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以精微广大闻于世。其成立因缘,自汉迄宋累有译本。事迹互有出入;要节尚称符契。译文详略不一。类涉奥衍,未便初学。爰荟萃精意,表以显易之词。智者或有取焉。《佛法要论(上下)》是作者冯达庵的弟子在学习研究师傅著述经典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汇编整理而成。因作者已不在人世,所以其弟子是以古籍整理的态度,力求尽量保持其原貌,即原有的语言、用词及风格,但在注文中都作了详尽的说明。
图书 | 佛法要论(上下)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佛学以精微广大闻于世。其成立因缘,自汉迄宋累有译本。事迹互有出入;要节尚称符契。译文详略不一。类涉奥衍,未便初学。爰荟萃精意,表以显易之词。智者或有取焉。《佛法要论(上下)》是作者冯达庵的弟子在学习研究师傅著述经典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汇编整理而成。因作者已不在人世,所以其弟子是以古籍整理的态度,力求尽量保持其原貌,即原有的语言、用词及风格,但在注文中都作了详尽的说明。 内容推荐 佛之行,积极救世。随缘设教,不离正宗。钝根众生弗喻厥旨,辄流消极。开明之世,渐成国家赘疣。长此不思奋勉,恐难立足;大心之士早已提撕憨惕于其间矣。然如何前进方适于时代性?眼光浅近者宁得其宜?则佛教之积极发扬,不可不赖智识界优秀分子之兴起。一部大藏权实杂陈;各标对机之说为至上。真面目安在?意识所不能辨。苟无指针,学人或滞于一偏;或废于半途。佛教精神奚由弥纶世界?是书之作,冀引其端。精研《佛法要论(上下)》(作者:冯达庵),自然如醉初醒,如梦方觉! 目录 上册 序 佛学起源 佛教源流 佛法要论 佛教真面目 新时代的佛法 一乘法要 禅宗明心见性与密宗即身成佛 五位君臣颂系辞 禅观随笔 禅话四则 禅宗六祖大鉴禅师传 妙吉祥秘密观门经大要 传密大义 学密须知 菩提心戒妙义 文殊五字真言妙义 大势至菩萨妙义 准提法大要 人死问题 八识规矩颂释 天眼通原理 宿命通原理 短文 书信 家书 偈颂 下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达庵提纲)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义 法华特论 校注 校勘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佛法要论(上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达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495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9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00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718 |
CIP核字 | 2015026426 |
中图分类号 | B948 |
丛书名 | |
印张 | 6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4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