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琦编著的《镜像中国--20世纪中国电视批评史》从历史的维度纵向考察了20世纪中国电视批评在起步期的足迹。本书认为,中国电视批评的理论梳理史实质是电视批评话语权的流变史,因而考察中国电视批评话语权是厘清中国电视批评史的关键。考察20世纪中国电视批评史即是考察不同时期意识形态主管部门、业界、学界、商界、电视受众这五个话语极怎样影响中国电视的历史。
图书 | 镜像中国--20世纪中国电视批评史/文思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赵玉琦编著的《镜像中国--20世纪中国电视批评史》从历史的维度纵向考察了20世纪中国电视批评在起步期的足迹。本书认为,中国电视批评的理论梳理史实质是电视批评话语权的流变史,因而考察中国电视批评话语权是厘清中国电视批评史的关键。考察20世纪中国电视批评史即是考察不同时期意识形态主管部门、业界、学界、商界、电视受众这五个话语极怎样影响中国电视的历史。 内容推荐 赵玉琦编著的《镜像中国--20世纪中国电视批评史》这是首部独撰的中国电视批评史,也是20世纪中国电视理论的一次“大阅兵”。 这是一次从电视理论出发的历史穿越,也是一场浓缩的20世纪中国电视生态景观。 研究电视,首先是摸清电视研究的家底。电视理论纷繁复杂,电视批评史料浩如烟海,如何删繁就简、快速认清中国电视批评的过去,本书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中国电视批评发生期(1958—1966) 第一节 社会思潮背景分析 第二节 电视发展基本史实 第三节 电视批评格局 第四节 电视批评的特点与成就 第五节 批评观点举隅 小结 第二章 中国电视批评转折期(1967—1983) 第一节 社会思潮背景分析 第二节 电视发展基本史实 第三节 电视批评格局 第四节 电视批评的特点与成就 第五节 批评观点举隅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电视批评发展期(1984—1999) 第一节 社会思潮背景分析 第二节 电视发展基本史实 第三节 电视批评格局 第四节 电视批评的特点与成就 第五节 批评观点举隅 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电视批评论著辑览(1984--1999)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镜像中国--20世纪中国电视批评史/文思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玉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149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4 |
CIP核字 | 2015218810 |
中图分类号 | J90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