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的人格魅力终将成就你自己(每天读点弗洛伊德)/哲学大爆炸
内容
编辑推荐

弗洛伊德去世将近百年,世人依然对他充满了探索的渴望。但一直以来,弗洛伊德的著作以晦涩难懂让读者望而却步,而那些能够读下去的人也只是看到他在医学研究方面的论述,对他本人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知之甚少。这本梦芝编著的《你的人格魅力终将成就你自己(每天读点弗洛伊德)》力图向读者们展示一个有着超强毅力和独立判断力、乐观又积极、对生活充满热情盼弗洛伊德,以求帮助大家更好地读懂弗洛伊德和他的思想。

内容推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犹太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梦芝编著的《你的人格魅力终将成就你自己(每天读点弗洛伊德)》以弗洛伊德的各期作品和生活经历为线索,从心理学、性学、美学、宗教学、哲学等方面展开叙述,通过解读弗洛伊德的作品,展示给世人一个“本我”的弗洛伊德,也将他深邃的思想用精辟、犀利的文字表达出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哲学的启发。

读者读这本书,对弗洛伊德思想将有全面的了解。这种了解有助于读者完善自身的人格,清除精神上的负能量,从而变得积极乐观起来。

目录

Part1 生命的印记:卑微的出身和遭受歧视的种族有罪吗

 父母的馈赠

 父亲的王国

 俄狄浦斯情结的源头

 这个孩子将来会有什么作为

 女人爱算命,也不是一件坏事

 第一位启蒙老师至关重要

 亲爱的“小黑鬼”

 在母亲的世界里,你是王

 阁楼里,那盏小油灯

 生命最后都要归于自然

Part2 人生的相遇昌:每个人的出现都是为了给你上一课

 粗鲁的教育也是受人喜欢的

 是对头,也是伙伴

 钢琴的声音实在太吵了

 给弟弟取个名字

 让老师吃点亏试试

 是当温克尔曼的副校长,还是去做汉尼拔大将军

 做好当将军的准备,却无缘见到罗马

 这条路走不通,就换条路试试

 专一而精,才能找到你的归宿

 你有你的骄傲,我有我的自信

Part3 生命的重心:忠贞的爱情和负责任的工作

 好孩子,你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关于一见钟情那点事儿

 恋人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安全转移

 爱情心理学:做心上人的拯救者

 面包,是让爱情长久并稳固的必要条件

 爱情中的汉尼拔踏进罗马城了

 爱情点燃心灵火炬,《梦的解析》开始萌芽

 弗洛伊德用900多封情书教你怎么维护异地恋

 一个爱情至上者的宣言

Part4 历经磨难,终推开精神分析的大门

 尴尬的教学新手

 布吕克教授:伯乐是千里马的知音

 在沙考特的门前,埋下精神分析的奠基石

 遭受冷遇的障碍,便学会拐一个弯

 一个好男人的工作意义:为了爱和责任

 分道扬镳,各走各的不就好了嘛

 神奇催眠术,享有奇迹创造者的美誉

 压抑,一切方法都是为了你

 面对无知,是一蹶不振还是置之一笑

 与精神之父决裂,坚持做自己所付出的代价

Part5 有一个地方,你心里的—切秘密都在那里

 每一份独一无二的同性友谊里面都有爱恋的成分

 一口痰惹出“祸端”,牵扯出了“压抑”

 “本能”不被释放,“压抑”从梦里钻出来

 特殊的礼物,与父亲的心愿背道而驰

 父亲的离去,让他失去了在这个世界扎根的土地

 生命的某些秘密,在隐秘的梦境里

 点一把火炬,照亮内心深处的洞穴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少女杜拉,见证了一个别样的弗洛伊德

 假如我不能上撼天堂,我就下震地狱

Part6 趋附与背离:精神分析史中的恩怨沧桑

 阿德勒:从虔诚追随者到挑战者

 一场十三小时交谈开启的旷世情谊

 “弗氏城堡”里面的“王储”

 埋葬私情,“父”与“子”走在同一条路上

 隐忧乍现,死亡本能初体验

 南辕北辙,越想靠近却离得越远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跟荣格一别两宽,却不能各生欢喜

Part7 生命之最:从精神分析大厅迈入哲学殿堂

 唯一的辩解:从不屑言辞变成热血武士

 最大的恐惧:一个心悬儿子安危的普通父亲

 最忠诚的爱:一生一世的追随。

 最后的巨著:马和马车夫的故事

 最谨慎的避免:迈进哲学殿堂

 最大的遗憾: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最强的毅力:与癌症为伴十六载

 最大的心愿:在死神面前,无所畏惧

试读章节

父母的馈赠

我们之所以不是响尾蛇,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父母都不是;第二,我们不住在沙漠的中央。

——弗洛伊德

1856年5月6日,在中国清朝同治皇帝诞生后的第43天,在欧洲美丽的摩拉瓦河边,一个小男婴降生了,他就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只不过,同治皇帝生下来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弗洛伊德却要饱受穷困和歧视之苦。

弗洛伊德家位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弗赖堡镇,在一座临街很简陋的二层小楼里,居住着弗洛伊德和他的父母,以及他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

在这座小楼里,弗洛伊德住了四年。虽然那时他家已经家道中落,但四岁之前的小弗洛伊德对贫穷与富裕还没有概念,因此他没有感受到穷困的窘迫。

不过,在那里,他却对歧视有了最初的印象。

那天是一个星期六,一直忙于生计的父亲决定休息一天,什么都不做,只是牵着儿子的手,去大街上走一走。

小弗洛伊德听父亲说要带他出去散步,高兴得几乎跳起来。其实他更喜欢和母亲去散步,但母亲最近没有时间,她正忙着照顾刚出生的弟弟。

那天,父亲不但穿着考究的衣服,头上还戴了一顶新帽子。小弗洛伊德仰起头,望着高大而健壮的父亲,一颗小小的心里满是自豪。

小弗洛伊德跑在父亲前面,一蹦一跳地下了楼。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街道上映出一片斑驳,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漫步在这样的路上,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啊!

小弗洛伊德任父亲牵着他的手,悠闲地在人行道上散步。

一位男子突然朝他们大声喊:“犹太人,滚开!”

小弗洛伊德还没有回过神来,那男子已经冲到他们面前,挥手将父亲的帽子打落在地上。帽子在人行道上滚了好几圈,最后停在马路上。

小弗洛伊德吓坏了,他退到一边,呆呆地望着那个男子,又看向父亲。父亲比那个男子要高大很多,这让弗洛伊德心里稍安。他想,父亲一定可以打得过眼前这个男子的。

可父亲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还击,只是走过去捡起帽子,然后转身抱起弗洛伊德静静地离开了。

回到家,弗洛伊德听到父亲和母亲说起此事时才得知,因为他们是犹太人,而欧洲各大民族都仇视犹太人,所以那位男子才会那么猖狂无礼地对待他们。

街上发生的一幕与父母的对话印在弗洛伊德的脑海里。他虽然年幼,却感受到了来自种族歧视深深的恶意。

母亲见他在聆听,便停止和父亲讲述有关种族的话题,并示意保姆将弗洛伊德抱去教堂,教他背诵圣经里面的故事。

小弗洛伊德终究是个孩子,他很快便把刚才发生的事情抛在脑后,沉醉在圣经的故事中。圣经像是一扇门,推开这扇门,一个广阔的世界便展示在弗洛伊德的眼前:他的犹太先祖们勤劳、团结、独立、自信、隐忍,追求真理,充满爱心……

小弗洛伊德被他们深深打动了。先祖们的博爱和聪慧,与别人对他们的仇视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他困惑不解。他想,为什么要仇视犹太人呢?我们并不是可怕的响尾蛇啊!我们之所以不是响尾蛇,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父母都不是;第二,我们不住在沙漠的中央。

不过除了困惑,他的心里再次充满自豪感。

强烈的自豪感在小弗洛伊德的脑海里播下一颗名叫“自信”的种子:“我是犹太人,但这又有什么问题?!这是父母的馈赠,是生命的印记,我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自卑啊!”

后来,弗洛伊德能够成为举世闻名的精神心理学大师,这份自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信,也是精神心理学科一直研究的内容。

自信能够促进成功!这是所有成功人士都懂得的真理。

—个人的成败不在你的种族和出身,而在你心中究竟有没有自信。

学生有了自信,就会积极面对繁重的学业;皮肤黝黑的女子有了自信,就会将黑色视为健康的肤色;上班族有了自信,就能完美地胜任工作……

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到自信。

有的人先天残疾,有的人容貌平平,尤其是后者,更是困扰当今大多数年轻人。很多年轻人想方设法修正自己的五官,力图让外貌变得美丽,从而获得自信。其实,这是错误的。无论相貌如何,都是父母的馈赠,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自卑。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看轻自己。

即使你把自己整容成天下第一美女帅哥,没有能力的话,自信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等到容颜衰老,自信也会随之消失。只有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才能获得永久的自信。P2-5

序言

一本书读懂弗洛伊德

时光倒流到公元1856年的夏天,在奥地利一个美丽的小镇弗赖堡(现属捷克)中,诞生了一个小男孩。谁也不会想到,几十年以后,这个小男孩会成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就是西方心理学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弗洛伊德是犹太人,一直以来,《圣经》就是犹太人的精神食粮。弗洛伊德也不例外,他刚一识字便迷上了圣经里的故事。小弗洛伊德一遍又一遍翻看这本书,那些反映犹太人创造力的故事开启了他的智慧。

儿时的弗洛伊德对医生这一职业并无偏好,他从未幻想过自己要做一名医生。当翻看圣经时,他脑子里思索的是“为什么人类遭遇灭顶之灾时,诺亚却能唯一获得上帝的蒙恩?”“为什么约伯遭遇各种天灾人祸却依然坚强?”显然,哲学思想在小弗洛伊德的精神世界已开始萌芽。

经过长期的思索,弗洛伊德得出结论:“对于一个积极的进取者来说,再怎么受到排挤,他还是能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寻得一块立身之地。”这个结论也成了弗洛伊德人生的信条。

虽然是举世闻名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但弗洛伊德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

儿时,父亲要经商养家,所以经常忽略他,但小弗洛伊德并不感到失落。他上课时潜心学习,课余时间便沉醉在圣经的故事里。圣经让他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而丰盈,寂寥、失落、痛苦在这份充实面前变得那么微不足道。

考人大学后,周围人因为他犹太人的身份而排挤他,试图将他挤出他们的圈子。但弗洛伊德并不因此而自卑,充实的精神世界让他觉得自己的出身和种族问题根本不是羞耻的标志。

亲人的忽略和周围人的排挤不但没有击垮弗洛伊德,反而培养了他独立的判断力。这份独立的判断力,也是后来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他在医学上坚守自己开创的路径时,人们指责他固执己见,以偏概全;当他尝试精神分析时,许多人不但强烈反对,而且还妄加猜测他将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的观点窃为己有。

面对指责和反对,弗洛伊德并没有妥协和放弃,而是始终秉持独立的判断力,一直坚定地走在精神分析学说的路上。他的坚持让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

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心理防卫机制”等理论概念,这些理论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他对人类心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世人对人类本性的看法。

如果说这样一个潜心于学术研究的人是一个呆板的人,那就错了。事实上,弗洛伊德是—个对生活、对爱情赋予浓烈感情的人。

为了看望未婚妻,弗洛伊德中断马上就要出成果的古柯碱研究工作。后来他的朋友用他的研究向公众做了演证,从而成为古柯碱用于局部麻醉的发明者。如果不中断研究的话,这个研究成果应该是弗洛伊德的。作为医学科研工作者,研究成果是多么重要啊!但弗洛伊德对此并不感到遗憾,他觉得生命中爱情和事业同样重要。

弗洛伊德一直醉心于精神分析研究,但当家庭需要他履行自己在生活中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所应承担的责任时,他当即开业行医,挣钱养家,并为此中断医学研究长达五年。

这就是饱受争议和批判的弗洛伊德!为了爱人和家人,他放缓科研的脚步,甚至放弃科研成果;为了病人,他坚持自己的研究和判断,即使面对无端的指责和猜忌也不放弃。

1939年9月23日,在美丽的伦敦,弗洛伊德挣脱了长达16年的癌症折磨,悄然离开了人世。一代精神分析大师走完了他特立独行的一生,他什么都没有带走,却给世人留下许多有名的著作。

这些著作对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和精神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世人对人类思想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

弗洛伊德去世将近百年,世人依然对他充满了探索的渴望。但一直以来,弗洛伊德的著作以晦涩难懂让读者望而却步,而那些能够读下去的人也只是看到他在医学研究方面的论述,对他本人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知之甚少。这本书,力图向读者们展示一个有着超强毅力和独立判断力、乐观又积极、对生活充满热情盼弗洛伊德,以求帮助大家更好地读懂弗洛伊德和他的思想。

书评(媒体评论)

弗洛伊德、达尔文和马克思可算是20世纪西方思潮的三位先知。

——T.H.黧黑

弗洛伊德让心理学家面对面地解决人类的全部问题。

——莱斯利·赫恩肖

如果谁想在今后三百年里写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

——E.G.波林

弗洛伊德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他们的工作极大地影响到了不仅一个专业领域,还改变了整个的文化气氛。

——雷蒙德·番切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的人格魅力终将成就你自己(每天读点弗洛伊德)/哲学大爆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梦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86598
开本 32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2016186326
中图分类号 B84-06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09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