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鸟衔落花(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少年文艺典藏书坊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里,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诞生地。

这里,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们的最初出发地和最重要的舞台。

这里,是一代又一代孩子的阅读圣地和最美丽的青春记忆。

这里,奉献给你的,永远是值得阅读的阅读,值得记忆的记忆,值得珍藏的珍藏。

少年文艺编辑部编的《鸟街落花(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为第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集,荟萃当代最前沿儿童文学作家最新原创短篇佳作。其中既有广为熟知的名家,又有近些年涌现出来的新锐,这些作家的作品,呈现出新鲜灵动的故事、精巧紧凑的结构、新颖别致的视角、隽永凝练的语言,书写和呈现童年真实的生命内涵,代表了当今我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至高水准,值得我们阅读、研习并珍藏。

内容推荐

少年文艺编辑部编的《鸟街落花(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为第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集,荟萃当代最前沿儿童文学作家最新原创短篇佳作。其中包括《鸟衔落花》《把柄》《长发飘飘》《你的样子》等作品,构思精巧、文笔优雅,敏锐细腻地捕捉了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欣喜与困惑,代表了当今我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至高水准,值得我们阅读、研习并珍藏。

目录

第五届“周庄杯”部分获奖作品漫评(代序)/刘绪源

乌衔落花/马三枣

把柄/韩丽君

长发飘飘/任军

秃头外公的“闹瓜瓜”/朱桥

你的样子/李秋沅

水孩子/简平

江湖/陈依

空城/宋沛阳

影子爸爸/王勇英

门的那边/两色风景

与信有关的故事/黄若雪

水蜡烛/李操

鱼旺的期盼/满涛

试读章节

静悄悄的较量刚一开场,慧宽的额头就潮乎乎的了。他碰到了真正的对手。白亮亮的棋子好像被注入了灵性,步步都走得刁,走得怪。

慧宽的棋术,全赖师父教导。平日里有了空闲,老和尚就和慧宽下五子棋。老和尚说,下棋要懂得有取有舍,有失有得:要让五颖子变成千军万马,也要把五颗子当做涧底的幽草闲花;五子化一子,力量大无比,五子变散沙,败得哗啦啦……师父的话,让慧宽的棋术高明起来了,可是,能陪他下棋的只有师父,偶尔才有机会和村小学的孩子们较量较量。像男孩这样怪异的对手,村小学里是没有的。

一盘棋刚杀到半道,慧宽就停手了,抹一把细汗,问:“你师父是谁?”

“那叫教练。”男孩没抬头,摆弄着棋子,淡淡地回答,“省城里的围棋冠军。”

慧宽听说过围棋,棋子很多很多,有白的,有黑的,绞杀在一起,是很费脑子的。慧宽很想费费脑子,看自己的脑子禁不禁得住费,可师父说,别看五子棋只有五颗棋子,五颗子里藏玄机呀。现在看,五颗棋子里的玄机还是没有很多很多棋子里的玄机多。

男孩一直在摆弄棋子,慧宽便有了新主意:“咱们不下棋了,猜石子吧。”

十颗石子装回匣子里,混合在一起,慧宽闭着眼睛,随便摸出一颗,在指间摸来摸去:“我能猜出来这是黑的还是白的。”

男孩盯着他的眼睛,防他偷看。

“黑的!”慧宽果断地说。

他睁眼一瞧,果然没错。又摸了两颗,百猜百中。男孩惊讶了,小白脸上泛起红晕,抓起石子来,也摸了摸,可是,他的手像木头做的,黑的白的,没有分别。

“你的手,真神了!”他的目光落在慧宽的手上。

慧宽张开双手,让他看,呵呵地笑着说:“神的不是我的手,是这石子。”

这些石子的来历,男孩是不知道的。当初,老和尚带着年幼的慧宽在小清湖里精挑细选,寻来了这十颗棋子。老和尚说,凡是石头,个个都是通灵宝玉,无论是大石头还是小石子,无论外表怎样,它们都吸收了日月精华,经历了风雨洗礼,过了不知多少年,才变成今天这副样子,和它们相逢,就是难得的缘分。

得到这十颗棋子,慧宽不仅下棋的时候要摸它们,平时也宝贝似的抓在手里,抚摸着。渐渐地,它们明亮得像玉石了;渐渐地,它们微妙的粗糙与细腻也能通过他的触觉分辨出来了。他喜欢黑色棋子的粗糙,也喜欢白色棋子的细腻。

慧宽把十颗棋子都捧在手里,突然松开双手,那些棋子哗啦啦地散落在白布棋盘上。男孩瞅一眼棋子,又抬头看看慧宽,不知道小和尚这是要做什么。慧宽伸出食指,在散落的棋子之间比划着,连成一条无形的线,男孩这才惊讶得“啊”了一声。五颗黑色棋子聚集在中心,五颗白色棋子分布于四周,连上线条,那竟然是一朵盛开的花。

P9-11

序言

第五届“周庄杯”部分获奖作品漫评(代序)

刘绪源

本次获特等奖的作品《乌衔落花》和获一等奖的《莲蓬》,都是构思精巧,文笔优雅,需要读者耐心咀嚼的小说。它们有一种静气,让你在静心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不断获取更多美感。在窗外一片急功近利的叫卖声中,追求这种纯文学的端雅之美,也许正是《少年文艺》近年来积极的编辑取向吧。

《乌衔落花》的作者马三枣笔墨收敛有致,以白描和淡彩取胜,写人物常是寥寥几笔,不事渲染,让读者自己去联想和理解。小说节奏不疾不徐,结构上重视呼应和许多小细节的暗示。这就使这篇故事性不强的作品,比一般热闹的故事更为耐读。但小说也还有可改进之处,当我们读完这清浅有味的故事,总觉意犹未尽,仿佛读的是“粉本”,还可再设色,至少在某几处再点上些许重彩才过瘾。我以为关键在于人物。那小和尚细心、有心,内心世界很美,心静却似活水,处处为人着想。但也就仅此而已。他有他的寂寞和苦恼吗?同是孩子,他难道没有对小学生们的羡慕或忌妒?作品的题材和作者的文风会让人想起汪曾祺的《受戒》,但汪作中的人物内心何等丰富,面对大起大落汪仍能不疾不徐,淡然处置,此可谓举重若轻。这么说来,本篇只能算是举轻若轻了。各人物都还是个轮廓,少有深化的余地。可能还是生活积累的局限吧,鲁迅说的“取材要严,开掘要深”,似仍可牢记。

韩青辰的《莲蓬》结构也很精致,莲蓬的隐喻时伏时现,贯穿始终,人物心理却丰富复杂得多。小说中的女孩正面临人生的关键时刻,除了面对自己的学业(这是她为妈妈争气的大事),还要保护和捍卫被爸爸抛弃的妈妈,同时又为因自己漫不经心而失去的极朦胧的初恋而揪心。但被她视为软弱的妈妈却成了她的榜样,她终于被妈妈感染了,懂得了宽恕与和解。小说在刻画细微的心理上能把握分寸,并不作过分渲染,笔墨也是收敛有致,这就使作品更有表现力也更为耐读。这么多内容浓缩在这么小的篇幅中,且能从容应对,很见功力。只是女孩对于离婚的父亲的愤恨,显得过于单一,父亲留给她的回忆也过于单薄(不会只有关于父亲性格的那一点记忆,父亲与她的亲情、交往、去留时的尴尬和难舍,都会在不愿回忆时悄然出现。现在的写法更像后爸,而不似生父)。在这方面,作者似乎更关注母亲的复杂心态(虽用笔也极简),对女儿心态则仍有忽略。张弘短篇小说《玫瑰方》中有同样命运的女孩,每次见父亲前总变得爱笑,每次回来却要找理由哭一场,心理之复杂可见一斑。

同获一等奖的韩丽君的《把柄》,可称之为“问题小说”。应该说,真正的问题小说,我们已经久违了!将近一个世纪前,冰心、茅盾等提倡问题小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新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现在,儿童文学作家迎合、讨好小读者的多,认真了解小读者复杂难解的内心世界者少,有热情并有能力把小读者们真正的难题付诸文学表现者更是少之又少。本篇提出的是复杂的现实的难题,面对竞争对手的“把柄”,要不要说出去?说出去,内心会非常别扭,因为是对自己良心和正义感的挑战;但不说,同样是对另一个受害者的漠视。父母的态度也非常微妙,母亲只为自己女儿考虑,父亲则在启发之后让女儿自己选择,于是难题仍是难题。好在女儿开始了自己的行动,既尊重了对手,又尊重了自己的良知。问题小说最怕落到图解或理念上,本篇的审美感染力却能贯穿始终,这很不容易。

同样提出了少年生活中难题的,是孟飞的《圣索菲亚教堂的秋天》。应该说,这篇涉及的问题更是巨大而难解;它的艺术震撼力,与上届一等奖小说《龙卷风》或可一比。小说写了两代人的两个相似的故事:主角是正在上学的男孩,他在班级里遭受了洗不清的冤枉;妈妈的故事发生在三十一年前,那时读小学三年级,也遭到了不白之冤,那事一直延续到今天。男孩的故事正面进入,妈妈的故事主要是从爸爸嘴里说出,两个故事套在一起,结构紧密,剪裁和布局十分讲究,一读就放不下。作者牢牢抓住了对少年来说几乎是最严重的心理危机,同时,又通过爸爸的口,提出了独到的解脱之道。在孩子知道了妈妈的故事后,爸爸说:“她不是精神病,她就是太过珍惜自己的羽毛,太过担,心沾染灰尘……”最后,男孩懂得了要珍惜当下,不再那么看重他人的目光了。少年与成人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还保持自身的纯洁和对人的信赖,所以最受不得委屈,只要能弄清真相,哪怕以死相拼或以一生交换,也在所不惜。许多人间悲剧正由此而来。但世事的复杂远在少年的逆料之外,所以,这篇小说开出的药方,我以为是实用而高明的。小说初读有点逆眼,感觉上编的痕迹稍重,母子故事重叠太巧,母亲的故事又过于强烈奇特。我首先是被作品提出的问题所震慑,又为那有针对性的思想所折服。反思逆眼的种种,我发现,就把它当一篇不是完全写实的幻想小说来读,又如何?只要能写出这样的问题和思想,又有这样的艺术感染力,不写实,不也可以吗?其实作者不妨考虑以幻想小说形式处理这一题材,有些故事本身精彩但怎么补也显得假,那还不如不补,而在一开始就安排一两个“魔幻”细节,让人知道你不是在严格写实,那艺术效果或许倒会更好。

与此相似,可以用一点“幻想小说”手法来处理的,还有王勇英的《影子爸爸》。这也是有点“魔幻”的故事,怎么强调其真,还是真不起来,但孩子的心理和她的奇怪的画确是感人!这时借鉴一点马尔克斯的行文,当可事半功倍。

本届获二等奖的作品,大多是写患了绝症的孩子,或家庭遇到巨大灾难的孤儿,有的还写到了儿童的死。总的看,本次参赛作品中,这类题材不少(获优秀奖的《水蜡烛》结尾,也有孩子最后淹死的嫌疑)。在整个儿童文学界,这类写法也不少,新出道的作者更易热衷于此类题材。这是需要注意的。其实真能显出文学水准和写作能力的,还是写最常见、最真实的普通人,写最日常的儿童生活,这才最见难度。外在的悲剧性的强烈,有时只是取巧之道,不值得过于留恋。当然这几篇二等奖都还不错,《星星知道》写了一对孤儿的意料之外的美满人生,写得顺理成章,很有人情味。《长发飘飘》写少女的对话和心理,都栩栩如生,那阳光男孩也极感人。这两篇都有生活的“质感”。《那片星海》写了极富裕和极穷困的两个孩子,他们各有各的问题,却又被命运交织在一起,作品有一定的感染力,但相对来说“质感”就单薄了些。所谓质感,我在别的文章中论说过:“文学中的质感,其实是由那些‘编不出来’的部分组成的……再聪明的脑袋也无法编造的东西,那就只能是生活的赐予,是你生命经历中所偶遇的,是你长期积累的独到的发现和体验。”比较而言,另一篇也得二等奖的,不属此类题材的《秃头外公的“闹瓜瓜”》,文笔有点粗疏,故事也很简单,却是这几篇中最感人的,其奥妙,就在于真实——通篇(尤其结尾)充满了人生的质感。

最后再说两篇我有点偏爱的作品:一是李秋沅的《你的样子》,其中的人物也略显单薄,但作者以自己的多重的情感包裹她,在人物之外添加了浓浓的诗意,让人读出了时间长河中的人性之美;另一篇是周涛的《弋江行》,那小男孩和大学女生的友情,以及男孩的机智和阳光,让人心生欢喜——尤其在读多了灾难、重病与死亡的题材之后,我竟怎么也摆脱不了那一点偏爱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鸟衔落花(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少年文艺典藏书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少年文艺编辑部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98819
开本 16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2016125981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