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波动(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北岛编著的《波动(精)》故事的主线是杨讯下乡做知青时偶遇了了女孩肖凌,两人彼此相爱,然而肖凌是高级知识分子出身,是被批判的罪人,社会地位低下,在刚下落农村的时候委身于一个救过她性命的大学生,未婚先孕,并生下了女儿,但大学后来回京上大学,却一去不复返。他在离别之前许诺回京就让他父亲动用权力将她从苦海当中打捞出来,孰料食言而自肥。林东平忧心儿子的前途,因为这勾起了他当年与领导夫人相爱最终没有好结果的往事,而杨讯就是因为这段孽缘而生,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罢了。于是林东平百般打压,拆散这两个恋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的结尾是杨讯登上离开的列车,而肖凌在雨夜之中孤独死去。

内容推荐

北岛编著的《波动(精)》讲述文革中一对青年的爱情和几个人物的故事。无论是爱情本身的凄婉与苦涩,还是非脸谱化的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复杂性,抑或是叙事角度的快速切换、大量使用人物对话等等,都显现出这篇小说远超出时代的早熟与“现代”。对于“文革”,不同于伤痕文学的愤怒与简单控诉,而是直抵人物内心,叙述冷静而深沉。

目录

波动

附录 断章

试读章节

[杨讯]

东站到了,缓冲器吱吱嘎嘎响。窗外闪过路灯、树影和一排跳动的栅栏。列车员打开车门,拉起翻板,含糊不清地嚷了句什么。一股清爽的空气迎面扑来,我深深吸了一口,走下车厢。

站台上空荡荡的。远处,机车喷汽,一盏白惨惨的聚光灯在升腾的雾气中摇曳。从列车狭长的阴影中传来小锤叮当的敲击声。

夜,沿微风的方向静静流动。

检票的老头依在栅栏门上打瞌睡,一颗脱落的铜纽扣吊在胸前,微微摇晃。他伸了个懒腰,从口袋摸出怀表说:“又晚点了,这帮懒骨头。”他把票翻来翻去,然后长长地打了个哈欠,把票递过来。“我去过北京,天桥、大栅栏、花市。”

我递给他一支烟。“您什么时候去的?”

“民国二十三年。”他划火柴,用手挡住风,火光在他指缝间和额头上跳了跳,他贪婪地吸了一口。“那年正赶上我娶媳妇,去扯点花布什么的。”

车站小广场飘一股甜腻腻的霉烂味。候车室门口的路灯下停辆大车,辕马不时打响鼻,在地上嗅来嗅去。车把式斜躺在大车上,一只脚垂下来。我放下提包,点起一支烟,把火柴棍扔进旁边黑洞洞的小水洼里。

一路上,没有月亮,没有灯光,只在路沟边草丛那窄窄的叶片上,反射一丁点不知打哪儿来的微光。亮灯的土房从簌簌作响的向日葵后面闪出来,它蹲在一块菜地中间,孤零零的。挂在门前的一串红辣椒,在灯光下十分显眼。

我把提包换了换手,走过去。

“老乡,”我在门上敲了敲。“给口水喝吧。”

没有动静。

我用力敲。“老乡——”

窸窣声。我感到有人就站在门后面,屏住气息。门终于拉开了,少女脸部的轮廓被一条灯光的细线勾出来,周围是半透明的发丝……

“对不起,我刚下火车,离厂还远,渴得够呛……”我笨拙地解释。阴影部分渐渐褪色,我看见一双警惕的、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做了个手势。“进来吧。”

屋里陈设简单,糊墙纸有几处剥落下来。桌上摆一张镶在玻璃夹中的小女孩的照片,旁边抛着钢笔和蓝皮笔记本。

“坐。”她指指门旁的板凳,一只手背在身后退了几步,在对面的床上坐下来。灯光滑到她的脸上,我愣住了:好漂亮的姑娘。

“自己倒,暖壶和杯子就在你旁边的箱子上。”她随手翻开蓝皮本,另一只手依然背在身后。

水很烫,我吹了吹杯中的热气,问:“你一个人住在这儿?”

她抬起眼睛盯我,过了好一阵,才心不在焉地点点头。

“刚抽上来?”

“什么?”

我又重复了一遍。

“一年了。”

“原来在哪插队?”

她惊奇地扬了扬眉毛。“还有什么要问的?”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比如,你手里拿什么?”

“你大概是读《十万个为什么》长大的。”她从背后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放在桌上。

“正相反,我小时候很不用功。”

她露出一丝嘲讽的微笑。“所以你现在开始用功了。”

“对。”

“快喝你的水吧。”她皱起眉头,不耐烦地挥挥手,匕首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亮闪闪的弧线。

寂静。

她用刀柄在桌上轻轻敲,节奏忽快忽慢。她侧头,仿佛这声音中包含某种特殊的意义。显然,她正沿着一条习惯的思路……哐的一声,她把匕首抛在桌上,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一棵小杨树把闪光的三角叶簇伸向窗口,在她肩头欢跃,似乎在迎接这位等待已久的女主人。

我望她的背影,手中杯子颤了颤,也许该说点什么,打破这尴尬的处境,打破性别、经历和黑暗的障碍,说不定在命运面前,我们有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往往又是那么脆弱,那么容易错过。

桌上的那位小女孩调皮地笑,悄悄地和我打招呼。

“这是你小时候的照片?”我不禁问。

她似乎没听见,依旧抱双臂向窗外眺望。她能看见什么呢?夜空、田野、树木……或许只有黑暗吧,漫无边际的黑暗。我又问了一声。这时我才意识到,问得多么不合时宜。

她那削瘦的肩胛微微起伏,她陡然转过身来,冷冷地,甚至有点儿敌意地瞪我。“你怎么一点儿不知趣……入乡随俗,懂吗?水喝完了,走吧!”

我站起来。“打扰你了,谢谢。”

她点点头,在这一瞬间,我看见泪水的闪光。

[萧凌]

妈妈在弹《月光奏鸣曲》。

屋里关着灯,我像只小猫静悄悄坐在钢琴旁,小辫披开,散发着肥皂的香味。

月光投在地板上,叮咚起舞,像个穿白色纱裙的女人,周围的一切应和她,发出嗡嗡的回响。

“妈妈呀妈妈——”我突然失声喊起来。

月光凝固了。P45-49

序言

窗户,纸和笔。无论昼夜,拉上厚窗帘,隔绝世上的喧嚣,这多年的习惯——写作从哪儿开始的?

面对童年,与那个孩子对视。皆因情起,寻找生命的根。从十五岁起,有个作家的梦想,根本没想到多少代价。恍如隔世,却近在咫尺:迷失、黑暗、苦难、生者与死者,包括命运。穿越半个世纪的不测风云——我头发白了。

按中国人说法,命与运。我谈到俄国诗人曼德尔施塔姆。除了外在命运,还有一种内在命运,即常说的使命。外在命运和使命之间相生相克。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必然与外在命运抗争,并引导外在命运。

十九岁那年当建筑工人,初试动笔,这是出发的起点。众人睡通铺,唯我独醒。微光下,读书做笔记,静夜,照亮尊严的时刻。六年混凝土工,五年铁匠,劳动是永恒的主题——与大地共呼吸。筑起地基,寻找文字的重心;大锤击打,进入诗歌的节奏。感谢师傅们,教我另一种知识。谁引领青春岁月,在时代高压下,在旱地的裂缝深埋种子。

四十不惑,迎风在海外漂泊。重新学习生活、为人之道,必诚实谦卑。幸运的是,遇上很多越界的人,走在失败的路上。按塞缪尔·贝克特的说法,失败,试了,失败,试了再试,多少好点儿。谁都不可能跨越,若有通道,以亲身体验穿过语言的黑暗。打开门窗,那移动的地平线,来自内在视野。

写作的人是孤独的。写作在召唤,有时沉默,有时叫喊,往往没有回声。写作与孤独,形影不离,影子或许成为主人。如果有意义的话,写作就是迷失的君王。在桌上,文字越过边缘,甚至延展到大地。如果说,远行与回归,而回归的路更长。

我总体愚笨。在七十年代地下文坛,他们出类拔萃,令我叹服,幸好互相取暖,砥砺激发。我性格倔强,摸黑,在歧路,不见棺材不掉泪。其实路没有选择,心是罗盘,到处是重重迷雾,只能往前走。

很多年过去了。回头看,沿着一排暗中的街灯,两三盏灭了,郁闷中有意外的欣喜:街灯明灭,勾缀成行,为了生者与死者。

北岛

2014年12月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波动(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52582
开本 32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3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2015053169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3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