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六人(六条人生路)(精)/文化生活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鲁多夫·洛克尔的《六人(六条人生路)(精)》写得像诗一样清澈美丽的作品,自20世纪上叶问世以来,震撼了许多读者的心灵。它以短小的篇幅,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这样一个大问题。作者从世界文学名著中选取了六个人物,包括浮士德、唐璜、哈姆雷特、唐吉诃德等,讲述他们的经历、思想,由此来说明他自己的人生观,来阐明他的改造世界的理想。

内容推荐

鲁多夫·洛克尔的《六人(六条人生路)(精)》讲述了六个人的故事。他们不是芸芸众生中六个普通人,而是特立独行、有各自精神追求的世界性人物。除了僧侣梅达尔都斯(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小说《魔鬼的万灵药水》主角)和游吟诗人阿夫特尔丁根(德国诗人诺瓦利斯同名小说主人公)以外,另四个人浮士德博士、唐·璜、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和骑士堂·吉诃德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型人物。作者借重塑这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探讨的是人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的重大问题。

本书的英译者将这本书比作一部交响乐,开篇是一个介绍主题的序曲,六个故事是六个乐章,结尾是一首欢欣、和谐的终曲。在终曲中,作者洛克尔用嘹亮的声音唱出心声——他的革命宣言。所有的人,尽管思想不同、道路各异,都须抛弃“孤军奋战”,须与他人携手共进,才能最终实现每个人的才智都有机会发展的“大同世界”:“新国土的大门打开了。新人类踏上崭新的土地,欢乐的歌声从天空飘来,响彻寰宇。”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浮士德的路

第二章 董·缓的路

第三章 哈姆雷特的路

第四章 董·吉诃德的路

第五章 麦达尔都斯的路

第六章 冯·阿夫特尔丁根的路

觉醒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拯救吗?仁慈的圣处女啊,您是纯洁的,尊贵的,您这个住在天堂里上帝圣座旁边的女人!从您那神圣的身体中生出了基督,他把人们从罪孽中拯救出来。可是拯救我的救世主却好像并没有出世;因为没有一个救助者曾经熄灭过我胸中那股热切的渴望的烈火。

“啊,要把人从他的各种小的罪孽中救拔出来倒还容易,可是要给他解除那些一直在深不可测的深渊上面盘旋的纷乱思想(那些不断地在要求着理解的思想),却困难了!这个大的渴望,它一直在期待着一个启示,并且在隐沉的痛苦中不自觉地咬蚀自己,它真有得到解救的时候吗?

“追求我一切热望的实现的念头曾经像一颗明星似的在我的头脑中萦绕过,可是随着岁月的重荷的逐渐加重,它也越来越远地逃到远方去了,只剩下一些无用的残屑。

“当我的身体里还充满着青春的力量,而我还用清晰的目光正视生活的时候,我曾经梦想过那一个崇高的时刻:那时命运用来束缚我的结子都在我的手里解开了。我的心带着热切的冲动抓住了人智所产生的一切,并且在古书中,在古昔的制度中寻求智慧的终极目的。可是每次那渴求看见它前面有了一道门,心灵在地平线上瞥见了它的终极目的时,事实上那却只是另一个开端,难理解的,就像一星在坟墓上空嘲弄地跳舞的鬼火。

“在岁月默默流转的过程中我确定地知道了一桩事情:我们的全部知识并不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终极的意义。我们好像盲人似的永远在绕着圈子。我们向着一个遥远的目标走去,但我们总是回到同一个老地方来。

“在那包容一切的永恒的空间中有无数的世界在非常奇妙地旋转运行,在这些世界里面,除了我们居住的地球外,是不是别一个的上面也有人一类的生物,他们也像地球上的人一样,在追求着理解,并且顺从着那个热狂的欲求,也会在地狱的痛苦和天堂的幸福中烧毁着自己?

“我常常觉得我听到从极远极远的地方传来那通入无穷的深处的世界的无声的节奏。它像一声强大的弦音落进我的灵魂:我以为我听见了天体的和音,于是整个生存的理由就突然变成很明白的了。然而等到我动一只手用文字去缚住我那内心的经验时,这短暂的魔力立刻就像一个气泡似的破散了;我身边只有寂寞空虚。

“然而那个靠我的心血养活的大的渴求,那个一直在追求理解的热情的渴望,它从不离开我;虽然我始终在各种失望中间绕着圈子走不出来,它也从不离开我。甚至在今天,墓门已经为我这个‘衰老’的身体开了一个缝隙,我那个大的渴求也不会静止。并且这隐秘的痛苦似乎变得更厉害了。为什么,呵,为什么呢?  “我一直是极虔诚的!我永远是一个传播您的光荣的不偏不倚的使者!”

这时房中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发出来一阵快乐的哄笑,一个声音说着:

“你这傻子!你这老傻子!你那老朽的肢体已经感到了死亡的冷冰冰的抚摸,然而你还不能够制止你的疯狂。难道你从没有认清你自己最深的天性?你一生都在幻想你自己是个虔诚的人,可是你就从没有虔诚过。你知道真正的虔诚是什么吗?一个人的虔诚是从他的内在的冲动来的,他完全服从神的命令。他不计较,不隐讳,他更不会被那些狡猾地潜伏在心底、切望着实现的隐秘欲望所煎熬。

“在你,虔诚只是一个达到特殊目标的工具。你赞颂你那造物主的光荣,忠实地遵守他赐给你的诫命,可是在你的内心却深藏着一个妄想:你以为将来有一天你会得到理解作为报酬,上帝会拉开你眼前的网幕,让你明白他的工作的意义。

“老头儿,这是空的希望!你在让一个永不能实现的梦愚弄你自己。你的眼光定在一个幻影上面,那幻影闪出千种颜色的灿烂的光,却只是欺骗地引诱你离开正路,更深地走入沙漠中去。

“你的上帝就像一个回教徒那样地妒忌;他绝不会把知识赐给你。他在他自己造出的生物面前发抖,他已经看到未来的某一天人会起来反抗他的统治了。那一天就要来了。他的神性也会全完了。

“因此他便蒙蔽着人的心,拿一个终极目标去跟人的渴望开玩笑,这目标是人达不到的,人越是想追上它,它越是退得远。这样,人好像古寓言中的那个生物,它的热切的眼睛总是看见前面悬垂着新鲜的果子,可是它的嘴唇始终挨不到它。几千年来人一直是给缚在牵孩带上,然而他从没有注意到他给欺骗得多惨!

“老头儿,你走错路了!倘使你想求得知识,你应当敲我的门——”

声音停止了,房间里响起来一阵轻微的衣裳的声音。

老人用颤抖的声音问道:‘锥在跟我讲话?”

从一个角落里发出来刺耳的尖声:

‘锥在跟你讲话?人称我为‘黑暗之力’,因为我从天上偷了火给地之子们带来光明。人曾经称我作‘说谎的王子’,因为我第一个在他耳边轻轻地说了真话。

……

P9-12

后记

译者后记

看完《六人》的校样,我坦白地承认这是一件失败的工作。我用了“试译”二字,也只是表明我没有翻译这书的能力。从这译稿连我自己也看得出我缺乏驾驭文字的才能,我没有能够忠实地表达原意,也没有能够传达原文的音乐美。本书的英译者蔡斯教授(Ray E.Chase)说:“我觉得《六人》是一曲伟大的交响乐。”但中译本的读者一定不会有同感的。错在我身上。

《六人》的作者洛克尔(RudolfRocker)是一个德国的革命作家。希特勒执政后他被放逐出国,一直没有回去。他现在住在古巴,去年做过了七十五岁的生日。他写过不少的书,都是用德文或犹太文写的。(他虽然精通犹太文,却不是一个犹太人。)其中被译成英文的并不多。《六人》似乎是第一本,据英译者蔡斯说:在洛克尔的著作中这是艺术性最高的一本。

这里的“六个人”都是世界文学名著的主人公。浮士德、董·缓、哈姆雷特原是传说中的人物,后来歌德借用传说写了诗剧《浮士德》,莫里哀写了话剧《董·缓》,莎士比亚写了诗剧《哈姆雷特》。董·吉诃德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小说中的英雄。德国小说家霍夫曼创造了年青和尚麦达尔都斯,冯·阿夫特尔丁根则是十八世纪德国名诗《歌人的战争》中的歌者。

在《六人》中洛克尔使这六个人复活了,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们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可是他却利用他们来说明他的人生观,来说明他的改造世界的理想。

这本小书是作者根据他的几篇讲演稿写成的。据说他的听众中有许多工人,也有水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被关在英国某集中营里面,在那里认识了不少德国的水手,他们跟集中营里的知识分子一样热烈地欢迎他的演讲。

我在前面引用过蔡斯的话:“《六人》是一曲伟大的交响乐。”他的解释如下:

前面有一个介绍主题的序乐。构成交响乐的是六个乐章,每一个乐章最后都把主题重复了一遍,每一个乐章有它自己的音阶法和拍子。在主题的最末一次的重复之后接着就来一个欢欣的、和谐的终曲。对这种东西音乐家也许会给它一个适当的名称。我不会,我只知道我读完整个作品好像听了一次管弦乐队的大演奏。

一九四九年八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六人(六条人生路)(精)/文化生活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鲁多夫·洛克尔
译者 巴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54265
开本 32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2015157188
中图分类号 I516.65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1
134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26:01