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西斯狂徒(墨索里尼1883-1945)/二战风云人物
内容
编辑推荐

端木佳睿编著的《法西斯狂徒(墨索里尼1883-1945)/二战风云人物》就是从广大读者对他的主要印象展开,将他在读者心中面目模糊的丑恶画像重新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从他的童年写起,巨细靡遗地讲述他的成长和经历,以及身边人对他的影响,带着读者看一看他在人生的每个重大时刻面对的到底是怎样的状况,又是如何进行选择的,同时,通过本书,读者也会知道,二战中的意大利军队到底为何成了“无能”的代名词。

让我们回到历史的现场,还原那些真实的历史场景,还原一个真实的墨索里尼。

内容推荐

端木佳睿编著的《法西斯狂徒(墨索里尼1883-1945)/二战风云人物》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惨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参战双方涌现出了许多风云人物。他们或为人类自由而战,成为流芳千古的英雄;或为法西斯卖命,成为遗臭万年的战争罪犯。

墨索里尼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政治投机分子,也是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他领导建立了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独裁统治,是轴心国的主要发起者和创建者。他参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臭名昭著的战争狂徒。

目录

第一章 青少时代:顽劣少年,蛮性成长

 第一节 童年:反叛、暴劣,从小就是一个惹事精

 第二节 流亡欧洲,政治意识萌芽

第二章 报社生涯:能言善辩,掌握舆论

 第一节 从编辑做起,先练好了笔杆子

 第二节 接管《前进报》,初掌舆论喉舌

 第三节 经营《意大利人民报》,鼓吹、煽动战争

 第四节 投笔从戎:谁有铁,谁就有面包

第三章 创法西斯:建党夺权,“向罗马进军”

 第一节 广揽亡命之徒,组建反动法西斯党

 第二节 用别有用心的宣传来蛊惑人心

 第三节 暴力夺权,疯狂镇压反对者

 第四节 进军罗马,成为意大利的新“领袖”

第四章 独裁专政:对内镇压,让一切权力都归法西斯

 第一节 奉行极权主义,凡是反对都要镇压

 第二节 马泰奥蒂危机——与反对派的角力

 第三节 不得人心,遭遇几次刺杀

 第四节 整顿清洗,让一切权力都归法西斯

第五章 殖民之路:对外侵略,帝国主义野心昭彰

 第一节 帝国主义野心膨胀,侵略魔爪伸向非洲

 第二节 扼杀革命:联手希特勒,扼杀西班牙革命

 第三节 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的过程中,与希特勒臭味相投

第六章 二战之路:处处受挫,仓皇摇摆

 第一节 同盟结成,法西斯国家狼狈为奸

 第二节 临战怯阵,立场摇摆不定

 第三节 乘人之危,向英、法宣战

 第四节 与英国争夺非洲殖民地

 第五节 人侵希腊,遭遇顽强抵抗

 第六节 克里特岛战役:德国人给墨索里尼上了一课

 第七节 助德侵苏:妄图分一杯羹,却惨遭打击

 第八节 兵败北非,法西斯魔头焦头烂额

 第九节 沙漠之狐反击得逞,墨索里尼狐假虎威

 第十节 盟军二战大胜,轴心国大势已去

第七章 魔王末日:暴尸街头,臭名昭著

 第一节 举国愤怒,法西斯头子终于被赶下了台

 第二节 被希特勒营救,却彻底成为一个傀儡

 第三节 德军大败,墨索里尼走到了末日

 第四节 暴尸街头,“正义,终于伸张了”

试读章节

在学校里,他是不良团伙的头子,常常胁迫同学参与自己的恶劣行径,如果被拒绝,就会用武力去报复。他不仅睚眦必报,而且经常主动地去惹是生非。

关于墨索里尼退学的另一个说法,说是因为对学校的行为积怨已久,在一次晚饭时间,他毫无预兆地用小刀刺伤了一名同学。学校自然容不下这样暴力的坏小子,勒令他退了学。后来,他转到另一所学校,但还是改不了顽劣粗暴的流氓本性,又用小刀刺伤了一名同学。可能当时的意大利对刀具管制得不够严格吧,反正他经常拿小刀刺伤同学。几次退学,对墨索里尼来说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但他从不反思自己,总认为是社会对他不公。

虽然墨索里尼多次退学,但他退学的因素主要是行为上的出格——他总在法度外做着不被社会规则允许的事情,自然无法被学校这样一个要求安定的机构接受。而在学习方面,墨索里尼其实还算是颇有一套。据他自己夸耀,他的成绩还是非常好的,也非常聪明,教师们都夸奖他是“栋梁之材”。不过,这应该是他的自吹自擂,因为据当时的一位校长的回忆,墨索里尼的成绩其实很一般,并不像他自己形容的那么好。

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墨索里尼最终被获准复学,在福利姆波波里完成了六年的学业。在这所学校,他崭露出了某些方面的天赋和才华:他是学校铜管乐队的长号手,在17岁时就应邀在当地剧院作过公开的演讲。在家的时候,墨索里尼总是喜欢练习演说的姿势。母亲问他干什么,他说了这样一句豪言壮语:“我要让这个世界因我而颤抖!”在这所学校的最后几年,墨索里尼开始认识到一份毕业证书的重要性,将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中,于1901年顺利毕业。他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终于不再是小孩子,可以依靠自己成就一番功绩了。

虽然在学业上有了提升,但在私生活方面,墨索里尼却是愈发地不堪,经常夜不归宿,并对个人的风流韵事毫不掩盖,津津乐道。墨索里尼常常自比为唐璜,在他的心里,史上留名的伟人必要有一段风流韵事。他从17岁起,每周日都会去光顾弗利的妓院,平日逢场作戏的艳遇更是不胜枚举。墨索里尼后来表示,他一生中从未交过男性朋友。甚至,在他冷漠的性情之中,“朋友”都是一个稀奇的词儿。如果他的身边有男性,那在他看来多半是他伟大人格的追随者,若有女性,那就必然是女友和情妇了。

假如有人告诉一个在1901年认识墨索里尼的人,说墨索里尼会变成一个震荡欧洲的大魔头,他八成不会信。因为那时的墨索里尼比起政客,更像个无良的文人。他撰写诗文,企图让自己的诗文得以发表;他蓬头垢面,自以为隐士。尽管没有收入,他却绝不允许自己活得落魄,每年的夏天,他都会去海边度假,吃喝享受。

1902年,18岁的墨索里尼在瓜尔铁里村小学当上了代课老师,这是他走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这个村子当时是社会党人掌权,所以,墨索里尼的一些激进言论被姑息纵容。然而,墨索里尼在个人行为方面却让人生厌,他不仅酗酒嗜赌,还和一个丈夫在外当兵的女人关系暧昧,还经常为这个女人争风吃醋。一些孩子的家长对此甚为不安。墨索里尼在回忆这件事情时是这样描述的:“我让她只习惯于和我在一起,不容别人染指。她对我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为了恐吓那些敢于批评和反对他的人,墨索里尼手上经常戴着金属指套,有一次甚至向女友动了刀子。崇尚暴力可以说是他的本性,也是他谋求个人不当利益的手段。

因为招致众怒,1902年6月,任代课老师期一满,墨索里尼便仓皇地逃往了瑞士。

这一时期的墨索里尼在政治上虽有认知,但还十分幼稚。(P7-8)

序言

二战元凶、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是个臭名昭著、恶贯满盈的法西斯头子,他和希特勒、东条英机等人挑起了人类历史上罪恶深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无数无辜的人引向战争的深渊,使许多国家的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关于墨索里尼这个人,了解者并不多。

墨索里尼出身贫寒,童年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孤僻、粗暴的性格特征,他在父辈的影响下,很早就接触到了许多社会政治思潮,但由于没有得到合适的引导,他的思想混乱而庞杂。成长的过程中,他的桀骜不驯使他遭遇了很多不顺,由此他对社会产生了强烈的怨愤。适逢一些契机,他用一支笔找到了发泄自己不满的出口,利用报纸,他笼络了一批人,也在“笔耕不辍”的过程里梳理了自己的思想,找到了一条诉诸暴力的从政之路。

依靠传媒、利用武力,再加上“对手”的孱弱,墨索里尼很快建立起了自己的党派——法西斯党,又利用党派的影响力,攫取了整个意大利的统治权。这一阶段的墨索里尼拥有大量的崇拜者,他的政治手腕也确实有值得佩服之处。他的两面三刀与阴险狡诈成为他将各个党派以及人民玩弄在股掌之间的有力武器。

在国内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之后,墨索里尼开始不满于此,急迫地想让自己的威名传遍世界。也正是在战争之中,他露出了自己无能的马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漂亮话都是凭空而来,他所鼓吹的正是他所没有的。二战的战场上,意大利是最无能的“恶势力”,甚至有人说,意大利是同盟国最好的帮手。其中的意涵,不言自明。

当然,战场上的失败不能概括墨索里尼的全部。他一生最引以为傲的,不是他曾经握有怎样的大权,曾经打过哪一场胜仗,而是,他在意大利一手创立了法西斯主义,他为了让法西斯主义可以统治意大利,让这种思想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到尽可能多的人,付出了极大的心力。

然而,法西斯主义作为一种极权主义,崇尚暴力,忽视个人的利益与基本权利,强调无条件地服从,是一种独裁统治下极端扭曲的思想体系。正是因为崇尚这样的思想,墨索里尼才会穷兵黩武,把一些生性平和的意大利人变成他驱使的战场上的恶魔。

总的来说,墨索里尼是一个聪明的、较有能力的政治家,但是他的一切智慧都被他用在最坏的独裁统治上,正因如此,他臭名昭著,即便人们对于他的所作所为不甚了解,提起他的名字,也就会自然反应出“大魔头”三个字。

本书就是从广大读者对他的主要印象展开,将他在读者心中面目模糊的丑恶画像重新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从他的童年写起,巨细靡遗地讲述他的成长和经历,以及身边人对他的影响,带着读者看一看他在人生的每个重大时刻面对的到底是怎样的状况,又是如何进行选择的,同时,通过本书,读者也会知道,二战中的意大利军队到底为何成了“无能”的代名词。

让我们回到历史的现场,还原那些真实的历史场景,还原一个真实的墨索里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西斯狂徒(墨索里尼1883-1945)/二战风云人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端木佳睿编
译者
编者 端木佳睿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58939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2016247935
中图分类号 K835.467=52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