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劫后行(一九四六年五省灾情纪实)(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以《义民图》为代表的战后五省灾情写生,是司徒乔绘制的抗战题材作品中,继《放下你的鞭子》、《国殇图》后又一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劫后行(一九四六年五省灾情纪实)(精)》是冯伊湄在与丈夫司徒乔一路同行的过程中,始于1946年1月22日,迄于同年6月3日,沿途所见、所闻和所感的实录。

内容推荐

《劫后行(一九四六年五省灾情纪实)(精)》真实纪录了司徒乔和冯伊湄伉俪1946年远涉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五省救灾途中所见。冯伊湄女士以日记的形式全程记录了途中遭遇,而司徒乔先生则用自己的画笔创作了《义民图》多幅,真实、深刻地客观反映了1946年国民党统治区五省灾情以及当地人民的凄惨悲苦生活。

目录

引言

凡例

附录1:冯伊湄日记(1946年6月1日一7月14日)

附录2:五省灾区之行日程表

附录3:司徒乔战灾画知见录

后记

试读章节

三月十五日

早上下着很大的雨,乔一早到昨天的运江圩去了。他发觉昨天的画欠了几笔。十一点驰马回来,画面改变了,女孩子的妩媚减去了大半,愁苦却添深了几分。我觉得十分惋惜,但乔却十分得意。他说昨夜因此画未达目的,思考了半夜,现在才比较接近他的理想。

主人今天集合垦民,商谈春耕,那几位打日本鬼子最勇敢的,不受诱惑,不怕死的农民,如口口口口口口都入了乔的画幅。下午他们忙于铺小铁轨,临走主人把搜集的废铁每人分赠一块改制农具。垦民们许多来借钱,讨药,美丽而又精明的主妇,酌量满足各人的需要。至于德培竞认真地被称呼为司医生了。

三月十七日

是一个极晴好的春曰,骑马参观农场,三百岭,土泥乡,到处是烧枯了的树木。幼年的松树干像一株株锈铁,杉林成了枯炭,幸存的几十株桐树繁花满枝,令人想像遍山桐花时的盛况。五句[时间的计量,相当于“个”]钟马程未走完农场三分之一。若果使用机械的力量,也许二三年这二万亩就完全垦开。主人现在只梦想三架开山机、两架犁田机、一架榨油机,但他的梦几时才变成现实呢?

四时开船,从马背到船舱,当中有半小时的空隙,我为女主人写了院里那枝灿开的桃花。这桃花使我深深地怀想重庆郊外的团山堡。

今夜月色特别好,它把平凡的江面和山头都镀了银,空气里流动着霜雪般冷洁的气息。江水轻柔地吻着船舷,上滩时却喧闹得如一曲噪杂的合奏,那旋转的盘涡,在水面划着无数皎皎的银圈,像要套住乱山的倒影,套住顽皮的小鱼儿。船上仆仆的木炭机声,把柔静的空气扰乱了,像多嘴的姑娘,在肃静的弥撒礼中切切私语,又像幽静庭院里的括括鸦声,好在船不敢夜行,九点就停下,我们得在睡觉前的片刻静静温存宇宙的银色梦。

三月十八日

十一点回到柳州招待所,对过房间救济分署的署长黄荣华也刚从桂林开会回来。关于他,我听到许多描写:性子急,身子胖,脾气硬,廉洁,爱骂人,生长美洲,办事还带点洋味,分配工作限令时刻,以分钟为单位,不太重视公事手续而重视效率。这次得到报灾公事之后,他自己开了车子到桂林至柳州沿线循[巡]视一次,脚还未踏入办公室,储运组已得到电话上的命令发出几车面粉。闻说两星期前,他痛于灾民太多而物品太少,吁请总署增拨,亲草电文日:“请速加拨物资,否则请发给棺材三百万具,另一具赐职。黄荣华泣呈。”我们在第一次见面时,得到一个爽脆、乐观的印象。卫生组长也亲自架[驾]小吉普巡视全省医药状况,在到龙州的坏公路上几乎翻车毙命。从这两位刚回来的人,我们得到一点广西灾情的轮廓和因素。广西地本贫瘠,赖湖南的米度日,湖南既闹荒灾,没米进口,存粮又给敌人烧光,胜利后又值旱灾,而收购军粮,和舟车管制,一步不放松,由此数“因”,那“果”自然不难推断。

下午参观柳州医院,设备上因得美陆军医院一部分“遗产”,管理又十分严密有秩序,具备教会主办医院各种特点。

乔将帐篷里外的门诊部画了一幅,以立义峰为背境[景]。(图33)我在办公室参观一些有趣的表格。省地图上插了许多珠子,已插上黄珠子的县份表示药品已经分散到,插上黑珠子的表示该县卫生院已经成立,红珠子表示巡回医疗队的行程。

我想广西的卫生工作,在这样有计划而又迅速的工作之下,一定有极好成绩,但组长说事实并不尽然,困难在各部门合作得不够,县府卫生院长,每月薪水八千元,只够买柴烧开水吃,省立医院经费绌而职员多,每人都简直吃不饱。这种情形下,送给他们的药品是不能发生多大效能的,除了自办的医疗机构外,其他效果无法要求。

下午参观贫民收容所,规模和小北的情形相差不多。这里大半是殉难铁路员工的家属。山东、河南人居多,北方人爱面食,正喜孜孜[滋滋]地拿每日一斤的美国面粉做大饼、馒头,孩子们由职员开班教读,大家等着铁路通了好回家。

前天到了一批面粉,今日开始发面包,几位职员昨夜二时起床,到街上发给每个露宿者一张免费证,动作之敏捷和认真,是我在任何一个机关不曾见到的。

三月十九日

车子九点开桂林,坐的仍然是救济分署送面粉的中型吉普,中途过雒容桥,乔停下来画了一幅色调沉郁的水彩。(图34)这是一架公路和铁道合用的桥梁,长二百二十公尺,当敌人到了十公里外的鹿寨,我军不能不炸桥,桥上二千多从湖南、桂林撤退下来的难民和士兵,怎样也停他不住,结果与桥同归于尽,一声爆炸,血肉齐飞,鲜血染红了整段江面。

乔在作画,我到雒容城内闲逛,巧遇旧同学在此担任修桥工程,问他什么时候修好?他说本来上月批准拨款三万万,足够拆卸和修复桥架之费,预算今年底完工,赶忙把这工作站布置起来,忽然当局要改计划,要先将款移建自都匀到贵州那一段路,这边只好暂停。现在每月四百万的经费,除了薪工开支,大开工不够,小工程无补于事,将来再说兴筑时,算起总数,所费比预料岂不是还要大?而时间却浪费了,使这修道延迟许久不能通车,都匀那边是新路,一切从头起,而这边是一切现成,只差一架桥梁了,他怎样也猜想不出当局这种措施的用意。他的助手作了一种非常无理的推测,是那边是某要人的家乡,有他出面,人事上搞通的原故。

小县份很安静,市场也不算太寂寞,人们可也嚷着艰难艰难的。路上遇见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家人死在鬼子手里,敌人在这儿有过一段极残忍的杀戮。

在同学处午饭后,二时再开车,沿公路线左右都是一望无尽的荒地和荒山,有从未耕过的,大约是土壤不良,有熟地荒了的,就完全因为人少和耕牛的缺乏。荒地长满了草,这么样的数百里草原,那上面该有成千成万的牛羊群了,但一只牲口都没有。这是十分寂寞的一段旅行,左右既没人家和牲畜,迎面和背后,难得有几部车子,这条公路似乎没有利用到。虽然除梧州至容县一段之外,养路和护路工作都做得不坏,车子为什么这么少?司机说是商车被军车挤倒了。军队拥有大量车子,除自己运输外,公开做生意,司机和修理费都是公家开支,沿途不必和军警打交道,也不负担什么捐税,成本轻,车价廉,商车当然不是敌手。P71-74

序言

这是我在2015年读到的份量最沉重的一部书稿!

抗战刚结束,时在重庆的司徒乔意外地得到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的一纸聘书,赴粤、桂、湘、鄂、豫五省,用画笔记录战时受到破坏的各地情景。《劫后行》就是冯伊湄在与丈夫司徒乔一路同行的过程中,始于1946年1月22日,迄于同年6月3日,沿途所见、所闻和所感的实录。作为附录,该书收入了冯氏1946年6月1日至7月14日的日记、相关剪报和司徒乔作于灾区的写生作品图录及款识;因此,说《劫后行》是司徒夫妇的共同著作,未始不可。

众所周知,司徒乔是一位掌握娴熟的写实笔法和充满创造激情的现代主义画家,冯伊湄是大学教授和文笔优美的文艺作家;读过这部书的读者,绝对不会将其归类为煽情的文艺读物。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更倾向于将这部书看作中国人民经历的苦难生活和辛酸心境的写照——今天“以史为鉴”的明镜。

战争是人祸之最。家园破碎,田野荒芜,饿殍遍野,失去儿女的老人和孤儿寡妇孤苦无依——日寇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另一种人祸,也是战后掐紧平民百姓命运的魔爪:官商勾结,横征暴敛,军警肆行无道,大小各路政客挖空心思窃取国难财,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心的麻木,凸显了国民政府令人触目惊心的腐败和行政管理能力的。低下。——不错,《劫后行》,也完全可以作为“劫中行”来读。

司徒乔信奉基督教,冯伊湄则是无神论者。追求公平、正义,是他们共同的人生价值观;基于爱和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使他们在苦难岁月中相濡以沫,用真实描绘“劫景”的方式,指控日本法西斯的罪行,同时也意味深长地揭示了国民政府在大陆全面崩溃的序幕—-有“因”必有“果”,人心向背,似乎已经为后者安排了万劫不复的“劫数”。

阅读司徒夫妇的作品,总是怦然心动。司徒乔抱病忘我工作的精神境界,冯伊湄渴望将难童拥抱入怀而又无能为力的慈悲心怀……,令人肃然起敬,令人为之心碎。毫无疑问,他们的价值选择及其具有强烈时代感和道德担当的文风、画笔,已经以鲜活生动的形式,展现了人之为人的“良心”和中国正直的现代知识分子的“良知”。——我想,或许正是这种“良心”和“良知”历万劫而不衰的精神感召力来自现实情境的回应,促成这部书稿在尘封七十年后获得进入国人视野的机会!

我还想指出的是,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cNRRA)是配合“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RRA)在中国开展救济工作的官方机构,中方总署负责人蒋廷黻一开始就意识到与某些非政府组织如美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和基督教组织密切联系的重要性;司徒乔之所以在当时画家人才济济的重庆被选择担当灾区调查写生工作,除了具备卓越的绘画才能,其基督信仰、国际人脉和流畅的英文交流能力,可能也是蒋廷黻考虑人选的主要因素。

由于惨烈的二战,作为盟国的重要成员,中国在20世纪40年代已不由自主地置身于风云谲变的国际背景中。中国绘画在这个特殊的现代时空构架中可能、并且已经产生什么价值功能、价值形态及其传播和媒体转述形式的变化,作为一位现代中国画家,司徒乔的“劫中行”成果及其通过冯伊湄的文字记录讲述的“故事”,相信能够为我们了解中国现代美术历史发展中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重要环节提供极为难得的机会。

感谢“司徒乔艺术基金会”和司徒双博士,感谢《劫后行》的文献整理者陈志云君!随着类似的这种卓越的文献整理和出版工作的进展,距离我们很遥远并且覆盖岁月的尘灰的历史屏幕,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和越清晰。

李伟铭

2015年12月30日于青岸书犀

后记

以《义民图》为代表的战后五省灾情写生,是父亲司徒乔绘制的抗战题材作品中,继《放下你的鞭子》、《国殇图》后又一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他那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竹笔素描,犀利、刚劲而又饱含深情,全面、真实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饱尝日寇蹂躏的种种苦难。其实当时正值壮年(44岁)的画家,也和所有。中国人一样,在这八年中遭受过各种非人的磨难:如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不久,日寇对首都南京的狂轰乱炸致使父亲前半生的作品顷刻化为灰烬,呕心沥血绘制完毕的中山陵藏经楼上的巨幅孙中山画像也被毁,父亲痛心疾首,为此大病一场;又如带领全家进行的长达数年的逃难生涯,由国内跑到东南亚,珍珠港事件后又辗转经马六甲海峡返回祖国,取道险缘环生的滇缅公路,历时近一年才九死一生回到陪都重庆……期间他的母亲间接死于日军轰炸,最年幼的弟弟司徒赞因受过度惊吓神经分裂,英年早逝,唯一的儿子——我们三姐妹最小的弟弟,出生在重庆的司徒鲲,也因没有奶粉,营养不良,8个月就夭折了,更不用说他自己30岁染上的肺痨,从-未得到有效的治疗,体质每况愈下,这一切非但没有把父亲压垮,反而激励他将家仇国恨化为无穷的力量,不顾赢弱的身体,四个多月时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走遍抗战中受灾最严重的五省,以手中的画笔为武器,记录下侵略者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留下了永载史册的历史铁证。任务结束,他被医生做了“肺病三期,只有几个月韵命可活”的判断,说明他一直在与病魔搏斗,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来完成这项重大工程的。

这次“司徒乔艺术基金会”决定出版《劫后行——一九四六年五省灾情纪实》还有一层不一般的意义,就是除父亲的画作外,首次全文登载母亲冯伊湄的随行日记,而且图文相配。作为复旦大学文学系毕业的才女,母亲很早就崭露出文学天赋,其造诣绝不逊色于民国时代那些知名的女作家。富有的外祖父在母亲大学毕业后(1928年)把她送去法国留学,她在巴黎邂逅了才华出众但一贫如洗的青年画家,并双双坠入爱河。1931年,父母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从那时起,母亲便全身心地支持丈夫的艺术事业,不但成为父亲每张画的第一个欣赏者和鼓励者,细心照料他多病的身体,还无怨无悔地挑起养家(抚养三个女儿)的重担。为此她不得不放弃做一名专职作家的梦想。即使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艰难岁月,母亲总是一如既往地默默坚守。她当过教师、校长、报刊编辑,家里揭不开锅时,除了变卖自己仅剩的陪嫁补贴家用,不时还要开夜车写文章,做校对赚取生活费;父亲在美国住了四年医院,靠打链霉素挽回了生命,期问是母亲一天打三份工挣来一切开销,包括我们三姐妹在广州上私立学校(培正、培道、真光)的学费。总之她像一颗大树,永远使尽浑身解数,保障着全家的幸福与安宁。在我的记忆中家里从没有病人的呻吟和主妇的抱怨,相反总是充满了欢乐和诗情画意。人们常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面都有一个好女人,母亲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女性。这次灾区行她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与丈夫并肩战斗在第一线。由于母亲与父亲在艺术思想和追求上的水乳交融和高度契合,他们的创作也是画笔和文笔交相辉映,令观赏者对作品增加了立体和全方位的理解,得到美术和文学的双重享受。据我所知,这样高水平的互补在我国乃至世界画坛夫妻中也是罕见的,故已在美术界传为佳话。2014年成功策划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司徒乔画展的曹庆晖教授就发出过这样的感慨:“没有冯伊湄,就没有司徒乔!”此言一点不为过,本次灾情画的合作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司徒乔艺术基金会”还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所有为此书出版付出了艰辛劳动的朋友们,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使本书得以在全国隆重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面世,并以此告慰父母亲的在天之灵。

司徒双于三亚

2015年12月1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劫后行(一九四六年五省灾情纪实)(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伊湄
译者
编者 陈志云
绘者 司徒乔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045297
开本 16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006
CIP核字 2016022464
中图分类号 I266.5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4
190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