目之后,我们想所有的读者都会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答案在心里。

在之后的文字中,将会不断的地呈现出孩子们在节目中没有播出的一些状况和情境。对于观看节目的家长、观众和小童星粉丝们的内心,也许会产生一些不适的影响。但是,在孩子人格渐渐形成的时期,这将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我想,在我们进行角色甄选的时候,遇到过很多家长提出的许多问题,这个担心应该是里面最为普遍的一个吧。在后面的文章中,对于家长的前后反应和影响,我们会尽量全面地呈现给大家,并结合节目的内容,给大家带来一段笑中带泪、快中有慢、粗中有细的旅程,您准备好了吗?

集体淘汰是预设的题目吗?

李滨:主持人,《最强小孩》任务挑战的团长、任务发布人和监督人。当他在镜头前描述看到孩子们在做第一个任务的感受时,他说:“当时看到孩子吃他们第一顿午餐的时候,确实挺心疼的。因为当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他们抱着非常凉的地瓜干,但他们却一个个吃得很开心。看着一帮小怪物们,吃那些东西吃的得那么开心,我确实心里挺不舒服的。不过没有办法,让他们到这儿来,不是来享福的,就是让他们来体验,什么叫自立、什么叫生存,这种自立生存的难度在哪儿?”

当李滨跟着摄像老师,找到孩子们的第一个住宿地的时候,带着期待也带着忐忑,毕竟孩子们都是家里的宝,如果这里的任务设定和挑战设定超出了孩子们的承受范围,对于孩子们来讲就不是教育而是伤害。李滨走到孩子们自己找的住宿房间的时候,那是一个二层阁楼式的房间,孩子们挤在一张床边,坐在一起,没有任务发布时候的拘束和紧张,在经过了第一天的认识和磨合后,俨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团队。

“一进那个房间,当时真的有点难以接受。四面透风,卫生条件非常差。当我进那个门之前,我看到一个很大的老鼠(李滨两手拉开距离足有十几厘米长)从门前跑过。进去以后跟他们聊天,发现他们自己都已经惨成这样了,却很开心。也许这就是小孩对事物的新鲜感吧。他们第一天算是没有完成任务,因为这帮孩子,一直生活在城市里,是一帮‘小公主’、‘小皇帝’,突然间让他们离开了父母的保护,让他们自己去找吃的、找住的,我觉得对他们来说,应该是一件挺困难的事。”

P14-17

目录

Part 1 出发吧,少年——强出?

Part 2 孩子X任务=强小孩

 1.一个孩子与一代孩子

 2.集体淘汰是预设的题目吗?

 3.“孤雁单飞”

 4.不应该栽的“小跟头”

 5.半天搭不好的帐篷

 6.别让“心理优势”害了自己

 7.出发吧,B组

 8.协作的力量

 9.不协调的“独行侠”

 10.提前完成了任务!

 11.意外而来的火灾

 12.火,再次地成灾?

 13.继续完成任务的少年们

 14.兵分两路的行动

 15.羞涩的队长

 16.风波一触即发

 17.大咖任务

 18.队长病了

 19.细致入微的大咖武术教学

 20.终比拼

 21.高烧的队长和暂停的任务

 22.康康含泪投给自己的一票

 23.好消息和坏消息

 24.是伙伴也是对手

 25.三个小皮匠,顶个诸葛亮!

 26.爱走神的小老虎

 27.大姐大的智慧

 28.团长发飙

Part 3 特别版:知心姐姐卢勤与安全专家王大伟的问题建议(上)

 1.孩子要有“拱”的精神

 2.成长的机会!

 3.要有所担当,但不要盲目认错

 4.没人监督的自律

 5.经历是孩子大的财富

 6.孩子吵架,大人别管

Part 4 特别版:知心姐姐卢勤与安全专家王大伟的问题建议(下)

 1.挫折并不是困难

 2.挫折教育该何去何从?

 3.野外求生大科普

 4.榜样的力量

 5.相信孩子,他们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6.只要愿意去经历,就会变得很强大

Part 5 《强小孩》父母访谈

Part 6 导演手记

附:孩子独立成长计划

序言

我与《最强小孩》

我有很多社会角色:企业高管、营销资深讲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但排在第一位的是妈妈,所以关于孩子的题目是我最关注的。2015年机缘巧合下,我服务的公司京华书媒成为《最强小孩》真人秀节目的图书运营伙伴。让我有机会除了商业方面的工作,也深入参与到了《最强小孩》图书的策划、撰写、编辑等工作中。

受《最强小孩》图书出版方老师的邀请,让我对书中每一段的内容写一些自己的感想和评述,虽然深知责任重大,非常担心观点稍有偏颇会误人子弟,但出于妈妈的责任和这些年对亲子教育、职业指导方面研究和实践的心得,依然鼓舞自己完成了这份工作。

和家长孩子们分享这些观点,最希望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尤其是反思。我认同这观点吗?我为什么不认同这个观点?是因为价值观吗?是什么导致的价值观差异?这个观点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今天是对的,在历史上是正确的观点吗?未来还会是一个引发争议的观点吗?这本书中我们提到了“挫折教育”这个概念。为什么会被提出?为什么会被重视?有多重视?挫折是最好的教育吗?在挫折中孩子们会成长吗?在挫折中有没有孩子就此跌倒?书中有10个孩子经历挫折的故事,书中有我们大人的观点和看法。有些事情不辩不明,最希望的是引发大家的关注,关注挫折教育在孩子们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思考怎么教育我们的孩子成长。如果家长对我在书中的评述和观点有意见,欢迎大家各抒己见,批评指正!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微博上留言,期待大家共同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

http://Blog.sina.com.cn/lusuxiansheng

熊健

内容推荐

田莹、旋峰主编的《最强小孩(挫折教育年轻父母的教养圣经)》为宁夏卫视和国大华闻(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国内首档原创大型少儿自立生存挑战真人秀季播节目《最强小孩》官方图书,授权京华傲博(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委托西苑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发行中文简体字版本。非经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使用。

编辑推荐

田莹、旋峰主编的《最强小孩(挫折教育年轻父母的教养圣经)》是同名真人秀的图书版。《最强小孩》是由国大传媒打造的国内首档大型少儿自立生存挑战真人秀。节目以自立生存能力为选拔主题,来自全国10名小童星完全脱离父母和学校,忘掉已有的才华,重新角色定位,分组在72小时内共同面对严苛的自然环境和多变的挑战任务,不适者将被淘汰,从而实现由大家熟知的童星到最强小孩的蜕变过程,期间更有神秘明星助阵,被誉为中国版的“胜者为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强小孩(挫折教育年轻父母的教养圣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最强小孩》栏目组编
译者
编者 田莹//旋峰
绘者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105215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5225757
中图分类号 B848.2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