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家族
内容
编辑推荐

徐列、唐健、蒯乐昊主编的《百年家族》对中国百年历史影响重大的名人及其家族如梁启超、曾国藩、李鸿章、钱钟书、英达、荣毅仁、严复等十二位近现代风云人物的百年家族系列史进行了一次巡礼,是一份承载百年历史盛宴的精神读本,可近距离感受百年历史的荣辱与兴衰。既上溯其家族发迹之源,又追踪其子嗣延承之流。

内容推荐

徐列、唐健、蒯乐昊主编的《百年家族》记录了中国近百年12个家族的传奇故事,既有政商大族,也有文史大家,力图将近代中国的梦想和今天的光荣打通,将百年前的激荡与今天的现实联结,通过一个个影响过中国的著名家族的故事,来完成我们对于百年中国的回望。

目录

前言

上 政商巨子

 曾国藩家族

曾国藩:守旧的国家栋梁

直系后裔很少做官

 李鸿章家族

李鸿章:舟大水浅无力回天

李氏后代:从外交官到科技人

 梁启超家族

梁启超:雄文横扫旧世界

梁家第二代:遭遇漫长的时代风浪

 陈独秀家族

陈独秀:一生都消耗在政治中

陈氏家族:一言难尽的悲怆

 荣毅仁家族

从棉纱大王到红色资本家

荣智健和他的儿女们

 邵逸夫家族

邵氏家族:燎原的影视帝国

下 文史通人

 严复家族

严复:转型时代的“天演先生”

严复的家庭

 章太炎家族

章太炎:革命元勋 文化遗民

 英氏家族

英氏家族:中国面向世界的微观样本

英式家族的遗传密码

 陈寅恪家族

家族悲欣:追寻百年的独立与自由

 梁漱溟家族

儒者风骨

 钱锺书家族

钱锺书:苍莽昆仑 一代鸿儒

杨绛:百年淑子 映月泉清

钱基博与杨荫杭

钱瑗:我和爸爸哥们儿

试读章节

李氏后代:从外交官到科技人

李鸿章和他兄弟的下一代还能沾到祖宗的光,当官的不少,第三代也可以享受到祖先的遗产,有人经商,有人出国,到第四代、第五代,因为出身问题,他们得靠学习改变命运,倒是密集地出了许多专业性人才。

在合肥最繁华的步行街淮河路上,灰瓦黛墙的晚清建筑与周围热闹的霓虹拉开了距离,曾经“半个合肥都是李家的”,现在只余下了这座“李府”。

这座房子是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在1983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并接管下来的,现任的文物管理处处长程红当时刚从大学毕业没多久,据她的回忆,当时这座房子里挤挤挨挨住了十几户人家,一些为了临时需要搭建起来的违章建筑,像各色补丁拼接在这座昔日相府的四角,但是房屋的外观和内部格局保存完好,并未遭到太大破坏。

老宅旧主人身份如此特殊,所以,当这所宅子变成“李鸿章故居陈列馆”并正式对外开放的时候,承受了许多误解。“许多太平天国的后人写了小字报贴在门口,说这是屠杀我们祖先的刽子手,现在怎么纪念起他来了?”

有人甚至把状告到了中央,程红就请告状者来参观馆内陈列的李鸿章生平资料,最后特别告知:我们是“陈列馆”,而非“纪念馆”,不管历史如何评价,把这一段历史真实地“陈列”出来,这总没错吧?

长子李经方曾想扶老爹当皇帝

按照李家的族谱,从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开始,这八代人的辈分依次是“文、章、经、国,家、道、永、昌”。现在合肥还能觅到不少道字辈、永字辈的李家后人。“真正李鸿章这一族的后人,国内已经不大找得到了,很多人去了美国、澳大利亚……国内留下的大多是李鸿章兄弟的后裔。”《李鸿章家族》的作者宋路霞说。

中国酋任驻英公使郭嵩焘曾经叙述过自己回乡探亲时的一段经历,在小火轮上,乡人见了就骂他洋奴、洋鬼子。在清朝当外交官,语言不通,生活不惯,“正人君子”动辄以“卖国”相讥,弱国外交腹背受敌。所以千什么也别千外交,是时人共识。

但李鸿章偏要让他的子孙们捡酸果子吃,从小就让他们在科举之外兼学西语,他的3个儿子都从事外交。过继来的长子李经方是职业外交官,次子李经述韬光养晦准备接李鸿章的班,庶出的三子李经迈曾任钦差出使奥国。

李经方为人聪敏好学,名将刘铭传记载过一段逸闻,他曾看见少年李经方一边读书,一边吃菱角蘸糖,因为太过专心,菱角蘸的是墨,吃得两嘴发黑仍浑然不知。他精通五国语言,写一手极帅的隶书与行草,相貌高大英俊,但他一生既没赶上父辈打仗立功的时代,也没在洋务运动中捞个肥缺发财,他当过3年驻美公使参赞、3年驻日公使,但基本是被老爸带在身边,成为李鸿童办外交的重要帮手。沾父亲的光,也分到一顶“卖国贼”的帽子,人称“割台大臣”,一生政治上郁郁寡欢。

有个强势的老爸,李经方并没有太多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马关议和面对伊藤博文的咄咄之势,李经方几次想据理力争,都被李鸿章制止了。他设法影响父亲的思路,叫随员们把见解写成字条递到李鸿章面前,供决策参考,但也未被采用。

马关签约归来,全国舆论沸腾,李家父子成了众矢之的。当时台湾具体画押交接之事还得跑一趟,李鸿章遇刺受伤无法成行,任务落到李经方头上,李鸿章心想这卖国之事不能再让李家人干,想保护孩子的声名,就推说李经方病了。结果光绪皇帝一怒:“李鸿章不得推脱!”李经方不去也得去了。

跟父亲不同,李经方早看出清王朝气数已尽。他多次对他的学生鲁望岩说:“大清朝一定要亡了,光复之日可待矣。”还劝他,“不要做官,要教育救国,实业救国”。

庚子议和前夕,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清廷12道金牌急召远在两广的李鸿章进京。曾有人力主李鸿章甩掉慈禧,自立为王,趁清室“西狩”之机,夺回汉人天下。据说李经方也持有这种想法,屡次与李鸿章密谋。李鸿章的幕僚马建忠回忆,当时他就曾看到一封来自英国官方某大员的来电,主张李鸿章千万不要失去这千载良机,拥兵自立,并表示愿意全力支持。但李鸿章置之不理,还关照马建忠赶快把电文烧掉。(据马建忠之甥朱怡声的回忆录)

父亲对清廷的愚忠让李经方失望,他对仕途、对政治都失去了信心。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李经方的仕宦生涯彻底结束。

李经方可算妻妾成群,除了原配的两任老婆,还有五房侧室和两个洋太太,一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辛亥革命后,李经方关起门来当寓公,一大家子坐吃山空,但他凭着外语好,跟洋人狠做了两笔地产和古董生意,大赚一把。这两次成功的投资令他开心,感慨地对人说:“没想到我还有今天!”

P37-39

序言

1887年,大清外交官曾纪泽在伦敦《亚洲季刊》上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一文,称中国“似入酣睡,固非垂毙”。

同光年间,由恭亲王奕诉和文祥在北京主持,由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在京外推动的自强运动,是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棒喝和日本咄咄逼人的威胁下最初的觉醒。从咸丰十一年恭亲王和文祥聘请外国军官在天津训练新军,到光绪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中国积极致力于国防的近代化,而国防的近代化又必然要求交通、教育和经济的进步,于是同时有了建铁路、设新式学堂、设招商局、开采煤矿金矿等一系列的新举措。

自强运动只是在科技层面上学习西方,该运动的五大领导者都认定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内在精神完美无缺,完全没有想到要去借鉴他人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遗憾的是,技术进步远不能解决一切,甲午海战,排名世界第八的中国海军败给了排名第十一的日本海军。梁启超对于自强运动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中国两千年历史上著名的两次变法——王莽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以失败告终。1898年,光绪亲政,在康有为的上书下,推行了冒犯太多既得利益者的百日维新。很快,戊戌变法以惨败告终。

庚子之变后,慈禧太后推动了一系列几乎与戊戌变法雷同的改革。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大败俄国。实业家张謇说:“日本的胜利和俄国的失败是立宪主义的胜利和专制主义的失败。”梁启超也开始大力鼓吹君主立宪思想。1905年12月,五人考察团赴国外考察宪政。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颁布“宪法大纲”,但规定宪法生效以前,仍有9年预备期。这个“大纲”实际上给了皇帝比日本模式更大的权力,它规定行政、立法和司法权统统属于皇帝。1910年,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将宪政筹备期缩短为6年,但是很快他就组织了一个“皇族内阁”,13个受命者中皇亲国戚占了5位。几个月后,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政府的统治。

20世纪的中国以如此轰轰烈烈的剧变开始,随后的百年,有更多的轰轰烈烈,更多的迂回曲折——民国兴起、袁世凯复辟、军阀割据、新文化运动、国共角逐、八年抗日、国共内战和新中国建立。1949年以来的历史,复杂性和丰富性并不因为距离我们更近而被穷尽,它的深处,深处的更多真相,仍在被人们不断挖掘。

回顾历史,惯常的做法自然是从第一年说起。这样一种做法有它的方便之处,但是也有可能斩断近代史这一处处因果相联、难以机械拆解的活体。当我们回顾历史,我们最想弄清楚的,是我们从哪里来,以便知道我们想要和可以往哪里去;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在哪儿前进了,又在哪儿倒退了,哪些方面超越了前人,哪些方面却原地踏步。

自创刊以来,《南方人物周刊》一直忠实于自己的办刊宗旨——“记录我们的命运”。2009年,无疑是一个挖掘中国和中国人之命运的富有意味的年份。不久前,国外有人说,20年后,中国将成为第一经济大国、第二政治大国,而有关中国崛起的言论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1949年距今是一个甲子,再往前推进一个甲子,恰是百日维新的重要时刻,并且可以衔接由奕诉和曾国藩等人主导的自强运动,将近代中国的梦想和今天的光荣打通,将百年前的激荡与今天的现实联结,通过一个个影响过中国的著名家族的故事,来完成我们对于百年中国的回望。这是我们推出“百年家族系列”的缘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家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徐列//唐健//蒯乐昊
绘者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112623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54
CIP核字 2015125913
中图分类号 K820.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6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1: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