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眼熊(升级版)/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自选精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血眼熊(升级版)》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自选精品集,由作家沈石溪精选其代表性作品组成,包括《奴隶黑猩猩翻身史》、《血眼熊》、《神獴效应》、《象群迁移的时候》、《剽牛》、《四只哨兵天鹅的生命档案》共六篇。小说想象力丰富而又富于人文关怀,既生动有趣又引人思索。主要供青少年阅读。

内容推荐

沈石溪是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也是当前最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其创作的动物小说想象力丰富而又富于人文关怀,既生动有趣又引人思索,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精品集《血眼熊(升级版)》收录了《奴隶黑猩猩翻身史》、《血眼熊》、《神獴效应》、《象群迁移的时候》、《剽牛》、《四只哨兵天鹅的生命档案》等精彩篇章,讲述了黑猩猩、血眼熊、獴、大象、牛、天鹅等动物荡气回肠、出乎意料的动人故事。

目录

奴隶黑猩猩翻身史

血眼熊

神獴效应

象群迁移的时候

剽牛

四只哨兵天鹅的生命档案

动物名片

试读章节

昆明圆通山动物园灵长类动物展区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黑猩猩馆了。也许是因为当地的气候与水土特别适宜黑猩猩生活,在其他城市动物园很难繁殖的黑猩猩,在圆通山动物园却“人”丁兴旺。20世纪60年代初从非洲引进的一雄两雌三只黑猩猩,发展到如今,已繁殖到大大小小二十余只,成为我国动物园系统名副其实的黑猩猩名门望族。

黑猩猩是一种群居性动物。凡群居性的哺乳类动物,个体生命之间免不了有强弱之分,由此产生地位差异,形成等级制度。

除了母猩猩和小猩猩,五六只成年雄猩猩中,排在最末位的是一只名叫奴隶的十六岁龄黑猩猩。之所以给它起这么一个明显含有贬义的名字,是因为它的行为在许多方面都与我们人类发明的“奴隶”这个词的意思有内在联系。据负责饲养这群黑猩猩的金师傅说,奴隶是只命运多舛的黑猩猩。刚出生才几天,母猩猩就因患产褥热,医治无效,死在动物园附设的兽医院的手术台上,它是靠人工喂牛奶长大的。两岁半时,它在假山上玩耍,一脚踩滑摔下来,跌断了腿骨,在治疗过程中又不懂得配合,医生两次都接错了位,不得不将已经愈合的腿骨敲断了重新接,折腾了大半年才算治好了那条腿,虽然没落下什么残疾,但影响了发育,较之其他同龄黑猩猩,就长得又小又瘦。本来,失去母猩猩庇护的小猩猩就够不幸的,再加上它体质虚弱,日子就更难熬了,常常遭同伴的欺凌。特别是那几只年龄与它相仿的幼猩猩,经常拿它当练武的靶子,一会儿在它身上施展拳脚,一会儿追咬得它抱头鼠窜。开始,它还试图反抗,遭到其他幼猩猩围攻时,奋起反击,龇牙咧嘴地乱咬一气,但每一次反击都会招来更疯狂的报复,蒙受更恶意的凌辱,境况就变得更加悲惨。久而久之,它的自尊心被摧毁了,反抗意识越来越淡薄了。金师傅告诉我,在它六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使它的性格彻底奴性化了。事情发生在夏天的一个中午,其他黑猩猩有的钻进假山的石洞里睡觉,有的躲在树木的阴影下乘凉,奴隶则蹲在假山下吃一块香蕉皮。这时,一只两岁龄的小猩猩爬到它头顶的岩石上,撒下一泡尿来。奴隶突然遭热尿淋头,狼狈地跳开去,摇头甩肩,将身上臭烘烘的尿液抖掉,那块香蕉皮也被污染糟蹋了,只好扔掉。喜欢恶作剧的小猩猩高兴得一会儿拍脑袋一会儿拍胸脯一会儿拍屁股,在岩石上蹦跶、雀跃。奴隶气得眼里泛起一层血光,两只招风耳也颤抖起来。它四下张望,见其他黑猩猩都不在附近,怒从心底起,恶向胆边生,突然一个蹿跃跳上岩石,抓住那只淘气的小猩猩,“啊呜”,在小猩猩的肩膀上咬了一口。它也许是觉得一只乳臭未干的小猩猩都敢来欺负它,忍无可忍,也许是觉得背着其他猩猩惩罚一下一个小淘气鬼不会惹出多大麻烦。它这一口咬得太狠太重,把小猩猩的肩膀连皮带肉咬掉了一块。小猩猩疼得跳起来,哭爹喊娘,在岩石上打滚。好多猩猩都从树上和假山上一拥而上过来看热闹。小猩猩的母亲,那只眉心有一颗红痣的、名叫美人痣的母猩猩,发疯般地号叫着,扭住奴隶就厮打起来。好几只成年雄猩猩和雌猩猩帮着母猩猩参与这场殴打,直打得奴隶黑毛飞旋,皮开肉绽,倒在地上,连叫都叫不出声来。要不是金师傅发现得及时,拼命用铁棍敲击笼子,大声吆喝恫吓,把那帮杀气腾腾的成年黑猩猩驱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奴隶在地上足足躺了两天,才勉强能站起来行走。

这以后,它彻底放弃了与命运抗争的想法。不管是已进入暮年的老猩猩还是刚出生几个月的小猩猩,谁欺负它它都逆来顺受,不仅不敢反击,连怨恨的情绪都不敢流露出来。

暴力与专制足以把一个生命的自尊与自信摧垮。对普通的生命来说,宁死不屈是很罕见的,大部分生命都会弯腰屈服,忍气吞声地苟活下去。能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P3-5

序言

我眼中的动物小说

引言

有一位评论家对中国动物小说创作曾有过这么一段总结性的概括:“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动物小说,虽然与国外同类题材创作相比起步较迟,却因参与者带着强烈的使命感,怀有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激情,又是站在当代历史制高点上去审视生活、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动物小说,从一出现就给人耳目一新的较强的审美冲击力。”

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着种种生物属性;人类社会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了灿烂的文化,文化指导、规范、制约着人类的各种行为。人既是生物人,又是广义上的文化人。有的时候,生物属性与文化品性是一致的,或者说某种文化现象是顺应生物需求演化出来的,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例如,作为生物人,总想经营一个舒适的窝,总想吃丰盛可口的食物,而文明社会不断改善人的住宅条件,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生物属性与文化品性高度和谐统一,相得益彰。遗憾的是,在许许多多方面,生物与文化并不那么要好,一个要往东,一个要往西,时常闹矛盾。例如从生物角度讲,雄性总是希望拥有更多的配偶,以留下更多的后代,复制自己更多的基因;但同样在这个问题上,现代文明强调的是单偶制家庭,无论哪种民族的文化都要求一个男子做忠诚的丈夫。作为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我们当然希望文化能强有力地管束住生物欲望,希望每一位男子都和自己的妻子白头偕老,因为这有利于社会的安宁、家庭的幸福和子女的培养。这是文化优于和高于生物属性的具体例证。

现实生活中,也有刚好相反的例子。譬如作为生物人,我们愿意生活在群体之中,害怕孤独,害怕离群索居。然而,现代城市单元式的住房,设施配套,生活倒是方便了,但邻居之间疏于往来,一家不管另一家的事,有的甚至十多年住在一幢楼里却互相不认识,咫尺天涯,人们关系淡漠得就像生活在孤岛上。年轻人还好,早出晚归忙于工作,老人难受得就像关在监狱里,备受寂寞的煎熬。

这种社会文明与人类生物属性相背离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

现代优秀动物小说,应该在文化与生物属性的摩擦间寻找主题,寻找突破口。摩擦生热,摩擦生电,摩擦生火花。解释摩擦的起因,揭示摩擦的奥秘,其实就是寻找人类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一把金钥匙。

我的许多作品,就是试图在生物属性和人类文化之间寻找一种不对称和不平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从非洲来的雌象麦菲》。麦菲长着一副在印度象群里绝无仅有的三尺长的宝牙。作为物种的优势,雌象有一副好身板和一副好象牙,既能掘食果根竹笋之类埋在地下的食物,又能当武器抵御猛兽的侵袭,有百利而无一弊。然而,从文化的角度讲,雄强雌弱,已成为包括人类在内绝大多数动物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一旦出现逆转,雌强雄弱,便会在生活中造成强烈震荡,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在这里,生物优势移植到文化背景下,就成了劣势。究竟文化观念重要还是生物优势重要,人们各有各的看法。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这种摩擦所产生的火花,会引导读者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思索。

人的行为,究竟有多少来源于文化指导?有多少来源于生物本性?现代文明的巨大成就,有哪些是与人的生物本能合拍的?有哪些是与人的生物本能相悖的?我们是否可以制定一套更符合人性、更通情达理、更行之有效的行为规则?潜藏在我们遗传细胞里的生物性,有哪些需要毫不留情地割舍?有哪些经过改造可以保留?有哪些理应发扬光大?

这些困扰人类的问题,正是动物小说的用武之地。

许多人都以为现代小说不必寻找精彩的故事,恰恰相反,应淡化故事情节。

……

还有一个长期折磨我的问题,就是动物小说不能写对话,似乎不让动物开口说话已成为动物小说创作的一条戒律。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人物对话又是小说语言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好小说就是靠精彩的对话取胜的,例如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动物小说非得把对话这一重要的小说表现手法割舍、抛弃,我常常为此痛苦得晕倒。事实上,国外一些动物小说已打破这条戒律,自由自在地给动物从口腔里发出的声音标上双引号。例如英国作家理查德·亚当斯1972年出版的长篇动物小说《兔群迁移大战》,兔子讲话讲得毫无顾忌,和现代人几乎就没有什么差别。起码我还没听说谁把《兔群迁移大战》划归童话,而拒不承认这是一本优秀的小说。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让我笔下的动物们开口说过话,我担心读者误解。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需要一个漫长的引导过程。于是,在写一对豹子非要进行面对面的通讯联络和感情交流时,非要使用对话不足以表达我的创作意图时,我就另起一段,划上一个破折号,把对话如实写出,省去双引号,让这段对话看起来不像是从嘴巴里说出来的,而是一种无声的心灵对话。

这是圆滑的折中,无奈的妥协。

但从我内心而言,我认为动物小说既为小说,就可以调动小说创作的一切有效手法,包括对话在内,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或许数年后的某一天,我会写出整篇都是两只狐狸在对话的动物小说呢。

结束语  在二十多年的创作实践里,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礼义的粉饰、道德的束缚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和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会盛衰,但生命之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随着人类对待大自然特别是野生动物观念的更新,随着人类更有勇气内省,动物小说将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获得不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眼熊(升级版)/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自选精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石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784977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2015271921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4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