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肖像/诗意人生系列/俄罗斯精短文学经典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学肖像/诗意人生系列/俄罗斯精短文学经典译丛》是由帕乌斯托夫斯基在一九三七至一九六六年间发表的文字组成的一个主题画廊。虽然这些文字肖像体裁丰富,风格各异,色彩斑斓,有的是笔墨浓重的油画,有的是一蹴而就的速写,有的又是每根线条都清晰可见的素描,但是,每一幅画中的主人公,都与帕乌斯托夫斯基作为一个作家或者作为一个人的生活,发生过密切的关系。

内容推荐

帕乌斯托夫斯基所著的《文学肖像/诗意人生系列/俄罗斯精短文学经典译丛》主要由二十五位卓越作家的逸闻趣事组成,这些作家或多或少都与帕乌斯托夫斯基有过交往,并与他有着相同的爱好或者生活经历,所以无论是浓墨重彩的工笔,还是一蹴而就的速写,他关于这些作家的描写都让人觉得格外亲切和生动。作者的叙述真诚而平静,十分富于感染力。

目录

奥斯卡·王尔德

马雷什金

邂逅狄更斯

爱伦·坡

不朽的吉尔

鲁维姆·弗拉叶尔曼

与盖达尔的几次会面

悼尤里·雅诺夫斯基

弗里德里希·席勒

一位童话大师(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吉里亚伊叔叔(弗·阿·吉里亚罗夫斯基)

亚历山大·格林的一生

伊里亚·爱伦堡

生命的湍流(关于库普林散文的札记)

米哈伊尔·洛斯库托夫

一杯克里木的泥土

格奥尔格·托佩恰努

一个普通人(记康斯坦丁·费定)

布尔加科夫和戏剧

关于一个人,一位朋友

雅罗斯拉夫·伊瓦什凯维奇

弗谢沃洛德·伊万诺夫

一顶桂冠

小议巴别尔

伟大的天赋

试读章节

王尔德就是这样生活的,他目空一切,醉心读书,赏玩宝物。他每天傍晚都要去夜总会和沙龙,这是他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刻。他整个人都焕然一新。他浮肿的脸也会变得年轻而又白净。

他很善于叙述。他讲过几十个童话、神话和故事,其中有悲伤的,也有欢乐的。他常常用他那出人意料的新奇思想、出色的比喻和论述,把它们汇集成一门罕见的知识。

魔术师能突然从袖口拉出一大堆彩色绸条,和魔术师一样,他也能让自己讲述的故事随心所欲,出口成章,使得听众十分惊讶,而且内容又从不重复。在他离开时,他会把刚刚讲的故事忘得一干二净,他会把他的故事当成礼物送给第一个听众。他把他给大家讲述的故事提供给朋友们,让他们写下来,而他本人却写得很少。在他讲述的大量故事中,事后能被写成文字的充其量也不过百分之一吧。王尔德是一个既懒惰又慷慨的人。

“在人类历史上,”他的一位传记作者写道,“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才华横溢的交谈者。”

可判刑以后,一切都完了。朋友们离他而去,书籍被烧毁,妻子因悲伤过度死去了,孩子也被夺走了,贫穷和苦难成了这个人的命运,一直到死也未得解脱。

在牢房里王尔德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痛苦,什么是社会的不公平。他饱受压抑和羞辱之后,极尽最后的力量大声抱怨所受的苦难,呼唤公平,把这呐喊的声浪,像一口带血的唾沫,吐向出卖他的英国社会。王尔德的这声呐喊,就是《里丁监狱之歌》。

在此之前一年,他曾狂妄地感到奇怪,人们为什么要去同情穷人的苦难,那时,他认为应该获得同情的,只有美和欢乐。现在他却写道:

“穷人是智慧的。他们更富同情心,更温情,他们的感受也比我们更深。我将来出狱,若到富人家乞讨,肯定一无所得,凡是能给我一点儿充饥的东西的,可能都是穷苦人家。”

一年之前,他曾经说过,生活中最高尚的是艺术和艺术家。现在他的观点不同了:

“许多优秀的人物,如渔夫、牧人、农民和工人,他们对艺术知之甚少,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是人间真正的精英。”

一年之前,他曾表达过对自然的完全蔑视。甚至连花朵,田野上的石竹和菊花,也要被他染上绿色之后再别上胸襟。那些花朵的自然颜色让他感到太艳丽了。现在他却写道:

“我感觉到一种渴望,对简朴和原始的渴望,对大海的渴望,对于我来说,大海和大地一样,也是我的母亲。”

在狱中,他十分仰慕自然主义者林耐①,当林耐第一次见到被染料木染得金黄的大片大片山地草场时,他曾长跪在地上,兴奋得哭了起来。  有必要服上一段苦役,有必要看上一眼死刑犯的脸色,再看一下精神失常的囚犯如何遭到毒打,如何一连几个月地拆解旧缆绳,以至于指甲都被磨脱,他们如何把沉重的石头毫无意义地从一处推到另一处,如何失去朋友,失去美好的过去,最终,惟有这样,他才能明白英国的社会制度是“糟糕透顶的,不公平的”,他才有可能在自己笔记的结尾写下这样的文字:

“在如今的社会中,没有我的位置。而大自然将会为我在大山中找到一个藏身之处,它让夜空布满星星,使我不至于摔倒,能够在黑夜中寻路,让风沙淹没我的足迹,使谁也无法跟踪我。它能倾江河湖海的大水把我的身体洗净,用苦辛的草药医治我的疾病。”

在狱中,王尔德生平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同志之谊。“我在狱中感受到了许多来自难友的爱抚和对自己痛苦的同情,这是我一生从来没有过的深切的感受。”

王尔德满怀与他同监服刑遭受苦役惩罚的所有囚犯所给予的真诚的爱,走出了监狱。

P2-P3

序言

在中国,许多读者都知道《金蔷薇》(又译《金玫瑰》)这本书和他的作者帕乌斯托夫斯基,但也许较少有人知道,《金蔷薇》还有一个姐妹篇,那便是此刻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的这本《文学肖像》。

在《金蔷薇》中,有《一本构思已久的书》这样一篇文章,文中写道:“很久了,在十多年前,我就打算写一本很难写的,不过当时认为(现在仍然这样想)是很有趣的书。这本书应该由许多卓越人物的趣闻逸事组成。,’在这篇文章中,帕乌斯托夫斯基“杂乱而简短地”记录下了对几位作家的感觉,那是他关于契诃夫、勃洛克、莫泊桑等作家的笔记,这些似乎是随手记下的文字给作家自己未来的书开了一个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文学肖像》,应该可以算做是那本“很有趣的书”的继续和充实。在这本由俄国作家和外国作家组成的“画册”中,有我们十分熟悉的如爱伦·坡、席勒、安徒生、亚历山大‘格林、布尔加科夫、爱伦堡、库普林等作家的二十五幅肖像。它们是由帕乌斯托夫斯基在一九三七至一九六六年间发表的文字组成的一个主题画廊。虽然这些文字肖像体裁丰富,风格各异,色彩斑斓,有的是笔墨浓重的油画,有的是一蹴而就的速写,有的又是每根线条都清晰可见的素描,但是,每一幅画中的主人公,都与帕乌斯托夫斯基作为一个作家或者作为一个人的生活,发生过密切的关系,作者并不是随随便便抛洒自己的笔墨的。他们或者与帕乌斯托夫斯基有着同样的爱好,或者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或者是其命运让作者感到震撼,或者是其身上的某种品质使作者感动,可以说,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让作者感到亲近。

把帕乌斯托夫斯基和他的旅伴们联系在一起的,首先是他们对诗歌和文学的共同的热爱。在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青年时代,他和许多作家,如洛斯库托夫、盖达尔,一道组成了一个作家大家庭,作者难忘和他们的聚会,难忘“那些有趣的争论、交锋和大胆的文学构想,每个人都把给其他所有人朗读自己的新东西当做神圣的职责”(《米哈伊尔·洛斯库托夫》),难忘他们共同组织起来的大大小小的“科诺托普”(文学聚会)。透过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想象,那些年轻而精力旺盛的作家是怀着怎样一种纯洁的感情和崇高的虔诚来参加这一次次的文学盛宴的。对文学的爱好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爱能让人忘记饥饿和艰苦的生活,有时候,“一天的食物就是淡淡的茶水和一块面饼,但生活却是美好的。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勃洛克和巴格里茨基、丘特切夫和马雅可夫斯基的诗行,使妙不可言的现实生活更加充实。世界对我们来说就像是诗,而诗就是我们的世界。”(《鲁维姆·弗拉叶尔曼》)那时,文学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切,文学创作拉近了帕乌斯托夫斯基和他的朋友们的距离,他写到了他和盖达尔、罗斯金、格罗斯曼等作家每年夏天在索罗特恰的集体生活,写到他们陶醉在民间诗歌的世界之中,接触到无数民间语言的宝藏。

我们在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肖像画中看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作家形象,但是,帕乌斯托夫斯基不仅仅是一个肖像画家,同时还是一个风景画家,在他的文字中,我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沉浸于他笔下的俄罗斯大自然,醉心于他所描画的俄罗斯大地的美景,那些文字就好像炎炎夏日里的一缕凉爽微风,使人心旷神怡。只有真正热爱大自然的人才会以如此细腻的笔墨传达出那种淡淡的诗意。帕乌斯托夫斯基热爱大自然,我们在他的作品中时刻可以感受到这一点,透过《文学肖像》,我们更可以感受到,他还热爱那些与他怀有同样感情的人,热爱那些能够带着同样的情感来描写大自然的人。这就是帕乌斯托夫斯基选择库普林作为自己画像主人公的原因之一。“库普林对大自然的爱虔诚而平静,十分富于感染力,从中可以感觉得到他的天分所传达出来的力量。……

流连于帕乌斯托夫斯基的画廊,我们感到,画像中的主人公们与他息息相通,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就是伴随帕乌斯托夫斯基走完整个生命历程的“心灵的旅伴”。帕乌斯托夫斯基用自己优美的文字铸就的文学肖像带领我们完成了一次心灵之旅,这些肖像中的主人公所散发的美和魅力,使他们同样有充足的理由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旅伴。

《文学肖像》译自帕乌斯托夫斯基的文集《童话·特写·文学肖像》(明斯克,1986),为了帮助读者加深对帕乌斯托夫斯基及其创作道路的了解,我们又从《帕乌斯托夫斯基九卷集》第一卷(莫斯科文学出版社,1981)中选译出了作家自己写作的代序《断想数章》,收人本书。

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两个令我十分难忘、同时又十分快乐的转折,但这种转折是经过漫长的等待才得来的,翻译《文学肖像》给我带来的充实感使我忘记了等待的焦躁,并不时获得了某种跨越时空的阅读的欢乐。

我想感谢一些人,尤其是引我走向俄语之路的父母。我还想感谢我的先生,感谢他在各方面给我的无私支持。

就让我把这本《文学肖像》作为给他们的礼物,作为对他们的感谢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肖像/诗意人生系列/俄罗斯精短文学经典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帕乌斯托夫斯基
译者 陈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6129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2013288697
中图分类号 I512.65
丛书名 诗意人生系列
印张 13.25
印次 2
出版地 甘肃
220
16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