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与文学批评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学与文学批评》是作者易卜拉欣·欧莱德的第七部文学评论集,发表于1996年,收录了《我们对生活的看法》、《最初的感受》、《深深的痕印》、《男女之间》、《变态心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血统特点》、《区别》、《生活和语言》、《表达的要素》、《比喻与被比喻》、《圣常使用的谚语、格言》、《客体与其中的主体》、《文学批评的任务》等作品。

内容推荐

《文学与文学批评》是作者易卜拉欣·欧莱德的第七部文学评论集,发表于1996年。这是一部具有综合内容的关于文学与批评的书,堪称阿拉伯世界中关于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典籍”,具有非凡的意义。

目录

风格之后:个性研究的前言

联想

我们对生活的看法

最初的感受

深深的痕印

男女之间

变态心理

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血统特点

区别

生活和语言

表达的要素

比喻与被比喻

圣常使用的谚语、格言

客体与其中的主体

文学批评的任务

西白沃依希之前及其后的阿拉伯语

新诗的框架

试读章节

我们所以讲这个故事,是因为其中多处证明了我们的思想。如果我们不去重视这个传说中所表现出的古人看待文学的观点,而仅仅去看这些诗行,便会发现其中确有许多可商榷之处。这里,我们不无遗憾地说,这些古人,又如他们所习惯的那样,沿袭他们传统的标准,在批评方面犯了错误。应该说,在心理方面,纳西布的联想是正确的,这正是一个热恋者在自己所钟爱的人面前遭受拒绝时所产生的感情。第二个人的联想是做作的,略带抽象与冰冷之意。其原因是,因为他没有感受到诗人的真正的感情,而只是想以某种方式与同席的人说话,可以不与实际进行任何联系。至于阿卡杜·买立克的联想——仅就此话题而言——那是他特有的联想,对于他这万民归顺的王位之主来说是正常的、正确的。他已习惯于高高在上,展示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他对待爱情与他的王权的态度是一样的:是自私的,而非利他的。

同样,对于社会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对于那些我们因与其的社会关系而感到幸福或痛苦的人们,我们只能在一切特殊的或一般的情况之下,在这里或在那里,通过那些消极的表现或积极的反应来识别他们。而这种特殊的或一般的情况,则在某一时刻或许多时刻,在不依我们或他们选择的条件下,以其浪潮席卷着我们。于是,我们便按照这些社会关系,来判断这个是好的,那个是孤傲的,第三个是不正常的……从原则上讲,只有当各种事件的撞击把我们中的一部分掷入另一部分人的怀抱之中,我们认识的这些人的这种行为多次重复时,我们才能识别真相。同样,在文学当中,对于以文学形式出现,以话语为其自身的门面和框架的精神的真相,我们也只能在普通的或不平常的环境中,通过这个词或那个词所感受到的消极表现或积极反应的象征弄清。这种消极表现或积极反应,使人们产生如触电般的强烈反应。于是,这些人便试图在我们与他们发生联系的一个时刻或许多时刻,将这种反应和影响传给我们。但此时,是由我们选择,而不是他们选择。在这种呼应之后,我们便说,这是恫吓,虚张声势;那是强劲说辩;另一个则是拘泥呆板。这时,我们没有了解真相的欲望,只是要品味。这种品味是每当生活将我们与他们在那些书页上亲密相聚之时,反复地受到他们的口、笔的影响之后产生的。

以前,伊斯哈格·摩索里①曾经说过:

一次,我给伊绥买伊读乌姆鲁勒·盖斯(蒙昧时期著名的悬诗作者之一)的诗。当我读到下面这些诗行:

为了一位家人来到拉沃德·舍里的贝都因女,

你的双目竟圆圆瞪起?

他对我说:“你发现这行诗里有一处不显露的隐点吗?

“没有。”我说。

他便沉默不语了。见此状,我便说:“若真有,请指教。”

“好吧。”他说。”这行诗难道没有向你证实,这是一位要实现自己愿望的高傲的君王之言吗?”

因此,伊斯哈格说:我从未见过比伊绥买伊更懂诗的人了。

在社会与文学中,这种个人的联想,是戴着感情的面具的。这话的根本意思是指把一个人同另一个人联系起来的东西。因为这个人内心中由于联想而产生的激情,给予了他这个面具。但是,他处于人们当中时的变化使这种激情复杂,几乎不能在面具面前辨认出他来。

这种联想也许会使一个人远离社会之情,远离文学的各个方面,如同生活在森林之中。但是,即便如此,那也纯粹是一种感觉。因为,这些师于联想的激情,既然能以其原始之态,平等地伴随着这个人,而这个人又能独自一人,过着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生活,那么,它那原始的形式也不能超越感觉的阶段。只有当人们的事情稳定下来,对之产生了共同的理解之时,我们所熟悉的感情才会产生。而文学的真相,只是在一种以激情的氛围启发文字进行的联想的音乐的框架之内,对这种激情的一种分解和组合。于是,激情的想象便以其象征性的指引进行联想,重又将其过去的状况传给你。如果文字有其外在的音乐,那么,在它那些字母之后,定有激情的内在音乐。心则是在那些具有这两种现象的纯粹的吟唱段落中,与之呼应。当这些段落只具有其中一种现象时,那么,仅就内在音乐方面来说,诗是无言的,是启迪式的。如果没有超越外在音乐,诗则发出响亮的声音。如果两种现象均无,那就没有诗,而只是韵文。P5-7

序言

这部具有综合内容的《文学与批评》一书,它的作者是卓越的巴林诗人和文学先驱伊卡拉辛·欧莱德。他既是老一辈的大师,又是青春返还的伊卜拉辛。安拉使他健康长寿,该书收进伊卡拉辛·欧莱德先生在五十年代初发表于《文学家》杂志上的、但未汇编成书的一些重要文章,反映了他对文学批评的各种意见与看法。

伊卜拉辛·欧莱德是我们伟大的老师。在巴林,在海湾,我们中间有谁没有听过他的声音或他的名字呢?他是老师,是文豪,是名副其实的先生,是文学家使者,是感召的诗人。他,我们家喻户晓,他的作品,我们人人拜读。我们欣赏他,热爱他,他是一位奉献忠告的父亲,一位德高望重的兄长,一位知识渊博的伟大学者。岁月磨练了他,使其获得了经验、能力和尊严。他是巴林、是海湾、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思想与文学之船的一位船长。

关于他,诗人加兹·阿布杜拉赫曼·盖绥比博士说:“我们海湾的诗人,是在他的肩膀上诞生的。我们出生时,只是他那些纸页上的小小的段落和词字。在我们尚未诞生之前,他便带着我们走向各地……他讲的是诗,海湾说出的是散文……你们说,他那时是海湾的诗人……那么……我则要说:不!他那时是海湾的诗。

“我们出生了,只见他那高大的身躯矗立在我们面前,俨然海湾中一棵不屈的枣椰树巍然挺立。那慈祥的微笑,如装扮海湾之夜的星辰;那清澈的双目,如海湾水中两朵洁净的浪花。他那燃炽的思维,如海湾正午穹空上的骄阳。我们这群孩子站立着,眼花缭乱,仰视着那伟岸之躯、慈祥的微笑,清彻的双眸和耀眼的太阳,敬畏而尊崇地、反复不断地叨念着:

……大师来了……

……大师走了……

……在我们这一时代全海湾只有一位大师!

伊卡拉辛·欧莱德以其五十多年间的持续不断的创作的馈赠,成为我们美好国家的象征与体现,与善美、恩惠、友情与爱并提。他是艾瓦勒①的创作人才。谢赫·伊萨·本·拉希德·哈里德@是这样谈论他的:

“他像我们那丰饶的土地上的高大的枣椰树,像我们大海中的灯塔,给我们带来幸福。我们因他而自豪,即如我们以我们祖国的文明,以一切在我们的历史上留下了使世界了解我们的光辉文字的人而自豪一样。我们爱他,又如爱我们诸岛之岸、爱其辉煌的太阳、胶洁的月亮和任何留下骆驼足迹的角落一样。

“我们的欧莱德先生爱恋诗,写诗,与诗同游那充溢着花香、柔情和光艳的陌生世界,欲接近之,并融于其间。为此,他真诚、严肃,并全力表达了。于是,他到达了,与他的诗一起,在世界中翱翔。他的诗犹如奔流不息的甘露之河,只要你走进它,便会看见,那水流中尽是崭新的美的倩影。”  愿安拉保佑我们的大师伊卜拉辛·欧莱德健康、长寿,保佑巴林诗人和它的文学界及文学家们的常驻使者。他以其不间断的创作,使现代的巴林在我们阿拉伯民族的文化创作方面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他是我们这平安国度之民的精华,是高举知识、文学的火炬,做着无限的奉献,真正的现代巴林先驱巨匠们中的一位创作的前行者。愿安拉保佑我们尊敬的大师伊卡拉辛·欧莱德长寿。安拉指引并帮助人实现自己的目的。

阿布杜来妥夫·贾斯姆·卡努博士

1996年3年23日于麦纳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与文学批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巴林)易卜拉欣·欧莱德
译者 王复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532011
开本 16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2015170812
中图分类号 I106-53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