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饮流斋说瓷/古典新读
内容
试读章节

瓷器质地的珍贵在于其原材料——瓷泥。用地质学用语解释,瓷泥是一种富于黏性的冲积土,是因为土石不断受到水流冲刷,慢慢形成砂石,又经过反复过滤沉淀,形成泥土。这种土砂并非随处可见,有紫色、黄色、褐色、白色等多种颜色,其中以白色最为珍贵。因为紫色、黄色和褐色都无法变成白色,而干百年来,就白色这一种瓷器而言,还要算景德镇所制的品质最为上乘。

瓷泥也叫高岭土,是一种以高岭石黏土矿物为主的黏土和黏土岩,因江西景德镇高岭村而得名。质纯的高岭土洁白细腻、质地松软,含有杂质时便呈现出灰、黄、褐等颜色。高岭土主要由高岭石、埃洛石、水云母、伊利石、蒙脱石以及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湿土能够塑成各种形状而不致破碎,且能长期保持不变形。

景德镇的高岭土在国际陶瓷界都具有影响,因为景德镇产的高岭土品质上乘,用其烧制出来的景德镇瓷器品质也非常好。根据近年对景德镇窑址出土器物的考古研究表明,五代时期景德镇青白瓷就已经初具雏形,可以说后来景德镇青白瓷的肇始就是五代时期的白瓷。景德镇白瓷的胎质洁白,透光度好,釉色白中偏青,釉面细腻光洁,积釉处呈淡青釉色,堪称景德镇瓷器的代表。

我国制瓷业的大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宋代、明代和清代。而宋代最有名的瓷窑有五个,就是通常所说的“五大名窑”——柴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此外还有均窑,也非常名贵。其他的瓷窑则一概称为小窑,详见后面“说窑”一章。元代历时较短,且与宋末相距不远,也可附属在宋代。明代制瓷最鼎盛的时期是在永乐、宣德、成化、嘉靖、万历数朝。清代又可分为五个时期,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光绪几代都制作出了精美绝伦的瓷器。以上都是从时代上进行的大致划分。至于宋代以前,虽然隋唐时期也有制作瓷器,但都只能在一些古代文献中才能看到相关的记载,很少能见到实物,因此本书从宋代开始记录。

本书从宋代瓷器开始说起,不过中国瓷器的诞生时间远远早于宋代。大约在公元前1 6世纪的商代,中原的先民在烧陶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改进,烧制出了原始的瓷器。原始瓷也叫“原始青瓷”,以高岭土为制胎原料,烧成后胎骨细腻坚硬,不再渗水。同时胎色变得更浅,呈现灰白色和淡黄色。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原始瓷比陶器胎质更致密,外观更漂亮,而且经久耐用,便于清洗。东汉时期,在今天的浙江上虞地区,制瓷工艺首先摆脱了原始状态,成熟的瓷器出现了。东汉的青瓷烧制温度达1300℃以上,瓷胎致密、坚硬,釉层富有光泽,流釉现象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P4-6

目录

概说第一

说窑第二

说胎釉第三

说彩色第四

说花绘第五

说款识第六

说瓶罐第七

说杯盘第八

说杂具第九

说疵伪第十

序言

在我国古代的各类文献材料中,关于陶瓷的笔记、类书、地方志和诗文数量不少,但是系统研究和介绍陶瓷的理论专著为数却并不多,而且出现得也比较晚。清代的陶瓷学专著有蓝浦的《景德镇陶录》,无名氏的《南窑笔记》,吴骞的《阳羡名陶录》,朱琰的《陶说》,寂园叟的《陶雅》,程哲的《窑器谈》等。而成书于民国初年的《饮流斋说瓷》可以说代表了当时陶瓷学术研究的新水平,不仅提纲挈领,而且深入浅出,一经出版就广为流行,成为研究瓷器的学者和藏家的必读之作。

《饮流斋说瓷》的作者许之衡(1 877—1935)字守白,是广东番禺人。他本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副榜贡生,后东渡日本留学,毕业于明治大学。回国后,许之衡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研究所国学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对中国古典词曲声律颇有研究。“饮流斋”是他的书斋名,他因此自号“饮流斋主人”,有时也用“饮流”、 “饮流客”等笔名来发表文章。

许之衡的专研学问并不是瓷学,而是音乐戏曲声律之学,一生留下许多词曲学的研究著作和戏曲作品。而他在主业之余“笃好瓷艺”,又因与《陶雅》的作者寂园叟做过近邻,受到《陶雅》的影响,写下了这部条理更加井然、内容更加完整的《饮流斋说瓷》。

《饮流斋说瓷》正文共有十章,依次为概说、说窑、说胎釉、说彩色、说花绘、说款识、说瓶罐、说杯盘、说杂具、说疵伪。每章涵盖瓷学的一个方面,先纵说历史发展,再横说分类花色,不仅体例清楚,而且分析人微,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体现出作者深厚的瓷学和艺术功底。然而因其毕竞是近百年前的著作,论述中不可避免有过时、谬误之处。本书节选了原作各章中论述精彩的部分,对其进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以今天的眼光进行扩展式的解读,希望对瓷器工艺与古瓷收藏有兴趣的读者有所裨益。

内容推荐

在我国古代的各类文献材料中,关于陶瓷的笔记、类书、地方志和诗文数量不少,但是系统研究和介绍陶瓷的理论专著为数却并不多,而且出现得也比较晚。许之衡著的《饮流斋说瓷》正文十章,依次为概说、说窑、说胎釉、说彩色、说花绘、说款识、说瓶罐、说杯盘、说杂具、说疵伪。

编辑推荐

瓷器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品类,出现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有关陶瓷的系统研究专著却到晚清和民国时期才陆续出现,其中以许之衡所著《饮流斋说瓷》最为著名。《饮流斋说瓷》正文十章,依次为概说、说窑、说胎釉、说彩色、说花绘、说款识、说瓶罐、说杯盘、说杂具、说疵伪。各章纵说历史变迁,横说花色种类,每说必尽可能追本溯源,又层递而下,可谓体大虑周,圆满备至,代表了民国初年我国瓷器烧造理论的最高水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饮流斋说瓷/古典新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之衡
译者
编者 李晨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51946
开本 32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4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2015175602
中图分类号 K876.34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0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