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子孙满堂
内容
编辑推荐

由许祚禄所著的《子孙满堂》是一部当代原创长篇小说,通过对生活在青弋江边千年古镇柳树镇的柳思延苦难一生的描述,反映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变化。年轻的柳思延由于受传统思想的熏染,没有做出任何努力便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女孩杨柳,听从家人的安排,孝堂成亲,与巧妹结婚生子,开始了极为平凡的一生。几十年的人生风雨,柳思延虽然已是儿孙满堂却饱尝无尽的烦恼与艰辛。而当人到老年的柳思延夫妇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之时,却又卷入了子女家庭的各种矛盾当中,最终老两口被迫回到自己的祖屋,悄无声息地过完余生。

内容推荐

由许祚禄所著的《子孙满堂》通过生活在青弋江边千年古镇柳树镇的乡村知识分子柳思延苦难一生的描述,反映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变化。

受传统思想熏染的柳思延,没有任何反抗地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女孩,顺从家人的安排,孝堂成亲,与巧妹结婚生子,开始了极为平凡的一生。几十年的风雨人生,柳思延虽儿孙满堂却饱尝无尽的烦恼与生活的艰辛。而当人到暮年的柳思延夫妇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之时,却又卷入了子女家庭的各种矛盾当中,最终老两口被迫同到自己的祖屋,悄无声息地过完余生。辛苦一生的柳思延虽子孙成群,却苦难多过欢乐满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子孙满堂的家庭的一些矛盾与无奈。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柳思延感到一辈子最羞于出口的事,就是他新婚一个多月后,他还稚嫩得不知道如何和新娘同房,也不知道男女间的那点儿事,更是对如何生孩子的事一无所知,他一点都没有尝到过新婚的滋味和快乐。

一到晚上,他和新娘巧妹一起在新房里时,他就感到局促不安,很不适应。他总是秉烛读书,每晚都要读到深夜,读到新娘巧妹独自上床睡觉了,他才上床和衣而卧,直到天明。那时的他,还真的浑然不知男女之间除了睡觉,还得做点什么事情。

新娘巧妹虽和他同是一个小镇的,从小认识,可是直到进了洞房,揭了盖头,他才知道新娘是她。

他是回家奔丧,临时奉小脚奶奶之命和她孝堂成亲的,他的父亲因放竹排到长江,排散人亡了,连尸骨都没有捞上来,所以他的新婚是小脚奶奶临时决定安排的,在一片无比悲痛的气氛中进行。他也一直完全沉浸在突然丧父的巨大悲痛中,没有一点心思去体会新婚的感觉。

那年他才虚十七岁,十六周岁还不到,还是个意气风发、满怀激情的少年。那时的他,正在皖南山区黄山脚下的千年文化名村旌德江村读书。

他原在皖南文化名城宣城读私塾,一有空就爱到敬亭山去寻找李白的足迹,可他怎么也找不到李白当时那种“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感觉。

在他眼里,敬亭山只不过就是皖南山区随处可见的一座极其普通的山,山不高,水不多,山上的松树和茶园也不比别处高大青翠,但在李白眼里它就成了极不普通的一座山了,他看出了山里深藏的奥秘,写出了这千古不朽的诗篇,而敬亭山也因李白的诗而名扬天下,成为千古名山了。

柳思延因此就对李白充满了崇拜,也对他从小熟读的《三字经》《朱子家训》《道德经》《弟子规》以及一切远古圣贤的书都充满了崇拜和诚服。他觉得这都是几百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都含有一般人读不懂的深刻道理,这里面深藏的奥妙,也许就是他们这些凡人一辈子都悟不透的。那些写出这些文章的圣贤都不是凡人,都是天上派下来教化世人的圣人。像李白他就不是凡人,他是天上派下来的诗仙。

柳思延是家里三代单传的独苗,从小就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从小到大一直都叫金蛋。他的小脚奶奶一直寸步不离地带着他,直到十岁才让他开蒙读书。开始还是小脚奶奶亲自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识字,后来又舍不得送他去新学堂,把他送到了这家宣城最好的私塾,还派人日夜看护着他。

他在宣城这家最大的私塾读到十五岁,直到日本鬼子占领宣城时,他才和全城读书的青年学子及先生们一起被赶到了旌德江村。到了江村,他才发现这个不大的文化名村,一下子拥来了好几千青年学子,都是从日军占领区转移来的。这里聚集了全皖南地区最好的先生和青年学子,每天都有激情四射感人肺腑的聚会和演说。

柳思延也常被他们的情绪感染着,他常常吟诵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以及圣人的不朽教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江村读书的这段时间,柳思延再次被先圣们的伟大深深地折服了,他觉得这个江村简直就是读书育人的天堂了。这里枕山环水,阡陌纵横,古庙宝塔,诗碑堤栏,垂柳秀荷,相映成画。特别是这里饱经千年世事沧桑,文风昌盛,文化内涵深厚,村里的聚秀湖是砚台,牌坊是墨,宝塔是笔,大地是硕大的纸,村里到处是牌坊、祠堂、老街、名人故居,处处透露出千年的古韵。

柳思延每天都在晨曦中起床,捧着圣贤书,沿着江村曲延的古石板道漫步诵读。脚下溪流蜿蜒,绕户而过,弯曲向前,不断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之感。当然,江村留给他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牌坊、祠堂、名人故居,他想不到这个小小的江村果真是人杰地灵,历史上出过那么多名人圣贤。这就是他们“重诗书,勤课诵,多延名师以训子弟”的质朴文风孕育的必然结果啊。

柳思延尽情地吸收着这里沉淀着的一切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每天都像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之中,根本就不管外面的中国早已是战火纷飞,日军已经从杭州湾登陆,把这片皖南山水团团包围住了。但他这种沉静的好心情还是很快就被打乱了。

他的身边不断有人弃笔从军去了,还有人不时地为去参加国军还是新四军而争吵,最终打成一团。每当看到这情景,他都不屑地远远躲开了,他觉得他们这都是瞎胡闹,圣贤书都没读透就想出去报国,能有什么作为呢?古人都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件事都得一件件去完成,才能做得好,再说他们争来争去,不管是国军还是新四军,都是局限在皖南山区这块小地方,我要去就去最远的延安。于是,他第一次背着家里做出了一个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决定,一个令他骄傲一辈子、永远值得向子孙们炫耀的决定,为了跟上潮流,他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名字由柳金蛋改成了柳思延,就是思念延安的意思。

P1-3

序言

将时光倒流。二十年前上海浦东马路边,深夜,昏沉入睡的许祚禄感觉不到寒凉秋风正趟过盖在他身上沾满了灰尘和黄沙的旧被褥,一片片枯黄的落叶飘向他冒着热气的脑袋,旋即又被风卷走。那个夜晚,在风中匆匆经过的路人并不知道睡在路边的这个乡村青年来自何方,更不会想到这个蓬头垢面的乡村青年在二十年后会捧出令人目瞪口呆的长篇小说。

许祚禄睡在超出了上海人想象力的马路边,白天打工,夜里做梦,这应该算是一个传奇的小说细节。

许祚禄本身就是一部小说。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文革”中出生的许祚禄从落地的第一天起,他的命运就被那个荒谬的时代注定了,无法逃脱乡村的贫瘠,必须面对家庭的窘迫。走在荒凉的乡间小道上,他的视线中是一望无际的天空和看不到尽头的绝望,他想象着视线之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并为找不到答案而无限迷惘。读中学时的许祚禄痴迷小说,贪婪阅读如同吸毒一样不可救药,他靠阅读小说来安慰内心的孤独,靠文学想象抗拒生活的残酷。小说是他活着的精神口粮,也是他绝望中的救命稻草。然而中学毕业后,为了生计,他不得不放弃对文学的狂热,回家挖鱼塘,养鱼,可是他的命运并没有被成群结队的鱼改变,于是去开矿,去青弋江扒黄沙,押着冒着黑烟的货船在江上跑运输,看着大上海疯狂地建设,活在想象中的许祚禄卷起铺盖直奔浦东工地打工。他的经历像他的小说情节一样不停地跳跃着,而且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许祚禄闯荡江湖,没赚到多少钱,但长了见识,县里的企业将其招安,让他做企业管理,直到工厂管理不下去,倒闭。此后的许祚禄又被乡镇企业南亚集团收编,一直干到了集团副总。副总的名称虽然响亮,但并不能真正体现许祚禄自身的价值,他在丰富想象力的支撑下,辞职下海,独自创业,办了一个蓄电池厂,电池厂正当红火,恰逢环保风声吃紧,蓄电池企业被迫关门,许祚禄从此失业在家喝酒、打麻将,有时想出去找人打架,但他的拳头只能伸向虚无的空气,他已找不到对手。许祚禄说他当年为了推销蓄电池,开着货车跑遍了大江南北,他说:“我一路上睡在货车上,跟蓄电池睡在一起,整整三个月!”许祚禄的汗水和辛苦如今已像风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但深埋在心里的沧桑记忆时常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而那些经过沉淀的记忆在充分显影后就不再是个人生活复制和还原,而是升华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透彻反省。于是许祚禄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冬天开始了小说写作,文字像涨潮时的青弋江水一样,一泻千里,势不可当,写作是他心路历程的记录,更是一次圆梦之旅。而长篇小说《沉默的群山》和《子孙满堂》显然是许祚禄小说创作最自信的一次整体亮相。

小说作为一种最能考验作家综合实力的文体,在中国古代,叫“传奇”,如唐代传奇《霍小玉传》《李娃传》等。写小说的人要么有传奇的经历,要么有传奇的想象,而这两者,许祚禄得天独厚,都搂在了怀里。读了他的两部让我震惊的长篇小说《沉默的群山》和《子孙满堂》,一个固执而自以为是的判断是,许祚禄有着惊人的想象力,而他近乎放肆的想象力与他的传奇的人生经历构成了一种因果性的逻辑关系,许祚禄潜伏着的想象力被他一路搏杀的人生和跌宕起伏的经历激活,反过来,他又以卓越的想象力对历史、人性进行了传奇性的演绎,并表达出独具个人意志的历史观与人文立场。

长篇小说《沉默的群山》是一个反讽性命名,沉默的只是群山,而小说中人物呈现的却是虎啸山林与狂飙突进的姿态。许祚禄在题记中有这样两句卷首语,“献给我历经磨难的祖国/献给我英勇不屈的先辈”,许祚禄一开篇就拉开了史诗般的架势,他企图以皖南山区汪、赵两大家族的命运来概括和隐喻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并尖锐地折射出自己的历史判断。所以,这是一部有着文化野心的长篇小说。

许祚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和自己所赖以生存的民族多灾多难,活得太苦了,他说,《子孙满堂》所表达的就是两个字:痛苦。这种痛苦不仅是肉体的痛苦,同时还是精神的灵魂的痛苦。我们的民族和民族中的每一个个体实际上是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中生存,在双重痛苦的挤压下行为荒诞、情感变形、人性崩溃,最终沦陷于无根、悬空、虚妄、幻灭的生存状态中得过且过地将残余的人生草草打发殆尽。

基于这一历史判断,许祚禄妄想着以小说来寻找民族自救和灵魂上岸的出路,《沉默的群山》将汪、赵两个家族置放在一百年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中,演绎出一幕幕血腥而残酷的历史悲剧,奏响起一曲曲传奇而荒诞的人性悲歌。许祚禄对历史的解构是极具个人意志的,他不是从阶级论、血统论、革命论的视角解读两个家族的命运,而是以人性论的视角将汪赵两家的芸芸众生大卸八块,让他们在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中烛照出人性的光辉或黑暗。许祚禄不按传统套路出牌,恰恰成就了他的另辟蹊径和独树一帜,小说弥漫着原生态写作的意趣和魅力。

小说表面是写人生,而小说的内核却是写思想,有一个经典的说法是,小说家即思想家。小说的思想是作家对历史、人生、社会所表达出来的人文立场、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就《沉默的群山》而言,许祚禄在小说中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写作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革命不在于你打什么旗号,而在于你是否保百姓平安;个人不在于你参加什么组织,而在于你人性是善还是恶;人伦不在于你如何表白,而在于你情感是真还是假。

许祚禄的小说中,民族的多灾多难是因为那么多旗号和口号都掺杂着一己私利而不停地蛊惑人心,那么多参加自命不凡组织的人却是人性虚伪、人格分裂之徒,而“斧头帮”虽游侠江湖,杨天啸却是一个真实、诚实、人性向善的绿林好汉,国军团长汪维潮、共军先锋赵青竹,还有汪天福、汪金秀、赵银柱、周二凤等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人性丰富的文学形象,有着鲜明的人性纵深。汪维潮因为亲情放走了共军哥哥汪维新、嫂子赵青竹,杨天啸劫狱放走第二天就要枪毙的国军头目汪维潮,新任县长赵青竹在最后一刻将苦恋了自己多年的杨天啸由死刑临时改判二十年,这些情节指向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逻辑,即人性战胜了阶级性,人性实现了对革命性的超越。这是长篇小说《沉默的群山》深度与高度的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小说的重要价值之所在。

许祚禄写作是男人的写作,是有担当的写作,就像他当初坚忍不拔地卖蓄电池一样,他勇敢而坚决地对扎根于家族变迁中的中国历史进行了手术刀般的解剖,其胆识和勇气比他的小说更让我吃惊,他所理解的中国社会与中国历史的本质显然与我们正统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大相径庭,许祚禄写作的意义就在这里。

旗号林立、血雨腥风、自相残杀、人伦颠覆、人性崩溃,最后留下的是一片满目疮痍的破碎山河,人民被愚弄,人心被摧残,人性被毁灭。受伤害总是最底层、最无辜的平民,他们被绑架在历史的战车上,成为历史进程中各种利益集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的赌注,无常和被捉弄成为中国人生存的基本事实。所以许祚禄以他的小说对此进行深刻反思、尖锐揭露,并在反思与揭露中期待着重建新的社会秩序与伦理道统。

深刻的思想要靠生动的故事、戏剧化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来演绎与定型。《沉默的群山》之所以在一家网站的电子版销售中一直高居第一,就是因为许祚禄为读者创作出了一个想象力惊人、故事情节奇崛、人物形象丰满的文学产品,这一产品很难遇到,有时花钱也买不到。我不能断定许祚禄受金庸、古龙小说的影响有多大,但他的小说在整体构思、情节布局、人物关系设计、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显然直逼高手,并亮出了挑战的姿势。《沉默的群山》整体构思的戏剧性很强,汪、赵两个家族明里角力、暗中较劲,杨天啸与汪金秀、赵青竹情感线索贯穿始终,赵青竹与汪维新、杨天啸的情感风波反复纠缠,汪维新、汪维潮、赵金柱、赵银柱、赵青竹等革命与反革命的左右冲突,整部书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纠缠不休、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戏剧性网络,读者一头栽进网中不能自拔。这是需要超常的想象力和设计能力的,许祚禄这一能力也超出了我的想象。《沉默的群山》中的主要人物杨天啸与汪天福、周杆、程学理、赵青竹、汪维潮、汪金秀、周二凤等构成了近十组戏剧性人物关系,而这近十组人物关系中,不仅每组充满了戏剧性,而且在小说推进过程中不断变化,不断反复,小说的叙事效率走向了最大化。很显然,杨天啸是全书中塑造最生动、最丰满、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男一号。  杨天啸这一人物形象在当下长篇小说走廊中似乎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不是革命者,但一生追随革命者赵青竹;他是“斧头帮’’成员,但并没有江湖杀手的凶残;他不问政治,但当日寇来犯时,他却义无反顾地冲到生死线上;他眼中没有阶级,只有人伦,所以劫狱放走了同父异母的兄长汪维潮。杨天啸与传统或正统的文学形象相比,他不是一个类型化的正面或反面人物,但他是一个符合人性尺度的“人”。他身上体现出的是人性的挣扎,而不是阶级性的表演。这个人物非常丰富,很有质感。“不管发生了什么,反正你就是我的四奶奶!”,他的固执、坚定、勇敢以及对爱情死不改悔的信念足以打动任何一颗麻木而迟钝的心灵,上天也会被感化,最终让他和赵青竹走到了一起,只是他们出狱后,已是风烛残年。他们虎啸山林的一生只是以晚景的凄凉拉上了最后的帷幕。无论是革命还是不革命,他们殊途同归,下场都一样。这部小说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是被历史绑架的人质,相互杀伐的民族并不能拯救人民,而只会伤害和毁灭一个个无辜生灵。

杨天啸是一个特立独行、没有重复的崭新的人物,这个形象的独特性构成了全书的另一个艺术成就。

许祚禄写作长篇小说喜欢大背景、大制作、大气派,所以《子孙满堂》同样放在大半个世纪的背景中来展示一个家族的兴衰际遇,柳思延是一个有着革命抱负的乡村知识分子,不过他想去延安倒不完全是为了革命,而是为了心爱的女孩杨柳,只因父亲不幸身亡,而孝堂成亲娶了巧妹,最后没能成行。小说开篇就很有戏剧性,但小说重心并不在柳思延身上,柳思延是一根绳,许祚禄要用这根绳串起他的子孙,让他的子孙来演示一个家族是如何一步步脱轨,一天天沦陷下去的。《子孙满堂》有《红楼梦》式的企图,而且主题也接近《红楼梦》,都是写了“子孙不肖,后继无人”的家族悲剧,而有所不同的是,红楼梦是因为情感的放任而败坏了一个家族的风水,而《子孙满堂》则是物欲的放纵而让一个家族道德崩溃、人性异化、家族败落。柳思延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乡村知识分子,他希望自己的子孙要么能“兼济天下”,即使不能“兼济天下”也要“独善其身”。他是一个传统的严格遵守儒家道德理想的乡绅,但他的子女到孙子辈几乎全都让他失望了,四个女儿找的对象:一个是杀猪的,一个是捕鱼的,一个是打铁的,只有三女儿找了个小学老师,才让他觉得稍有宽慰。三个儿子家宝、国宝、世宝名字好听,但都不上正轨,要么不喜欢读书,要么混迹江湖,甚至犯法坐牢,这让柳思延对子女非常失望。小说中许祚禄显然是想表达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被时代扭曲和撕裂,这种撕裂到了孙子辈变得更加失控,富国、富民、富兵、富妹,学文、学武、学2r_、学农,建国、爱国、爱群、爱民、强国、强军、卫国、卫民、卫红,这些孙子辈的名字起得都非常体面而响亮,可这些孙子辈们并没有给柳思延带来光荣和尊严,他们一个比一个不争气,有卖假农药、假种子的,有贩卖假烟酒的,有吸毒的,有嫖娼的,有得性病的,有坐牢的,唯一考上大学的孙子好不容易当上了镇党委书记,又因为腐败而东窗事发。柳思延最后一丝希望也幻灭了,他看尽了人间万象,也看够了子孙们的堕落。于是他失忆了,他是在删除了现世的所有人和事后,才离开这个世界的。这部长篇小说反思现实、批判现实的姿态尖锐而无情,下手比较狠,道德质疑的心情异常迫切。许祚禄不是为一个家族的沦落而伤心和忧虑,他是为传统文化的断裂与毁灭而痛不欲生。

许祚禄思索的问题与蓄电池无关,但他是从蓄电池中积蓄出了能量,这就是对中国社会由感性体悟到理性升华的全方位透视,并且通过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人物形象演示了出来。

许祚禄小说写作充满了激情,所以他的写作速度很快。快既是长处,也是短处。长处的效率高,情感释放具有爆发力和穿透力;短处是缺少精雕细琢和反复打磨。许祚禄小说需要改进的是,叙述节奏不能用同一频率,当张弛有度,快的地方则快,慢的地方一定要慢下来,也就是出戏的情节和细节要写够写足,另外就是塑造人物和推进故事,要用细节和描写来完成,而不可一味用人物对话和作者独白来实现,还有长篇小说《沉默的群山》开头部分交代铺垫过多,应直接入戏,背景性的材料应在后面陆续塞进相关的故事与情节中。

许祚禄的写作像他喝酒一样豪爽,大开大合,很有穿透力,而我看重他的是,他具有一个小说家所必备的超常的想象力,而且长篇小说的结构能力很强,更为可贵的是,他的小说思考已远远超越了小说的故事层面。完成并实现了深度价值。

假设许多年前,许祚禄不去卖蓄电池而是坚持写作,他也许早就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小说家了;假设许多年前,许祚禄不风餐露宿去推销蓄电池的话,他能写出《沉默的群山》和《子孙满堂》这些饱经沧桑的小说吗?许多想象扑面而来,而人生却不容许假设。

以上文字,是为序!

许春樵

(许春樵,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徽文学院副院长,国家一级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子孙满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祚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56205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529079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0
16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