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忠所著的《宋代四大词人群落及词风演化》着重于宋词的“演化”与“嬗变”,着眼于词人群落,以晏欧词人群落、苏门词人群落、辛派词人群落、姜张词人群落为视点和勾连,审视这些词人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群落之间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种种关联,试图由此勾勒出两宋词的发展轨迹。
图书 | 宋代四大词人群落及词风演化 |
内容 | 编辑推荐 阮忠所著的《宋代四大词人群落及词风演化》着重于宋词的“演化”与“嬗变”,着眼于词人群落,以晏欧词人群落、苏门词人群落、辛派词人群落、姜张词人群落为视点和勾连,审视这些词人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群落之间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种种关联,试图由此勾勒出两宋词的发展轨迹。 目录 引言 一、“词人群落”界说 二、词源起与诗乐关系的一般体认 三、中唐词人的唱和及词的多色调 四、晚唐温庭筠主导词的柔美与娱情 五、西蜀词人的审美倾向与创作共性 六、南唐词的“晚唐风”与李煜后期词的特质 第一章 晏欧词人群落及其词风 一、北宋前60年的诗与词之隔 二、晏欧词人的歌酒之乐与词的流播 三、晏欧为“西江词派”说及唐五代词的影响 四、晏欧词人的人生咏叹与追寻 五、晏欧词人的词体新变及词的叙事倾向 六、晏欧词人的趋俗风气与柳永词风的凸显 七、晏欧词人都市词和节庆词的景观 第二章 苏门词人群落及其词风 一、苏门词人群落与交游 二、苏门词人群落的词说及词缘 三、苏门词人与晏欧词人及词的关联 四、苏门词的“自是一家”说 五、苏门词的“当行本色”说 六、苏门词的散文化与理趣 七、苏门词的诗化与比兴运用 第三章 辛派词人群落及其词风 一、辛派词人群落与交游 二、南渡词人开启的辛派词人创作之路 三、辛派词人学苏及词的“苏味” 四、辛派词的爱国主题与雄豪气质 五、辛派词人以学问为词的路径 六、辛派词人对词传统风貌的承袭 一七、辛派爱国词的尾声嗣响 第四章 姜张词人群落及其词风 一、旧说姜张词人群落辨析 二、姜张词人往来与周邦彦的影响 三、姜张词人的基本创作思想 四、姜张词人“黍离之悲”的表达 五、姜张词人咏物的形神与物我 六、姜张词人填词的结撰之法 结语 主要引用书目及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宋代四大词人群落及词风演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阮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62188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0 |
出版时间 | 2015-07-01 |
首版时间 | 2015-07-01 |
印刷时间 | 201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6 |
CIP核字 | 2015148523 |
中图分类号 | I207.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1 |
宽 | 147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