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佛教名山之旅/视觉中国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视觉中国文化之旅》是一套综合性的文图读本,极具文化的传承性和艺术性。

汪传树、熊进玉编著的《佛教名山之旅》以祖国的名山大川的佛教圣地为主线,道尽佛之理念和佛教圣山的风采。通过阅读,体味佛教名山至纯至美、不染一丝尘埃的自然生态环境。使观者在欣赏和亲近古代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将身心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摆脱一切俗务与烦扰,自由地驰骋于心灵的天地,尽情享受回归自然、回归自我的乐趣。在大自然中休憩身心,陶冶性情,乐山乐水,从而更激发起对佛教文化、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内容推荐

《佛教名山之旅》由汪传树、熊进玉编著。

晨钟暮鼓、梵音缭绕,山因佛教的传入而有了灵性。在这些佛教名山中,又尤以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因是佛教四大菩萨在中国显迹、度化的道场而名扬天下。道场是佛教术语,指佛祖或菩萨显灵说法的场所。中国佛教除敬奉远在西方的佛祖如来之外,还特别敬奉他的四位东来使者: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大愿地藏。他们的道场分别为: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目录

第一部分 五台山

 清凉世界

 大智文殊

 佛传五台

 五台归来不看庙

第二部分 普陀山

 南海圣境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海天佛国

 普陀三寺

第三部分 峨眉山

 仙山佛国

 普贤道场

 峨眉天下秀

 佛寺大观

 峨眉论武

第四部分 九华山

 东南第一山

 掩尽九华一袈裟

 三教同山佛称盛

 莲花佛国

 九华肉身

延展阅读

试读章节

菩萨顶 位于台怀镇的灵鹫峰上,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更是五台山十大黄庙之首。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471—499)时期,初名大文殊院。唐睿宗景云年间(710—711),有僧法云目睹文殊菩萨在此显圣,露出真容,便将寺名改为真容院。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敕赐金泥书经一藏,供奉院内。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赵恒“特赐内库钱一万贯,修大阁一座,赐额名‘奉真之阁’”。明永乐初年,成祖朱棣诏令改真容院为“大文殊寺”,并“敕赐贝叶灵文、梵文藏经”。万历九年(1581年),神宗朱翊钧敕令太监李友对寺院进行了重修。到了清代,由于皇帝崇信藏传佛教,蒙藏等地教徒大量进驻五台山,始有菩萨顶的称谓。菩萨顶是满族语,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菩萨顶由青庙改为黄庙,并从北京派去住持喇嘛。清康熙年间,又敕令重修菩萨顶,赐“大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统统向大喇嘛进贡。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更是敕命菩萨顶前后门设官永镇,守护香火供器,这在佛教四大名山中是绝无仅有的。民间野史演义说此举与康熙皇帝在五台山的一段风流韵事有关。话说康熙皇帝有一次游五台山路过营坊街,见一名叫梅枝的民女正在碾米。此女长得象梅花一样俊俏,康熙夜宿皇城,情动于衷,吟诗一首:“骑骏马,过皇庄,遇一女子碾黄粱。玉指杆头托,金莲裙底忙。轻起笤,慢簸扬,回道辄步整容妆。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娥眉柳带霜。可惜这般风流女,嫁与谁家田舍郎?”康熙写完便将诗稿置于书案,内侍太监发现后夜访梅枝,召宿皇城。后来梅枝怀孕生子,被康熙接到他处,长大后送到菩萨顶出了家,敕封大喇嘛,赐予提督印等特权,称“当朝一品”。梅枝亦被封为妃子,住在菩萨顶下的妃予寺。从此,按照清王朝的规定,菩萨顶的主要殿字铺上了表示尊贵的黄色琉璃瓦,山门前的牌楼也修成了四柱七楼的形式。这是一则传闻。但在清朝,康、雍、乾、嘉四帝及蒙古诸王到五台山礼佛均在该寺驻跸,这亦不能说不是一种恩宠。其中,康熙皇帝先后到菩萨顶朝拜了五次,乾隆皇帝朝拜了六次。菩萨顶山门外水牌楼上的“灵峰胜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圣境”都是康熙皇帝亲笔题写。菩萨顶东禅院内两座高3米、宽1米的四楞碑上,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的碑文,则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菩萨顶占地面积9160平方米,顺山就势而筑殿宇,殿堂僧舍等大小房屋430余间,均为清代建筑。该寺参照皇宫营造,瓦为三彩琉璃瓦,砖为青色细磨砖,非常豪华,为五台山诸寺之首,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寺居山巅,门前筑有108级石阶,从下向上仰望,如悬挂在空中的天梯。山门内的各种建筑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地势高峻,前列三院,以中院为主,东西两院建禅堂、僧舍;后部所处地势较低,并立两院,均为僧舍。寺内中轴线上山前至后依次排列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文殊殿、后殿等。东西两侧廊房、配殿齐备,禅堂、茶房等置于东西偏院及后院内。

菩萨顶的建筑非常有特色,其主要殿宇外观似皇宫,而内部布置却又具有浓郁的藏传佛教韵味。面阔七问的大雄宝殿内,后部供着毗卢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前面则供着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文殊殿内的文殊像与一般佛教寺庙内的亦有很大不同,这里是按藏传佛教的经典规定制作的:头取旁观势,腰取扭动式,发取散披式,同时身挂璎珞,显得特别活泼、生动。两侧墙壁上,还挂着唐卡。另外,大雄宝殿、文殊殿的柱头上,还挂着桃形小匾,上写梵文咒语。这些都是藏传佛教寺庙建筑装饰中所独有的。

菩萨顶最有特色的建筑还属大文殊殿,它以“滴水殿”的雅号驰誉古今,被列为五台山“十大奇景”之一。大殿三问见方,单檐五脊庑殿顶,殿顶覆黄色琉璃瓦,四周筑围廊,下施台基,前檐十二块隔扇门均雕花卉、云龙图案。大文殊殿在所处位置、建筑面积、殿下台基高度、勾栏和殿顶规制等方面均高于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大雄宝殿,是为一奇。另外一奇则是每年的春、夏、秋,无论阴、晴、雨,殿檐上都会向地面滴水。时间长了,檐下坚硬的条石上被水砸出许多蜂窝状小洞。有人说,这是文殊菩萨灵验所致,因而“圣水长流、甘露时降、普济众生”。实际上,这是建筑上的一种巧妙设计。过去,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有小孔,瓦下有储水层,储水层下又有防漏设施。每当雨天,雨水透过琉璃瓦孔而存于储水层内。在阴天或晴天时,储水层中的水便慢慢地从檐瓦滴下,从而形成了殿檐滴水的奇观。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滴水现象已十分罕见。

此外,菩萨顶内还存有许多文物。这些文物中,有几件比较稀奇,而且还有趣闻。

P36-43

序言

中国名山众多,各怀绝景。传统意义上的五岳,就山的本体而言就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云、恒山之奇、嵩山之秀,而泰山更以深具儒家文化、历代帝王封禅而成为华夏文化的地标。此外,黄山、庐山、峨眉山、五台山、丹霞山、武当山、青城山、三清山等亦各有千秋。2005%, 《中国国家地理》以全新的视角推出了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西部雪山横空出世。在这些名山当中,还有一类山脉,它们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与宗教信仰结缘,或佛、或道、或儒,或佛道并存,更或是三教合一,可谓之“宗教名山”。

在宗教名山之中,又属佛教名山影响深远。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南宋陆游说:“天下名山,唯华山、茅山、青城山无僧寺。”这种无山不寺,无山不庙的现象,最终形成了山以寺名,寺依名山的格局。

晨钟暮鼓、梵音缭绕,山因佛教的传入而有了灵性。在这些佛教名山中,又尤以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因是佛教四大菩萨在中国显迹、度化的道场而名扬天下。道场是佛教术语,指佛祖或菩萨显灵说法的场所。中国佛教除敬奉远在西方的佛祖如来之外,还特别敬奉他的四位东来使者: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大愿地藏。以上四山就是他们的道场。

这些道场千年以来,受到历朝历代帝王贵胄和普通民众的尊崇,已演化成了一座座历史宝库。在这些历史宝库中,不仅蕴含着绚丽的自然风光,而且典藏着丰富的佛教文化、瑰丽的历史文物、辉煌的建筑艺术等。

今天,步入这些远离尘世的僻静山林,欣赏着那些久远的历史带给我们的文化传承,仍可让我们心生敬畏和感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佛教名山之旅/视觉中国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传树,熊进玉编
译者
编者 汪传树//熊进玉
绘者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473871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2014306809
中图分类号 K928.3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1
18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0: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