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法治百年经纬
内容
作者简介

江平(1930—),浙江宁波人,中国 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法学活动家。1948年至1949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51年至1956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83年至1990年历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1988年至1993年担任七届 、 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至1992年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1995年至2012年连续担任五届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主任。2001年10月12日,被授予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称号。是 批准的有突出贡献、享受 政府津贴的专家,主编、撰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第二版)、《罗马法教程》、《西方 民商法概要》、《民法学》、《新编公司法教程》、《法人制度论》等著作,还主持了“外国法律文库”和“美国法律文库”的翻译工作。 杨海坤,1944年8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6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1980年考入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1985年调入苏州大学法学院任教,2010年被聘为山东大学文科特聘一级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行政法学研究会总干事。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 特殊津贴专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行政法学、宪法学。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七十余篇论文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先后多次主持 社科基金项目、 科研项目等,研究成果多次获得 、 、江苏省政府等省部级奖励。 陈光中,浙江永嘉人,1930年生。 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拓者和重要奠基人,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 。长期致力于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中国司法制度史和 刑事人权法的研究,代表作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等。 郭道晖,湖南湘阴人, 法学家、法治思想家,被尊称为当代中国“法治三老”之一。 郭道晖出身世代书香之家,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革命活动。 曾任中共清华大学电机系党支部副书记、清华大学理工学院党支部委员和校党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1951年毕业后留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兼任新北大筹委会委员。1957年因抵制反右而被打成“右派”。1979年复出后,先后任 会法工委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辑、编审;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兼职法学教授,中国法制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中宣部、 特聘的法制宣传 讲师团讲师, 社科规划委员会 基金课题评审组成员,法哲学社会哲学 协会(IVR)会员、中国分会副会长。现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顾问和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顾问,北京大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博士生导师组成员,广卅113v学教授兼人权研究中心顾问, 高 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东亚法哲学会理事。 著有《中国法律制度》《民主·法制·法律意识》《法的时代精神》《法的时代呼唤》《法的时代挑战》《走向民主法治新世纪》《法理学精义》《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等个人专著,主编、合著《当代中国立法》《当代中国法学争鸣实录》《十年法制论丛》等十余部。曾率团参加在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以及香港、 地区举行的世界法哲学大会和亚洲法哲学大会,并作学术演讲;其二十余篇论文被国外学者翻译为英、德、日文在国外 学术刊物发表。 何勤华,1955年3月生,上海市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著有《西方法学史》《20世纪日本法学》《中国法学史》《法律文化史谭》等多部作品,在法学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留学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1992年起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2009年获“ 教学名师”。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会长。

内容简介

中国法治的现实状况是什么?中国法治的“彼岸 ”又究竟何在?如何克服法治进程中的障碍?这些问 题亟待求解,并获得全民共识。因此,中国需要完整 清晰地了解本国法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此基础 上重塑法治意识并找到开启法治郭道晖、江平、陈光中、何勤华、杨海坤等编写 的《中国法治百年经纬》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 ,回顾中国法治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近百年来法治 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当代中国的法治成就及面临 的问题与挑战,并为未来中国法治体系的建构提供蓝 图与操作方案。

编辑推荐

郭道晖、江平、陈光中、何勤华、杨海坤等编写的《中国法治百年经纬》共分七章。 章回顾了中国法治的“前世”,时间跨度为鸦片战争至1978年。这一部分按照历史先后顺序,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的主要特征、发展阶段与基本局限。从第二章起,各章探讨了中国法治的“今生”,时间跨度为1978年至今,重点介绍中国法治事业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主要包括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方面,同时指出中国法治发展的局限性与主要瓶颈,并分析其中的制度与文化原因。 每一章 后都展望了中国法治的未来,探讨相关法律的发展机遇及面临的挑战,主要针对中国法治目前不能解决的现实社会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完善方向。时至 ,虽然中国立法体系已相对完善,但是法治状况仍不尽如人意,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相当大的距离。中国要成为法治 ,无论是立法体系还是司法制度和法律意识都有必要作出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调整。

内容推荐
本书从历史、现实和未来角度, 回顾中国法治的发展历程, 总结中国百年来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分析当代中国的法治成就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并为未来中国法治体系的建构提供蓝图与操作方案等。全书共分为七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法治百年经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道晖//江平//陈光中//何勤华//杨海坤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209264
开本 16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2015175511
中图分类号 D929.5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